成都军区政治委员 朱福熙 中将
成都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第八次全体(扩大)会议主题发言摘登
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国防动员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必须着眼战场市场有效对接,军民资源成果共享,大力促进全领域、全要素、全方位交融渗透,确保国防动员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
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习主席着眼国家战略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必须深刻领会习主席“四个强化”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政治意蕴,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一要统一好思想。充分认清军民融合是我党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切实强化道路自信和实践自信;充分认清军民融合是实现国家安全和发展整体战略的重大决策,切实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政治上自觉拥护、行动上坚决执行;充分认清军民融合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举措,切实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确保“四个全面”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二要正视矛盾问题。认清我国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性阶段特征,面对风险挑战增大、安全发展受到严重威胁,必须增强居安思危、勇于担当的紧迫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在思想观念、顶层设计、制度机制等方面有新的突破,不断破解发展难题,提升军民融合质量层次。三要看到优势抓住机遇。这些年,军地团结协作、共建互帮互促,建立了很好的工作基础和制度基础,特别是在抢险救灾、维稳处突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并肩战斗,创造了很多新鲜经验。我们要看到优势、坚定信心,以国家“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等发展战略为契机,积极搭建军地需求对接平台,努力推进科技成果向国防动员领域聚集转化。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前提是军民统筹协调,目标是军地全面发展,要害是坚持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融合,关键在于抓创新、求突破,进一步推动军民融合往深处走、往实里落。在实际工作中,要着力统好五个方面:一要把国防动员基本建设与西部开发和地方经济基础建设融合起来。利用国家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有利时机,将军民融合的举措和项目细化具体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重点是抓好主要方向的战略通道建设、边境地区公路、边防设施和军事功能预置,从而既有利于军事斗争准备深层次推进,又有利于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二要把民兵预备役部队遂行多样化任务与提高能打仗打胜仗本领兼顾起来。既要确保能有效完成担负的多样化任务,又要坚持国防动员应战根本导向,把遂行任务作为提升核心军事能力的过程,真正按照打仗的标准组织指挥和协同保障。三要把加强国防动员力量构建与加快地方人才培养一致起来。既注重依托国民教育体系和社会人才资源,加大新型作战力量培养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对口储备作战紧缺的高技术专业队伍;也要注重利用部队训练环境和资源条件,积极为地方培养骨干力量,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军地人才培养模式。四要把国防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统一起来。整合运用好军地教育资源,积极构建军地共育体系,推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广度深度拓展,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努力营造热爱国家、关心国防的良好氛围。五要把国防动员法规体系建设与地方推进依法治国、大抓法治建设统筹起来。军地法规建设要纳入整体规划、加大比重份量、注重联动建设,使国防动员工作有法可依、规范有序,促进国防动员军民融合持续健康发展。
实质性推进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军地各级要注重在实践探索上求深入、在具体工作中求突破。一要转变发展理念。面对新的使命任务、新的规划部署、新的标准要求,要拓宽融合思路,发挥好党管武装制度优势,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主动性创造性,勇于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不断推进国防动员工作创新发展。二要强化实干精神。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国防动员法治建设,转变思维定势和工作方式,迎难而上,真抓实干,以法治思维解决国防动员中的矛盾问题,促进国防动员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三要主动担当作为。加强国际国内形势、周边安全问题研究,强化战略素养,提升谋略水平,提高军民融合的层次。省军区系统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沟通协调、主动当好参谋,及时研究解决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中的现实问题,努力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