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伟++李连芬
摘 要?演国际生产网络是一种全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它使世界各国的生产活动不再孤立进行,而是成为全球化生产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亚太地区的跨国经济活动主要由美国式国际生产网络、日本式国际生产网络和华商式国际生产网络主导,其中美国式国际生产网络比较开放,属于模块型生产网络,品牌领导商专注于附加值高的研发、营销等环节,把附加值低的生产环节外包给合同制造商,并将大量生产能力转移到东亚地区,东亚地区日益成为美国企业的产品供应基地。
关键词?演国际生产网络;美国式国际生产网络;福特制企业组织;温特制企业组织;归核化战略
[中图分类号]F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5)03-0045-06
亚太地区是全球经济比较活跃的地区之一,这与该地区新型国际生产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是分不开的。在传统的跨国公司金字塔结构中,权力集中在跨国公司总部,而且有一个垂直的命令链,而国际生产网络看上去像一张众多关联企业编制的蜘蛛网,成员既包含跨国公司所属的独资公司、合资公司,也包含外部的独立供货商、经销商和其它合作伙伴。国际生产网络兼容了传统二元治理模式(公司内部治理和市场治理)的优点,使生产组织、交易更有效率,综合成本更低。如果遵循斯密和钱德勒分别把市场和科层制称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隐喻,那么国际生产网络可以称作“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之间的“握手”。
亚太地区的跨国经济活动主要由三种国际生产网络主导,分别为美国式国际生产网络、日本式国际生产网络和华商式生产网络。其中,得益于美国在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国内众多大型跨国公司以商标和知识产权为基础,集中培育和巩固研发、销售等环节的竞争力,将零部件制造、产品组装等环节外包出去,在全球范围特别是亚太地区建立起庞大的企业网络,对亚太地区国际分工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美国式生产网络的发展概况
20世纪初,美国福特制生产模式适应了当时工业化进程,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使美国经济迅猛发展。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个人计算机的普及,美国企业的生产模式从福特制的垂直型结构转变为温特制的水平型结构,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亚太地区整合资源和市场,迅速占据了全球价值链的高端。
(一)福特制企业组织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逐渐形成了以流水线作业和M型组织结构为特征的福特制生产组织,并在二战后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的生产组织形式。福特制生产组织的主要特点是采用大批量流水作业,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福特制得以产生并成为西方国家的一种主要生产组织方式,其主要原因是当时的市场是卖方市场,产品寿命周期较长,主要竞争要素是产品的成本和供应的可靠性,而福特制企业组织方式可以有效地获得由规模经济带来的生产效率和成本优势,并凭借大规模生产迅速获得较大市场份额,进而形成一定市场垄断优势。福特制企业组织方式是一种高度垂直一体化的生产组织形式,即研发活动、产品定位和设计、投入要素的供给、制造(或者服务的提供)、分销和支持及售后服务等所有环节都被集中于一个大企业中,有效整合了专业化和大规模生产的优点,面对统一的标准化市场获得了巨大成功。直到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垂直一体化成为主导美国、德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的主要产业组织形式。
(二)温特制企业组织
20世纪60年代,美国企业发展了一种新的战略竞争模式——温特制(wintelism)生产组织形式。温特制企业组织是基于美国企业不断采用“商务型生产”战略,通过强化新产品的研发环节和销售环节来获得更广泛的最终消费者,而不是局限于通过垂直产业链的整合来实现价格的降低。其中,美国的电子产业把温特制生产组织形式发挥得淋漓尽致,并通过主要软件系统(Windows)和主要微处理器制造商(Intel)的组成迅速占据了全球电气产业的制高点。
进入20世纪90年代,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选择温特制(wintelism)生产组织形式,将原来在企业内部交易的许多功能外包给专业化的合同制造商,而专注于自己更擅长的部分,企业组织呈现出垂直非一体化(Vertical Disintegration),即企业将原来在企业内部的纵向链条上的生产过程分离出去,或者说从价值链体系的某些阶段撤离出来,转而以依靠外部供货商来提供所需的产品、支持服务或者职能活动,其特征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网络”型的企业组织形式突破了“金字塔”式企业营销的直线运动方式,要素配置形式趋于立体化,新产品的开发速度大大加快;第二,风险资本的出现减少了企业筹措资金的环节,大大缩短了企业筹措资金的时间;第三,生产性服务行业发展迅猛,它不仅使“网络”型企业生长的环境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而且使营销的费用大大节省了;第四,B2B、B2C电子商务模式减少了产销的多余环节,提高了营销效率;第五,在网络性企业里,企业成员的地位是平等的、非固定的,每个工作单元都是一个信息接收和处理中心。美国温特制生产模式改变了传统企业点状分布的信息系统格局,可以及时应对市场的变化。
(三)美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随着模块型生产网络的形成与发展,美国企业开始在东亚地区寻找合适的供货商,以东亚为产品制造基地的生产网络成为美国分工协作体系的延伸。与传统的福特制跨国公司相比,新型跨国生产体系的突出特征是跨国界企业之间的非股权合作关系,使价值创造过程的很大一部分都在主导企业之外完成,甚至整个企业的经营功能都可以通过外包的方式获得,主导企业出现“虚拟化”,主要控制着销售管道、市场标准以及最终价值的实现。
东亚供货商的成长在美国电子、汽车等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没有东亚地区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形成跨境生产网络,美国的温特制企业组织也不能如此成功。在构建新型国际生产体系的过程中,美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晚期,美国企业寻找低成本生产区域,选择东亚作为生产基地,将产品销售到亚洲以外的先进国家市场。第二阶段是1980年到1985年,美国所有的海外生产线技术平台升级,进入范围更广的生产阶段(例如,从简单的芯片生产线发展到复杂的测试阶段)。同时,美国在东亚的分厂通过本地组建的外包,建立并发展了本地联系。第三阶段是1985年到20世纪90年代早期,美国企业很明显的关注新产品的定义和设计,他们进一步升级了东亚生产公司。东亚的本地企业承担了更多的制造责任,在选择关键组件、原料等方面获得了更大的自主性。美国的新型跨国生产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使美国企业与日本企业的实力对比发生深刻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把日本政府、产业政策、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独特的文化孕育出来的协作精神方面将福特制生产方式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一定程度上看,日本是用全国的力量(组建日本企业集团)战胜了基本处于单纯企业形态的美国企业;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公司却借助全球化,重构了一套包括电子商务和全球供应链管理在内的温特制、水平式跨国生产体系,在超强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的帮助下,美国企业得以整合全球资源和市场。如果说日本企业是用全国的力量(组建日本企业集团)战胜了基本处于单纯企业形态的美国企业,那么美国企业是用全球化的力量战胜了盛极一时的日本企业集团。当然,美国企业与日本企业之间不是单纯的竞争对手,有时也是合作伙伴,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美国式生产网络将与日本式生产网络走向融合。endprint
二、美国式生产网络的特点
美国企业主要以个人股东为基础,以外部董事为管理主体,生产网络主要利用明确契约维系。
(一)以个人股东为基础的股权结构
美国企业最突出的特点是股权高度分散,个人股东占据优势地位。美国的个人股东的覆盖率极高,基本达到了大众持股的状态,金融机构作为所有者持有的股份很少,但是金融机构作为代理人却持有较高的股份。20世纪70年代,美国个人持股率高达70%以上,虽然80年代个人持股比例有所下降,但在1990年仍为56%。实际上,美国自然人在通过直接持股成为企业股东的同时,还可以通过金融机构作为中介对企业进行投资,这使得银行信托、养老基金、互助基金、人寿保险和共同基金等法人股东在美国企业中占有的股份越来越多,持股率呈上升趋势。尽管金融机构投资者已经成为大公司最重要的股东,但他们自有资本很少,主要是运用客户的资本进行投资活动,因此,这些金融机构投资者本质上代表了私人投资者的利益。
表1清晰地反映了美国企业与日本企业、德国企业的股权对比情况。1990年,美国的个人股东所持的股份在企业总股份中所占的比重高达30.5%,而日本、德国的个人股东所持的股份在企业总股份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仅为22.4%、3.0%;美国作为资产代理者的金融机构所持的股份在企业总股份中所占的比重高达53.1%,而日本、德国作为资产代理者的金融机构所持的股份在企业总股份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仅为9.5%、3.0%;美国作为资产所有者的金融机构所持的股份在企业总股份中所占的仅为2.0%,而日本、德国作为资产所有者的金融机构所持的股份在企业总股份中所占的比重分别高达38.5%、33.0%;美国非金融企业所持股份在企业总股份中所占的比重仅为7.0%,而日本、德国非金融企业所持股份在企业总股份中所占的比重分别高达23.9%、42.0%。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作为资产代理者的金融机构所持的股份本质上是个人股东的间接持股,如果把其计入个人股东范畴,那么美国的个人股东所持的股份将高达83.6%,远远高于日本和德国。因此,美国企业的融资结构主要建立在数量庞大的个人股东基础上,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国公司是股东主权模式,即在公司的经济运行中,股东的意志得以较多地体现,股东的力量相对强大。在利益最大化目标的驱使下,股东倾向于以自身利益趋向来影响公司经营,由此造成股东关注短期盈利。
(二)以外部董事为主体的管理结构
按照国际公认的分类,各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分为“单会制”(或单委员制)和“双会制”(或双委员会制)两种。所谓“单会制”,是指企业组织中只设董事会,不设监事会;所谓“双会制”,是指企业组织中分别设有董事会和监事会。美国企业的治理模式是典型的单会制。
按照美国的法律规定,股东大会是一个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大会,但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公司董事会;决定公司经营政策和财务政策;讨论并确定公司的分红方案等。然而,由于美国企业的所有权高度分散,个人股东往往比较注重短期的股票收益率,对企业实施监诉诸于股票市场,采用“用脚投票”的方式来影响企业经营者的行为。一旦收益率下降或上升,股东就会有进行股票交易的需求,以至于美国股票交易市场十分发达,特别是法律上明确禁止股东之间形成某种稳定、排他性的资本契约以抵御外部竞争性资本的进入,这使美国企业的产权流动保持较高的完整性、竞争性和流通性。克拉克(Clark)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解释:一是理性的冷漠(the rational apathy problem),即当股东在投票决定对公司决策赞成与否之前,为作出理性的判断而获得信息的成本要大于因投票而获得的利益;二是“免费搭车”问题(free rider problem)。即在股权分散、股东各自独立的情况下,每一个股东都希望其它股东积极行使监督权而使自己获利,其结果是无人行使监督权;三是公平问题(fairness problem),即如果某些股东,尤其是大股东为自己的利益积极行使了股东权,因此获利的将是全体股东,积极行使股东权的股东为此耗费自己的成本,而使另一些股东不劳而获,这种不公平也妨碍了股东积极行使投票权。因此,美国企业为维护广大个人股东的利益,从强化董事会的监督职能和引入有治理能力的机构投资者等方面进行了公司治理的变革。在这种状况下,股东大会就将其决策权委托给一部分大股东或有权威的人来行使,由这些人组成了董事会。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委托—代理的关系,即股东将公司日常决策的权利委托给了董事组成的董事会。
从董事会成员的构成来看,美国企业特别重视外部董事在企业治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这是与日本企业最大的区别。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企业的外部董事的比例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外部董事以其在董事会的较大权力,在必要时能对公司的人事安排做出重大调整。外部董事由于在利益上独立于公司经营者,因而有利于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加强对公司经营者的监督,从而提高公司的治理绩效。如表2所示,美国一些大型企业的外部董事在董事会成员中所占的比例高达80%左右。
(三)利用明确契约维系生产网络
在美国,降低交易中不确定性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建立严格的法律、明确交易双方的责任义务、加强对契约执行的监督等手段保证交易能够公正地得到履行。因此,美国式国际生产网络主要依靠明确契约来维系,而隐含契约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当然,这并不是说美国的经济活动中不重视信誉,只是美国倾向于尽可能地把责任和义务置于法律保护的范围内,这从美国法律相关人员的从业情况就可以得到验证。美国人口大致是日本的一倍,公司数量比日本多40%,而它的注册律师却是日本的30倍。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美国企业为了降低运营成本,还将其内部的一些非核心部门分离出去变成独立的供货商,一种全新的生产组织方式——模块化生产网络迅速兴起。在模块化生产网络中,一条完整的价值链是由许多高度专业化的节点组成的。各节点上的活动具有高度一体化的特征,节点内部的各种活动之间的联系以默会的知识(tacit knowledge)为基础,而节点之间联系的基础则是经过编码的信息(codified information)。endprint
在模块化生产网络中,成本节约是领导厂商进行业务外包的根本动力,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合同制造商,可以使成本降低10%~15%。然而,尽管领导厂商可以通过业务外包获得成本节约,但同时会面临巨大的风险。首先,合同制造商可能利用领导厂商提供的信息和技术开发自己的产品,从而与领导厂商在市场上展开竞争。其次,几乎所有的大型合同制造商都承包多个领导厂商的业务,这使得某个领导厂商的关键信息和技术有可能外泄给其竞争对手。因此,领导厂商会与合同制造商签订明确契约来规避上述风险。
从发包商和承包商共同的观点来看,一份完美的外包合同的最关键问题是要在合同中对外包的工作做出清楚的界定,同时支付安排要保证精确和无异议。从承包商的角度看,合同中关键的问题主要有两个:第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责任有限性条款,即承包商必须对此条款仔细谈判并规定准确,以确保在遭受重大灾难性的打击时,不致遭到致命打击以至于退出该行业;第二个关键的问题是要对外包工作进行精确的界定,如果外包工作定义模糊,许多未来的相关服务会被发包商认为包括在合同中,而实际上承包商在合同订立时并未将这些服务考虑在内。同样,从发包商的角度看,合同中关键的问题也主要有两个:第一个关键是支付安排,即支付安排要对发包商认为应得到的服务进行精确的定义,如果支付安排不精确,未来的一些服务可能会被当作新的或增加的服务而额外收取费用;第二个关键的问题是为发包商提供生产和服务的员工能力状况,即发包商希望能够得到承包商方面最好的员工来为其提供生产和服务,如果员工需要从发包商派遣到承包商,那么关键的问题就是人力资源的用人计划,同时发包商要确保它的员工在承包商那里得到合理的对待,能够得到与承包商自己的员工同等的养老金和其它的福利。因此,发包商与承包商在展开业务合作之前,双方要签订明确的契约,内容涉及外包关系的界定、业务的内容和标准、协议的期限、知识产权的使用和授让、特殊情况的解决方式、违约的惩罚措施等诸多方面。
三、美国式生产网络的发展战略
在新的国际经济政治环境下,美国企业一方面通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巩固其在科技创新、管理现代化等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通过实施归核化战略维持其在全球价值链高端的地位,从而获得越来越大的竞争优势。
(一)知识产权战略
美国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一直保持着巨大优势,特别是美国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具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因此,美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的目标就是对技术创新成果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将丰富的技术创新潜力转化成为知识产权资源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美国企业首先加强了对技术创新过程的知识产权监控,大力加强支持产权的开发和保护。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全面加强了对本国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企业通过创造和利用知识产权,形成市场竞争优势。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促进了美国高新技术企业和跨国知识产权贸易的迅速发展,以专利为核心的知识产权已经成为美国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和国际竞争的战略手段。
知识产权强保护制度下的知识产权许可交易帮助美国企业实现了技术优势企业和市场优势企业的知识产权合作和优势互补,加速了技术扩散速度,缩短了创新型企业的赢利周期。目前,美国企业界已经成功建立了基于“R&D投资——知识产权——许可收入(控制竞争对手成本)——R&D投资”动态过程,以利润创造为核心的知识产权许可战略模式。通过专利许可等知识产权战略,美国企业不仅获得高额经济回报,弥补或收回了研究开发成本,而且通过再次投入新的研究开发中,进一步促进了技术进步和创新。另外,美国众多企业之间通过实施交叉许可战略和技术联盟战略,一方面获得了更多为其所需要的技术,另一方面降低了企业开发成本,分散了企业开发风险,加快了企业技术进步的步伐,特别是通过在其它国家设立研究开发机构等形式,实现了国际专利为企业市场开拓保驾护航的目的。
(二)归核化战略
在美国的经济历史上,大企业一直是企业组织的主流,他们通过纵向兼并、横向兼并、混合兼并等手段实现了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营的多元化。然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复兴的欧洲大企业和新兴的日本大企业两面夹击下,美国企业在若干领域节节败退。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工商界和学术界开始对美国企业经营战略进行反思,形成了一股归核化思潮。
所谓归核化战略,是指企业剥离把非核心业务剥离出去,因为这些业务大多处于亏损或微利状态。归核化战略的理论命题主要有三个:①每一个公司都有自己多元化的极限,这个极限取决于企业特征(尤其是其专用的、不可转移性的资产)和外部环境两方面的要素;②一些企业的多元化超出了这一极限,他们的赢利能力与市场价值将会下降;③主要受市场压力以及组织学习能力的影响,这些过度多元化的企业将降低其多元化程度,以回归到其应有的平衡状态,此时,企业的收益水平和市场价值都会提高。
如表3所示,马其茨(Markides)对219家美国大企业战略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从1949年到1987年间,美国大企业的发展战略以选择维持现状为主,但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把多元扩张作为发展战略的美国大企业所占比例大幅度下降,相对而言,把归核化作为发展战略的美国大企业所占比例大幅度提高。这意味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大企业发展战略的新趋势主要表现为归核化战略。以美国通用电气为例,20世纪80年代初期,韦尔奇接管通用电气公司之后,决定将公司业务战线缩短,集中资源于那些有发展前景的行业。在确定保留哪些企业或部门时,韦尔奇确定了两个标准,即“机构方面最精悍、开支方面最节省、优质产品或优质服务方面在世界上名列第一或第二;他们必须有技术上的优势,必须在市场中占有有利地位。”随着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实施归核化战略,他们凭借专利技术、营销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占据全球价值链的高端,并获得越来越大的竞争优势。
四、小 结endprint
美国式国际生产网络属于模块型生产网络,品牌领导商专注于附加值高的研发、营销等环节,把附加值低的生产环节外包给合同制造商,并将大量生产能力转移到东亚地区,东亚地区日益成为美国企业的产品供应基地。具体而言,美国式国际生产网络的运行模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美国式国际生产网络的领导企业更重视短期利益。从股权结构来看,美国企业的股权高度分散,个人股东占据优势地位,美国基本达到了大众持股的状态;从管理结构来看,美国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实际上是董事会,其中外部董事占主导地位,这些董事主要反映了个人股东的意愿。这使得美国企业的经营者更注重短期利益,把股票价格的上涨和分红派息率的上升作为经营目标。
第二,美国式生产网络相对比较开放。各成员之间的关系主要依靠明确契约来维系,即企业之间在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时要签订完备的契约合同。因此,美国企业专注于附加值高的研发、营销等环节,把生产环节外包给合同制造商。随着大量生产能力转移到东亚地区,东亚地区日益成为美国企业的产品供应基地。
第三,美国企业通过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和市场占据全球价值链的高端。在新的国际经济政治环境下,美国企业一方面通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巩固其在科技创新、管理现代化等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通过实施归核化战略维持其在全球价值链高端的地位,从而获得越来越大的竞争优势。
收稿日期:2014-09-19
网络出版网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356.F.20150112.1013.009.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 10:13:02
作者简介:刘德伟(1981-),男,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博士后,研究方向:世界经济、数量金融、社会保障;李连芬(1980-),女,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博士后,研究方向:保险经济学、社会保障、国际贸易。
[1] Borrus, M. The Resurgence of US Electronics: Asian Production Networks and the Rise of Wintelism[Z].in Borrus & Ernst & Haggard(eds),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Networks in Asia:Rivalry or Riches?Routledge,pp.57-79.
[2] Clark,R. C. Corporate Law,Boston,Little Brown and Company[Z].1986.
[3] Kester,W. C. Japanese Takeovers:The Global Contest for Corporate Control[M].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1.
[4] Livesay,H.C., P. G. Porter.Vertical Integration in American Manuf-acturing,1899-1948[J].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1969,29:494-500.
[5] Maddigan,R. J. The Measurement of Vertical Integration[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81,63:328-335.
[6] Markides,C. C. Diversification,Refocusing,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M].MIT Press,1995.
[7] Sturgeon,T. J. , R. K. Lester.The New Global Supply-Base:New Challenges for Local Suppliers in East Asia[Z].MIT-IPC-03-006,2003.
[8] Sturgeon, T. Modular Production Networks[J].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2002,11:451-496.
[9] 包海波.试析专利许可交易的内在机制[J].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8(6):45-49.
[10] 彼得·迪肯.全球性转变——重塑21世纪的全球经济地图[M].刘卫东,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1] 江小涓,等.全球化中的科技资源重组与中国产业技术竞争力提升[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2] 金晓斌.现代商业银行与工商企业关系论[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13] 罗伯特·克莱珀,温德尔·O·琼斯.信息技术、系统与服务的外包[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14] 罗伯特·斯莱特.通用电气公司复仇记[M]. 贾文浩,贾文渊,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5.
[15] 许军.巨大的反差——20世纪末的美国经济与日本经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The Operation Mode of American-style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Networks
Liu Dewei,Li Lianfen
(Institute of Quantitative &Technical Economics,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0836,China)endprint
Abstract:The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network is a totally new form of production organization,which makes the production activities in individual countries no longer isolated, but rather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global production system. Cross-border economic activity in Asia Pacific is mainly lead by American-style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networks, Japanese-style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networks and Chinese-style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networks. Among them, American-style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networks are more open, which could be defined as modular production network. Its brand leaders focus on R&D,marketing and other aspects which are of high added value,while the low value-added production processes are outsourced to contract manufacturers, and huge production capacity is transferred to East Asia, which increasingly makes East Asia the product supply base of the United States .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networks;American-style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networks;Fordism organization;Wintelism organization;refocusing strategy
(责任编辑:张积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