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演经济的新常态给中国经济转型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工资性收入低增长,劳动生产率提升受制于劳动力结构,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抑制企业的创新投入,地方经济脆弱性进一步显现。为实现经济顺利转型,由低效率均衡向高效率均衡转换,需要改善高效率供给的稀缺状态,公平改革红利分配,以有力的宏观调控降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和风险以及加速实现地方经济发展模式的多元化和差异化等。
关键词?演新常态;经济转型;改革红利;宏观经济不确定性
[中图分类号]F1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5)03-0034-04
中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阶段,国内经济条件和外部形势发生了一些新变化,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和宏观调控面临有利条件和机遇的同时,也遇到了新的制约因素。本文在分析中国经济新常态实质特征的基础上,对新常态带来的制约因素和潜在风险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政策思考和启示。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创立者格罗斯在2009年9月一篇题为“通往新常态”(On the "Course" to a New Normal)的投资展望文章中指出,由于去杠杆化、去全球化和再监管导致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无法继续原有的发展模式,而开始了新常态阶段,新常态的主要表现是:经济增长减缓,人们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企业利润相对稳定,而政府强化了赤字、再监管和对经济的控制力。Arnott(2012)认为从二战后发达经济体长期保持的实际GDP2%~4%的高增长以及股票和债券的高收益率是异常表现,并从政府赤字、债务、人口以及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的相互关联性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当前的新常态意味着无法回到过去的高增长状态。
一、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实质特征
国外有关研究都指出经济增速回落是经济新常态最基本的特征。中国经济新常态不能脱离全球经济的大背景,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回落至中高速增长的区间,但中国的新常态不同于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新常态,而是有自己的鲜明特征和特殊内涵。笔者认为,其实质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 新常态是一个客观经济运行和政策主动调整叠加的结果
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再到欧债危机,实际上终结了过度举债,提高杆杠化来维持经济增长的模式,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美欧等发达经济体依然面对去杠杆化导致的资产负债表衰退的后遗症,在较长时间内,从私人部门到公共部门都不得不增加储蓄,减少消费和支出,导致经济增长疲弱。当前,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已告一段落,开始了中高速增长的阶段,2012年,GDP增速为7.7%,这是自2000年以来首次降至8%以下,2013年仍为7.7%,2014年前三季度已降至7.4%。GDP增长的下限在7%~7.5%左右,甚至可能更低一些,经济增速的放缓既有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范围的经济增长下滑的原因,也有中国主动调整的原因。国家没有采取大规模刺激将经济拉回到原有的高增速,而是在管住经济增长底线的同时,采取促进经济平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性政策措施,包括提高消费和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要素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对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业的比重,加速市场化改革,提高经济效率和质量等。
2. 经济新常态是多重均衡之中的不稳定均衡状态
根据多重均衡理论,预期的自我实现代表了经济系统外部的不确定性,引起重复发生的连续宏观经济波动,是经济出现多重均衡点的重要条件。而预期是一种外部的不确定性,与供给和技术等因素无关。在确定性经济中,一旦理性预期和适当的边界条件满足,均衡就是唯一存在的。在非确定性经济中,边界条件和理性预期不足以唯一地决定均衡(Farmer,1993;Matheny,1995)。
笔者认为,中国经济新常态也是多重均衡的一种体现。但其形成并非预期因素的影响而是有更为复杂的动因和条件,是经济周期性回落、结构性转换和制度性调整等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的结果。新常态是经济多重均衡中处于中间位置的不稳定均衡状态,从时间上看,是一个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但经济结构和效率有所改善的时期。如果外部冲击导致经济偏离该均衡点,则可能回到原来粗放增长低效率的均衡;或进一步跃升到适度增长高效率的均衡。
不稳定均衡的特点决定了新常态是一个相对平稳的过渡阶段,该阶段存在经济转型和结构优化的契机,经济在适宜的增速下保持平稳,但也不可忽视其蕴含的不稳定性和风险,尤其是经济持续下滑、经济调整期延长以及转型效果不佳等。
3. 经济新常态是宏观经济波动和不确定性有所上升的状态
新常态之于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宏观经济波动频率和幅度都明显上升。除了经济增速下行以外,受到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的影响,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如市场利率、实际汇率、进出口等的波动性进一步加大,意味着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和风险上升。
宏观经济波动可能导致两种结果:一是实际产出波动,而潜在产出保持稳定,只要就业水平不受实际产出影响而出现较大波动和下滑,则这种宏观经济波动和风险仍是短期的,这种情况下,经济增速的回落是一种合理的调整,新常态的发展趋势是向更高的稳态均衡跃升。二是在实际产出高波动的同时,潜在产出持续下降。如果短期冲击演变成持久性冲击,使得潜在产出无法维持在原来的水平,那么这种波动引起长期性和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经济增速回落或成为经济衰退的开始,新常态的趋势更有可能走向低效率低产出的稳态均衡。
二、新常态条件下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的制约因素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说明我国经济已进入了一个经济均衡状态转换的新阶段,面临着结构优化和增长模式转型的契机,但也不能忽视转换过程中,各种新的阻碍和制约因素,这些因素包括:endprint
1. 工资性收入增长过低
有关研究曾指出,近年来,我国工资性收入所占GDP中的份额出现了下降的趋势。更严峻的问题是,长期内,工资增长低于GDP增长,短期内,工资增速仍在创新低,人际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走低。据首次发布的中国劳动保障蓝皮书——《中国劳动保障发展报告(2014)》,2012年,中国全部雇员平均货币工资为34 905元,比1985年增长了30.2倍;同一时期,人均GDP增长了34倍。另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3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51 474元,同比增长10.06%,创下2005年以来最低的增长率水平,平均工资同比增长率最高是2007年的18.53%,2011年和2012年分别为14.40%和11.89%。2013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6 955.1元,同比增长9.73%,而这也是2005年以来,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第二次低于10%,前一次是2009年的8.83%。另一方面,工资性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除了地区、行业之间工资水平的明显差距,以及垄断企业的过高收入之外,国有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和普通职工的工资差距也在不断拉大。
从就业形势来看,2011年以来,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连续3年下降,2013年为1 138万人。而据有关报道,截止到2014年8月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已经接近1 000万,从而提高了就业形势转强的预期。如果2014年新增就业人数开始出现回升的拐点,工资性收入必须有更大幅度的增长,才能实现平均工资增长率的回升。
实际工资和可支配收入关系到大多数人能否公平享有改革成果,其低增长不但不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也会影响到有效需求,不利于扩大消费和内需,改变我国经济增长过多依赖于投资和外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限的状况。
2. 劳动生产率提升受到劳动力结构变化的制约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的减速,除了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不可持续和国家政策调整之外,还有人口结构方面的内因。和改革开放之初相比,当前人口结构已发生根本性变化。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2年末,我国劳动力人口首次下降,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同比净减少345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同比净增加891万人;2013年末,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同比净减少244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同比净增加853万人。这种变化将带来两个后果:一是劳动力资源净减少,意味着人口红利期开始临近拐点,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趋于消退。二是老龄人口增加,劳动力人口平均年龄上升,而随着年龄增长,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是递减的。Arnott(2012)认为劳动力平均年龄上升是致使发达经济体GDP增长受阻的重要因素,年长劳动力对于提升劳动生产率的作用比年轻劳动力小得多,除非有新的技术创新潮出现,否则经济减速不可避免。
劳动力供给减少导致了成本上升,传统制造业的成本优势逐渐丧失,但要实现传统制造业向先进的高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增强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劳动生产率向发达经济体看齐是一个必要的条件,新常态下劳动力结构变化则给这个条件的实现带来了不利影响。
3. 企业创新投入容易受制于宏观经济波动影响
随着国家鼓励和促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政策密集出台,企业研发创新的力度空前高涨,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在国家全部该项支出中占比不断上升。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3年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达到9 075.8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11.8倍。从资金来源看,企业的研发投入主要来自于内源融资,其次是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在经济减速,宏观经济波动有所上升的情况下,企业盈利水平受到直接影响,现金流下降而且分布更加不规则,企业以内部现金流为研发融资受到制约;另一方面,不利的宏观经济冲击,加大了资本市场的系统风险,增加了企业股权融资的难度,也提高了借贷成本,从而使企业研发支出的外部融资更加困难。2013年以来,曾多次出现的市场利率暴涨并波及到银行间市场和股市的钱荒事件,就凸显出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带来的短期融资成本骤然增大的风险。
近一段时间,虽然企业创新投入的绝对额一直在增长,但增幅并不平稳,2012年以来,研发支出的同比增幅明显减小,2012年和2013年,同比分别增长18.76%和19.03%,大大低于2003~2011年间27.84%的年平均增长率。
虽然目前国内企业内在的研发动机高涨,但如果宏观经济波动引发企业内部现金流不足或外部融资成本上升使企业发生融资障碍,也会导致企业特定时期的研发投入不足,影响创新绩效。
4. 地方经济脆弱性增加了转型的难度
经济新常态下,宏观经济政策不再用大规模刺激措施维持粗放型增长,而是通过财政金融的逐步去杠杆化,促进地方和企业实现经济转型。但地方经济的脆弱性也越来越集中显现出来,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地方债过快增长。国家审计署对全国政府性债务的审计结果显示,从2010 年底至2013 年6 月底,省市县三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增加了38 679.54 亿元,年均增长达到20%。经济新常态下,一些地方GDP减速更为明显,而如果财政赤字占GDP的比率超过GDP增长率,则公共债务的扩张是不可持续的,最终导致无序违约。地方债无序扩张不但是引发地方实体经济和财政金融系统性风险的一大诱因,也是地方经济转型的最大障碍。二是地方经济展模式的单一化、趋同化。很多地方经济偏重于房地产相关行业、与出口导向相关的传统制造业以及与地方资源优势相关的行业,这些行业基本上都是资金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经济体系过于单一,没有形成多元化的发展格局,自主创新不足,缺乏创新的基础和动力,是导致地方融资饥渴,只有依靠不断增长的债务融资支持地方经济和地方产业的主因。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在长期内有利于扩大地方经济的潜力空间,但由于地方经济模式的趋同,短期内,很多地方仍无法摆脱资源和要素的依赖,无法消除融资冲动。endprint
上述两方面脆弱性表现都有地方政府投资主导地方经济这一根源。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官员有极大的通过GDP等经济指标彰显政绩的激励,而通过举债增加政府支出,扩大需求无疑是最优选择,这个过程中,有的地方虽然也通过融资创新解决了一些融资难问题,但不可否认,一些创新举措是以减弱地方经济可持续性为代价的,如地方融资平台就是一种有重大缺陷的融资创新,它将地方政府性债务模糊化,使债务规模更加难以遏制。
只要是地方经济增长过度倚重地方政府投资的情况没有根本性变化,则无论是追求什么样的GDP,是绿色GDP,还是其他GDP,地方债务不断积累的趋势都无法改变。结构转型、去杠杆化的压力对于地方经济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而地方债的风险、地方经济发展模式的问题增加了经济新常态下结构调整的难度,也是经济滑向低效率均衡的诱因之一。
三、新常态下向高效率均衡转换的政策启示
新常态下,应从加强供给管理,提高改革红利分配的普惠性和公平性,减少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以及促进地方经济多元化发展等方面,实施有效的政策措施,消除向高效率均衡转换的风险和制约因素,为顺利实现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创造条件。
1. 加强供给管理,改善高效率供给的稀缺性
我国原来的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性投资和资源的高投入实现,房地产、铁公基行业和传统制造业是经济的支柱产业。但这种增长模式遇到了环境、资源约束的瓶颈,而且其他弊端也显现出来,如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中国制造”国际竞争力下降,房地产价格泡沫不断积累等。这些导致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的结构性问题的根源,还是供给的效率过低。落后产能不断积累,看似内需不足,实际上是无效和低效供给过度,而有效供给不足,能够创造自身需求的高效供给更为稀缺。需求管理属于短期政策措施,而供给管理属于长期政策措施,经济新常态下,宏观经济政策的侧重点应从需求管理向供给管理转变,通过加强供给管理,积极创新,增加能够产生和创造新的更大需求的供给,从而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提振内需。
2. 改革红利惠及更大的社会群体
我国渐进式改革创造了经济持续30多年高增长的奇迹。但当前改革进入存量突破的深水区,面临利益调整的深层次矛盾。在以往的增量改革中,利益分配不尽合理,收入差距增大,社会公平问题降低了人们对一些改革措施的信任度,影响了改革的效果,同时影响了效率。新常态下,推进市场化改革首要的是要让改革红利惠及更多的人,实现更大的社会公平,增进社会福利。这也是消除经济中深层次矛盾和阻力,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3. 宏观调控的重点在于减少宏观经济不确定性
前面说过,经济新常态是一个暂时的均衡状态,但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使宏观经济波动和不确定性上升,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是导致经济下滑甚至衰退,重回低效率均衡的主要风险因素。笔者认为,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政策规则,应着力消解阻碍经济转型和企业创新的宏观经济不稳定性和风险。经济新常态下,应当分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但不意味着完全自由放任,政府管的越少越好,也不意味着要过度监管,经济新常态所需要的宏观调控是有利于减少宏观经济波动和风险的调控,而且要防止调控成为经济波动的触发因素,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以往的强力刺激政策不再适合经济新常态。但调控仍是必要的,当市场自身的力量无法消除不利的宏观经济波动时,政府仍应积极出手干预。
4. 推进地方经济发展模式的多元化和差异化
过度杠杆化和产能过剩都有地方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源。治本的途径是改变地方经济的单一化和趋同化的发展模式,促进多元化和差异化发展。关键是要改变地方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地方政府投资的局面,为此,应完善地方政府在地方经济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尽快由投资型向服务型转换,在城镇化进一步发展和升级的过程中,降低民营资本等社会资本的准入条件,吸引其参与地方重要建设项目,地方政府对公益性负责,市场化运作交由各类社会资本完成,只有给不同产权的社会资本以更多的准入和合作发展的空间,才能逐步确立地方经济多元化和差异化发展模式的基础。另外,还应建立完善相关责任制度,使债务规模对地方政府构成硬约束,减少地方政府投资规模,降低投资的任意性。
收稿日期:2014-11-27
网络出版网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356.F.20150112.1013.014.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 10:13:02
基金项目: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秦天程(1971-),男,河北定兴人,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资本市场。
[1] Arnott R. Invited Editorial Comment: What's New about the "New Normal"?[J]. The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2012,39(1): 1-2.
[2] Farmer R E A. The Macroeconomics of Self-fulfilling Prophecies[M]. MIT Press, 1993.
[3] Matheny K. J. The Macroeconomics of Self-fulfilling Prophecies Roger EA Farmer MIT Press[J]. Atlantic Economic Journal,1995, 23(3): 220-230.
An Analysis on the Restrictive Factors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n the New Normal Backgroundendprint
Qin Tiancheng
(School of Economics,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Beijing 100081,China)
Abstract: The "new normal"brings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for China'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s well as some new constraints and risks,which is mainly reflected as the low growth of wage income,labor productivity gains subjected to the labor structures, macroeconomic uncertainty discouraging firms' R&D investment and a further emerging of the regional economic vulnerability. To realiz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smoothly and shift low efficiency balance to high efficiency balance,the scarce state of high efficiency supply should be improved and the reform dividend should also be distributed equitable. Besides,powerful macro-control should be taken to lower the uncertainty and risks of macro-economy and to develop diversified and differentiated economic modes beneficial to different regions.
Key words: the new normal;economic transformation;reform dividends;macro-economic uncertainty
(责任编辑:张积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