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玉忠
【摘要】中学历史教学活动的主要途径就是历史课堂,其也是实现中学历史教育目的的有效手段。传统的历史教学不仅对中学历史有效教学起到制约作用,而且还会对师生关系造成严重影响,由此可见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存在着诸多缺陷。本文就主要对将中学历史有效教学和和谐师生关系两者结合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中学历史有效教学 探析 和諧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044-01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升中学历史有效教学的关键。在传统中学历史教学中,由于师生关系紧张、课堂效率低下、师生观念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师一言堂、远离学生实际等诸多问题,从而严重制约了中学历史有效教学。在建立师生关系和谐的同时我们也要对有效教学理论研究进行加强,提升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创新精神。
一、师生关系与中学历史有效教学现状与分析
中学历史有效教学受传统的师生关系影响严重。在传统历史教学体制中,其教学大纲就是中学历史教材,教学内容就是教材内容,“忠于教材”、“源于教材”就是中学历史教师教学的要求。在传统的考试制度中,由于历史学科在考试中占的分数比例很小,有些地方甚至不考试,这就导致学生家长和学校老师对历史学科的高度不重视,以至于历史教学如同虚设。传统历史教学只注重说教,而往往忽略了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老师是教学的中心和主体。其对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带来巨大阻力,从而对中学历史有效教学效果造成影响。“知识的传播与继承”就是传统教学师生关系的形象表述,这种师生关系就造成了学生和老师之间地位的不平等,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往往都会受到历史教师的践踏,学生只能听从老师的安排。这就导致了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和谐。在传统历史教学中衡量一个老师的教学标准就是学生的历史分数,为了提高学生的升学率,学生就需要承受来自家长、学校、教师的各种压力。从而无情的剥夺了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在新课标中则指出,历史教学时师生互相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一步步改进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以及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与现代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交流合作和独立思考,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师生关系的和谐。
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与提升中学历史教学思考与探索
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就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历史课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坚持下列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在新课程理念中,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对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予以综合的考虑,这也是中学历史教学中应该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2)坚持爱与民主的原则,爱与民主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开展中学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予以充分的宽容、信任与理解,通过爱与民主对学生起到一定的感染作用,对于其身心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3)坚持双体性原则,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一个双边活动,是一个师生双向反馈的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4)坚持回归生活的基本原则,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生活资源予以开发、利用,以便于引导学生对人生及生活开展反思,有利于学生对一些理论性的历史知识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针对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及和谐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提出几点中学历史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措施:(1)教师是和谐师生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积极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与综合素质是非常必要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培养自身健全的人格,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号召,向学习型教师转变,积极建立起适合学生学习的历史学习体系。另一方面,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创新性,应用创新型的教育思想与行为来引导学生,对于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2)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到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的实际困难,对学生予以真正的关心与爱护,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以便于学生对教师予以充分的信任,这对于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其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就主要结合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现状及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几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措施。
参考文献:
[1]梁开永.和谐师生关系与中学历史有效教学探析[J].东北师范大学,2012(6).
[2]高云赤.中学历史教学实施和谐教学法的探究[J].东北师范大学,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