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回应金融敏感话题

2015-03-13 11:11
环球时报 2015-03-13
关键词:易纲周小川中国人民银行

本报特约记者 王一茗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12日表示,目前货币政策仍旧在稳健中性的范畴,周小川透露,今年央行会有多项政策出台,包括存款保险制度、互联网金融政策、深港通,以及合适时机放开存款利率上限。英国路透社称,金融改革和资本市场改革成今年两会热门话题。

12日,全国人大举行记者招待会,邀请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金琦就金融改革与发展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在记者会上,周小川表示,中国存款保险方案已在去年公开征求意见,总体反映正面,各方面条件基本成熟,今年上半年可以出台。

针对广受关注的互联网金融话题,周小川表示,有关互联网金融监管发展的文件估计会很快出台,制定的各种规则要避免制造道德风险。他认为,中国确实有个别金融产品属于纯粹投机工具要加以防范,但目前大部分金融市场的活动都和实体经济相关。

有关中国下一步如何调整货币政策的问题也广受关注。路透社12日指出,央行当天公布的2月新增信贷创6年同期新高远超预期,月末反映货币供应量指标的M2增速同比增长12.5%,亦自上月纪录低点明显反弹。通过此前一系列的降息降准以及定向宽松政策,“宽信贷”环境已逐渐巩固。

周小川指出,“货币政策的一些工具已经经过几次调整,总体上保持了金融市场上流动性适度”。他同时透露,人民币利率市场化已经走了多年,从大额变到小额,从贷款进展到存款。去年,人民币存款上浮空间扩大20%,最近又进一步扩大10%,离上限已经非常近,今年存款利率上限可能放开,全面放开利率市场化的概率很高。

易纲也在会上表示,中国的商业银行出现了上浮区间的不同阵营,大银行少一点,股份制商业银行上浮20%左右,小的金融机构上浮20%—30%,因此差异化定价正在形成。

此外,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金琦在会上透露,丝路基金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管团队都已搭建完成。丝路基金将通过以中长期股权为主的多种投融资的方式,投资于基础设施、能源开发、产业合作和金融合作。▲

猜你喜欢
易纲周小川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获表彰名单
易纲:人民币仍是“稳定强势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