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培艳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凌城中学 江苏 徐州 221233)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江苏高考考试说明(化学),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测)都提到重点考查学生的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 要求学生具备能够敏捷、准确地获取试题所给的相关信息,并与已有知识整合,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应用新信息。[1]高考中,有机合成题以新信息为背景,考查学生信息的获取、加工、整合、迁移应用的能力。题中信息新颖、陌生,是高中有机知识的拓展、延伸,是大学有机知识的下放、改动,是科技生产合成原理的回归、利用,是“08 高考方案”的考点、热点。所以,在高三复习教学中, 应培养学生整合新信息与元认知结构中经验知识,运用有用、有效信息和知识解决陌生问题的能力。
国际化学奥林匹克(IchO)培训大纲中将信息加工列为首项能力并定义信息为“对文字、图形、直接和间接获得的各种感性和理性认识”; 加工是指对信息的寻找、选择、整理、储存、重组、应用、预测、评价等。[2]信息加工即IP 是认知过程的本质, 包括对信息的接受、存储、处理、传递、迁移运用等过程,是人脑加工外界刺激的过程,是指信息提取、转换、重整、精细加工和组织,[3]是知觉、注意、表象、记忆、思维、言语、推理、问题解决等心理过程[4]。通过了解学生的信息加工心理过程,可以了解学生是怎样学习、记忆和使用知识,了解学生是如何整合新旧知识、灵活迁移运用信息。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Rert Mills Gagne)是信息加工理论的代表人物,他根据信息加工过程及心理过程,研究人是如何学习的。他的观点是“学习是学习者所面临的刺激通过一系列内部构造被转化、加工的过程”。要解决学习问题,需要清楚学生的信息加工方式即对信息的心智加工方式。信息加工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进行联结, 以元认知结构中的先行组织者为基础,进行同化,从而学习新知识,把新知识内化到元认知结构中,达到新旧知识的整合。
有机合成综合性强,考查基础知识面宽,重视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整合新旧知识、灵活迁移运用的能力,要求学生要具备较高的信息加工能力。
例:(2015 江苏,17) 化合物F 是一种抗心肌缺血药物的中间体,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合成:
(1)~(3)略
[分析]仔细审题,加工流程中信息及已知信息,剔除干扰、无用信息,发现解题的突破口是官能团的性质、有机典型反应类型、特定条件。
仔细观察原料和产物的关系,发现目标产物中环中碳原子数和原料中相同, 在环外多了1 个碳原子和1 个氨基, 产物中环上有1 个氧原子而原料中有2 个氧原子。通过逆向思维, 利用推知产物的原料是根据题中流程发现C 到D,氯原子在NaCN条件下被氰基取代, 则的原料是观察与原料关系,可通过分子内脱水制得, 也可以通过与HCl 加成制得;由原料和HCl 加成制得;由原料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分子内脱水制得。逆向推断完成后,再正向写出流程,各步骤标出准确的反应条件。
有机合成不仅考查学生已有经验知识,更倾向于考查学生新旧知识的整合能力。题中提供的新信息几乎都能用到,在合成过程中甚至需要到流程中挖掘有用、有效、陌生信息解题。该题型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官能团的性质和反应类型、信息加工敏锐性和灵活性、思维的有序性和整体性、综合分析应用能力。
以2009~2014年有机合成真题为例,分析题中的信息并进行归纳, 总结有机合成题考查的旧知识、新知识。
表1 2009~2014年江苏有机合成真题
CH3 CH3 CH2CH3写出以苯酚和乙醇为原料制备2011年(17 题)OH ONa NaOH ①CH3CHCOOH,△②H+Cl OCHCOOH OCHC—N OCH2COOCH2CH3①SOCl2,△②NH(CH2CH3)2,△O CH2CH3的A B C D (敌草胺)合成路线流程图。OH O O Cl K2CO3,△NaBH4 SOCl2 O CHO CHO ②OH △Cl A ①B C ③D O 写出以①P(OCH2CH3)3,△②NaH,化合物X H2 OH O 2012年(17 题)OCH3 Pd/C OCH3 Cl K2CO3④⑤E CH3 N H3C F和 O 为原料制备N Cl Cl的合成路线流程图。O O O OCH3(CH3)2NH OH OCH3 G H A H2 Ni,高温高压B K2Cr2O7 H2SO4 C (C6H5)3P=CH2 D写出以A 和HCHO 为2013年(17 题)HO OH①CH3MgBr②H2O CHO CH3原料制备的O O OH F 合成路线流程图。G E CN OH C-CH3 CH-CH3 CH2CHO试剂X K2CO3,Cu①NaBH4②PBr3③写出以—Br —O——O—2014年(17 题)为原料制备A B C CH3 CN CH-CH3 Br COOH CH-CH3 CHCOOH CH-CH3—O— —O— —O—NaCN④H2O/H+⑤的合成路线流程图。D E 非诺洛芬
表2 2009~2014年江苏有机合成考查的新信息及旧知识
通过2015年有机真题分析、2009—2014年信息统计,发现有机合成重点考查烯烃、卤代烃、醇、醛、羧酸、酯之间的转化及典型反应(取代、加成、氧化、还原、消去反应等),考查学生信息获取、加工能力,元认知结构知识与新知识的同化能力及迁移运用能力。有机合成重在于感知、编码、输出信息。学习者需要具有条理性、整体化的有机知识,能灵活、敏捷、准确地获取试题所给相关信息,把已有经验知识和新信息进行整合,分析评价信息并应用新信息解题。
流程中信息较多,需要进行简约、转换、类比、评价,去掉无关、干扰信息,采用有用、有效信息进行有机合成。面对熟悉的官能团陌生的有机物,通过信息加工,把陌生问题情境转化为熟悉的问题情境,新旧对比,处理问题。处理问题过程中不但要建构元认知结构,还要突破学生的认知冲突,即同化旧知与新知。
任何体系都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要素组合有序、恰当、严密。各有机物按照官能团转化关系联系起来,形成有序的知识体系。在有机合成中,观察目标产物与原料的关系,寻找结构和组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根据结构不同点、官能团变化特点、反应条件及类型,采用逆向思维方法,依次有序的往前推原料,一直推到起始原料,在推断过程中,使思维有序,简约信息,删除干扰信息,合理利用已知信息、流程中信息、元认知结构中旧信息。
如:2015 江苏高考有机流程中醇羟基在SOCl2作用下被氯原子取代,引入氯原子;该有机合成中也需要引入氯原子,但不是醇羟基被氯原子取代,而是原碳碳双键的碳原子上引入氯原子,即碳碳双键与氯化氢加成引入一个氯原子,所以该题中醇羟基被氯原子取代是干扰信息。
信息“序化”加工,思维有序,使信息条理化、网络化、系统化,便于记忆、利用,达到不重、不漏。信息“简约”加工,突出问题主干,使信息逻辑化、简明化、清晰化,便于识别、提取、运用信息,达到快捷、有效。
记忆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在外界信息刺激下,信息进入短时记忆,若不及时思考和复述,信息很快从短时记忆中消失。通过编码,信息进入长时记忆,保留较久。编码包含维持性复述(一遍又一遍的背诵)和精致性复述 (改变某种方式转换信息)。编码越清晰,分类越明确,记忆越牢固,信息提取越容易。如乙醇分子间脱水成醚的条件是浓硫酸、140℃,分子内脱水成乙烯即消去反应条件是浓硫酸、170℃;二元或多元醇分子内脱水可以成烯烃也可以成醚,与反应条件有关。通过编码,分清条件,能准确判断产物。
信息“编码”加工,记忆牢固,使信息清晰化、明确化、准确化,便于寻找、选择,达到不乱、不混。信息“转换”加工,描述方式明了,使信息熟悉化、简明化、容易化,便于处理、应用,达到简化、准确。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戴维·奥苏贝尔(DavidP.Ausubel)认为有意义学习在于新旧知识的同化, 新信息的习得取决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相关概念。根据已有知识基础和“最近发展区”,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就能有效实现知识的迁移。
类比是推出事物之间相似性或相同的一种思维方式。王祖浩教授提出“类比是化学问题解决的思维工具”。面对陌生物质,寻找官能团,与对应熟悉的有机物性质和反应类型类比,深化旧知与新知的理解。
信息“同化”加工,新旧联结,激活旧信息,融合新信息,使知识扩大化、网络化。信息“类比”加工,分析比较,是“特殊到一般,一般到特殊”逻辑过程,是信息处理的快捷路径。
迁移是信息灵活运用的一种能力。迁移的前提是元认知结构的稳定性和清晰性。稳定性为习得新信息提供固着点,清晰性为习得新信息提供方位点,稳定和清晰的知识能实现信息的有效迁移。如各种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反应类型在头脑中稳定而清晰存在,通过同化、类比,实现信息的正迁移。
信息评价是对获取信息的评定并决定是否利用的过程,是从多个信息中寻找出有价值、有效的信息的过程。信息评价综合性强,包含信息的隐显及因果关系的合理性、信息的可靠性、便捷性等。
信息“迁移”加工,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灵活性、变通性、创新性,发展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水平。信息“评价”加工,认知清晰,使思路清晰、简洁,信息合理、可靠。
有机合成特点是信息化, 考查学生信息加工能力。在平时复习教学中,通过信息题练习,培养学生感知、获取、加工信息的能力。新信息较多,整合新旧知识,教会学生寻找、选择、重组、预测、评价并迁移运用。
[1]吴成兵.201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说明:物理、化学、生物 [M].南京: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11:33,36
[2]吴俊明,王祖浩,刘知新著.化学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201
[3]吴平.高中生有机推断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研究 [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理工学院化学系,2009,4:9
[4]邹丽平.高中生对化学信息题的信息加工差异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理工学院化学系,2011,4:5
[5]施良方著.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250-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