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升级后图书馆服务创新策略研究

2015-03-13 11:35:23邱进友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医科大学医学院校医学

邱进友

(广州医科大学图书馆 广州 510182)



•动态•

医学院校升级后图书馆服务创新策略研究

邱进友

(广州医科大学图书馆 广州 510182)

指出服务创新是医学院校升级后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选择,从人才队伍建设、资源采访质量、医学图书馆联盟、医学信息共享空间4方面探讨升级后医科大学图书馆服务创新的策略。

医学图书馆;服务创新;医科大学图书馆

1 引言

学院升格为大学,不仅是形式和规模的改变,而且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程度提高、学科内容拓展、人文素质教育加强和校园文化提升等多方面的改变[1]。2013年4月23日,教育部正式批准广州医学院更名为广州医科大学。本科院校升级后,学校的教师队伍、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都上了一个新台阶,建设较高水平的国内一流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的目标定位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国内一流图书馆,这就要求图书馆不断深化改革,优化管理,创新服务,锻炼一支高水平、强素质的人才队伍,更好地发挥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积极探索服务创新策略,推进服务创新是升级后医科大学图书馆的当务之急。

2 服务创新是医学院校升级后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选择

2.1 服务创新已成为医学图书馆创新管理、优化服务的重要举措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加深,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给图书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挑战。随着入馆人数锐减、纸质书刊数字化进程加速和数字化资源备受青睐,高校图书馆逐步走上服务创新之路[2]。据统计(统计时间:2014年9月20日),以中国知网学术文献出版总库为数据源,在其高级检索界面选择篇名字段,检索“图书馆 AND 服务创新”的文献1 759篇。从这些文献的年代分布来看,最近10多年来图书馆服务创新理论与实践研究发展迅速,文献数量稳步增长,显示了服务创新在图书馆的强劲生命力,见图1。

图1 图书馆服务创新文献年代变化

利用CNKI分组浏览,得到图书馆服务创新的15个高频关键词:服务创新(802篇)、图书馆(563篇)、高校图书馆(452篇)、创新(315篇)、信息服务(178篇)、服务(165篇)、读者服务(115篇)、网络环境(106篇)、公共图书馆(85篇)、图书馆服务(71篇)、以人为本(61篇)、创新服务(56篇)、知识服务(37篇)、高职院校(33篇)、知识管理(33篇)。其中专门论述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论文占1/4,而专门论述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的论文只有85篇,显示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正在成为优化管理和创新服务的重要举措。需要指出的是,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理论与实践研究明显滞后,只有5篇论文专门论述医学院校(医学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3-7]。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不能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和循证医学、转化医学兴起后医学科研人员对医学信息的迫切需要,不能满足大数据时代医学科研人员的个性化信息需求,服务创新应当成为医学院校图书馆创新管理、优化服务的新举措。

2.2 医科大学办学理念、思路和目标转型的必然要求

升级后医科大学办学理念、思路和目标发生了新的革命性变化,要建成一所名副其实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使其成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国际视野和较强社会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就需要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图书馆提供信息保障和信息支持,用不断创新的服务和管理来支持医科大学的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全方位探讨医学图书馆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思路,用服务创新带动医学图书馆体制改革、人才结构优化和核心竞争力提升,推动图书馆管理、图情科研、人才队伍、学科服务的跨越式发展。

2.3 服务创新是全国和地方高校图工委对高校图书馆工作的明确要求

为加大服务创新力度,教育部高校图工委设立了读者服务创新与推广工作组,一些地方高校图工委设立了服务创新委员会。如广州高校图工委近期主办的活动相当频繁[8-9],广州医科大学图书馆作为广东高校图工委的成员馆之一,既积极参加广东高校图工委的活动,又深入探讨图书馆管理、技术和资源的优化,不断推进医学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3 医学院校升级后医科大学图书馆服务创新的策略

3.1 以人为本,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要建设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推动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人才是根本[10]。医学图书馆要始终围绕这一目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建立阶梯式人才引进机制和全方位人员培训机制,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积极面向重点学科、名牌特色专业开展有针对性、深入学院和教研室的学科服务,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提供广、快、精、准的信息服务[11]。广州医科大学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部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厅级重点学科和10个市级重点学科,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名牌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市级名牌/特色专业9个。医学图书馆要加大医学和医学图书情报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同时通过听取医学课程、面向医学科研教学人员和院系开展学科服务等方式优化医学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提高医学信息检索利用和医学信息适时推送能力,不断提升馆员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提升馆员的综合素质[12]。

3.2 资源优先,提升资源采访质量

医学文献信息资源是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培养高素质医学专门人才必需的精神食粮,是大学发展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医学图书馆要正视医学文献采访工作内容、形式和对象的新变化,进一步转变采访工作思想,推进采访服务理念、模式、手段的创新[13]。有关调查数据表明:综合性院校社会科学类应占全部馆藏的55%~60%,自然科学类应占40%~45%;在藏书层次上,研究级别的图书一般应占全部馆藏量的25%左右,其中,教学研究级在20%左右,而一般本科院校原来的藏书比例往往偏离了这一合理比例[14]。虽然针对综合性院校的指标不一定适合医科大学,但必须加强研究级特别是教学研究级图书的采购,这是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的必然要求。医学图书馆应根据学校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逐步调整,使馆藏结构逐步向合理的方向靠拢并逐步优化。

3.3 以区域信息共建共享为前提,加强医学图书馆联盟建设

图书馆联盟是国际图书馆界适应网络环境需要、实现资源共享的新措施。国际图书馆联盟组织的成员已经超过150 个,美国成立的图书馆联盟接近200个;我国先后建立了CALIS 图书馆联盟、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等,但数量和规模与发达国家之间尚存在很大差距[15]。广东省已经建成广东网络图书馆和6个数字资源中心,医学数字资源中心依托南方医科大学的学科专业优势,致力于建立一个较为全面地揭示、整合、涵盖医学各类型数字化文献信息服务中心门户,为学生的自主型、研究型学习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和资源环境,为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保障[16]。广州医科大学图书馆需要加强同省内医科院校图书馆的联系,加快区域化医学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步伐,加强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医学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率和利用率。

3.4 以资源整合为基础,建设医学信息共享空间

信息共享空间是20 世纪90 年代初期美国高校图书馆兴起的一种新型图书馆服务模式,它整合了空间资源、信息资源、软硬件资源、人力资源,以方便用户学习、讨论、研究为目的,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信息共享空间的出现,把图书馆从过去资源、技术、人员、服务4位一体时代带入资源、技术、人员、服务、场所5位并举的大整合时代[17]。近年来,我国港台和大陆的一些高校信息共享空间研究和服务进展明显,由于信息共享空间的服务优势明显,对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高显而易见,近年来已成为各类型图书馆争先建立的新服务[18-19]。随着广州医科大学大学城新校区建设项目的稳步推进,医学图书馆新馆的结构、面积和功能都将大为改观,以生物医学资源整合为基础的医学信息共享空间建设将进一步提升医科大学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水平,将为增强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近些年来,专科升本科、本科升格为大学的医学院校数量不少,但鲜有升级后医科大学图书馆开展服务创新的报道。有作者通过对合并升本高校外文阅览室现状及不同读者群心理的分析,提出在现有条件下提高外文文献服务质量的措施[20]以及专升本院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及其创新理念[21]。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服务创新已经成为制约医学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22]。高校图书馆要在提供泛在服务、移动导航服务、移动身份认证及支付服务、创建读者交流虚拟社区、提供个人移动空间及个性化信息服务等方面开展服务创新[23],人才队伍建设、资源采购质量、医学图书馆联盟和医学信息共享空间将成为升级后医科大学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重要策略。广州医科大学虽然实施了多元化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教学体系和培养模式,但这种教学体系与培养模式还需要与服务创新有机结合,这就要求图书馆开展网上虚拟参考咨询、科技查新和学科服务等新业务,以服务于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为己任,以提升人才队伍素质、能力为目标,为实现高等医学教育网络化、国际化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保障,加速医学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进程。

1 殷杰.学院升大学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 27(4):66-67.

2 肖秋红,吴文花. 知识经济与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J]. 现代情报,1999,(6):46-47.

3 叶盛. PBL教学模式与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J].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6,15(6):25-27.

4 赵丽,曹莘珩,李美霞,等. 医学院校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服务创新探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1):42-43.

5 王慧忠. 网络环境下医学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J]. 医学信息学杂志,2012,33(2):68-70.

6 崔建梅.新形势下医学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途径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0,(9):64.

7 刘琳.医学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体系构建[J].情报探索,2013,(3):51-54.

8 服务创新委员会举办信息服务创新专题学术报告会[EB/OL].[2014-06-29]. http://www.gdtgw.cn/Item/Show.asp?m=1&d=1887.

9 2013广东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论坛在南方医科大学召开[EB/OL].[2014-06-29].http://www.gdtgw.cn/Item/Show.asp?m=1&d=1888.

10 唐运桥.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探讨[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0,31(10):60-62.

11 李彦芝.学科化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的生长点[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0,31(3):47-50.

12 杨丽娟,原增,王宇,等.高校图书馆全开放管理模式下的服务创新[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2,33(4):78-80.

13 陈兴瑞,李亚君.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探析[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8,29(12):54-55,59.

14 刘慧.关于升大后提高采访工作质量的思考[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22(9):69-71,74.

15 林嘉.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联盟建设的思考[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29(2):31-33,43.

16 顾萍,夏旭,韩玺. 高校图书馆区域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图书馆论坛,2010,30(3):105-107.

17 牛曙光.我国高校信息共享空间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2011,(3):81-84.

18 郝晓京,王丽丽,崔春玲.医学图书馆在信息共享空间理念下的服务创新[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3,34(1):79-81.

19 孙瑾.论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2006,16(3):1-7.

20 段筱彬. 论合并专升本高校图书馆外文文献服务创新[J]. 情报探索,2006,(6):80-82.

21 魏贤.“专升本”院校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服务创新探析[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8):247.

22 Rashid S, Burns T.Innovation and Survival: a case study in planning medical library services[J]. Bull Med Libr Assoc, 1998,86(4):508-517.

23 黎红梅,杨跃.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4,35(7):80-82.

Research on Strategies of Medical University Library Service Innovation after Upgration

QIUJin-you,

LibraryofGuangzhouMedicalUniversity,Guangzhou510182,China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service innovation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medical university library after upgration, discusses the strategies for service innovation from 4 aspects: talent team construction, resource acquisition quality, medical library consortia, medical information commons.

Medical library; Service innovation; Medical university library

2014-11-23

邱进友,硕士,副研究员,发表论文7篇。

R-058

A 〔DOI〕10.3969/j.issn.1673-6036.2015.03.017

猜你喜欢
医科大学医学院校医学
广州医科大学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第45卷第2期英文目次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第七届编委会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祝您健康(2020年4期)2020-05-20 15:04:20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40
医科大学总医院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26
医学
新校长(2016年5期)2016-02-26 09:29:01
“慕课”(MOOCs)发展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