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资源中找到核心价值的“根”

2015-03-13 06:44李树榕
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2015年4期
关键词:之根诚信价值观

■文/李树榕

在文化资源中找到核心价值的“根”

■文/李树榕

我们要从现实的社会问题出发,从当下广大人民群众精神世界建构的需要出发,深刻理解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并将其贯彻落实到实践中,在我们的文化资源中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根”。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基础。”我们要从现实的社会问题出发,从当下广大人民群众精神世界建构的需要出发,深刻理解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并将其贯彻落实到实践中,在我们的文化资源中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根”。

一、从节庆活动中寻爱国之根

每一种节庆,都含有特定的纪念意义,如春节的辞旧迎新、中秋节的团团圆圆、清明节的祭奠先人,等等。

对于中国人来说,“过年”就是过春节,这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那么在现实中,人们是怎样过春节的呢?腊月的最后一天即“大年三十”,全家要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之后就是守岁(熬夜)、放鞭炮、包饺子,一直到第二天凌晨——新年的第一天即春节到来。在农耕文化的习俗中,在大年初一,晚辈要以磕头或鞠躬的方式给长辈拜年,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在草原文化的习俗中,蒙古族过春节要祭火、祭祖先、祭神灵、祭敖包;达斡尔族的孩子们在大年初一上午还有读书学习的传统。

通过过年的方式,我们不难从古老的文化习俗中发现民族的优良传统。例如,有所敬畏、有所感恩,是过春节的意义所在。既要感恩大自然过去一年的馈赠,又要为新的一年向大自然祈福;既要感恩父母过去一年的无私奉献,又要祝福长辈们在新的一年里如意顺达;既要感恩过去一年祖国的大好形势对于我们幸福感的不断提升,又要期盼新的一年国家更富有、人民更幸福。

我国的清明节是一个具有文化自觉的节庆,在祭奠先人的行为中,“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意识会强化起来,为民族而骄傲、为家族而争光的意识,会增强每个人自勉、自励、自尊、自强的意识。

毋庸置疑,节庆活动是蕴含着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心理状态的反映,通过为什么过节、怎样过节、为什么这样过节等一系列生活行为,可以折射出不同历史时期国人不同的价值取向。所以,通过对节庆礼俗内涵的挖掘和研究,将感恩——感恩父母、感恩家乡、感恩祖国、感恩时代的“礼敬”之心扩大开来,对于树立爱国主义思想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二、从学习中探寻诚信之根

在家风中寻找诚信教育的启蒙,这既是指进幼儿园之前孩子们的学习行为,也是指延续终身的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影响构成的学习行为。由于家庭教育多以家长的言传身教为主,所以,怎样形成尊老爱幼的道德观念,怎样形成诚实守信的个人品行,大多是在家庭的长幼成员之间完成并得以传承的。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尽管也会出现晚辈与长辈之间的“思想反哺”现象,但一个家长的主导思想意识是会对尚未接受其他教育的儿女产生精神奠基作用的。

从校风中寻找诚信教育的延续。如果说家风对于诚信的建立起着奠基作用,那么,教风、学风、校风对于年轻人树立诚信的价值观,则是“接力”的重要“一棒”。在学校里学习知识,主要是为了解答“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等一系列问题;中国古人倡导的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就是对传授学习方法重要性的强调。但是,接受某种思想观念——包括政治观念、哲学观念,尤其是道德观念等等,则是“百年树人”“教书育人”更为重要的环节。“师者,授业、传道、解惑”,无疑在强调老师言传身教、身教胜于言教的同时,指出了“传道”,即传承诚信美德、担起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在社会中发生的学习行为。社会促就的学习行为,主要有三种:一是国家大事促成的学习行为;二是地域文化特点促成的学习行为;三是身边的常人常事促成的学习行为——因为社会风气的形成,往往是人的从众心理所造成的。然而,从诚信就是“德”,德即主张“诚外无物”的传统思想来看,深刻理解“德”的丰富内涵,也是社会学习和学校学习应当充分重视的。

在许慎的《说文解字》里,“德”字上面是一只大眼睛,有视线;下面是一个心。由于眼睛是别人的,心是自己的,所以中间用一条线隔开了。查阅南唐时期文字学家徐锴对“德”的解释,“外得于人,内得于心”即为“德”。而双立人,从行走、行动引申而来,代表的是人的行为。因而,当别人看着你的行为,认为你做得“可以”;你自己扪心自问,也认为自己的行为还“可以”时,你的行为就达到了“德”的境界。而只有诚信,才可能“外得于人、内得于心”。

三、从文艺鉴赏中探寻和谐之根

文艺作品,是一个民族历史积淀、现实情感、思想境界、生活愿景的时代性表达。其基础,就是人们大众鲜活的现实生活和历史记忆。所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建筑都是优秀中华文化的载体,也都是文艺创作的重要资源。为此,从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前不久,获得第21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民族题材电影特别奖”的蒙古族现代历史题材的故事片《诺日吉玛》,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民族文化根基的审美解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留守在呼伦贝尔草原深处的蒙古族妇女诺日吉玛,先后救回一个受伤的苏联红军和一个受伤的日本兵。他们在同一个蒙古包里,如何相处?悬念一点点推进,草原文化的理念一点一点凸现出来。从毫不犹豫地挽救友军的性命,同时又挽救敌人的性命来看,诺日吉玛似乎是一个没有政治觉悟、没有爱憎立场的人。因为在她心里,羊羔、牛犊、马驹都是值得珍视的生命。而人,无论是苏联人、中国人还是日本人,都是人。因而,在日本兵和苏联红军搏斗时,她才恨恨地说:“你们哪儿来的这么大的仇恨?啊?你们原来认识吗?非要把一个给杀了不可吗?就不能宽容吗?人总得有良心吧?啊?你们的父母生养你们是为了杀人的吗?不会吧!”平日里沉默寡言的诺日吉玛强忍泪水,一口气用八个问号将困惑与愤怒甩到了瓦西里和阿萨努的身上时,观众的思考便深入了。

影片中有一个个酷似“闲笔”的闪回:诺日吉玛静静地坐在高坡上远眺时,她深深爱恋的未婚夫杭盖就会出现在眼前,或者在骑马射箭,或者是骑马射击,杭盖百发百中、英勇善战的雄姿一次次在强化,也一次次引人深省——尊重生命、反对战争。可见,这个情节对于揭示主题、彰显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的祖国有着丰厚的文化资源,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之根、情感之根。尊重优良的民族文化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成为有本之木、有源之水。

(作者系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之根诚信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贾丽的诗
回溯文化之源 找到生命之根——2019海外华裔菁英青少年大运河文化体验活动侧记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红领巾守护中华文字之根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