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病房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及耐消毒剂基因检测

2015-03-13 06:51:36雷新云金正江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消毒剂金黄色葡萄球菌

雷新云,金正江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湖北 武汉 430070)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SA)分布广泛,毒力强,易引起新生儿各种感染。一旦发生感染,由于新生儿自身原因,多种抗菌药物使用受限,除β-内酰胺类,可选用药物不多。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aureus,MRSA)对β-内酰胺类、红霉素类等多种抗菌药物耐药,该菌的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因此,预防感染尤为重要,消毒剂的使用是有效的措施之一。近年来,不断有文献报道MRSA携带耐消毒剂基因,对多种消毒剂产生抗性,携带率各地区各有不同[1-2]。为了解本院新生儿病房SA的耐药性及耐消毒剂的情况,本研究对新生儿病房送检标本分离的SA耐药谱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是否携带耐消毒剂基因qacA/B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2013年1—12月新生儿科住院新生儿送检标本分离的225株SA,标本类型包括:痰、尿、胃液、粪便等,剔除同一患者重复菌株。

1.2 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 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 Compact全自动鉴定系统。试剂采用系统配套的GP卡和GP67卡。质控菌株为SA ATCC29213,频率为每周一次。

1.3qacA/B基因检测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耐消毒剂基因qacA/B进行检测,特异性引物 为 5’-GCAGAAAGTGCAGAGTTCG-3’和 5’-CCAGTCCAATCATGCCTG-3’,产物长度为361 bp,PCR体系参数设置为:25μL PCR反应体系包括10×PCR缓冲液2.5μL,DNTP2.0μL(2.5 mmol/L),引物 各 2.5 μL (10μmol/L),无 菌 去 离 子 水12.7μL,DNA模板2.5μL,0.3μL TaqDNA聚合酶。96℃预变性3 min,然后94℃20 s,53℃20 s,72℃20 s,循环25个周期,最后72℃5 min[3]。

2 结果

2.1 标本来源 225株SA标本来源以呼吸道分泌物为主,占72.44%;20株 MRSA中,呼吸道分泌物占65.00%。见表1。

表1 225株SA标本来源分布Table 1 Specimen distribution of 225 S.aureusisolates

2.2 药敏试验 225株SA中,MRSA20株(占8.89%),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sensitiveStaphylococcusaureus,MSSA)205株(占91.11%)。耐药率见表2。

表2 225株SA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Table 2 Resistant rates of 225 S.aureus isolates to commonly used antimicrobial agents(%)

2.3qacA/B基因检测 225株SA中21株携带qacA/B基因,阳性率为9.33%。其中MRSA3株,阳性率为15.00%(3/20);MSSA18株,阳性率为8.78%(18/20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84,P<0.01)。PCR电泳图见图1。

图1 qacA/B基因检测电泳图Figure 1 Electrophoresis map of PCR product of qacA/B gene

3 讨论

革兰阳性球菌在新生儿细菌感染中占重要地位,其细菌谱分布中SA居首位[4]。SA是一种需氧或兼性厌氧革兰阳性球菌,可存在于外界环境及人体口腔、鼻咽等部位,是人类化脓性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可引起局部化脓性感染,也可引起肺炎、假膜性肠炎、心包炎等,甚至可引起败血症、脓毒症等全身感染。本研究中,从标本来源分析,呼吸道分泌物占72.44%,可见在SA引起的新生儿感染中,呼吸道感染占主要地位;其次为胃肠道感染,粪便标本占1.78%。在局部感染中,脐部、眼及其他部位的化脓性分泌物共占25.33%。新生儿抵抗力差,如消毒隔离措施不到位,护理不当,极易引起脐部等部位的化脓性感染,一旦感染需及时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采取有效护理措施,防止感染症状向全身蔓延。

本研究中,MRSA检出率为8.89%,低于相关文献[5-6]报道,可能存在地区及人群之间的差异。MRSA的耐药性与青霉素结合蛋白2a(penicillin-binding protein 2a,PBP2a)有关[7]。PBP2a由 mecA 基因编码,具有高度保守性,mecA基因检测阳性即为MRSA。但近年来有文献[8]报道,MRSA菌株中并非均携带mecA基因,说明可能还存在其他耐药机制,值得关注。本研究中,SA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及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高低不等,但MRSA的耐药率普遍高于MSSA。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呋喃妥因对所有SA均显示出良好的抗菌活性,敏感率均为100%。因此,在MRSA感染危重患儿中,万古霉素可作为经验治疗的首选。但随着万古霉素的应用越来越多,近年来不断有万古霉素中介SA和异质性万古霉素耐药SA的报道,本研究中虽尚未发现,但也应引起警惕,注意合理用药,严防该类菌株的出现。

SA由于其毒力强,感染广泛及耐药严重而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由于各种消毒剂在临床被广泛使用,SA对消毒剂的抗性及耐消毒剂机制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各界的重视。SA对消毒剂的抗性主要与外排泵系统有关,由质粒或染色体上的相关蛋白基因编码,种类繁多,作用机制均为借助质子泵的动力将胞内抗菌物质排出胞外,使其达不到有效抗菌浓度而产生耐药。季胺类消毒剂基因(qac)在SA耐消毒剂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qac基因由于在亲脂性消毒剂外排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得名,编码蛋白型的外排系统。目前qac基因家族已发现有10余种,其中qacA/B基因存在于葡萄球菌的质粒中。qacA基因与qacB基因虽然作用底物不同,但结构十分相似,相差仅为几个核苷酸,普通PCR方法无法区分[9]。因此,本研究中参考有关文献设计通用引物对其进行检测。结果显示,225株SA中检出qacA/B基因21株,阳性率为9.33%,其中MRSA菌株3株,阳性率为15.00%,MSSA菌株18株,阳性率为8.78%,结果与有关报道[10]相似。研究表明,MRSA菌株的耐消毒剂机制可能与其耐药机制协同发挥作用,本研究中是否存在该现象有待进一步研究。

总之,新生儿SA感染中,在关注耐药性的同时应关注其对消毒剂的抗性。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应以预防为主,加强消毒管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加强新生儿基础疾病护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消毒剂,切实有效做好预防感染的发生或流行,保障新生儿生命健康安全。

[1]姜爱英,应俊,管瑜,等.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cA和qacA/B基因检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9):1212-1215.

[2]陈迎晓,刘俊,李小四,等.金黄色葡萄球菌耐消毒剂基因及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检测[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2,24(12):1103-1105.

[3]Noguchi N,Suwa J,Narui K,et al.Susceptibilities to antiseptic agents and distribution of antiseptic-resistance genes qacA/B and smr of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isolated in Asia during 1998 and 1999[J].J Med Microbiol,2005,54(Pt6):557-565.

[4]王维鹏,金正江.新生儿葡萄球菌属感染及防治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11):1250-1251.

[5]吴旭琴,冯薇,乔美珍,等.2007—2010年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与耐药变迁[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2,11(1):55-58.

[6]贾云霞,刘兴莉,彭旭华,等.儿科重症监护室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2,11(3):211-213,216.

[7]王辉,陈宏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实验室诊断[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11(6):420-422.

[8]李晓芳,范昕建,过孝静.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机制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7(3):365-368.

[9]卢中一,陈勇,陈伟,等.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消毒剂的抗性及其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4,13(7):442-446.

[10]周庭权,黄文祥,贾蓓,等.金黄色葡萄球菌耐消毒剂基因qacA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9(4):283-285.

猜你喜欢
消毒剂金黄色葡萄球菌
涨疯了!碘涨50%,三氯涨超30%,溶剂涨超250%……消毒剂要涨价了
当代水产(2021年10期)2022-01-12 06:20:40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含氯消毒剂,别仅凭名字辨别
正确使用消毒剂
大众科学(2020年3期)2020-06-09 12:27:54
如何防治兔葡萄球菌病
兽医导刊(2019年1期)2019-02-21 01:14:06
那一抹金黄色
那一抹金黄色
金黄色
肉鸡葡萄球菌病诊疗
兽医导刊(2015年9期)2016-01-04 12:00:06
一例水牛疥螨继发感染葡萄球菌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