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 剑 (深圳市龙岗区文化馆 518000)
如何提高群众合唱活动的水平
万 剑 (深圳市龙岗区文化馆 518000)
合唱是一项集体性的艺术活动,而且一直以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广大群众对合唱团的演唱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笔者作为一名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和研究,在本文中针对如何提高群众合唱活动水平提出了几点粗浅的看法,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群众文化;合唱活动;合唱水平;提高
合唱艺术最基本的表现形态,即使歌唱的群体性,这一“群体性”还必须建立在参与歌唱者相互默契配合的基础上,要求整个合唱队各声部之间通过训练达到声音的高度统一与和谐。合唱是沟通人们心灵的最好桥梁;合唱是最能直接反映、展示并激励一个国家或民族精神风貌蓬勃向上的音乐体裁之一。因此,发展合唱事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有着深远的意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不少群众已经不满足与自己合唱团的现有演唱水平,那怎样提高这些群众合唱团的水平呢?下面谈谈笔者的一些个人看法。
什么是正确的合唱理念?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字“和”!一切都围绕着这个“和”展开。和谐统一是合唱的生命,但不是合唱的目的。和谐是合唱的生命,音乐是合唱的灵魂。合唱首先要有生命(和谐度),否则就不是合唱。但仅有生命没有情感表达的音乐,这生命是没有意义的。
很多指挥或合唱团的组织者都没有真正认识到这其中的辩证关系,因而将一些较为偏激的理论来指导合唱团的训练,致使合唱团成为单纯追求和谐而偏废了音乐情感表达的发声机器。这样,声音虽很谐和,但音乐呆滞,毫无表情,失去了合唱独有的魅力。
音乐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稳定依赖于不稳定的存在而存在;快与慢,强与弱,长与短等,都是相互依存的。合唱追求的和谐统一也是如此。比如:男女四个声部的音色,音高都是不一样的,这才有了使其谐和统一的可能,才会在这不一致上寻求整合后的相对统一。所以不能过于偏激的去认识和谐与统一,更不能用绝对化的、不变的观点去指导具体的排练活动。
合唱效果的好与不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挥的业务能力、艺术修养及技术处理。指挥是继作曲之后的二度创作者,除了作曲家在乐谱上标出的表情力度记号提示外,指挥在备课时还必须花大量时间精力去读谱和研究作品,包括作品对声音的要求、力度速度音色上的对比变化、感情的处理、层次的安排,高潮的启动等等,运用多种表现手段进行深入细致的处理,努力使作品表现得尽善尽美,这是指挥的责任和作用。专业音乐演出团体往往设有常任指挥和客座指挥,邀请国内外指挥名家来本团交流和参加排练演出,这一做法有条件的业余合唱团不妨借鉴。
邀请外单位指挥来本团交流排练演出,其目的和意义有三方面:
第一,每位指挥都有自己的特点优点和独到之处,同样一部作品由于不同的指挥对作品内涵理解深浅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体现不同的风格特色,这一点有必要让团员们多多感受,对于取长补短,开阔艺术视野,丰富音乐修养和提高音乐鉴赏力都不无裨益。
第二,旁观者清,邀请外面的优秀指挥家来本团指挥常常能够一针见血地发现问题,包括合唱团的很多平时一直存在而被本团指挥和团员们忽略的问题。这些因受惯性思维影响而一向未受本团重视的问题的存在妨碍了合唱团对艺术细节的审度与追求,而外来指挥从旁观者角度有时反而容易发现问题症结所在,并有助于促进此类问题的解决,由此可使合唱团的水平获得相应的提高。
第三,每个指挥都有自己的指挥风格和指挥语言,以及拿手的保留曲目,多多接触不同的指挥有助于培养合唱团员快速适应不同指挥的磨合能力,能够因此而直接锻炼和提升团员们的合唱实践技能,还能丰富合唱团的曲目积累,所以开展指挥交流活动对于合唱团的业务提高是会有很大帮助的。
此外,开展指挥交流活动还有利于充分整合调动发挥现有指挥人才的资源优势,对于推动普及面上的工作和提高基层合唱团的业务水平也都是一种有益的促进。
目前,大多数群众合唱团队员的声乐素养较低,缺乏专业知识和演唱技巧,而要想提高群众合唱团的演唱水平,我们可以从合唱曲目、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为合唱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具体来说,对于群众合唱,在进行声部划分时,各个声部之间的人数要保持在一个比较合理的区间内。在考虑自然声音的同时,尽可能让基础较好的同志唱低声部。在有些曲目的合唱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声音杂乱以及缺乏层次感等问题,因此可以通过将曲目采取降调的方式使得曲目的合唱难度降低一点,在不是特别背离作曲者初衷的前提下提高整体合唱效果。还有,轮唱、领唱以及齐唱等是合唱经常运用的表现手法,一个好的领唱对于群众合唱的顺利进行有着极大的保障作用。在群众合唱活动中,可以通过短期内的专业性培训以及督促群众进行自我训练等,在全面提升演唱者的素养的基础上选拔出比较优秀的演唱者,以带动合唱队伍更好地演绎作品。与此同时,在声高等方面,业余歌唱者还是很难及时处理所出现的合唱困难的,因此如果高音部分处理不好,就可以采取齐唱的方式。总而言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合唱方式的选择,可以使得群众合唱活动获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成效。
群众合唱活动虽然没有专业合唱队的要求那么高,但合唱队员也要具备一些基本的音乐素养,如乐理知识、识谱能力、音区划分等。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各个群众合唱团的团员识谱读谱能力参差不齐,有些团掌握较好,但也有不少基层合唱团这方面情况不尽如人意,甚至据反映有些团还需要一句一句地教唱,这离一个合唱团应有的程度未免相差太远。团员有较好的识谱演唱能力,才能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接触和排演大量不同风格的中外优秀合唱作品,这样可以从量中求精,而不至于把时间精力耗费在低效率的认谱学唱上。
这里还有重要的一点,不能总是排练演唱一些众所周知大家都熟悉几乎人人会唱的老歌,这样的排练演唱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依靠记忆惯性在进行,对提高识谱读谱能力并没有多少帮助,因此一定要勇于排练演唱新作品。正因为完全陌生没有接触过,不可能凭记忆熟知来唱,这就逼得团员必须努力认真仔细读谱认谱,这是一种自我强制性学习,对提高合唱团水平能力和今后长远发展都将大有益处。
综上所述,我国正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合唱事业的良好机遇,而这个良好机遇,是改革开放带来的,也是方兴未艾的群众性合唱活动带来的,我们的合唱事业要向世界先进水平攀登,就应大力普及、提高非职业合唱团专业水平。
[1]刘子英.基层群众合唱团的弱声唱法问题[J].神州民俗·教育科技,2008(5).
[2]任冠英.浅谈群众合唱教学方法[J].音乐时空,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