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思浩
因为大部分人都只会把精挑细选的照片放在网上,人们也只会把旅行时拍的各种美景放在网上,所以总有人工作比你好,长得比你漂亮,生活得比你丰富多彩。你总会有一种错觉,好像别人没怎么努力就可以过得很好,而你自己怎么做也做不好。于是你觉得生活真不公平:为什么我会这么辛苦?
所以我在这里要说的第一点就是:你不是一个人在受苦。
举个例子,我身边有一位“女神”,她在芝加哥大学念法学博士,今年居然才23岁。活生生的“女神”,看她的微博,就感觉她活得特别潇洒、特别自在。总觉得她无时无刻不在旅行,而在旅行的同时,她还能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但是我跟她熟了以后才发现,原来她每天只睡5个小时,她的论文前后改了十几次,改得她差点儿就崩溃了。由于长期熬夜,她的胃也有问题,只是她选择不把这些苦表现出来,因为她觉得抱怨没有一点儿用。
很多人在生活中也是如此,有些人看着你的照片会说“这个人过得真滋润”。实际上,即便你真过得很好,也绝对没有照片上看起来那么好。
其实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不是你看到的样子。那些你看起来觉得毫不费力就能成功的人,他们背后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你被他们的光芒吸引,却没能看到他们为之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即使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如同神祇一样的“牛人”,也会有看书看不进去、写论文写到抓狂的时候,只是他们不会表现出来,也不会向别人抱怨。那些“牛人”跟你的不同之处,其实只是他们学会了不抱怨,把抱怨的时间用来做该做的事。仅此而已。
我要说的第二点是一个有关焦虑的现象。这个现象可以用8个字来形容:看似忙碌,实则焦虑。
我最早关注到这个现象,是因为我的一个朋友。
他总是一大早就出门,早上在图书馆里上自习,下午参加社团活动,晚上去打工,每天忙碌无比。可过了没多久,他就对我说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简而言之,就是静不下心来。
他背单词是想考研究生,参加社团活动是想给自己的履历加上一笔,打工是想知道工作的感觉。他说刚开始觉得挺有动力,到后来就觉得没意思了。想做的事情太多反而不知道从何开始。就说背单词吧,他曾经是想考研究生,但现在又觉得也许去工作比较好,就想边找工作边背单词,找到合适的工作就先工作两年。这几天他又看到了一篇日志,写的是有一个人在“间隔年”里做的一些事情,让他特别羡慕,他又觉得也许在工作或者考研究生前,应该先去旅行,可是他又觉得落下那些已背了许久的单词很不应该。
因为他怕来不及。其实我们都怕来不及,特别是当我们周围的朋友都已经走得很远的时候,所以我们开始拼命地买书来看;有人说考研究生有前途,你就马不停蹄地开始准备,买单词书来背;过几天看到别人上传的旅行照片,你又开始幻想去旅行。一本书买了不看只不过是印着字的纸而已;单词书买了不背,充其量就是26个英文字母的排列组合;下载的公开课不听,也只是一堆无用的影像——可能你只是随手下载了,就再也没有听过。于是有一天你发现,堆积的东西你已经看不完了。你看着一节节公开课、一本本单词书,无从下手,从而越发焦虑。拖延和等待,是世界上最容易消磨一个人斗志的东西。
我可以肯定,每个人身边都有这样的人。他们做一些事情,并不是出于自己的爱好,或者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而是他们想要让自己忙碌起来,可以让自己看起来没有被别人落下太多。
你想考研究生,又发现选择了参加工作的学长现在混得风生水起;你想工作,又看到好友参加工作后的疲惫和不爽;你想缓一缓,又发现身边每个人都在急着赶路。当你在别人身上寻找答案时,你会发现一个问题的答案会有几千种。别人的路只能参考,不是标准。
不要觉得将来还有一条更好的路,就认为现在选择的这条路是迫不得已。你要走的路,迟早是要走的,哪怕它是一条大弯路,那也是属于自己的路,你必能看到属于自己的风景。更何况,一条路,如果能够坚持走下去,你又何愁不会见到旖旎的风光?
那么如何打败焦虑?打败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做那些让你焦虑的事情。
出发永远是有意义的,去做就是了。
真的是这样。
我知道你会说自己过得不如意,但是换个角度来看,你过得并没有你想的那么不如意,或者可以说,其实大家都一样。
你觉得自己爱错了人,可是谁没爱错过呢?你说总有人不喜欢你,可是又有谁能让所有的人都喜欢呢?绝大部分人,都没有办法一步登天、一蹴而就,哪怕是那些让人无比羡慕的人,他们背后也付出了百般努力。
其实在你羡慕别人的同时,不妨看看自己。是不是也会有人说“你的生活真好啊,看你的照片过得很滋润”,然而没有人知道你忙到凌晨3点才睡觉,第二天又得早早爬起来。
不管昨夜你是如何泣不成声,早晨醒来,城市依旧车水马龙。
你我都一样。别抱怨,也别难过,在这个世界上能有那么几个人懂你,就是无比幸运的事情了。别着急,那个跟你无比契合的人,还在未来等着你呢,不要因为今天的一点点不顺心,就随便把今天输掉。
别人永远不会知道你有多好,就像他们不知道你有多糟糕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