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峰 龙建刚
岐山叠翠,榕水绵长。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揭阳市揭东区——一片孕育文明的神奇热土,一个教育兴盛的人文乡邦,一座新兴的山水城市,正在粤东强势崛起、活力四射。
这里,地处广东省东部,毗邻榕城区,东与潮州市潮安区接壤,北靠梅州市丰顺县。全区辖1个街道和6个镇,面积49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7.7万人。
这里,有闻名遐迩的揭东经济开发区、中德金属生态城等工业园区,有“中国竹笋之乡”之誉的埔田竹笋基地,更有全国知名“淘宝村”——锡场镇军埔电子商务村。
这里,人文鼎盛,崇教厚德蔚然成风。目前,全区有中小学校134所(其中完全小学58所,小学教学点44个,初中2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完全中学3所,高级中学4所,中职学校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88所,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7所;在校学生8.1万人,在园幼儿1.6万人,在职公办教职工5680人。
伴随着经济的腾飞,围绕“坚持办好人民满意、办出揭东特色的教育”目标要求,揭东教育发展强劲,在揭阳市率先实现教育强镇全覆盖、率先建成广东省教育强区、率先通过教育部“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督导认定,对粤东地区的教育创强提供了一份很好的样本。
第一篇 一体化:亮剑豪情
一体化概念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不相同、互不协调的事项,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或措施,将其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形成协同合力,以实现组织策划目标的一项措施。基于这个共识,揭东教育人在党政领导下拧成一股绳,在财力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下,敢于亮剑,凝成强大的一体化聚合力。这是揭东教育创强最强有力的动力基因。
党政心
揭东区建立教育工作半月例会制度,区委、区政府每半个月在书记碰头会、政府常务会、党政联席会上专门就教育创强工作进行讨论、研究、决策,强势推进教育创强工作;每年召开3次以上的各村(社区)书记、主任及各中小学校校长参加的区级会议,部署教育重点工作;区党政主要领导亲抓亲管,经常深入基层学校调研,现场办公,协调解决教育碰到的有关问题,特别是区委书记吴平河对教育工作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走遍了全区的100多所学校;分管教育工作的区委常委郭翔及区教育局局长柯璧彦多次到每一所学校督查、指导工作,为教育创强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坚强的决策保障。
明确职责,务实发展。
城市扩容提质,为揭东新一轮大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揭东区委、区政府顺应时代潮流,惠民生促发展,全面启动教育创强,把这一重大民生工程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强化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动员,全力提速,以超常的力度和意志推进教育创强工作。
全面强化领导,高规格成立创强工作领导小组。区委书记任组长,区长任常务副组长,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相关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各镇(街)、各相关部门也相应成立了创强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区政府与各镇(街)签订了创强目标责任书,层层分解任务目标,明确各级、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工作机制。
积极筹措资金,确保专项经费落到实处。区财政竭尽全力,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校舍、运动场地改扩建和仪器设备设施增配。同时,鼓励和发动社会各界捐资支持教育创强。据统计,全区教育创强工作累计投入资金6.85亿元,其中区财政投入1.76亿元,镇、村投入0.97亿元,社会各界捐资4.12亿元。
至2014年11月,揭东区7个镇(街)均被授予“广东省教育强镇(街)”称号,揭东区被授予“广东省教育强区”称号,在全市率先实现教育强镇全覆盖、率先建成教育强区。揭东区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工作于2014年7月份顺利通过省级督导评估,12月顺利通过教育部的督导认定。在2014年9月份召开的全市教育创强推进会上,区委书记吴平河代表揭东区作经验介绍,得到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凝聚合力,强势发展。
教育创强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各方共同协力的系统工程。为凝聚人心、形成合力,揭东区委、区政府把教育创强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列入绩效考核内容,列入区委、区政府重点督办事项,强势推进。
省、市有关部门对揭东教育创强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指导。陈云贤副省长在粤东四市有关会议上,对揭东教育创强工作给予较高评价。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厅长多次到揭东检查指导创强工作,并高度肯定:“揭东的创强工作是真抓实干,教育投入真金白银!”揭阳市委书记陈绿平,市长陈东、副市长林丽娇,以及市教育局领导班子先后视察揭东创强工作,为揭东教育发展把脉开方。
各镇(街)、各职能部门建立了实事实办、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高效机制,形成整体合力,及时解决创强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狠抓创强项目的开展和落实。
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和乡贤慷慨解囊,积极主动捐资助学,全力支持各创强项目的开展和实施。
奋战在一线的广大教师及干部职工更是热情高涨,纷纷动手粉刷学校围墙、油漆课桌椅、创设文化走廊等,为美化、净化、绿化校园环境积极贡献,为教育创强节约资金。
如今,揭东学风醇厚、书香怡人的雅致校园;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儒雅教师;灵动聪慧、彬彬有礼的文雅学子,无不昭示着揭东教育事业的精彩。行走在这里,处处沐浴着创建教育强区的春风。
人物言
教育创强需要因地制宜,需要统筹各方诉求,更需要强大的执行力,民齐者强。揭东除了各级党委政府组成的教育创强的核心人物群作教育蓝图的总体设计,还有学校师生、社会人士、人民群众组成的教育创强主体人物群为教育发展建言献策。
方培勇(揭东区第一小学校长):乘“创强”东风擦更亮 “金字招牌”。
2014年来,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全面改造提质:所有教室、功能室、教师办公室实现多媒体、网络资源全覆盖,拥有功能齐全的学术报告厅,高标准建造的运动场地、科技室、校园电视台、广播站等。配套完善的教育教学设施和焕然一新的校园环境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优良条件,使学校真正成为广大师生学习和生活的学园、乐园和花园。
作为城区教育的龙头学校,我们将乘“创强”东风,把“揭东第一小学”这六个字擦得更亮,使其成为揭东教育的一块“金字招牌”。我相信,有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有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关怀,有全体教师的通力合作,揭东第一小学一定能够给大家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实现“坚持办好人民满意、办出揭东特色的教育”的目标。
洪锡藩(曲溪街道党工委书记):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城区学校管理体制的优化,将从根本上改变原城区学校规模小、校点分散、效益不高的问题。这项工作的好处很多:第一,学校的名称具有城市化特点,有利于提高居民的市民意识,使居民能更好地融入、参与市区的发展和建设;第二,优化教育资源,能建立起有利于学校发展、教师成才的竞争机制,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进一步促进城区教育质量的提高;第三,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条件,使孩子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机会和成长平台;第四,通过重点打造规范化初中、小学和幼儿园,有利于构建起科学、和谐发展的教育格局,使城区教育水平再上新台阶;第五,借助此次教育优化工作,将同时强化治安环境建设,优化城市的商务环境、居住环境,推进曲溪街道的城市化进程,为揭东打造“平安、卫生、宜商、宜居”新城作出积极贡献。
这次优化工作,标志着城区的教育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优化教育资源,提高城区教育品位,是曲溪街道发展的必经之路,我们一定会紧抓撤县设区、创建教育强街的契机,打造优化的城区教育网络,全面提升城区教育的现代化水平,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吴少杰(曲溪街道上围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支持教育,造福后代。
支持教育,就是造福子孙后代;教育发展,才会让更多的孩子成才。优化城区学校管理体制,对社区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所以要坚决拥护和支持。此次城区学校管理体制优化工作展开后,居委会迅速召开居民代表大会,将调整方案进行宣传贯彻,并依靠居民代表做好居民的宣传工作,使辖区内居民及广大师生深刻认识城区片区管理办学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揭东第二小学的建设就在上围社区,为此我们全力支持学校的征地工作,将学校面积从原来的近40亩扩展至93亩。为了孩子的成长成才,付出再多也是非常值得的。
上围社区一向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努力为孩子提供更好的读书环境。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教育的发展,大力支持城区学校管理体制优化各项工作,为教育发展、孩子的成长成才做出更多的贡献。
吴永忠(揭东第二小学副校长):资源整合,均衡发展。
揭东城区学校管理体制的优化, 是改善城区办学条件,优化城区办学结构,提高城区教育资源利用率,构建“城区引领,城乡一体,均衡发展”新局面的重要途径。通过整合教育资源,使城区学校在师资、校舍、场地、现代教育设施设备等方面有质的飞跃,使城区的孩子享受到最好最优的教育资源。这对广大家长来说是一大福音,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更是发展提升自身素质的大好机遇。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将以此为契机,锐意进取,走内涵发展之路。我们坚信,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揭东第二小学将会成为揭东教育的又一品牌学校、窗口学校,揭东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辉煌。
吴正光(揭东城区小学教师):为教育甘愿奉献。
揭东撤县设区,加速城市化进程,城区教育也必须跟上。通过这次优化管理、整合资源,教育管理更加科学,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更加专业化,而不像以前的“万金油”(一人兼多课)。
从教近30年来,深知这是揭东教育史上的一次重大发展,面对千载难逢的机遇,我将和年轻一代教师好好珍惜,为培育英才兢兢业业,把青春奉献在本职岗位上。
吴茂利(上围社区居民):办好教育,利国利民。
孩子的教育对老百姓来说是一件大事。办好教育,就是为我们老百姓办好事。区委、区政府决定将揭东第二小学建在我们社区,对我们尤其是对子孙后代是一件大好事,我们全力支持和拥护。
这几年,我们社区发展很快,大家有了很多创业致富的机会,这都是市区发展带来的好处。纳入市区后,社区社会治安环境越来越好,居住环境也不断完善,许多高级住宅区在我们社区兴建,为社区带来很多发展的机会。大家收入增加了,对孩子的成长和成才更加重视了。
林挺(蓝田中学教师):直接受益于揭东教育创强。
2008年,我从韩山师范学院毕业分配到蓝田中学工作。从教6多年来,我从一名普通的大学毕业生成长为一名高三教师和学校的历史教研组长。可以很自豪地说,我是揭东教育大发展和教育创强的直接受益者。
2014年来,学校借助教育创强的东风,大力改善办学硬件设施,优化办学软环境,育人环境得到显著改观,教师们能在更好的环境下教书,学生们能在更好的环境下读书。现在,学校在硬件设施上有了质的变化,每间教室都装上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每位授课教师每人配备一台手提电脑,音乐室、美术室也配备齐全。图书馆、阅览室等令教师有了更好的学习天地。
目前,学校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相信,蓝田中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好,揭东的教育一定会更好!
陈如杰(埔田镇牌边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办学层次品位大提升。
自揭东启动教育创强工作以来,区、镇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我们村也多方筹集资金支持此项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目前,我们村各个学校的场室都得到了改善,校舍、各功能室也翻新成功,还增添了许多体育场地和文化设施。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师生的精神风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办学层次和品位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不仅如此,牌边村的村容村貌也得到了美化。我们以教育创强为突破口,努力加大校园及校园周边的绿化面积,积极完善村道建设,保证道路清扫保洁工作。可喜的是,村民的环保意识也得到极大的提高。现在,村里村道整洁、学校环境优美,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陈耿锋(埔田镇70岁老党员):孩子享受到更优质教育。
教育是一项关系千家万户的事业,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大事,我们再穷也不能穷教育。
每天早上,我总会看到许多背着书包的孩子,他们朝着环境优美的学校高高兴兴地走去,我知道,他们享受到的是比我们老一辈更优质的教育,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教育创强实在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民心工程。
自教育创强工作开展以来,区里各个学校的教学硬、软件设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教育环境也进一步优化,我们都看在眼里,乐在心里。教学环境的改变,使得学校教师们更加乐教安教,学生们更加勤奋学习,他们共同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我相信,教育创强肯定会为我们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栋梁!
第二篇 实践化:跨越风情
实践化在这里是指敢于坚持与寻求突破。在教育创强领域,有许多的瓶颈亟需解决,就需向实践转化,并经受得起检验、修正和进一步丰富发展。教育要跨越发展就要不断实践,再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揭东敢于解放思想,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善思中谋求不断突破自我的实践化路径。这既考验着揭东人民的勇气与魄力,也是揭东教育创强的关键基因。
攻坚路
广开渠道,多方筹集教育创强资金。
为使教育创强工作落到实处,县(区)财政竭尽全力,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校舍、运动场地改扩建和仪器设备设施增配。同时,积极创新融资机制,研究制定了《揭东县基础教育捐赠管理暂行办法》和《揭东县捐资助学褒奖暂行办法》,鼓励和发动社会各界捐资支持教育创强。区、镇党政主要领导多次到深圳、珠三角地区召开揭东籍在外企业家座谈会,走访知名企业家,发动他们为家乡教育多作贡献。当他们得知家乡教育创强急需加大投入时,纷纷慷慨解囊。揭东教育创强以来,累计接受外出企业家和社会各界人士捐资共4.12亿元。
严格管理,保证教育经费落到实处。
加强对各类教育经费的管理,确保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揭东区将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的学生、教职工、校舍、校产等基本信息全部录入到广东省教育基础数据库中,并根据实际及时更新。揭东区没有出现贪污、截留、克扣、挪用、挤占、抵顶各种教育资金现象,近两年无教育乱收费问题。
在创强过程中,为确保区奖补专项资金及时落实到位,发挥最大效益,区严格资金管理并对奖补资金使用情况实行专项审计,对挤占、挪用、截留、滞留专项资金或弄虚作假、套取区专项资金的,对项目实施存在违规违纪的,严肃查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和负责人的责任。区专项补助资金拨付方式分仪器设备设施建设专项补助资金和校舍、运动场地建设专项补助资金两部分,按项目建设进度拨付资金。
因地制宜,努力建设片区规范化学校。
揭东城区学校管理体制的优化,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稳步推进、均衡发展的原则推行,重点是打造规范化学校。
根据《揭东区城区学校管理体制优化方案》,揭东区城区学校管理体制得到全面理顺。曲溪街道属下公办中小学校、幼儿园改为区直属学校、幼儿园,由区教育局直接管理;曲溪街道教育组更名为区教育局直属教育组,负责城区初中、小学及幼儿园的日常管理和业务指导工作;曲溪街道及各社区(居)协助做好城区初中、小学及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
为更好地融入市区发展,揭东区把城区教育划分为城西、城北、城东及中心区等四个片区,全面推进片区化管理办学模式。根据各片区的服务范围,重点打造揭东第一初中、揭东第二初中、揭东第三初中等3所规范化初中及梅岗中学初中部;整合资源打造揭东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小学等9所规范化小学;打造揭东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幼儿园等10所规范化公办幼儿园。各片区内其他学校、幼儿园纳入相应的片区规范化学校(幼儿园)管理。
其中,揭东第一初中计划投资1.3亿元,建成之后面向全区招收优秀初中生就读;揭东第二小学改扩建工程计划投资6000万元,建成之后预计可容纳2000多人就读。
以点带面,把中心小学作为重点打造。
各镇(街)把中心小学作为重点进行打造,以点带面,全面推动创强工作的开展。如曲溪街道注重环境氛围的打造,实行“每月三日”(校务公开日、民主生活日、领导接访日)的制度。新亨镇除区投入1500万元外,还多方筹资5200多万元,用于新、扩建学校,建设规范化运动场地和标准教室,配置办公设备,还利用废弃校舍打造成公办中心幼儿园,深受省专家和领导的一致好评。该镇仙美村热心乡贤及村民踊跃捐资211万元,建设仙美初中功能楼及教师宿舍楼。锡场镇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成效显著,所有学校建成规范化学校。该镇江滨村贷款30万元用于江滨小学建筑物的维修、翻新和运动场的改造,大观楼初中教师利用假期油刷课桌椅,为学校节约创强资金。云路镇注重为教育办实事,各村热情高涨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该镇云路初中服务范围所在的7个村投入200多万元用于学校建设,洪住村投入近200万元用于洪住小学和洪住初中的建设,北洋村投入100多万元用于北洋中心小学的建设。该校教师还自发为学校油刷课桌椅和围墙,种植花草树木,平整运动场等,节约大量资金。玉湖镇在创强完成后,充分发挥学校设备设施的使用效益,切实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提升办学水平和实效。
大事记
■2012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揭东撤县设区,踏上从农业大县向工业新城转型升级、扩容提质的新征程。
■2013年6月21日,制订出台《揭东区城区学校管理体制优化方案》,对城区学校管理体制进行全面优化,推进大城区教育发展格局,从根本上改变原城区学校规模小、校点分散、效益不高的困境,使揭东教育更好地适应该区工业化、城市化的要求。
■2013年8月20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遍揭东大地:揭东教育全面推进城区学校管理体制优化工作,推行片区管理的办学模式,在全省撤县建区的城市中,率先推进教育城市化,全面提升城区教育的现代化水平。
当天上午,该区在揭东人民广场隆重召开城区学校管理体制优化工作大会,并举行片区规范化学校的授牌仪式,正式启动大城区教育发展战略。按照战略部署,揭东城区学校(区直属及曲溪街道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将重点打造3所规范化初中、9所规范化小学和10所规范化公办幼儿园。会后,12所授牌的中小学校正式挂牌运作,揭开了该区推进大城区教育格局的帷幕。
2014年7月,揭东区顺利通过了“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省级督导评估;所有公办义务教育学校100%建成广东省标准化学校。
2014年9月10日,揭东区2014年教师节座谈会召开。会上,区党政领导频频殷切寄语,教育工作者代表畅抒肺腑之言。这一声声一句句,说的都是教育,道的都是“创强”,为揭东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建诤言、立灼见。而从这场作为决策者的党政领导与作为执行者的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对话中,闪现出来的,是揭东教育事业发展中一个又一个耀眼的亮点。
2014年9月,在揭阳市教育创强推进会上,区委吴平河书记代表揭东区作经验介绍,得到揭阳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2014年11月,玉滘镇、埔田镇被授予“广东省教育强镇”称号,揭东区被授予“广东省教育强区”称号,揭东区在揭阳市率先实现教育强镇全覆盖、率先建成教育强区。
2014年12月,揭东区(含蓝城区)在揭阳市率先通过教育部“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督导认定。
第三篇 常态化:画意诗情
常态之“常”,就是指相对稳定;常态之“态”,意味着应有的态势。随着经济的转型与信息时代的到来,中国的教育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改革与发展也不可避免地进入常态化。在这一背景下,冷静、客观、理性地界定和把握自身教育发展的常态,积极应对、主动适应,成为了揭东教育创强最具活力的内在基因。
求实志
长期以来,揭东人民求真务实的态度使得揭东教育事业在教育创强过程中结出累累果实。
科学布局,均衡资源。
揭东在完善硬件,加快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科学规划,重新整合教育资源。
结合实际,科学调整学校布局。
按照区域内人口变化和城镇发展的趋势,揭东于2013年研究制定《揭东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规划(2012—2015年)》,统筹布局区域内各学校,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接受义务教育,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的原则,全面规划,合理设置学校,切实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农村学校小规模的问题,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撤并布点分散、规模过小学校的过程中,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稳妥推进,特别是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妥善解决群众确实存在的实际困难。至目前,揭东全区保留并建成公办义务教育学校79所,有44所完全小学通过撤高留低调整为教学点,全面提升规模化办学效益,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优质、标准化提供了先决条件。
扩容提质,整合城区教育资源。
揭东在撤县设区之后,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对教育进行专题调研,提出“坚持办好人民满意、办出揭东特色的教育”的要求,就是要坚持“城区引领,城乡一体,均衡发展”,把城区的教育先办好,带动和引领全区的教育。2013年6月,揭东制定出台《揭东区城区学校管理体制优化方案》,对城区学校管理体制进行全面优化,推进大城区教育发展格局,从根本上改变原城区学校规模小、校点分散、效益不高的困境,使揭东教育更好地适应工业化、城市化的要求。在推进城区学校管理体制优化进程中,大力试行学区制模式,按照城区格局和人口分布状况,把城区教育划分为城西、城北、城东及中心区四个学区,每个学区设置1所初中、2~3所完全小学和2~3个教学点,将初中和小学结合成片进行统筹管理,实行多校协同、资源整合的学区治理结构,学区内原各学校教职工人员编制及办公经费一律并入学区内标准化学校,由标准化学校统一管理、自主调配,推动学区内学校之间教师资源和教学资源共享,全面提升学区内教学管理、教师培训、学生活动、课堂改革等教育教学工作水平,进一步促进城区教育质量整体提高。
建设队伍,持续发展。
师资队伍的建设从来都是教育创强中绕不开的一个话题,也是教育强区学校文化软实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揭东在建设师资队伍的政策与制度上,有自己的一套经验和做法。
提高教师待遇,激励教师安教乐教。
一是全面实施绩效工资,实现教师待遇与公务员待遇“两相当”。揭东区坚持“教师待遇优先”的政策,认真落实中央、省、市有关政策,印发了《揭东县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意见(试行)》和《关于印发<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和使用参考意见>的通知》等文件,建立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师职业特点的教师绩效考核及分配制度,不断提高教师待遇。从2009年10月起中小学教师全面实行绩效工资,2011年1月起中小学教师纳入住房公积金发放之列,标准与公务员统一。
二是建立边远农村和山区学校教师特殊岗位补贴制度。为鼓励教职工扎根边远农村和山区学校,关心边远地区学校教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激励他们为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从2010年9月起,揭东对列入边远农村和山区的58所学校、1100多位教师每人每月增发补贴150元,县(区)财政为此每年投入近200万元。2013年按粤财教〔2013〕51号有关规定落实山区及农村边远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岗位津贴,已发放4584.45万元。目前揭东区教职工工资月均4437元,高于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切实做到了“两相当”,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作积极性明显提升。
建立培训机制,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历届县委、县政府及新一届区委、区政府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十分重视、支持和鼓励在职教师参加各个层次的继续教育,积极配合上级做好教师的各类培训,主动为全区教师创造条件打造平台,落实财政预算教师年培训经费占教师年度工资总额的1.5%,为师资培训提供经费保障。实施“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工程”,激励广大教师争当名师,献身教育。2010年在全县一线的校长、教师中经过层层选拔,通过民主推荐、组织考核、评议公示的程序,产生了揭东首届名校长6人、名教师18人;2013年,新选拔第二届名校长1人、名教师5人。制定《揭东区中小学学科教研中心组工作方案》,多渠道选拔培养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聘任76位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区教育局兼职教研员。同时,加大师资培养培训力度,加快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骨干教师队伍,并均衡配置到各地各学校,使他们成为各地各校的学科带头人。经过历年来多层次、多角度的培训,全区中小学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三年来,全区教师3人被评为南粤优秀教师,3人被评为广东省山区优秀教师,34人被评为揭阳市杰出校长、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师,59人被评为区先进教育工作者。
创新用人机制,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揭东先后出台《揭东县教育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揭东县教育人才服务中心工作意见(试行)》《揭东县中小学校长公推直选实施办法(试行)》《揭东县中小学校长任期目标考核评价方案 (试行)》等政策文件,实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和岗位设置管理,改革校长的选拔任用和管理。结合实施“结对帮扶”“千校扶千校”等措施,对轮换校长和支教教师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和职务晋升方面给予倾斜,校长的交流参考其考核结果。校长产生后,由校长提名组建学校领导班子,赋予校长较高的办学自主权,打造了一支真正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学校管理队伍;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度。落聘教职工可以转岗聘用,可以由教育局调配,原则上由中心片区流向边远片区。
加强教育科研,全面提升教育水平。
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源动力,近几年来,揭东区开展了一系列高效教研活动。一是深化校本教研活动。加强教研组的建设,深化片区教研活动,逐步形成以校为单位和以片区为单位的集体教研氛围。二是加强教学监测。建立教学管理流程和质量监控流程,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特别是加强初中、高中毕业班的教学及复习、备考工作,切实提高备考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创新教研教改模式。制定实施全区教研计划及公平、公正、公开、科学的考核办法和奖励办法,创新异地上示范课及师生同考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竞争机制。三年来,全区教师获各级奖励共1867人次,其中国家级38人次,省级457人次,市级400人次,县(区)级972人次;全区学生获各级奖励10350人次,其中国家级30人次,省级637人次,市级688人次,区级8995人次。全区已立项教改实验项目共222项,其中国家级13项,省级61项,市级58项,县(区)级90项。
各类教育,相得益彰。
除了以规范管理打造普惠学前教育,以内涵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以质量为先办强高中阶段教育外,揭东还注重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
注重公平,重视弱势群体教育。
一是解决非户籍常住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揭东区出台《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切实解决非户籍常住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保证随迁子女享受与本地生同等条件的义务教育。
二是重视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揭东区结合实际探索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模式,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面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研究制定《揭东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及各有关制度,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氛围。
三是建设特殊教育学校。为深入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满足揭东残疾儿童、少年对于优质特殊教育的需求,切实保障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权利,揭东区投入近4000万元,建成一所标准化特殊教育学校,于2014年秋季招生办学。该校场地、教师工资、生均经费均由政府依法依规全额负担。同时,积极完善残疾学生随班就读服务体系,在全区各镇(街)中心小学设置特殊教育资源教室,不断提高随班就读的质量。
服务经济,办活乡镇成人教育。
把建好、办好示范性乡(镇)成人文化技校作为推进“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开展示范性成人文化技校创建和评估工作。为适应“淘宝村”扩散效应,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还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培养网络新经济的人才,为揭东区电子商务的发展输送人力资源。至目前,全区创办省级示范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市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区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5所,三年来共有53000多人接受培训。
面向全民,共建共享社区教育。
近几年来,揭东区大手笔投入新建和完善了一批公共文化设施、体育场馆和休闲娱乐场所,为辖区内的每一村建立了文化活动中心和农家书屋,完善了镇文化站的相关设备,如位于揭东人民广场文化中心西楼的揭东图书馆,面积2500平方米,藏书8.05万册,每年接待读者15万多人次。专门划出办学场地、拨出办学经费,创办揭东区老干部大学。注重加强社区的文化建设,把文化送到乡村。依托这些良好的资源,揭东区每年都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活跃了社区文化,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如区文化馆经常免费举办各类艺术门类培训活动,区博物馆免费举办各种展览,今年以来各村、社区开展的“乡乡乐起来”群众性文化活动共165场次。
记者观
在揭东采访的行程中,记者发现一个很重要的线索就是揭东把教育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新着力点,并把教育改革与发展作为新的常态工作长期抓下去。对发展规律而言,重要的一条就是把握“周期律”。而为了把握好或者踩准“周期律”,及时地“换乘”也就在情理之中,却考验着决策者的勇气与智慧。
揭东人民教育发展常态化的做法,揭示了当前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新变化、新特点,意味着增长速度可能“下台阶”,昭示着发展质量必须“上台阶”,这无疑是一次主动而适时的有信心、有底气、有前瞻性的“换乘”。这也标志着揭东的教育发展站在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节点上。
致天下之治在人才,成天下之才在教育。新常态、新机遇,为教育改革拓展了新空间、提供了新舞台,揭东各级党委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以及揭东的每一位教育人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为教育发展贡献每一份光。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把调研作为一种战略性的常态工作开展,及时总结经验,如实反映教育创强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新动向、新阻力,经过多方讨论协商后提出可行或可操作的意见建议。
二是基层干部群众以及社会热心人士、乡贤对家乡教育发展的积极作为、无私的捐资助学,营造了良好的尊师重教氛围。
三是大力宣传各地教育创强的新经验、新典型,及时传播“好声音”,提供“正能量”,为各地投入教育创强鼓与呼。
四是积极规划新思路,出台新办法、新举措,提出生态教育、改革创新理念,为各学校吸引教育技术、师资力量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把教育发展作为常态工作,紧扣“坚持办好人民满意、办出揭东特色的教育”的目标,以面向未来的眼光,开拓进取的雄姿,海纳百川的胸怀,记者有理由充分坚信,驶向教育发展快车道的揭东必将再次绘制一幅幅恢宏壮阔的教育蓝图,书写一篇篇动人心弦的教育篇章。
(本文图片由揭东区教育局提供)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