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若涛
现代绘画中的图形依靠什么让观众驻足停留、欣赏、感动,久久不能忘记。简单的形象组合为什么能勾起人们的无限联想和想象?画中的语义如何产生?观者怎样通过对语义的解读与作者产生互动?是这篇论文里我想探讨的问题。
在西方传统绘画艺术中,故事的完整性、叙述性决定了图形词汇之间的连贯和共有语境。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洛可可,从新古典到浪漫主义,从印象派到野兽派,单一语境表达的流派和作品在绘画史中占有极大的比重。直到近现代,一些艺术家开始用他们的作品努力打破这种完整,例如马格利特的超现实般的奇异组合,达利的夢境,安迪。沃霍尔的图形重复。现代的中国艺术作品中例如有曾梵志的面具系列,张晓刚的照片系列,以及岳敏君的场景系列和名画改编系列。这些画作充满了隐喻、对比、矛盾,作品不再只是将观众带入某个情境,而是需要观众思考,要与作品对话。
这里我们以岳敏君的作品为例,在其场景系列作品中,将西方与中国名画中的人去掉,只剩下了孤立的风景。在古典绘画中,环境中的风景是作为人物的衬托,画面的背景存在的,是为了更好的丰富和表现主体而存在的。古典画家将最娴熟的笔法和技艺都赋予了“人”这个形象,将“人”作为了意义的主体。当抛开“人”,将意义赋予风景上,风景就拥有了与主体“人”同样的地位,成为具有“意义”的载体。观众此时所能想到的并不是眼前这幅画的场景有多美,而是会思考:作者这么画的意图是什么?这就使语义产生了对话。也许艺术家要表达的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与人所创造的事业终将走向平静。画中的人物也许曾经满怀激情,也许为了理想而奋斗过,也许倾慕某人,尽管轰轰烈烈,但终将走向平静,人物会离去,依然存在的只是舞台。有多少个观众就有多少个也许。(如图1)
岳敏君在另一个系列里,做了另一种尝试。不去掉人物,而是替换人物。将名画中的名人替换成他自己。以《教皇》为例,岳敏君用自己的笑脸形象代替了委拉斯开兹画中的教皇,年老而目光狡黠的教皇变成了一个穿着内裤大笑的青年。严肃的仪式感被消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调侃和自娱的画面气氛。青年(自嘲)与教皇(权威)的联系不由得会使观众产生联想。权威的外衣下可能是更为鲜活的个体生命?对权威的嘲笑和揶揄?亦或者是对当下利己主义的解读?(没有信仰,唯一信仰的是自己。)(如图2)
以上所列举的,对当下的绘画创作和绘画欣赏到底有什么价值呢?我们说绘画艺术走到今天,它的某些功能已经被取代了。当摄影技术一出现,就有西方艺术家惊呼“绘画死了”,尽管今天我们看到绘画当然活着,但它的某些部分确是死了。比如记录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瞬间,比如记录某人的音容笑貌,家居摆设。随着电影出现发展,这个能够几乎包容进所有艺术门类的产业更是使绘画退到了绝壁。情感,思想,想象都可以通过演员,道具,灯光,场景;通过一帧帧画面,一个个镜头体现出来。那绘画还能做什么?我们还希望通过绘画看到什么?
艺术家只是一群敏感的普通人。他们同样饱尝人世的悲欢,思辨的苦恼,表达的喜悦,就跟大多数普通人一样。艺术家不需要说教,不需要做政治和商业的宣传,只是把自己的想法和感情通过一定形式表达出来,他们对生活也不一定有答案。他们希望通过作品让观众在生活和工作之余思考一下自己的状态和价值。站在这样一个结论上我们再回头看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年艺术家们,比如刘晓东、曾梵志、岳敏君,方力钧等。他们画中的内核都充满了对个体生命的思考,思考的深度和不同的表现形式带来的观众共鸣,才使他们广受欢迎。但这种共鸣却不是人尽皆然。他们有时提出的是疑问,有时提出的是一个思考的方向。就像我们在上面提出过的不同的猜测,答案其实是开放性的。如果观众纯粹是以欣赏的角度,或是以评判技法高低,人物逼真的标准去观看这些作品,会觉得无所适从。因为这些作品本身要体现和表达的并不是这些,艺术家提炼人们共有视觉经验,通过形象这种语言表达情绪、意境和思想。而观众则通过这些语义的组合思考自身,反观自身的生存、生活、际遇。也许更淡然超脱,也许更执着深情。这样艺术家的价值和艺术作品的价值才正真得以体现。如果抛开这些去谈所谓的现代绘画语义,倒真不如去看场好莱坞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