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晓骅
摘 要:叔本华的唯意志主义哲学开创了现代西方哲学的先河,他的哲学摧毁了西方学界的理性中心论,转而关注人生意义、人生价值等伦理学问题,并将悲观主义发展到了极致。本文将以瓦格纳、马勒和柴可夫斯基三位作曲家的作品为例,分析叔本华思想在这些作曲家作品中的伦理学意蕴。
关键词:叔本华思想;音乐作品;伦理学意蕴
亚瑟·叔本华(1788—1860)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的创始人,他的唯意志主义哲学开创了现代西方哲学的先河,而其理论的中心环节是悲观主义的同情伦理学。叔本华的哲学摧毁了西方学界的理性中心论,转而关注人生意义、人生价值等伦理学问题,并将悲观主义发展到了极致,认为人生即痛苦。叔本华认为“生前与身后的两种‘不存在并没有什么不同”,“没有死亡就没有哲学”。①
同时叔本华是个涉猎广泛的美学家,他对音乐、绘画、诗歌和歌剧等均有研究,他把艺术看作是解除人类痛苦的一种途径。在其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叔本华对柏拉图表示了敬意,在该书中讨论了艺术以及艺术的积极意义,他指出艺术能摆脱意志无处不在的诉求,而这种艺术的表象和柏拉图的理念有相似之处。
叔本华饱读诗书,上至希腊经典,下至当代文学,甚至在东方哲学传统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他对艺术的影响之大,近代哲学家中恐怕也只有尼采才能望其项背。本文将以瓦格纳、马勒和柴可夫斯基这三位作曲家的三部作品为例,分析叔本华思想在这些作曲家作品中的伦理意蕴。。
一、瓦格纳的《特利斯坦与伊索尔德》
——“我们可以藉由音乐所表达出来的、具有普遍性的旋律,聆听到意欲内心最深处的声音。”②
瓦格纳41岁(1854年)时拜读了叔本华的名著《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叔本华将音乐视为“组成全部世界本身的意欲的直接客体化和复制品”这一论断,深深吸引了瓦格纳,于是构思了那部极具叔本华风格的杰作:《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
《特利斯坦与伊索尔德》共三幕,第一幕男主角特里斯坦奉康沃尔国王、自己的叔叔马克之命,迎接将成为康沃尔王国皇后的爱尔兰公主伊索尔德,而特利斯坦与伊索尔德很早就已相识并相恋,他们决定以毒药来结束这一切。然而,侍女布兰甘妮却以迷药代替了毒药,暗恋顿然化作了不可遏制的热恋,任何约束都不复存在了。
第二幕,暮色笼罩下的宫中花园,马克国王打猎未归。夜晚来临,疯狂的爱恋在夜的黑暗中激涨,伊索尔德不来到花园同恋人私会。一对被爱所点燃的情侣紧紧拥抱在一起,沉浸爱河的这对恋人忘记了时间,黑夜过去,白昼已来临。他们的恋情被归来的马克国王发现,梅洛特的剑刺入了毫不躲避的特里斯坦的身体。
第三幕,菩提树下,濒死的特里斯坦期待伊索尔德的到来。他终于听到了他所渴望的熟悉的声音,在伊索尔德的温柔怀抱中,特里斯坦满怀内心的喜悦而死去。这时,马克国王得知迷药之情,宣布饶恕他们。伊索尔德凝视着死去的爱人,她满怀殉情的欢乐倒在特里斯坦的怀里,沉入到永恒的黑暗之中。
瓦格纳将男女主角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扔进了叔本华式冷酷盲目的意欲世界里。叔本华认为看一个人是否道德,主要的判定依据是看他能否牺牲自己、帮助他人。而男女主角的最终结局——为爱殉情,符合叔本华式的话语体系,悲情恋人正是以这种方式将痛苦的情感化为尘土。
二、马勒的《第五交响曲》之 “小柔板”
走向死亡其实就是人生的真实目的。面对死神降临,一切皆已注定。人生的整个过程都只是定数及其展现罢了。③
古斯塔夫·马勒出生于1860年,正好是叔本华逝世的那一年。在现实世界中,马勒没有他真正可归属和认同的故乡,在上帝的国度中,又非他真正可安身立命之处,他只有不断地追寻,而他所创作的乐曲记录下了他心灵飘泊的过程。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是马勒最崇拜的歌剧作品之一,因此从马勒《第五交响曲》第四乐章那段令人悲恸的“小柔板”中,可以发现《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影子,马勒不断地用地狱的气息点缀着天堂,并将两者交织在一起。
“小柔板”仅用竖琴和弦乐演奏,采用了他为五首吕克特诗歌之三“我消失于这个世界”而作的旋律。马勒将这部作品作为爱情宣言和求婚信物献给了现实生活中的“伊索尔德”——爱尔玛·辛德勒,辛德勒也同样爱着这位“特里斯坦”,于是不假思索答应了这场婚事。可后来发生了悲劇性的转变,几年之后爱尔玛红杏出墙,仿佛是命运催促马勒走向坟墓的最后一鞭。直到作曲家离开人世的那一刻,辛德勒才幡然醒悟,原来马勒才是自己真正深爱着的“特里斯坦”。
马勒的音乐对绝大多数普通听众来说,是冗长、枯燥的,很少有人能安静地坐上一个多小时来欣赏他音乐中传达出的反复无常、绝望和病态般的痛苦。但这首“小柔板”却是例外,音乐舒缓宁静,仿佛倾诉着隐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情感。
马勒在精神上似乎是不属于这个物质世界的,这可能来自马勒自身所经历的人生痛苦,自他成长开始一直到他生命的结束,马勒无时无刻不在经历亲人的死亡。在马勒的音乐中除了悲观之外,死亡的阴影一直伴随他到生命的终结。而在个人的归属上,马勒曾经说过,他是三重意义上无国籍的人:在奥地利人中,他是波西米亚人;在德意志人中,他是奥地利人;在地球上所有的民族中,他是犹太人。这也决定了马勒在精神上无所归依的流浪状态,他像是无家可归的孩子,在世界上漂流。除此之外,马勒在音乐指挥事业上的成功并不能掩盖他在作曲上长期处于不被欣赏而造成的抑郁倾向,这种压抑使人联想到瓦格纳,但瓦格纳终究在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帮助下,实现了自己为之终身奋斗的理想。马勒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从马勒欣赏瓦格纳的态度中,多少可以发现一个天才对另一个天才的憧憬和敬仰之情。
《第五交响曲》完成于1902年,这年的春天,马勒和爱尔玛结婚,去乌尔特湖畔的麦尔尼格度过了夏天。在乌尔特湖畔,马勒有一个林间小屋,每当他要作曲的时候便孤身一人隐居在小屋里,在极度宁静的氛围中构思他的作品。新婚的喜悦似乎并没有改变马勒内心,他只能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第五交响曲》共分为五个乐章,前两个乐章构成了乐曲的第一部分;后三个乐章构成了乐曲的第二部分。第四乐章也许是马勒所有的音乐中最纯美的乐章,音乐表达了那种罕见的、人类的精神品质,是有深刻信仰的人才能感受到的神明一般的透彻。作品中没有马勒音乐中经常表现出的人生的苦难和厌世的情绪,而是充满了宁静与和谐。
马勒在“小柔板”中所表达的境界也就是空的境界,人终究会消失,只有神明永存。
三、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
——卡隆,你不要来阻止,这是为所欲为者的意思,不必多说了。④
《第六交响曲》又名《悲怆交响曲》,于1893年10月在圣彼得堡首演,作曲家亲自指挥,是柴可夫斯基创作的最后一部生前演出过的音乐作品,九天后作曲家逝世,该作品成为作者的绝笔之作。标题Патетическая(Pateti?eskaja)的俄语意思为“激情”、“情感”,现在出版的乐谱使用法语Pathétique的译名“悲怆”。
《第六交响曲》是柴可夫斯基最具悲剧和忏悔性质的作品。第一乐章开始于一种沉闷压抑的气氛。之后管乐部分突然涌起,随着声音强度的增加,整个旋律交给了弦乐组,生命与死亡、存在与虚无、光明与黑暗在此达到高潮。接下来,旋律又落在了一把小提琴上,好似船夫卡隆正载着听众摆渡在冥国的阿刻隆河上。往昔那些快乐与悲伤的记忆,伴随着一曲无法舞蹈的华尔兹。在最后一个乐章中,生命的力量试图做出最后的搏击,但这一切越是激烈,就越显徒劳。渐弱的终曲给人一种遁入墓穴,就像但丁所描绘的地狱的感觉。从虚空中来,回到虚空中去,以暗淡和绝望的音色所写成的乐章,预示着悲剧的结局,最后由大提琴奏出如葬礼曲般的旋律,在无限凄寂当中结束。
柴可夫斯基的这首临终遗作就像是为自己准备的安魂曲。如在第一乐章中引用了俄罗斯东正教安魂曲中的简短乐句,第四乐章中非常规使用的柔板以及刚开始紧张的和弦和结束时的死亡之光。作曲家在日记上为这四个乐章作了注解:青春、爱情、失望、死亡。这首交响曲传达出作曲家所认为的永恒真理——死亡是不可避免的,生活中所有的欢乐都是转瞬即逝的。
马勒的交响曲时而阳光明媚、时而悲观哀叹,马勒的悲观不同于柴科夫斯基的悲怆情绪。柴科夫斯基的音乐有着更多个人情绪上的宣泄,而马勒则是在宣泄中充满了虔诚的宗教拯救情绪。
四、结语
叔本华的同情伦理学是以他的意志本体论和直观认识论为前提的。他将人的本质归结为意志,将意志抬高到本体论的高度以取代理性本体论,人生的痛苦都源于意志之间的争斗和意志的永不满足,人的一切不道德的行为也是来源于此。 在叔本华看来,利己主義是开端,同情伦理是展开,最高境界则是禁欲的神秘主义。在这一体系中,核心是痛苦、无聊的人生本质,而对生命意志的否定则是必然的结论。纵观叔本华的整个伦理体系,虽然是以悲观主义为前提的,但他所提倡的诚实、忠诚、高尚的道德风尚,在今天仍然具有普遍伦理的意蕴。
注释:
①叔本华.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M].第二卷第四十一章,石冲白译,商务印书馆,1982.
②叔本华.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M].第一卷第五十八章,石冲白译,商务印书馆,1982.
③叔本华.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M].第二卷第四十八章,石冲白译,商务印书馆,1982.
④但丁.《神曲》“地狱”[M].王维克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参考文献:
[1]叔本华.叔本华论生存与痛苦[M].齐格飞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2]叔本华.叔本华美学随笔[M].韦启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