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梁松,祁晓玲(云南省景东县中医院针灸科,云南 景东 676299)
推拿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性偏瘫86例观察
范梁松,祁晓玲
(云南省景东县中医院针灸科,云南景东676299)
中风3周后大部分患者会出现肢体肌肉痉挛,伴有肢体疼痛、麻木、僵硬、关节挛缩畸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笔者用推拿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性偏瘫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共86例,均为我院针灸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男21例、女22例,年龄46~69岁、平均60岁,病程21~68天,左侧偏瘫16例、右侧偏瘫27例,上肢偏瘫18例、下肢偏瘫8例、上下肢均偏瘫17例。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45~70岁、平均62岁,病程21~60天,左侧偏瘫26例、右侧偏瘫17例,上肢偏瘫14例、下肢偏瘫10例、上下肢均偏瘫19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中医诊断标准:符合1995年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脑病专业委员会提出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4届全国脑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并经颅脑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
纳入标准:年龄45~70周岁,意识清醒,中风后3周出现痉挛,病程3~10周内。上肢为屈肌痉挛为主,下肢为伸肌群痉挛为主,痉挛程度为Ashworth 1~3级[1]。BrunstromⅡ或Ⅲ期。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有严重心、肝、肾、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继发性癫痫,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无法配合推拿治疗,同时用抗痉挛药物,上肢为伸肌痉挛为主、下肢为屈肌痉挛为主。
治疗组:取患侧拮抗肌群穴,臑会、清冷渊、手三里、外关、外劳宫、中渚、环跳、承扶、殷门、阳陵泉、丰隆等穴。用滚法、一指禅推法、按法、拿法、揉法、摇法,配合患肢关节的被动运动。①患者取侧卧位,用滚法、一指禅推法、按法、拿法、揉法在臑会、清冷渊、手三里、外关、外劳宫、中渚诸穴12min,并按揉穴位以酸胀为度。②患者取俯卧位,用滚法、一指禅推法、按法、拿法、揉法在环跳、承扶、殷门、阳陵泉、丰隆诸穴12min,并按揉穴位以酸胀为度。③患者取仰卧位、坐位,用摇法活动患肢关节6min。手法可根据肢体相应部位病情的轻重缓急酌情选用,确定手法强度及时间。通常每次治疗30min。连续治疗10次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疗程间隔时间2天为休息时间。
对照组:取患侧痉挛肌侧,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髀关、伏兔、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太冲等穴。用滚法、一指禅推法、按法、拿法、揉法、摇法,配合患肢关节的被动运动。①患者取侧卧位,用滚法、一指禅推法、按法、拿法、揉法在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阳陵泉、悬钟诸穴12min,并按揉穴位以酸胀为度。②患者取仰卧位,用滚法、一指禅推法、按法、拿法、揉法在髀关、伏兔、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诸穴12min,并按揉穴位以酸胀为度。③患者取仰卧位、坐位,用摇法活动患肢关节6min。各手法可根据肢体相应部位病情的轻重缓急酌情选用,确定手法强度及时间。通常每次治疗30min。连续治疗10次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疗程间隔时间2天为休息时间。
治愈:痉挛消失,肢体功能恢复,肌力恢复到5级或4级,生活可自理。显效:痉挛基本消失,肢体功能明显恢复,肌力恢复到3级以上,便于进一步康复,生活基本能自理。有效:痉挛减轻,肢体功能有一定恢复,肌力恢复到2~3级,能进行下一步康复,但生活仍不能自理。无效:痉挛无变化,或虽然痉挛有一定程度减轻,但肌力无进步,或虽然肌力有提高,但痉挛存在,难以进行下一步康复,或痉挛及肌力无任何变化,且形成误用综合征,生活不能自理。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病机特点是气虚血瘀,阻于脉络,筋肉不得濡养,阴阳失衡。推拿有行气活血,舒经通络,滑利关节作用。可刺激外周神经,通过神经系统反射弧启动中枢神经系统中各种调节运动的神经环路,恢复高级运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达到恢复患侧肢体功能的目的[3]。观察表明,以患侧痉挛肌侧取穴,在患者肌张力已有增高的情况下,不利于痉挛的恢复,反而有加重肢体痉挛的可能。如曲池可使肘屈和腕屈痉挛。而以患侧拮抗肌群取穴,能降低肌张力,解除痉挛,促进患侧肢体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玉龙.康复功能评定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2.
[2]朱墉.神经康复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2003:29.
[3]陆智东.手法治疗中风临床研究[J].按摩与导引,1999,15(3):8.
[收稿日期]2015-06-23
[中图分类号]R244.1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5)11-104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