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隙护理对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知识及血糖控制的影响

2015-03-12 09:20辉,孔
西南国防医药 2015年10期
关键词:缝隙血糖糖尿病

赵 辉,孔 梅

有效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目标,是糖尿病患者有效预防慢性并发症,降低糖尿病相关的致残率、致死率和医疗费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点。 无缝隙护理是指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康复形成一个一体化的过程,让患者在治疗和康复的整个过程体会到更加细致和完整的护理服务,有效保证护理质量。 近来有研究显示,无缝隙护理能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有效控制血糖,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 我院自在糖尿病患者中实施无缝隙护理服务以来,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择我院2013 年10 月~2014 年2 月收治的60 例2 型糖尿病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WHO 的2 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志愿参与研究;(3)无神经病、精神病史;(4)无严重的视力或听力障碍;(5)能够理解调查内容并配合调查。 排除标准:(1)合并深静脉血栓等疾病;(2)智力或精神障碍不能配合该试验者。 将患者以2014 年为分界点分为观察组(2014 年)和对照组(2013 年),每组30例,观察组中男18 例,女12 例,年龄45~82(57.2±12.4)岁。 病程2~21(15.3±6.5)年。 对照组中男16 例,女14 例,年龄43~80(56.8±12.5)岁。病程2~20(15.7±6.2)年。 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均具可比性(P >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由护理人员每天对患者实施胰岛素注射、血糖监测、基础护理以及给予随机健康教育。 观察组采用无缝隙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 成立无缝隙护理小组 将全科护士划分为3 个责任制无缝隙医护合作小组。 每组设置责任组长1 名(第一负责人),高级责任护士1 名(第二负责人),责任护士3 名(第三负责人),进行老、中、青搭配。 小组医生、护士共同分管一组患者,根据病情及护士能力,每名护士分管1~3 例患者,小组成员的照片及信息主动公示,便于患者家属及时反馈对护理工作的建议和意见[2]。 患者入院就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帮助患者建立个人信息档案,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并发放糖尿病健康教育宣传手册,手册内容包括相关疾病预防及治疗指导、自我护理要点。

1.2.2 无缝隙护理 在做好常规护理(基础护理、压疮、静脉血栓预防、呼吸道护理等)的基础上,进行以下无缝隙健康指导。 (1)信息支持:糖尿病患者的学习能力和文化程度,采用多样化的宣教方式,宣教糖尿病相关知识,如危险因素、危害、治疗原则,常见的并发症以及血糖控制的重要性。 讲解肥胖、吸烟、饮酒、精神压力与糖尿病病情控制的关系。 强调坚持服药、控制饮食、自我检测以及合理运动在自我护理行为中的重要性[3]。 (2)用药指导:告知患者遵医嘱的重要性,强调不可自行增减药量。 讲解常用的降糖药物、治疗目的、服用方法以及不良反应等。 指导患者在不同的时段服用降糖药物,使药物发挥最佳治疗效果和降低不良反应,告知患者胰岛素的作用机制、作用时间、注射方法及注意事项。 (3)合理的饮食方式:结合患者的BMI 以及原来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教会患者饮食替代治疗,合理安排饮食(一日不少于3 餐,一餐不多于2 两主食),确定每日摄入总量在6.28~9.21 kJ,鼓励患者戒烟、戒酒(酗酒者控制酒量≤总热量的6%)[4]。(4)病情管理指导:发放每日血糖监控单,告知患者将每日血糖监测的结果记录在上。 告知糖尿病并发症的严重后果,并传授给患者预防措施。 教会患者低血糖反应的临床症状、处理方法和分析低血糖的原因。 (5)心理指导: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告知不良情绪对血糖波动的影响,时刻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说服和鼓励,嘱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 分析患者不良情绪的来源,教会患者心理调节的方法,如学会宣泄、倾诉、自我暗示等,帮助患者进行自我调节,转移不良心境。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护理结束后3 个月,对以下指标进行检测:(1)健康知识:采用我科自行设计的糖尿病患者健康知识调查问卷进行健康知识的调查,由经过培训的专人进行调查,包括糖尿病防治知识、用药知识、饮食原则、运动方式、心理调控、休息共10 项内容,每个问题设知道、部分知道和不知道3 种答案,分别计3、2、1 分,满分为30 分。 (2)遵医行为:以患者完全理解并严格按照医嘱执行自我护理和治疗配合为完全依从,由责任护士对患者的表现进行评价。 (3)生活方式: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进行评价,内容包括自我实现、健康责任、营养、人际关系及应对关系等5 个维度,得分越高说明生活方式越好。 (4)血糖控制情况:包括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hBG)。 血糖检测用快速血糖仪(德国罗氏血糖仪),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检测,测2 次取平均值。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5.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s 表示、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分别采用t、χ2检验,P <0.05 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健康知识、 遵医行为和生活方式比较观察组的健康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遵医行为好于对照组,在自我实现、健康责任、营养等生活方式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表1)。

2.2 两组血糖控制情况比较 两组护理前的各项血糖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护理后的HbA1c、FBG、P2hBG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表2)。

表1 两组健康知识、遵医行为和生活方式比较(n=30)

表2 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控制水平比较(n=30)

3 讨论

糖尿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并发症较多,就目前而言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方法,需要终身治疗。 长期以来,多数高血糖患者只注重药物治疗,而忽视行为、饮食、心理调理,常常导致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糖尿病治疗的关键在于患者主动改变不利于病情的行为,并坚持参与持续治疗。 对高血糖患者护理干预的目的是增强患者的主观意识,使其从根本上明确疾病的危害性和遵从医嘱的重要性,进而自觉纠正不利于疾病发展的行为,在生活中严加自律。

无缝隙护理以患者最终的需求和满意度为标向,本质是找出服务中存在的所有缝隙,进行全面管理,针对其根源进行改革,让患者在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体验到更加完整和细致的优质护理服务[5]。无缝隙护理于近年来,在国内外医疗机构中不断得到使用,并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 陈瀚熙等[6]在重症监护病房实施无缝隙护理,发现该护理模式能够有效保证科室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缺陷。 戴莉敏等[7]对糖尿病患者采用医院社区一体化无缝隙健康教育,结果发现,干预后患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生活方式良好,血糖控制水平理想。

本研究结果显示,无缝隙护理组的健康知识得分高,遵医行为、生活方式和血糖控制水平好,均优于常规护理(P<0.05)。 这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患者入院就诊时, 无缝隙护理小组对病情进行分析,实施责任负责制,对患者开展信息支持、用药、饮食、病情管理、运动、心理等,多个维度全方位、系统、无缝隙地对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教育,改变患者的认知方式,注重认知- 情感- 行为三者的和谐,降低了心理因素、生活方式、缺乏认知等方面给疾病发展带来的影响,提高了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治疗的积极性,促进患者自觉采纳健康行为。 患者出院后通过持续性的督导和教育,并给予正面引导,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 综上所述,无缝隙护理提供给糖尿病患者连续性、科学化的无缝隙服务,有利于增加患者的健康知识,提高遵医行为,改善生活方式和血糖控制水平。

[1] 屠云. 无缝隙优质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1):2347-2349.

[2] 罗云玲,洪普.“三位一体”无缝隙护理服务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8):82-84.

[3] 戴秀菊,杨金娟,方群.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及血糖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7):58-59.

[4] 刘洁.个体化营养干预对糖尿病病人饮食行为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13):1548-1550.

[5] 陈佳.开展无缝隙护理对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9(4):134-136.

[6] 陈瀚熙,赵瑜,蓝惠兰,等.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危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实践[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6):62-65.

[7] 戴莉敏,吕玉梅,方英.糖尿病医院社区一体化无缝隙健康教育管理效果评价[J].浙江临床医学,2011,13(2):206-207.

猜你喜欢
缝隙血糖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雨的缝隙
空中翱翔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一种带宽展宽的毫米波波导缝隙阵列单脉冲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