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京娟
当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临床用血量逐渐上升,造成血液短缺问题日益突出[1-2]。 因此,采用机采血液成分具有简单、输注安全及血液资源有效利用率高的优点,已成为采血的主要方式[3-4]。与传统全血采集方法不同,单独机采血液成分需要应用专门的机采设备以建立血液体外循环,然后采集所需的血液成分[5]。 长期以来,枸橼酸钠都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血液抗凝剂, 广泛应用于血液抗凝和单采程序。但是大剂量的枸橼酸盐抗凝剂的应用会引起体内电解质代谢发生变化,产生过敏反应,对献血者与受血者产生不良反应[6-8]。 本研究探讨了献血者机采血小板中出现抗凝剂过敏反应发生的原因,并比较了EDTA-K2 作为抗凝剂出现过敏反应的情况。
1.1 研究对象 以2008 年9 月~2014 年8 月在我中心血站进行机采血小板的健康献血者1200 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25~40 岁;符合我国无偿献血者献血健康检查要求;无系统性疾病、无酗酒、无长期服用营养补充剂和饮用含咖啡因成分饮料的习惯:女性未处于月经期;未有≤3 次血小板单采献血经历, 末次血小板采集时间与本次采集间隔>2 个月;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得到中心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其中男700 例, 女500 例; 年龄26~38(31.93±5.12)岁。 根据抽血顺序号随机,分为EDTA-K2 组与枸橼酸钠组,每组各600 例,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材料和设备 乙二胺四乙酸(EDTA)-K2 和109 mmol/L 枸橼酸钠注射液均为广州阳普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20030648 和H32023 579h32023579); 贝克曼库尔特LH750 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其均值、变异系数及标准差均在质控范围内。
1.3 血小板检测标本的制备 所有献血者不扎止血带抽取清晨空腹血,具体方法参照文献[5]进行操作。 每日先做室内质控,每管测定2 次,取平均值。在血小板离心管中,分别加入0.2 ml 的109 mmol/L枸缘酸钠或4 mg EDTA-K2 抗凝剂,800 r/min 离心5 min;离心后收集富血小板血浆3~5 ml,用冷PBS洗涤2 次,调整血小板浓度至100×109个/L;各实验管加入100 μl 血小板悬液,混匀后,避光置于4 ℃下0.5 h,再使用冷PBS 溶液洗涤2 次,加入1%多聚甲醛500 μl 进行固定。将混合液滴在有盖玻片的血细胞计数板上,显微镜下观察两种抗凝剂血小板形态与数量。
1.4 机采血小板的检测 血小板参数检测: 观察计数血小板相关的参数,包括血小板数量、血小板压积等血小板激活状况: 所有标本均处理完毕后,马上上机(XP192 型血小板激活检测仪,上海生工)检测,激发光源为488 nm,采用Cell Quest 软件采集分析数据,分析血小板膜表面相应标志物的表达情况。
1.5 过敏反应判定标准 在采血过程中,观察献血者的异常过敏反应,仅口周麻木为轻度反应;出现胸闷、恶心、呕吐、皮肤湿冷、心悸为中度反应;出现神志模糊、意识障碍、惊厥、血压下降等为重度反应。
1.6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3.0 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t 检验或χ2检验分别比较分析结果中的计量数据与计数数据,P <0.05 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血小板表面标志物激活状况 两组抗凝血的血小板表面标志物——血小板激活复合物-1(PAC-1)、P-选择素(CD62p)、溶酶体完整膜蛋白(CD63)、凝血酶敏感蛋白(TSP)都呈现激活状况,阳性率都在50.00%以上,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表1)。
表1 两组血小板表面标志物激活状况对比(%)
2.2 血小板参数对比 EDTA-K2 组的血小板数量与血小板压积都明显高于枸橼酸钠组(P <0.05,表2)。
表2 两组抗凝血的血小板参数对比(n=600)
2.3 过敏反应状况 EDTA-K2 组出现过敏反应6例, 发生率为1.0%; 枸橼酸钠组出现过敏反应40例,发生率为6.7%,EDTA-K2 组的过敏反应发生率与反应程度都明显低于枸缘酸钠组(U=8.354,P <0.05,表3)。
表3 两组过敏反应状况对比(例)
血小板在体内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止血与血栓形成,血小板数量与形态的检测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9]。 而在输血领域中,抗凝剂的发现与应用具有重要里程碑的意义,如在血液体外循环的建立与维持中需要使用较大剂量的抗凝剂。 但是血液成分单采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特有的与枸橼酸钠抗凝剂使用相关的不良反应[10]。 其中枸橼酸钠为最适用和相对安全的抗凝剂,已广泛地用于血液抗凝和血液成分单采程序[11]。
本研究应用的两种抗凝剂中,EDTA-K2 的抗凝性强,使离体后的血小板离散成为单个颗粒,有较好的稳定性[12]。 众所周知,血液凝固过程中,钙离子是重要的辅因子之一,在其参与下,使纤维蛋白原转化成纤维蛋白而完成血液凝固过程。 枸橼酸钠可与钙离子形成可溶性鳌合物, 易使血小板聚集而致总数减少[13]。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抗凝血的血小板表面标志物PAC-1、CD62p、CD63、TSP 都呈现激活状况,阳性率都在50.0%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说明血液样本的效应分子都得到有效激活,能够进行输血与机采。
血小板主要来源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当血小板与某些物质的表面接触或受到某些诱导剂的刺激后,可影响其数量和体积[14]。并且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检测血小板数量的时候,会因为血小板的聚集而使得出的结果较实际偏低。 枸橼酸钠是与血液中钙离子结合成螯合物,使钙离子失去凝血作用而阻止血液凝固。 但它偶尔可导致血小板聚集,发生血小板假性减少。本研究EDTA-K2 组的血小板数量与血小板压积都明显高于枸橼酸钠组(P <0.05)。分析原因主要在于,EDTA 可导致血小板活化,改变血小板膜表面某种隐匿性抗原表位构象[15];而枸橼酸钠是一种钙的鳌合物,易使血小板聚集而致总数减少。
在机采血小板的过程中, 由于一定量的抗凝剂进入体内,可导致相应过敏反应的发生,献血者主要表现为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强,严重时可对心脏造成影响[16]。 并且由于血液成分单采对长期固定献血者的高依赖性, 使得单一献血者可能需要长期频繁接受抗凝剂的输注[17]。 本研究EDTA-K2 组的过敏反应发生率与反应程度都明显低于枸橼酸钠组(P <0.05),说明EDTA-K2 能够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总之,献血者机采血小板中出现抗凝剂过敏反应比较常见。 相对于枸橼酸钠,EDTA-K2 抗凝剂的应用对血小板参数影响小, 能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1] 邸春艳,陈向东.机采血小板献血反应荟萃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4,27(1):56-59.
[2] 曾学平. 输注辐照血小板后血液病患者免疫参数变化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4,1(22):156-157.
[3] 蒋靓,曹维娟,王明元.献血者血小板数量及血容量对机采血小板采集量的影响[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4,1(13):133-134.
[4] 掌友湖.某院2008~2011 年输血不良反应调查与分析[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4,21(4):108-110.
[5] 曾婷婷,左成华,郭曼英,等.光学法血小板计数作为低血小板标本复检方法的可行性研究[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07,11(6):39-41.
[6] 于金华,王晓秋,巴丽聪,等.探讨献血者对抗凝剂过敏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预防[J].中外健康文摘,2014,13(12):296.
[7] 李英,李萍.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整体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1,8(4):136-137.
[8] Klausen SS, Hervig T, Seghatchian J, et al. Bacterial contamination of blood components: Norwegian strategies in identifying donors with higher risk of inducing septic transfusion reactions in recipients[J]. Transfus Apher Sci,2014,51(2):97-102.
[9] 徐敏,王华.成分输血引起输血不良反应分析及预防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9):2523-2524.
[10] 代敏,粟玉萍,苏湘晖,等.岳阳地区血小板捐献者HPA1~17,HLA-A 和B 基因多态性研究[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4,29(3):48-51.
[11] Ander Heiden M, Ritter S, Hamouda O, et al. Estimating the residual risk for HIV, HCV and HBV in different types of platelet concentrates in Germany [J]. Vox Sang, 2015, 108(2):123-130.
[12] 郭慧军,臧艳,朱燕霞,等.浅谈护理心理学在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的作用[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4,16(4):411-412.
[13] 田庆华,李延伟,张晓飞,等.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检测低报废率原因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4,16(4):405-406.
[14] 黄海平,邹昕.宜兴市献血者单采血小板后血液指标的变化[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4,16(3):311-313.
[15] Emond JC, Fisher RA, Everson G, et al. Changes in liver and spleen volumes after living liver donation: a report from the adult-to-adult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cohort study(A2ALL) [J]. Liver Transpl,2015,21(2):151-161.
[16] 张楠.血液病和肿瘤患者输注机采血小板的临床观察[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19(7):2690-2691.
[17] 刘建峰,张立川,王书华.指数平滑法在临床用血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24(9):3445-3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