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方式效率之比较研究

2015-03-12 02:49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科学部高永沛
中国商论 2015年29期
关键词:市场机制房价价格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科学部 高永沛

1 引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把市场在配置资源中所起的作用从基础性提升到了决定性。这个决定可以说反映了我们党对市场机制认识规律的深化。

自从1993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以来,中国市场发展起起伏伏,人们对市场机制的认识也还时有非议。在现实中一些政府习惯直接以看得见的政府之手直接管理看不见的手。例如,2007年兰州物价局规定“一碗兰州拉面最高只能卖2.5元。”[1]如果让这样的做法继续下去,中国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就会被逆转。

应该说在这关键时刻,党中央果断的拒绝了这些错误的做法。为了说明这个决定的正确性,本文对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的各自配置资源进行了效率性比较,从而来证明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最高效的途径。

所谓效率在这里的定义是指生产效率、满足社会需求、财富增殖三个方面的产出投入比。

本文以住宅建设为脉络,通过对比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来比较它们的效率。

2 计划机制的失效性

计划机制就是国家占有全部资源,根据对需求信息的掌握和理解来安排生产和消费。我们还是以房屋为例。那时城镇是福利分房制度。职工按照职务级别、工龄、职称来排队等分配。

表面上安排得井井有条,但是稍微深入一下就会发现一个致命性问题:由于消灭了自由交易的市场,对于一切产品的定价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成本核算。针对这个问题,波兰学者兰格则提出通过计划机构模拟市场竞争来解决问题。兰格认为,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可以用表现消费者偏好的价格作为资源配置的指导标准,而价格则由计划机构模拟市场,按照与竞争性市场机制相同的“试错法”,来求解均衡方程式,使价格与最低生产成本相等,这样就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2]。

然而理论上的完美性并不意味着实践上的可行性。以中国城镇住宅建设为例。我们认为要首先满足生产资料的增长,然后再发展生活资料的生产。结果,1949年我们城镇人均居住面积是4.5平米,而1978年城镇人均居住面积下降为3.6平米[3]。

可见,由于消灭了市场,居民消费需求的窘迫状态不断被忽视和挤压。国家计划无法平衡生产和消费,重轻农的比例把握一直处于明显畸轻畸重的状态。

3 市场经济的有效性

市场机制是由一个无形之手引导下形成的秩序。无形之手就是市场秩序和效率的秘密所在。无形之手有两重含义。

首先,市场社会的供给和需求都是通过交易方式来对接的。通过无数次交易,形成了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价格是充分交易竞争的结果。人们又根据这个信号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价格引导人们的生产和消费,从而实现正确的生产数量和种类。

其次,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指出的:每个人所追求的是个人的利益,但却被一只看不见的手牵着去促进一个他全然无意追求的目的[4]。这个“看不见的手”就是市场的目的机制。在市场社会里,财富被界定为全部的产品和服务。产商生产是为了自己获利,但是卖出后,就成了社会总财富的一部分。产商卖的越多,收益越多,社会总财富也越多。产商要利己,就首先要利于社会。这个机制把人作为生物的利己性与社会需求的利他性结合在一起,从而引导资本愈做愈大,造就一个富裕的社会。

无形之手的竞争是平等的竞争。他不是依附权力的垄断。市场不问出身,只看你是否经营有道。改革之初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纷纷进入生产和服务领域,产生了激烈的商战。正是不问出身的市场,激发了人才的活力,造就了呼风唤雨的企业家阶层。

市场的竞争也是优胜劣汰的竞争。如果你的产品不符合消费者的要求,你就会被淘汰。这就是优胜劣汰。在激烈商战中,社会收获的是物美价廉的商品与服务。

价格、平等竞争、优胜劣汰成为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本质。现在让我们再看住宅发展。住宅极度匮乏,需求极度旺盛,房价开始飙升,但是飙升也带来了人均居住面积的飞速提升。1985年城镇人均居住面积是5.2平米,1998年提升到14.98平米,而到了2008年中国城镇居民住房面积人均已达到28.3平方米[6]。人们指责房价的疯长,却忽视了建国几十年来的欠账。

首先,这里需要再检讨一下房价暴涨的原因。因为一些人指责市场是房价飞升的根本。我们知道房价是以房屋的成本价为基础的,而成本是由地价、建房成本、税收三部分构成。房价反映着旺盛的需求,但是另一方面,排除供求关系造成的房价上涨,主要还有其他问题。其中地价是房价高企的第一因素。地价攀升很大原因是中国的土地供给制度造成的。随着1998年以后逐渐形成的土地财政,政府财政收入对于土地买卖的依赖性越来越大。根据最新数据分析,今年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土地成本已经占到售价的40%。这甚至导致房地产商望而却步。可见市场仅仅是对供求关系方面的充分竞争形成的价格负责,而其他的因素的作用需要另当别论。除非改变目前的土地供给制度,否则很难改变房价的高企。

其次,一线城市房价不断攀升的另一个根源是刚性的旺盛需求。这一需求根子在于这些城市拥有太多的职能,从而使得人力资金流涌入,进而推高房价。这些城市有着更多的求职机会和更多的资源。这是一线城市始终保持旺盛刚性需求的因素。化解这一因素只能依靠进一步分解城市的职能,分散资源来解决。

最后,我们国家对于市场的干预一直分不清是宏观调控还是微观干预。国家权力对于房地产业形成后的财政依赖导致国家不断调控房地产业的发展。一方面财政收入和形成的产业链条紧密相关,另一方面出于公共利益,又需要把房价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但是权力本身过深的卷入微观产业,导致产业发展的价格扭曲,从而释放出错误的价格信号,引发产能的扭曲。

4 结语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房地产业的发展是市场效能发挥作用的结果。正是市场的信号使得社会资源迅速向房地产业集中,从而在短短二十年内得到迅猛发展,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得到极大改善。但是一些非市场因素也发挥着作用。这些非市场因素在中国很大程度是国家权力缺乏明确界限,把微观当成宏观进行了不恰当的介入,导致价格信号被扭曲。我们需要做的是,对政府要开出负面清单,界定权力的边界,分清宏观和微观,让市场在微观层面发挥决定性作用,而政府在宏观层面进行调控。我们不能把房价飞升一股脑的怪罪到市场身上。

事实上正是市场的财富创造机制才使得我们党确认了要让市场在配置资源的时候发挥决定性作用。

[1] 陈晓舒.兰州拉面限价风波[N].中国新闻周刊,2007-07-23.

[2] 顾星.兰格模式失败的教训[N].新华日报,2011-12-20(B07).

[3] http://city.ifeng.com/cspl/20130910/393511.shtml,2015-11-5.

[4]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商务印书馆,1974.

[5] http://city.ifeng.com/cspl/20130910/393511.shtml,2015-11-5.

[6] 中财网.地价飙升“吓退”开发商 房地产复苏受阻[EB/OL].http://www.cfi.net.cn/p20151 119001129.html,2015-11-19.

猜你喜欢
市场机制房价价格
以市场机制推动自愿减排 全国自愿减排交易中心建设有序推进
盛松成:什么才是中国房价持续上涨的真正原因?
两大手段!深圳土地“扩权”定了,房价还会再涨?
防范未然 “稳房价”更要“稳房租”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与市场分工
价格
国企改革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微观主体建立
价格
2016房价“涨”声响起
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