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东广
军委主席习近平要求,全军要“深入研究现代战争特点规律和制胜机理”“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把现代战争的制胜机理搞透”。纵观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我们不难发现,当今世界,新军事革命浪潮汹涌,以强大的力量推动着机械化战争形态向信息化战争形态的迅疾转变。正如哲学家库恩所言:人类社会的科学发展是科学范式的转换推动的,当发生科学革命时,科学发展将被一种新的范式所规范。人类战争史也一再表明,战争形态的变革与科技革命紧密相关,当新的科技革命发生时,必将会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强烈地冲击和影响军事领域。海湾战争以来的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举世瞩目,信息化战争形态凸显雏形,并正在使作战方式、作战指挥和后勤保障方式方法等发生根本性“骤变”,笔者从信息化作战指挥新理念、新特征,对信息化作战制胜机理进行诠释。
时代烙印:网络化指挥
现代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充满整个战场范围的信息将成倍增长,传统的通信传输渠道已远不能满足作战指挥需求,取而代之的是遍布战场的从战略、战役到战术甚至单兵的各种网络及无数节点。这些网络呈立体交叉、矩阵型结构,用现代语言描绘就是:纵横贯通——纵到底、横到边,无缝链接——环环紧扣、链接如流,综合集成——要素集成、系统集成。然而,从最高层到最基层指挥单元以及诸军兵种都能在这个庞大的网络节点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敌方即使摧毁某一节点,信息流仍能通过网络迂回,沟通联络,从而实现高效、快速、安全的网络化指挥。
从战略层到战术层,信息网络系统均由大量无(有)线电通信系统、计算机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卫星定位系统等紧密相连,在陆、海、空、天、电多维领域,各种通信手段综合运用、系统集成,形成高效的网络空间,使战场指挥控制畅通无阻。这种战场网络环境,为现代作战指挥提供了强大的网络化平台,而较之传统战场,这种平台的物理和效能结构都发生了深刻变革,使作战指挥信息在网络状指挥体系中,高效、安全、不间断地流通。海湾战争结束后,世界一些军事强国都从美军运用网络化指挥作战中得到启示,竞相加强以信息网络系统为依托的网络化指挥建设,并在各自的军事变革与转型中不断地强化网络化指挥理念。一些发达国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甚至与国家互联网相链接,构成了军地互联网,使战时地方支援也实现了网络化。
超越时空:全维化指挥
从主体意义上讲,传统战争主要是以陆地为主、以平面为主、以线式为主。而在现代信息化作战条件下,军事上的精确打击、远程打击和超视距打击能力不断提高,作战也不再是从前沿到纵深逐步推进,而是超越时空直接攻击纵深战略目标,在非接触状态下即可达成作战目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战场空间急剧拓展,由一战、二战时的陆、海、空三维战场急剧拓展到太空战场、电磁战场等多维战场,军事理论界进而提出了所谓“全维战场”。战场范围的空前拓展,前后方界线、攻防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要求作战指挥要在动态中准确定位,在机动中寻求优势,在稍纵即逝的全维空间中捕捉最佳战机。
为此,要求作战指挥必须在陆、海、空、天、电全维领域,组织实施立体、远程和快速的全维化指挥。海湾战争中,美军投入数百架战略运输机,以及大量快速海运船,组织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远程立体化快速投送,向作战地区运送52万作战部队、610万吨油料和400万吨其它物资,有效地保障了作战需求。所以国际评论认为,信息化战争条件下不论是作战行动还是后勤保障,都需要有在全维空间组织实施的能力,全维化指挥已成为取得现代战争主动权的关键因素之一。
高效即时:实时化指挥
从古至今,战争都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然而,古战场时间因素较之空间因素处于从属地位。工业时代到来,恩格斯提出了:“时间就是军队,时间就是胜利”。可见,时间因素在作战中的作用急升。通常,传统战争是以年、月、日来计算的,而现代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则常常是用秒、分秒以至毫秒来计算。海湾战争时,由于充分运用了指挥自动化系统,制定作战方案仅需几小时,实施也在几小时;到了伊拉克战争,由于数字化指挥手段和信息网络系统的综合运用,对作战部队可近乎实时掌控、即时决策,基本上接近了指挥控制的实时化。
而且从发展来看,由于太空探测、空中侦察、红外成像侦察手段以及精确制导技术和信息化弹药的广泛应用,使战场处于全方位、全时空、近乎透明状态,这使得“发现即摧毁”愈来愈成为现实。有资料显示,一颗侦察卫星,可以监视地球面积的30%以上;一架电子预警机,能在600至900公里的范围识别各种目标;微光夜视系统,可使亮度增加1000倍以上。所以,面对高度透明的信息化战场环境,对现代作战力量的运用,必定由传统的空间集中、力量集中转变到快速的时间集中、效能集中上。
有机融合:人机化指挥
恩格斯有句名言:“革命将以现代的军事手段和现代的军事学术与现代的军事手段和现代的军事学术作战。”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模拟技术、计算机技术、卫星通信和虚拟技术等高新技术在作战指挥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各类指挥自动化系统和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等指挥手段的应用,使作战指挥具有了最为典型的“人—机”结合特征,人机几乎是不能分离的。以往传统战争中作战指挥在通常情况下,主要靠人脑、靠自身指挥经验,指挥往往采取手势、口语、擂鼓、信鸽等驾驭指挥作战。
而工业文明时代,随着望远镜、电报机、电话机、计算尺、指挥尺等辅助指挥作战,大大减轻了指挥人员的工作量。到了现代信息化战争时代,战场变化急剧,战机稍纵即逝,指挥员要及时定下决策,必须借助于以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为核心的高科技辅助决策支持系统。通常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包括:作战综合数据库、作战模拟库、军事专家知识库、古今中外战例库、敌我双方基本实力与方法库和操作便捷的人-机交互系统等等。海湾战争以来的几场局部战争,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仅在战场范围就配置有数千台各型计算机和万余个各类信息处理分系统。战争实践表明,各类指挥信息处理系统已经成为现代作战指挥的“倍增器”,其潜在的倍增作用很难用传统的兵力加强观念来衡量,指挥人员运用的好,将使作战效能成十倍、成百倍地增大。所以有理由说,不论是现代信息条件下作战,还是平时战备训练与管理,都离不开各类指挥信息系统的强力支撑,各类指挥手段的综合运用,已成为现代军事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象征。因此,人们普遍把指挥人员与各类指挥信息系统称为“人—机”结合或“人—机”系统。endprint
尤其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交战双方指挥员,一方面必须通过“人—机”系统,借助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运筹与决策,在全维空间组织、协同、指挥各军兵种和各个层次作战力量,从而大大提高作战指挥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还必须通过“人—机”指挥系统,在高技术主导下实施谋略对抗,使谋略对抗在光、电、磁、热、声等无形要素环境中,定奇谋,用奇兵,施奇法,以奇制胜。
适时精确:精准化指挥
从海湾战争以来的几场信息化战争进程看,作战目的越来越明确,作战目标越来越有限,作战有限性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在战场上广泛应用,这为作战系统和后勤系统的精确化指挥提供了可能,同时也对作战指挥以及后勤指挥等的精准性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俗语说得好,“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在信息化作战条件下,交战双方均把重点放在“精确化交战”上,不再搞以往超出战略目标的无谓消耗。作战指挥和后勤指挥中更注重把重点放在“精确”和“有效”上。因为在高效运行的信息化战场,任何微小的差错都可能导致作战行动、保障活动等严重失利。美军自海湾战争以后,认真总结了作战指挥中的一些教训,对作战系统提出了精确化交战的理念,而对后勤则提出了“聚焦后勤”等新的概念,并在伊拉克战争中进行了新的试验。美军新近提出的21世纪要突出强调精确化指挥控制,正在于此。其重点要求:一是信息情报来源精确可靠,通过全方位、全天候的信息处理平台,信息搜集、处理、筛选基本实现了高效、快速、准确;二是决策方法科学、智能、快速,通过决策辅助支持系统,能在多种作战方案和后勤保障方案中选取最佳方案;三是指挥人员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现代精确化指挥对指挥员的军事素质、科技素质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对军事指挥员思维的预见性、敏锐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之,精确化指挥主要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和自识别技术,建构信息化网络系统平台,实现对所有作战力量的静态、动态可视和作战行动的有效精确控制。诚然,信息化手段再高,终究还是代替不了作战指挥人员本身,因为指挥员永远是作战决策与指挥的主体。
(作者系军事专家、大校、研究员、硕导、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副秘书长、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特邀研究员、中国艺术家协会军事文化委员会秘书长。出版军事专著18部,发表文章200余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