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孔子及儒家的治学方法

2015-03-11 09:00梅丽丽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36期
关键词:儒家孔子

梅丽丽

摘 要: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教育家,他首创私塾,有教无类,广收门徒,号称弟子三千,贤达者72人。孔子及其弟子开辟了儒学学派,为继承、传播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教育主张、目的和方法,直到今天仍然闪烁着熠熠光辉。鉴于孔子在教育方面的巨大成就,在其去逝第二年起,就开始受到历代君王追封和祭奠。其封号从汉代的褒成宣尼公一路提升到唐代的文宣王,到清顺治时期被追封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可见其在中国乃至世界上的崇高地位。

关键词:孔子 儒家 治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2(c)-0255-02

孔子的教育活动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孔子的“而立”之年前后,是教育的发端时期;第二阶段是鲁昭公在位之时孔子自齐返鲁到做官之前,大约在其40~50岁这10年之间。这个阶段,孔子的教育思想、教育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弟子开始遍及诸候各国,也开始越来越引起上层社会和普通百姓的广泛关注;第三阶段是孔子晚年时期,在78岁从卫国返回鲁国,从而结束长达14年的颠沛流离生活后,到其辞世,孔子进行了晚年的教育活动,期间他删诗书、定礼乐,开始对学术进行集成总结。孔子去逝后,他的部分弟子及再传弟子继承和发扬了他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继续从事教育活动,从而形成了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

私塾式直接传授形式,是孔子实行教育的主要手段。孔子教育目标,并非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某种技能或专长的人才,而是使之“成人”,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怎样“做人、做事、做官”,而且以因材施教、因人给药为原则。纵观孔子及儒家的治学方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学思并重

“学思并重”是孔子鲜明的教育观点,他认为学与思是进德修业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一个人要增长学识,必须进行认真学习和深入思考,也就是说,学习和思考二者缺一不可。在《论语·为政》篇里,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是研习前人之知识经验,思是深入探究事理本原。学而思是将已经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加以研究整理,当占有知识材料以后,一定要进行分析思考,才能消化理解,才能使之有条理、成系统。光学习,不开动脑筋去思考,就会迷惑不解。

思而学是将已经发现的端倪和疑问,回到知识中加以扩充验证和纠正。二者相互为用,互为补益。孔子反对把学习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上,更反对唯心主义的冥想式思维方法,而是主张在博学多识的基础上发挥思考辨析能力。孔子在《卫灵公》篇说:“吾尝终日不思、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他是在告诫大家,学是思的前提,与其胡思乱想,不得其法,不如静下心来勤于学习,只有先有一定的知识材料作基础,才能在学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思考,才能有自己的思想,从而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否则就是凭空胡思乱想。孔子主张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是符合教与学客观规律的。因为,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智力的关键。思维能力是在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育教学,必须用基本事实的知识来发展和增长学生的思考能力。

2 由博而约

在《论语﹒雍也》篇里,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孔子认为具备这样能文知礼的人具备了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明辨是非—广泛学习各种典籍,就会有一些精髓沉淀下来,成为生命的组成部分。就像船的压舱石一样,在使船凝重的同时,也避免了轻浮;二是有“礼”的约束——“礼”是确保人与人之间正常交往的一种规范,是知识凝练于外化行为的具体表现,有“礼”的约束,人的言行就不会伤及别人的利益,这样,他的思想和行动就和谐地统一于“礼”,自然不会有悖于仁道了。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这一思想,他说:“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指出学习修业的正确途径,不但要博学多识,详尽地解说,最终目的还在于融会贯通后返归到简约去,即由博返约。荀子提出“兼陈万物而中悬衡焉”,教人去掉十蔽,中正地来权衡事物。他说:“多知而无亲,博学而无方,好多而无定者,君子不与。”这些都是讲由博返约、以约驭博的道理。

真理原本是至简至约的,即所谓的大道至简。博学详说是手段,归于简约才是目的。博学多识了,思想境界就会得到一个升华,“简约而不简单”,深入浅出,就是通常所说的书越读越薄。

苏轼曾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博观”,就是读万卷书,走万里路,多经历世事。经史子集,诸子百家,古今中外,无所不包。走万里路,天南海北,自然人文,尽收眼底。增知识,长阅历,融入社会,踏实实践,这是成长的必经途径。“约取”就是将所习得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再处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将知识进行加工提炼,化繁为简。

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说,我们需要的是精华,不是糟粕,更不是全部打包,如果只是一味地攫取而不知道理解消化,那就容易产生“邯郸学步”的后果。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如今的书籍种类品目繁多,但很多人实际上难以做到博览群书。近年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我国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4.3本,而韩国是10本,俄罗斯超过20本,以色列居然达到60本。我们的读书量不但少得可怜,而且休闲化、娱乐化与实用化阅读成为主要阅读方式,品读经典的数量少之又少。而更令人担忧的是,现在许多青少年热衷于看动画、读漫画、玩游戏,传统经典的阅读数量极为有限。很难想象,这样的博学状况会产生怎样的约取效果。

3 温故知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是孔子脍炙人口一句至理名言。孔子认为温故知新是为师为学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条件,细推起来,温故知新有三层含义。

第一,“故”即历史,指的是既往历史所流传下来的各种文化知识。“新”是指当下社会,即现在的社会现实问题。孔子要求弟子既要在反复不断地了解掌握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清晰认知当前社会实际。第二,“温故知新”亦是一个从已知到未知,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的过程和方法。已有的知识是已经被认知的成果,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是对已往知识做出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和预测。孔子要求弟子在温习原有知识的同时,进行积极思考,学思并用,将知识进一步深化、外化,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启发和观点。孔子很善于运用已有的文献资料、历史规律来推断未来的发展趋势,甚至从过去的朝代推测将来的社会。有一次,子张问孔子:“十世可知也?”孔子胸有成竹地答道:“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孔子认为:殷朝沿袭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和所增设的,都是可以知道的。周朝沿袭殷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和所增设的也是可以知道的。因此,如果有人继承周朝而君临天下,即使以后百代也是可以推测而知的。第三,“温故知新”也可以理解为温故创新。温故是方法,而创新是目的。学习掌握已有的知识,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在教育教学中、社会生活中、“修齐治平”中不断创新和创造。对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和解决处理方法。孔子一生虽自称述而不作,而事实上是有述有作,是当时知识的集大成者。他编写、整理的诗、书、礼、乐、易、春秋等流传后世的宝贵文献就是他温故知新的结晶。endprint

4 为学步骤

《礼记·中庸》十九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说的是为学的五个层次和依次递进的五个阶段。“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惟有博大和宽容,海纳百川,才能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这是为学的第一阶段,缺少这一阶段,为学就会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刨根问底,认清事物本质。三为慎思,辩证思考,探求真谛,用思考消除疑虑,把握规律。学问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的“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析,良莠不分,一头雾水。识别是非,分清黑白,判定真伪,这就是“明辩之”,是为学的第四阶段。“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践履所学,锲而不舍,只有具有明确目标、坚定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实现“知行合一”,进而成就卓越。今天的我们应当秉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念,勿忘砥砺品格、增益智慧之要务,坚持实现自我价值、造福国家社会之宗旨,厚德载物,开拓创新,教化育人。

5 下学上达

在《论语·宪问》篇里,孔子曰:“下学而上达”。所谓下学,指平日伦常之事;所谓上达,指的是中和位育之理。即指学习人情事理,由平日基本伦常之事入手,从最切身、最经常接触、最容易做到之事做起,从中领悟深层玄妙之理,进而体认自然的法则和人类社会之理。如此学其事而通其理,上下才能贯通。

格物、致知,能近取辟,父父、子子、夫夫、妇妇,仁义礼智信等,可谓是下达的主要内容,特别是“三纲五常”,是儒家纲常伦理的核心,尽管其中有应该抛弃的成分,但其主体思想的指导意义时至今日仍具有指导意义。

上达的核心思想可以归纳为四个字:“中和位育”。“中和位育”四个字最早见于《中庸》。《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位育”是一个系统的体系。“中”即中正、恰当、适度的意思,即处理客观事物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和”的本义是指音乐上的众音之间的协调关系,后来引申为不同事物之间协调统一的状态。“和”并不是指一方消灭了另一方,而是在承认双方差异的情况下实现和谐相处,即“求同存异、兼容并包”,妥协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和”要求人们能够在相异性很强的社会中与不同的社会个体友好相处、共生共荣,因为自然、社会、人之间本来就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生命循环系统。

《中庸》里又说:“位者,安其所也”。育者,遂其生也。我们也可以将“位”引申理解为“秩序”,“育”引申理解为“发展”。人们将遵循客观自然规律与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正是体现了安其“位”而遵其秩序。万物处其所处,位在其位,这就是宇宙的自然,只有这样,万物才会井然有序地化育长养,实现万物的和谐共生。“位育”思想引发了我们对自然界生长现状,以及人类自身生存现状和环境的思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以及人与其所生存的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人类与自然万物各自“安所遂生”的必要条件和基本要求。

“中和”与“位育”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中和”是灵魂,它统帅“中和位育”整体,而“位育”、则是“中和位育”精神的最终目标。“中”是天地“位”的前提,“和”是万物“育”的基础;只有天地万物的存在状况适中才能“安其位”,只有天地万物之间和睦相处才能做到“遂其生”。“中和“是”位育"的前提,而“位育”则是“中和”的归宿。

儒家的“中和位育”教育思想从人心与宇宙的同一性出发,揭示了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运动发展规律,勉励每一位学生,要从中正平和的人道入手,至诚无止,自强不息。这种教育理念在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今天,仍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2] 刘师培.孔门论学之旨见张先觉刘师培书话[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3] 夏中义.谒梁启超书[J].文艺争鸣,1997(4):16-22.endprint

猜你喜欢
儒家孔子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民主抑或王道:儒家与现代秩序的追问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