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千年茶话之紫砂陶刻艺术

2015-03-11 06:44周小明
佛山陶瓷 2015年8期
关键词:紫砂陶书画家陶刻

周小明

(宜兴 214221)

浅谈千年茶话之紫砂陶刻艺术

周小明

(宜兴 214221)

紫砂陶刻在类别上有着很多的不同,有的在紫砂花盆上刻绘,有的在陶板上,还有的在紫砂花瓶上装饰刻绘,各有特色,手法的运用上,也有所不同,以在紫砂壶上刻绘,最为文人墨客的喜爱。

紫砂陶刻;书法;刻绘 双刀

1 前言

古阳羡是宜兴的旧称,宜兴紫砂驰名中外,而陶刻是紫砂其专一名词。陶刻也就是在紫砂器皿上刻绘装饰再续的过程。佛要金装,人要衣装,紫砂也不例外。在紫砂上刻字绘画,描金添彩,更提高艺术价值。装饰的方法有许多,如:陶刻、浮雕、泥绘、彩绘、墨绘……装饰作为一种手段,最终传递的是一种整体更加完美、更加得体、更加赏心悦目。

2 千年茶话之紫砂陶刻艺术

陶都宜兴的紫砂陶刻,它不仅是笔颖间的翰墨扬辉,而且是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诸多艺术为一体的“刀”的艺术,是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紫砂陶刻,即要保持书画原有的“笔味”,更要发挥刀刻的“刀味”,我是一名紫砂陶刻的工作者,深知其奥妙之处在于陶刻的过程中,以刀代笔,使用笔的轻重、虚实、粗细、顿挫与快慢、浮沉、宽窄、利钝要和谐地统一起来,以能够达到字外传神的格调。我们紫砂陶刻的传统刀法有“双刀直入法”、“单刀侧入法”、“刻刀五分法”、“冲刀法”以及“琢沙地”等多种用刀手法。古色古香的紫砂陶刻便成了一种实用与陈设兼优的精品,故被称誉为“陶都奇葩”。

紫砂陶刻在类别上有着很多的不同,有的在紫砂花盆上刻绘,有的在陶板上,还有的在紫砂花瓶上装饰刻绘,各有特色,手法的运用上,也有所不同,以在紫砂壶上刻绘,最为文人墨客的喜爱。

当今,宜兴紫砂发展呈现了百品竞争的景象,不断发展的市场为从艺者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紫砂工艺的陶艺工作者,我认为装饰陶艺并不是人们简单意义上的一种坯体上写写、画画,或者刻些什么。严格地说从酝酿构思开始,在熟练自己手中作品开始,就已体现了作者作为创作主题的美的塑造与表现能力,一把茶壶、一只花盆、一件物饰,它的任何添加,就是作者认识美、表达美的开始。陶艺作为作者表达情感的载体,应当说是不会影响作者在探索的领域内作各种有益的尝试与比较,无论是炉火纯青、驾轻就熟,还是初出茅庐、眼高手低,这样的尝试与反复终将延续下去,直到一种样式浅入深、由表入里,直到作品较为完整的体现出来。

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艺术,是对汉字的书写对象,进行艺术的创造,从而达到了形象美与内在美和谐融合在一起的一种意象艺术。中国书法艺术和紫砂陶刻艺术二者是结合体,是密不可分的。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上,从明清以来,随着书法、绘画艺术在紫砂器上的运用,所制作品名噪一时,曾多次在百年一度的芝加哥博览会、伦敦国际博览会以及法国巴黎、美国等国际上荣获金质奖章和奖状。

据史料记载,明清时期,宜兴陶瓷蓬勃兴起,紫砂茗壶便吸引了众多的著名书画家来宜兴专门定制紫砂壶,以及其他雅玩器具,他们或亲自挥笔兼刻,或与艺人合作镌刻,成为“字依壶传,壶随字贵”的欣赏雅玩。在当时,身为扬州八怪之一的书画家郑板桥也特地赶到宜兴,在紫砂壶上题诗刻字:“嘴尖肚大耳偏高,才免饥寒便自豪。量小不堪容大物,两三寸水起波涛”。写的非常精彩,既形象又生动。这里不能不提及的另一位大家,他对紫砂的陶刻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他便是清嘉道年间,著名书画家,金石篆刻家陈曼生,他在溧阳任县令时,设计了十八种茶壶款式,与制壶名手杨彭年依式精心制作,并在坯体上与他的一些好友,如江听香、郭频迦等人联手撰刻,可谓珠联璧合,世称“曼生十八式”,在当时名噪一时。

3 结语

紫砂陶刻与中国书画,二者是有机的结合,也是完美的结合,“刻刀作笔走龙蛇,千姿百态名陶间”,这是人们对我们宜兴紫砂陶刻书画艺术的赞语。

猜你喜欢
紫砂陶书画家陶刻
陶刻“汉韵对瓶”的创作及评析
紫砂陶刻“稚子垂纶瓶”的创作及评析
“仿古壶”的陶刻艺术和文化内涵
陶刻“奇峰叠翠四方瓶”的创作感悟
简析陶刻作品《枫桥花瓶》的刀法特色
浅析紫砂陶的造型与审美表达
《中华书画家》征订
论紫砂陶刻的装饰与发展
开宗立派 重构传统——吴鸣紫砂陶艺历史价值之再认识
书画家要力戒“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