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虹斌
元旦刚过,就看到一则热门的征婚帖在微博上传播,转发量很快超过2万多了,网友基本上都是“一边倒”地骂。
该征婚男30岁,研究生毕业,月收入8000元,要求找一个高学历、收入相当的当地女孩,合伙买房子必须加上自己父母的名字;如果对方已买房子那他就买家电,加他的父母名字;婚后必须与他的父母同住,而且大姐会经常来住;女方家境要好,不能有兄弟姐妹,要保证生儿子……
发帖者似乎脑子进了水,以至于很多人对这种奇葩是否真实存在而疑惑起来:这是编出来骗点击率的吧?关于这一点,我查找过原帖,信息应该是真实的。
嗯哼,虽然你长得丑,但你想得美呀。
我硕士时的研究方向是中国古代戏曲史。宋元时,有大量的书生负心婚变的故事,情节都大同小异:某书生又穷又有才华,被某美女看上,两人成亲;女生砸锅卖铁、卖钗典发地供其读书;书生考上状元之后,就另攀高枝,又碍于当时的法律反对离婚,就设计杀死妻子……这种“发迹变心”的故事,成了一代戏剧文学的时代最强音。经典南戏《琵琶记》里,故事主线仍然是蔡伯喈发迹变心,所不同的是,其妻赵五娘在蔡伯喈进京赶考后,碰上饥荒年岁,公婆双亡,五娘剪发买葬,罗裙包土,修筑坟台;后来又一路卖唱进京寻夫;此时,蔡伯喈却已入赘相府,从此,才子与贵族小姐过上了幸福生活……赵五娘故事的结局,在不同的曲艺形式中有不同的版本,她要么被丈夫追杀,要么得接受一夫二妻寄人篱下的现实。
但在一个提倡男女平等的现代社会里,你还想当蔡伯喈、网上招聘赵五娘?你凭什么以为你给别人赵五娘的待遇,女孩子就得感恩戴德了呢?
如果仅是遵循传统,这个征婚男还不至于激起众口一词的反弹。皆因他采取的策略是双重标准:一方面动用传统的父权和家族伦理来规劝女性——他是世界的中心,女性只能是他这个“男丁”的附属品和家族的衍生物,妻子要为他“生儿子”且供养父母和姐姐;另一方面,又偷偷借用了现代的逻辑,要求未来的妻子是个现代女性,有好身材、好学历、高收入、个性独立、生活能力强,还提供全面的经济保障。对自己,是什么便宜都要占;对别人,则要求什么亏都要吃。
这种自相矛盾的背后,就是贫穷乍富,观念还跟不上,而且很可能再也跟不上了。
那位征婚男在回复里进一步证实了:他的大姐因为贫穷40岁未婚,二姐放弃心上人,嫁给一个把她打得鼻青脸肿的瘸子,就是为了换彩礼来供他读书;他穷怕了,穷够了。因为缺乏资源,不得不靠吮吸父母及姐妹们的血成长起来的“凤凰男”,从小就被视为家族救世主;他们在家庭中特权很多,责任也很大,他们脆弱的凤翎下面,吊着的是整个家庭甚至半个村子的福祉。
没有平等。只有恩义。很少爱。
反哺家族,是“凤凰男”无法逃避的宿命——你是我们一把屎一把尿带大、凑钱读书的,你念大学了,工作了,生活得安逸了,然而乡下还是那么穷,你帮三表舅找个看门的工作,给二堂弟租个房子,四婶进城在你家里住上十天半月。这些要求你能拒绝吗?你好意思拒绝吗?
问题是,他们对你有恩,你牺牲自己的舒适和享受,力所能及地给钱,还人情债,这是你应得的;但拉一个姑娘来转嫁风险,就是不对了。想通过征婚这种方式来寻找另一个可供吸血的女孩,维持甚至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准,这个过程与其说是报恩,不如说是水蛭寻找新的宿主。
当然,我们的这个时代,能提供给“凤凰男”逡巡的空间越来越小了。虽然假定一个人只要聪明和努力,他就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或社会地位;但在“凤凰男”通过个人努力跻身中产之后,他们在城市中人际资源不足的天然缺陷,注定了他们很难上升。
就像宋代一样,如今也唯有娶孔雀女、更高阶层的孔雀女,“凤凰男”才能真正实现资本的积累。这种情况下的婚姻与感情无关,与家族利益有关,与社会结构有关,更像是公司的招标书。
(摘自《腾讯·大家》,本刊有删节)(责编 悬塔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