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15-03-11 11:22余淙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对策

余淙

摘 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的,以第三方支付、P2P、网络贷款及金融机构线上平台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也对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模式带来严峻挑战。通过梳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及主要特征,深入分析互联网金融对中国商业银行存款业务、中间业务、贷款业务等传统业务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对各种挑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3-0093-03

一、互联网金融的内涵

(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

互连网金融这一概念首先由谢平(2012)提出,他在《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中率先提出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他指出互联网金融是不同于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的“第三种”融资模式。虽然不同的学者和研究机构从各自的角度对互联网金融进行了界定,但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互联网金融定义。在此,我们定义所谓互联网金融就是指互联网科技企业为了更好地服务电子商务依靠现代信息技术而向广大网民及网络商店提供的资金融通服务。

(二)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特征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服务模式,主要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成本低。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资金供求双方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自行完成信息甄别、匹配、定价和交易,无传统中介、无交易成本、无垄断利润。

2.效率高。互联网金融业务主要由计算机处理,操作流程完全标准化,客户不需要排队等候,业务处理速度更快,用户体验更好。

3.覆盖广。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客户能够突破时间和地域的约束,在互联网上寻找需要的金融资源,金融服务更直接,客户基础更广泛。

4.发展快。依托于大数据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得到了快速增长。

5.管理弱。一是风控弱,互联网金融还没有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不具备类似银行的风控、合规和清收机制,容易发生各类风险问题。二是监管弱,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处于起步阶段,没有监管和法律约束,缺乏准入门槛和行业规范。

6.风险大。一是信用风险大,目前中国信用体系尚不完善,由于互联网金融违约成本较低,易诱发恶意骗贷、卷款跑路等风险问题。二是网络安全风险大,一旦遭遇黑客攻击,危及消费者的资金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

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一)第三方支付发展方兴未艾

第三方支付(Third-Party Payment)是指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非银行机构,借助通信、计算机和信息安全技术,采用与各大银行签约的方式,在用户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间建立连接的电子支付模式。其运营模式分为两类:一类是独立的第三方支付模式,其平台完全独立于电子商务网站,不具有担保功能,仅为用户提供支付产品和支付系统解决方案,以快钱、易宝支付、汇付天下、拉卡拉等为典型代表。另一类是以支付宝、财付通为首的依托于自有B2C、C2C电子商务网站提供担保功能的第三方支付模式。

据统计,2008年以来,第三方互联网支付总金额由2356亿元飞速跃进到2011年的2.16万亿元,仅2012年上半年就实现了1.55万亿元的总支付金额,预计2014年将达到10万亿元左右。

(二)移动支付异军突起

移动支付(Mobile payment)也称为手机支付,就是允许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即单位或个人通过移动设备、互联网或者近距离传感,直接或间接向银行金融机构发送支付指令产生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行为。

据统计,2011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数达1.87亿户,交易额达742亿元,同比增长67.8%;预计2014年市场规模将达3 850亿元,用户规模将达到3.87亿户。

(三)网络借贷风生水起

P2P网络借贷(Peer-to-Peer lending),即点对点信贷,指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进行资金借、贷双方的匹配,需要借贷的人群可以通过网站平台寻找到有出借能力并且愿意基于一定条件出借的人群,帮助贷款人通过和其他贷款人一起分担一笔借款额度来分散风险,也帮助借款人在充分比较的信息中选择有吸引力的利率条件,实现借贷的“在线交易”。

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中国P2P贷款交易规模达229.5亿元,2013年将达678.4亿元,环比增长195.6%。预计2014年增长速度将稍显缓慢,2014年增长率为109.3%,交易规模达1 420亿元。

(四)众筹融资日渐兴起

众筹即众投,是一种C2I(Consumption-to- Investmen)消费投资模式,支持者利用消费剩余进行投资,从而创造更多的财富。该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融资模式,每一位普通人都可以通过众筹模式获得从事某项创作或活动的资金,使得融资的来源者不再局限于风投等机构,而来源于大众。目前,这种新型项目融资网站业务在中国也逐步兴起,2011年7月份成立的“点名时间”网站已发起项目80余个,已结束项目50余个,成功项目近30个,成功率在55%。

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分流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

当前,用户不仅可以通过银行网银、邮局汇款、手机充值卡等渠道为第三方支付账户充值,而且还可以在指定网点(如便利店、药店等)进行现金充值。这意味着第三方支付平台在资金来源上已经可以脱离银行体系,具备一定的“吸收存款”能力。

一方面,由于第三方支付平台自身特有的延迟支付功能,用户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结算的资金将会部分沉淀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形成分流。以支付宝为例,目前在支付宝平台上每日平均沉淀资金为大约100亿元。另一方面,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迅速发展,其业务也逐步向代理保险、代理基金等领域拓展。根据余额宝的宣传,其年收益率最高可超过4%,收益率为银行活期存款的10倍,高于银行3%的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这将对客户持有的以投资目的为主的定期存款形成分流和竞争,其潜在威胁不容小觑。

(二)挤压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首先,直接挤压商业银行银行卡结算、代理收付等业务。与商业银行传统网上支付相比,第三方支付则明显具有价格更低(部分甚至免费)、操作更方便快捷并且提供特有的延迟支付功能等特点,更易于被广大消费者接受,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挤压商业银行网上银行业务。同时,随着第三方支付业务类型的逐渐多样化,主流第三方支付企业的业务类型也开始逐渐由线上走向线下。如果第三方支付线下POS收单业务一旦成熟,将影响银行的POS刷卡手续费收入。

其次,随着越来越多的第三方支付企业逐步向代理基金、保险等金融领域渗透,对银行代销业务形成冲击,影响了银行的基金代销手续费收入。如汇付天下“天天盈”平台已拥有超过150万的用户、支持46家基金公司、32家银行、800余只基金产品。

最后,随着淘宝网、京东商、苏宁易购等网上商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选择通过网上交易购买商品,并且逐渐形成了网上购物、网上支付的习惯,从而逐渐减少对现金、商业银行柜面服务的依赖。

(三)冲击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

中国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着贷款难的问题,商业银行虽然设有小企业金融部,但出于支持国有经济和资金成本核算考虑,对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十分欠缺。而当前的互联网金融填补了商业银行的业务空白,具有明显的创新优势。其凭借在信息处理方面的优势,针对小微企业在融资需求上“短、小、频、快”等特点设计流程和开发具有针对性的产品,从而抢占了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信贷领域的市场份额。

中国互联网金融小微信贷的发展以阿里小贷最为典型。截至2013年6月底,阿里小贷服务小微企业已达到32万家,贷款规模超过1 000亿元,同期增长284.6%,不良贷款率为0.84%,低于中国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作为中国互联网金融的领军者阿里小贷的前景被业界一致看好。虽然互联网融资在短期内还不会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形成较大威胁,但直接对商业银行小微信贷业务造成冲击的事实毋庸置疑。

(四)瓜分商业银行的客户资源

互联网金融具有尊重客户体验、强调交互式营销、主张平台开放等新特点。互联网金融的便捷性与大众性特点使得客户享受到了全新的体验,商业银行面临着大量的客户流失。目前,支付平台公司拥有庞大的客户数量,并且一旦建立了关系,便会有较强的客户黏性。随着以支付宝、快钱等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公司通过使用自己的虚拟网关,直接获得客户的相关信息。由原本商业银行直接获取客户信息的局面,转变为由第三方支付平台连接客户与商业银行,使第三方支付平台公司瓜分了商业银行的客户资源。

数据显示,2012—2013年,支付宝在互联网支付市场中,占比超过一半,达到51.6%。而银联在线的整体占比份额从9.4%下降到5.5%。

四、商业银行的应对互联金融挑战的对策建议

虽然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造成了冲击。但是,商业银行依然具有特许经营、资本雄厚、客户资源丰富、风险控制完善、网点广泛等优势。从短期来看,互联网金融的服务范围主要表现为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是商业银行金融业务的补充与拓展。从长期来看,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最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消费者消费行为习惯的转变及加速金融脱媒。因此,商业银行应该深刻意识到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冲击,准确把握互联网金融的变化趋势,转变经营理念,积极加强互联网技术与金融的深度融合与创新,为客户提供更加丰富、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一)加强储户管理,提升客户活期存款价值

目前,中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对活期存款客户的管理投入很少。根据“长尾”效应,所有非流行的市场累加起来就会形成一个比流行市场还大的市场。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在金融政策的保护下,对活期存款只给予活期利息,客户的回报率极低。

面对互联网基金的竞争,商业银行必须转变传统的金融垄断思维,主动适应市场的变化,积极加强储户管理,努力提升客户活期存款价值,不断加强个性化服务。商业银行可以积极尝试加强与一些流动性管理好、业绩稳定的基金公司合作,探索推出活期余额理财等一些列相关产品的服务,从而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最大限度地提升客户活期存款的价值,增加客户粘性,提高客户的忠诚度。

(二)重视客户体验,创新经营模式

首先,在金融产品开发设计时,应该通过市场调研分析、数据测试等手段,根据客户的消费习惯,开发出更多适合客户需求的个性化金融产品。

其次,在不影响风险控制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现有业务中的一些不必要环节。如阿里小贷整合了电子商务公开、透明、数据可记载的特点,将其与阿里巴巴、淘宝网、支付宝底层数据完全打通,通过大规模数据云计算,将客户网络行为、网络信用应用到小额贷款中。阿里小贷通过网上“场景式”审批,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寻找优质企业客户的成本和风险。极大的减少了传统商业银行贷款业务中一些不必要的环节,提高了效率。

最后,要重视市场营销工作。充分利用社交网络、即时通讯等新兴媒体进行网络营销与客户进行开发交互式接触,及时满足客户的要求。

(三)加强与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拓展小微企业融资业务

阿里小贷和余额宝作为互联网金融模式最成功的产品代表,决定其成功的关键在于阿里巴巴公司所积累了客户十年交易的大数据及对大数据进行的有效分析和深入挖掘,既准确把握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又有效控制了风险,这说明大数据已成为电子商务时代金融的核心。由于商业银行缺少判断客户信用的大数据,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商务数据积累,导致在互联网金融创新难有突破。因此,商业银行应主动加强与电子商务平台运营商的合作,积极营销吸纳新客户,为资质良好的小微企业客户提供融资服务,不断拓宽对小微企业的融资业务。

(四)加强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发展高效的银行零售业务

虽然商业银行开展的网上银行业务主要包括投资理财、转账汇款、缴费支付、账户管理四大领域,但实际上大多还停留在网上支付的层面。传统的网上银行业务已难以满足广大客户日益增加的多样化金融服务要求。而第三方支付由于对客户需求全方位的认识和把握,其业务范围已经延伸到银行业所统领的传统支付业务范畴。银行若想在网络支付领域有所作为,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赢得优势,就应该借鉴第三方支付机构成功的经验,加强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合作,全方位认识和把握个人客户的支付需求,完善网上银行的各项功能,打造卓越的网上支付平台。

商业银行应在原有的网上银行业务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安全性高、信誉好、用户认可率高、资金和技术实力强等优势,积极为客户提供理财咨询、现金管理和各种安全便利的支付服务,重点发展网络规模效应和用户黏度较高的支付结算类业务,如信用证业务、担保类业务,充分利用央行推出的“第二代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打造一站式网上银行管理新平台,这对银行提升电子客户体验、扩大客户群体、增强客户黏性、探索高效零售业务发展道路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 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11-22.

[2] 周慧.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J].青海金融,2013,(12):4-7.

[3] 章连标,杨小渊.互联网金融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J].浙江金融,2013,(10):31-33.

[4] 王筠权,王国成,金强,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研究[J].西南金融,2013,(12):3-5.

[5] 冯娟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J].现代金融,2013,(4):14-16.

[6] 邱峰.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和挑战分析[J].吉林金融研究,2013,(8):44-50.

[7] 于润鸿.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分析[J].管理观察,2013,(25):149-150.

[责任编辑 陈凤雪]

猜你喜欢
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