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法律教学的理论方法实践

2015-03-11 15:03陈杰明
科学中国人 2015年24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法律大学生

陈杰明

四川师范大学

高校法律教学的理论方法实践

陈杰明

四川师范大学

随着依法治国理念的深入发展,社会各界掀起了一场法律教育的热潮,尤其是作为社会法治建设主力军的大学生,适当的法律课程教育成为高校强化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使得法律教学成为众多高校的必修公共课程。高校开展法律基础课程已有多年,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接受法律教学是获得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的重要途径,而在现阶段的法律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如教学内容繁杂、教学方式不当、实践性教学较少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对症下药,从法律教学的理念、内容、形式等各方面加以完善,在固定的教学时间内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来相对地扩大课容量以完成法律教学的目标任务。本文将立足于以完善法律教学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对高校法律教学理论、实践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

高校;法律;教学

国家建设法治化国家对公民的整体法律素质提出了高要求,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成为每个公民的基本素质,而在国家重视人才培养的现阶段,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培养更是成为公民法律素质培养中的重中之重。我国高校普遍响应国家的号召,面向大学生专门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为必修的公共课程,而在这门课程中法律基础知识占据了大部分的内容,内容相对较为全面,但在实际的教学效果反馈中,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效果并不明显,这就说明高效法律教学课程的开设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就需要我们充分的认识到在高校进行法律教育的必要性、迫切性和现实性,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当的解决措施。

一、高校进行法律教学的必要性、迫切性和现实性

近年来随着高校法律教学的普及,大学生的法律知识不断得到丰富和更新,基本的法律素养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与大学生相关的违法犯罪事件却仍旧层出不穷。在很多案件中,大学生还利用自己所学的其他课程知识来为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便利,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由此我们清楚地看到大学生犯罪正朝着多样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那么为什么很多高校都设置了法律基础课程但还是会出现大学生犯罪的事件呢?从思想教育层面上来讲,则是由于高校法律教育设置的课程教学目的不够明确,更多的偏向于背诵基础法律知识而不是真正的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而在生活中得心应手的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和其他人的合法权益,高校设置法律课程没有给大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就导致了众多教学问题的出现,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也使得高校进行法律教学极具必要性、迫切性和现实性。

1、法律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不突出、实用性差

在开设的法律教学课程中,各个部门的法律都有所涉略,单从内容的覆盖面来讲是较为齐全的,法律从总体上是众多部门法的集合,包罗万象,但是每个部门法对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作用都是不同的,因而它在实际学习中仍旧和其他课程学习一样,是应当存在重点的,也就是说存在教师在讲课时需要格外强调引起学生注意的内容。而目前存在的问题就在于教师将所有的法律内容都以同样的课时讲解,在面向大学生进行授课时也没有明确点明哪些是重点需要注意的,使得学生在潜意识里认为各个法律都是同样重要的,就造成了“博而不精、广而不专”的局面。大学生们接受基础法律教学最重要的是为了更好的用法律来服务生活,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共同促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如果学习的内容与实际生活需要关系不大、实用性不强,就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状态,而不能够真正的达到通过强化法律知识教育来提高学生法律意识的目的了。

2、法律教学缺乏趣味性,课堂形式略显单调

无论对于哪一门功课的学习,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十分重要的,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就会对相关课程的学习充满热情,同样,学生如果对一门功课缺乏兴趣,就会使得课程教学的效率大打折扣,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法律教学的教材内容基本上就是各个法律的规定和条文,这时候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就成为了是否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影响因素。现阶段的法律教学之所以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反馈,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教师的教学过于古板,缺乏一定的趣味性,使得学生逐渐厌烦于背诵、记忆内容庞大的法律知识。部分教师及时的认识到了这一点,为改善这种状况,有的教师就在课程教学中渗透事实案例,但由于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对相关案例的分析不够透彻或者引用的案例过于老套,与实际的生活现实不相符合,不仅没有达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反而适得其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法律学习就保持在表层的记忆中,而没有真正的将学到的法律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融合,使得法律教学的目标任务与初衷背道而驰。

3、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使课容量超过学生所能接受范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也得到了更新,在教学中科学技术的辅助一度使教学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成为教学应用中最为普遍的技术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则逐渐被淘汰,从客观角度来看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代替传统的黑板、粉笔是教学上的巨大进步,但从教学效果上来讲却并不是绝对优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在黑板文书的时代,教师要在书写板数上花费较长的时间,因而每一个课时的课容量都相对较小,但也是因为课容量较小和教师在黑板上书写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才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来思考,大部分学生都能够随着教师的思路层层深入,时间较为充裕;而在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时代,课堂的课容量被大大拓展,节省了很多时间,但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也使得学生无法跟随教师的每一个思路,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展示后直接略过开始讲解下一部分的内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程度就在很大程度上被教师忽略了,尤其是在进行法律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法律条文、概念定义等不加重视,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被迫接受过多的需要记忆并理解的知识内容,使得学生无法高效的消化吸收。

二、提高法律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措施

1、壮大法律教学师资队伍

法律专业的学习不能够停留在条文记忆中,法律本身就属于一种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普及法律知识的过程中,仍旧需要认识到这一点,为此作为课堂引导者的教师就要在掌握扎实的基本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专业教学的经验,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逐渐建立起法律知识的构架。法律教师队伍的壮大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要求教师不仅应当是一名优秀的教师,还应当是一名出色的律师,只有综合了教师和律师的综合素质才能承担起提高学生整体法律素质的任务。学校在挑选法律教师时,要挑选具有严谨性、进取心的高素质教师,为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和校外交流提供条件,丰富教师所欠缺的社会实践经验,推动教师教学素质的提高,使教师的法律教学能够站在实际应用出发,深刻感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法律行为活动。同时也应当改善传统的固定教师授课方式,根据教学情况的变化随时邀请其他在法律方面表现优秀的律师或教师来学校进行特定主题的授课,用强大的师资队伍来为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观念提供更好的引导。

2、制定较为明确的法律授课方案

在法律知识的普及过程中,法律课程作为一门基本的公共课程应当形成特定的授课方案。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授课方案可以对授课的进度和方式进行适时的调整以适应各种教学情况;而从学生角度上来讲,授课方案则是学生的素质培养方案,在设计授课方案时,教师将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习能力都考虑在内,最本质的是要让学生的法律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在授课方案中要明确法律教学中最重要的问题,作为纲领性的教学指导来为实际授课提供方向,可以将教学内容大致分为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突出重点、区别对待,达到法律教学的更佳效果。

3、综合运用现代化教学方式和传统化教学方式,建设高效课堂

考虑到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主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和黑板文书式的传统教学方式都各有优势,在教学中就可以将这两者适当的结合起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充分利用整个庞大的信息资源库使教学内容更加完善和丰富,而缺点在于利用多媒体授课的进度过快、学生对知识的实际掌握程度不高;黑板文书的优点则是为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循序渐进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时间,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拓展。因而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趋利避害:在涉及到思路讲解的授课内容时,例如分析法律案件中各个行为人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利用黑板文书的方式为学生现场讲解,教师将涉案行为人都一一标注并对其关系进行分析,学生的思路就会更加清晰,比起直接看到多媒体中呈现的完成后的关系图要更有效果;在涉及到冗长而浅显易懂的概念或者定义时,为了节省授课时间,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点拨,或者为了促进学生得到对于相关法律事实案件更深层次的理解,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图像资料,使学生更加真切的感受法律在实际生活中影响。将二者相结合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法律意识得到了有效的强化。

三、提高学生法律实践能力的措施

1、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界定,提高实践性教学在教学中的比重

在传统法律教学中,教学的重点是理论知识的掌握,但事实证明只学会知识而不懂得如何运用对于学生法律素质的提高效果甚微,因而要真正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就要提高实践性教学在法律教学中的比重,使其成为法律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提高实践性教学的比重并不是要将传统的理论知识教学取而代之,而是要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法律知识的实践应用。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是实践应用的重要前提,创新的法律教学要在传统法律教学方式上加以改善,尽量使实践性的教学内容与理论性的教学内容在教材中形成分庭抗礼的局面,促使两者相辅相成。学生的法律实践机会增加,一方面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和检验,另一方面则是对现实生活中实际应用法律来维护权益、约束行为的良好适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获得提高。

2、丰富法律教学的形式,调动学生法律学习的热情

课堂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除了传统的教师按照教材进行授课的方式,还包含合作讨论、分组辩论、社会实践等,而诸如此类的教学方式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第一,利用合作讨论的授课方式。大学生接触的法律是作为一种实用性的基础课程而存在的,个人对相关法律条文的思考难免会有不周全的地方,教师不可能思虑周全,而每个人的思维都不尽相同,这时通过合作讨论就可以集合多人的思想来对法律学习不完善的地方进行弥补,每个人将自己的想法用法律专业化的语言表述出来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法律实践运用的认识。第二,利用分组辩论的授课方式。学生学习法律知识不能只停留在了解相关知识的、而不懂得具体含义的层面,学生如果只单纯的接受教师的教材授课,就不能够真正的提升自己对于法律的理解,利用辩论的授课形式,学生围绕一个主题,综合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来为自己的立场做辩护,在对方不断攻击自己言论的情况下,能够抓住漏洞并用不同角度的法律知识来进行回击,促进法律思维的严谨性,这样则相当于间接的提升了大学生的法律实践应用能力。第三,利用社会实践的授课方式。大学生接受基本法律知识的普及教学,最根本是要帮助学生在倡导法治建设的国家中生活得更好,法律就相当于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工具,学生真正的法律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例如法制教育进社区活动、法制教育宣传日活动等的举办,都属于法律授课方式中的社会实践,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真正的接触到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灵活的将各项基本法律运用到具体实践中,从而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法律打造的社会生活,提高法律实践能力。

四、大学生应当重点掌握的法律法规

高校开展法律公共课程来普及及法律知识,增强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提高大学生的法律能力主要涉及到的内容是与大学生当前和未来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也就是说高校开展的法律课程应当对大学生具有实际意义。首先最为重要的是《民法通则》,人的民事法律行为能力始与出生、终于死亡,一些重要的民事纠纷活动都被纳入到了《民法》中,因而民法中涉及到的各项条文对人的一生影响都至关重要。其次《知识产权保护法》是作为高素质人群的大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部法律,大学生时期会创作很多论文等知识产物,而这些知识产物对于大学生权益的维护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劳动法》、《合同法》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开展实际工作所必须要了解的法律,只有掌握了此类法律中的基本内容,才能在就业工作中利用合法手段、通过法定程序维护自己的合法劳动权益。最后《治安处罚法》、《刑法》也是与实际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法律法规,其中的法律条文明确规定指出了违反相关规范性行为要承受的处罚,时刻警示着我们不能触碰法律的“高压线”,遇到任何事都不能用暴力解决问题。

大学生群体是国家法治建设的主要群体,是未来社会法治建设的践行者,因而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素质和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都对社会法治建设产生重要影响。法律是创造和谐社会的重要工具,只有让大学生真正做到知法、守法、懂法、用法,才能使其成长为现代会进程中的综合素质人才,为此要切实提高法律教学水平,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来调整教学方式,使法律基础教育能够融入到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将高校的法律基础教学推到时代发展的新高度,为提高社会整体法律素质做贡献。

[1]赵晓洁.高职院校法律教学体系的构建[J].法制与社会,2012(24)

[2]纪荣.法律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整合初探[J].吉林教育,2012(02)

[3]赵晓丹.论法律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J].考试周刊,2011(21)

[4]王昊昕,臧亮.对我国高校法律基础教育的反思[J].中国电力教育.2011(08)

[5]王国萍.中职学校法律基础知识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J].文学教育(中).2013(02)

[6]陈扬.关于提高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科技视界.2012(29)

[7]罗苟新.法律案例在大学法律基础知识教学中的运用[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02)

[8]叶正明.高校“基础”课中法律知识的教学模式探索——以适应学生成长和需求为导向[J]. 文史博览(理论).2012(05)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法律大学生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法律讲堂之——管住自己的馋嘴巴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让人死亡的法律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政治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