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入党动机与政治信仰教育

2015-03-11 04:07赵飞姚俊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入党动机政治信仰刍议

赵飞 姚俊

摘 要:加强大学生入党动机与政治信仰教育,不仅关系到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更是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通过采取实证调查研究,在充分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入党动机与政治信仰状况基础上,客观分析大学生在入党动机和政治信仰状况方面呈现的特点,客观分析大学生入党动机与政治信仰的影响因素,探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入党动机与政治信仰教育的路径。

关键词:多元文化;大学生;入党动机;政治信仰;刍议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2-0103-03

为了真实了解X校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和政治信仰状况,本研究以X校各年级本科生为对象,采取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69份,回收率为93.8%。研究采取实证的方法,通过设计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以期掌握第一手资料,便于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一、在对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和政治信仰的问卷调查中,通过数据统计分析X校大学生入党动机和政治信仰特点

(一)具有强烈入党动机和愿望

截至2013年底,我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8 668.6万名,比上年净增155.9万名,增幅为1.8%;党的基层组织430.4万个,比上年增加10.2万个,增幅为2.4%。数据显示,党员队伍结构进一步改善,基层一线党的力量不断增强。党员队伍构成数据显示,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党员3 606.8万名,占党员总数的41.6%。从党员的职业看,学生260.4万名,2013年全国大学生党员约占大学生总人数的3%(表1)。这与各高校重视对进步大学生加入党组织的引导与教育有关。以X大学护理学院为例,2012年学院入学新生共计191人,报名当年递交入党申请书人数达176人,占总人数的92.14%。到目前为止,凡是参加学校党校培训的全部顺利结业,结业率100%。

(二)入党动机呈现多样化趋势

通过调查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动机是端正的,对中国共产党有较为正确的认识和比较深厚的感情,能严格遵照党员标准不断追求进步。但也有部分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存在一定的偏差,如有的大学生是为了今后找一份好工作或是踏入仕途而提出入党申请。根据课题组调查的结果及分析,我们课题组将大学生入党动机主要分为5种类型:实现价值型、崇高信仰型、盲目从众型、实用功利型、家庭情感型。

(三)主流价值观积极向上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基本确立,从总体上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他们有着较强的政治理想和信仰追求,对马克思主义在我们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我国当前的政治体制、经济制度和党的领导持基本认同态度(见图2)。

(四)部分学生存在信仰迷茫或缺失

调查显示,部分大学生存在信仰迷茫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理解不深刻;随着当前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马克思主义在我党的指导地位受到一部分人的质疑,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有的认为中国当前的经济成分多样化,社会思想多样化,那么指导思想也可以多元化。这些都必然影响到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知。(2)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认识不清晰。调查发现,9.56%的同学不赞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相反,有35.65%的同学表示“很赞同西方媒体宣扬的‘民主、‘人本的政治理念”。这些都说明民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当代大学生中有极强的欺骗性和蒙蔽性,大学生对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认识还不是很清晰、很坚定,必须加强正确的引导和学习,纠正思想认识上的偏差。(3)对当前的政治经济体制缺乏深入分析。由于受西方思潮的影响,同时也因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状况不够理想,有23.78%的同学认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是彼此对立不可调和的”。改革开放30年使我国物质文明建设提升,但精神文明建设有一定滑坡,因此,有25.41%的同学认为“改革是不成功的”。这些观点表明,当代大学生对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体制缺乏深入的分析,还需进一步加强深入学习和深入了解。

二、客观分析影响大学生入党动机与政治信仰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变化的侵蚀和冲击,主要表现在政治社会思潮多样化、价值观念多样化和社会矛盾复杂化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和政治情感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活动创造了社会,而社会又不断影响着人。大学生身处社会大环境下,其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无时无刻不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指出:“对一个传统社会的稳定来说,构成主要威胁的并非来自外国军队的侵略,而是来自外国观念的侵入,印刷品比军队和坦克推进得更快、更深入。”[1]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经济和技术上的优势,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极力宣扬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平等”等抽象的价值观念,大肆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共产主义消亡论”等论调,并加紧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的攻势,丑化和污蔑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和政党制度,使我国大学生受到外来社会思潮的误导。

唯物辩证法指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个人的社会意识受社会生活的制约。根据其他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经验,人均 GDP 达到 1 000 美元后的一段时期是社会矛盾易激化、易出现反复的时期[2]。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文化的发展,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时期,我国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选择性、独立性、差异性和多变性明显增加,在利益的驱动下,其价值观念、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以及行为准则发生明显改变,产生“利己”趋势,其价值取向逐步背离传统的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特别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则与大学生切身利益相关。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使大学生开始对自己所处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产生不满意感、不信任感,表现出政治认识模糊、政治信仰缺失的状态。

(二)学生自我教育意识淡薄是直接影响大学生入党动机和政治信仰的重要内在因素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3]。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形成与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个人追求有关。由于年龄、知识构造、社会阅历以及法律常识等方面的欠缺,当代大学生呈现出精神层面需求多样化,但思想成熟度不高;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还不成熟;独立性、闭锁性与依赖感、归属感同时存在的状况,他们对于社会的理解停留在表面和理论上,特别容易受到外来文化、外来观念和外来价值观的影响。在价值观念变化过程中受到某些错误观点的影响,容易造成政治上的迷惑,甚至产生一些错误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观点。同时也呈现出主体意识强烈,但社会参与度不足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大学生社会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主要是被动地参加学校要求的党团组织活动以及与课程有关的专业实习等,没有能深入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和“三下乡”活动等社会实践,从而缺乏对国家的政治、社会生活现状的基本了解和认识。

(三)学校教育引导力度不够大,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党的明确认识和崇高政治信仰的确立

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树立科学的政治信仰的主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稳定的政治态度、积极的政治信仰的重要途径。但现有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方法和教育者素养方面跟不上社会发展要求和学生成长的需要,在教育引导上力度不大。一方面是内容的更新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因为教材和书本内容相对于时代发展而言是有一定滞后性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地与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相结合,不与大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相结合,没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对变化着的新情况、新问题没有做出令人信服的解答。另一方面是方法的僵化满足不了学生需求。专业授课老师受到大课堂的限制,和学生的交往和交流并不多,更多的是向学生灌输大理论、大道理,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接受水平。很多时候对学生思想教育仅仅是以开开会、念念文件来完成,很难也很少对学生开展细致和有针对性的政治信仰教育,忽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忽视大学生积极性的发挥,不重视学生自身的自主体验,所以效果很不明显。此外,教师的素养也有待全面提升。目前社会上存在的“一切向钱看”等功利思想也或多或少地影响到高校教师。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党的明确认识和崇高政治信仰的确立。

三、探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入党动机与政治信仰教育的路径

入党动机与政治信仰密切关联,相辅相成,加强入党动机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就是加强政治信仰教育。加强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在价值多元、思想困惑、道德失范等多种复杂因素作用下的社会转型期,从高校角度来看,更应该给予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科学合理引导,加强对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教育。

(一)加大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4]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能否确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对于他们未来走什么样的道路,做什么样的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正如高尔基所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5]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如何,首先就要看她的人民是不是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并且在理想信念的支撑鼓舞下,从事为之奋斗的事业。

对大学生加强政治主旋律教育,注重引导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改革开放的信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团结青年、引领青年、凝聚青年,引导大学生将爱国思想和爱国信念转化到日常学习、生活与工作中,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现实社会问题。比如说,当前社会存在的腐败、物价上涨等问题都容易让大学生产生质疑,以至产生一些过激行为,如游行示威、“食堂罢餐”等。

(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方法、方式和途径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和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6]这一形象比喻生动地说明了方法对实现人的目的的重要性。江泽民在北大百年校庆时对大学生说要“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充分发挥政治理论课程的主导作用。我们要将政治信仰教育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努力使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入耳、入脑、入心。多方位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创造一切机会和条件,让他们深入接触社会、接触实际,切身体察国情、民情和社情,培养自己的政治观念和信仰。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机制,目前我校团委已经把社会实践真正纳入考核,规定必要的课外学分,进一步强化实践制度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第二,拓宽学校政治实践参与渠道。我们基础医学院成立的“延安精神学习小组”、“求是理论社团”、各团支部开展的“双学”教育活动、学校设立的校领导接待日、开展的“我为学校发展献言献策”以及护理学院开展的“我为学院发展献言献策”活动等等,让学生能充分完全地表达自己的政治意见和政治情感,培养政治责任。

(三)严把关口,注重入党前动机教育;强化学习,重视入党后党性教育;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

高校在对大学生开展政治信仰教育的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机制和程序,通过入党前和入党后的各种教育手段,帮助大学生端正入党动机,坚定政治信仰。中共中央政治局2013年1月28日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加强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会议强调,加强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不断提高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为了保证党员发展的质量和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纯洁性,必须严把党员入口关。加强对发展对象入党动机教育,净化其入党动机,端正入党态度,真正树立起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

对大学生党员要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党性修养。引导他们自觉接受党组织生活的各种锻炼,提高党性修养,增强实践理想信念的坚定性。大学阶段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成熟的阶段,更需要加强优秀品质的锻炼,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树立坚定的“方向意识”。要做一个坚定的共产党员,就要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做到学懂、真信、会用。特别是在社会价值体系多元化的今天,要让大学生党员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将个人命运和国家、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自觉抵制资产阶级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袭,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沿着正确的道路成长。

(四)优化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环境

马克思曾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7]说明环境对人的思想品质、道德观念、信仰追求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三方联动机制,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形成育人合力。从学校层面来讲,一是要把握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二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建设。三是要发挥党团组织作用。从家庭层面来讲,大学生对家庭成员的信任程度和接纳程度,一般说来要大于学校的老师。“家庭对于人格的塑造、基本人生观的形成以及社会常识的启蒙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8]家庭成员自身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观念将直接感染给学生本人。从社会层面来讲,创造良好的政治信仰教育的社会环境,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扬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消除黄赌毒、一切向钱看、失信欺诈、亵渎经典等不良现象,从而有效抵御西方腐朽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的渗透;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及时占领网络阵地,优化网络环境十分必要,通过QQ群、博客、微信、微博、空间等形式,贴近他们学习生活状态,与之进行平等的沟通与对话,拉近思想上的距离,有利于充分利用网络阵地开展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肩负着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伟大使命,他们的政治信仰、思想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们的党一向对青年寄予殷切的希望,加强大学生入党动机与政治信仰教育,教育和培养好当代青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中坚力量。参考文献:

[1] 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刘为,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141.

[2]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3] 李达.唯物辩证法大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 8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 王涵.名人名言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24.

[6]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9.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2.

[8] 俊伟.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与科学化[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7:266.

[责任编辑 王 佳]

猜你喜欢
入党动机政治信仰刍议
刍议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函数的应用
论政治信仰在党的政治建设中的作用
新时代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坚定政治信仰
吟坛八病刍议
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
杭州市“90后”大学生政治信仰现状与分析
美育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教育的研究
《武经七书》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