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泰山是中国首批入选的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之一,泰山有着独特的自然优势,更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文化泰山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其中所蕴含的乾坤精神、龙马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国泰民安、稳如泰山、好客山东、仁者乐山等是比较有特点又颇富深意的部分,是山东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文化泰山; 乾坤精神;龙马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孔子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5)01-0086-05
泰山,又称东岳泰山、岱宗,位于山东省中部,是中国的重要山岳,被称为“五岳之首”,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之一(1987年)。在自然上,泰山的出现、历史、地形、地势、地貌、矿产、物产等有其特色;在文化上,泰山的建筑、碑刻、封禅、泰山圣母、泰山石敢当、东岳庙、泰山石、泰山挑夫、泰山岳父、泰山国际登山节、登泰山保平安等也很有特色。本文不对泰山的自然因素加以考察而只对文化因素加以考察。文化泰山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本文不进行某一方面的特定考察而只进行文化上的一般考察。
一、天地之泰、东方泰山
(一)天地之泰
泰山位于黄河中下游、华北平原之上,位于中华民族早期生活的重要区域。泰山拔地通天、巍然高大,逐渐成为中华民族早期努力沟通天人关系的重要渠道(《周易》的泰卦,其《象》曰:“天地交,泰”)。封禅,沟通天人,未必始自泰山,未必只在泰山,但泰山以其区位优势和地形地貌等优势逐渐成为封禅文化中的执牛耳者、荦荦大者。封禅泰山(或封泰山禅梁父①),逐渐成为基本模式,广为人知,以至于提到封禅时人们大多想到的就是封禅泰山。封禅泰山是天子的威仪,代表着天地交泰、政通人和;封禅泰山是天子的权威,代表着自上而下、政令畅通的大一统秩序。可以说,封禅泰山、沟通天地,对于君主而言是极为重要的政治活动②,自然会随之产生相当重要的影响③。随着沟通天人的需要、封禅泰山的进行,到泰山的天子人数、次数居高不下,天子与泰山形成了互动与互补,泰山的地位自然随之提高④。如泰山脚下的岱庙中的天贶殿成为中国传统三大殿之一,泰山神被给予“天齐王”的极高称号,泰山有“南天门”、“天街”等称谓,这些都显示了泰山在沟通天人方面当仁不让的首要位置。现在,作为一般人,登泰山也是对体力的极大考验。登山如同登天,这种感觉在亲身经历后就会有所体会。
(二)阴阳之泰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教并存,这在泰山上也有体现。孔子庙、普照寺、碧霞元君祠都在泰山上各得其所。但如同其位置所示,碧霞元君祠位于中心,就表示了泰山主要是以道教为主,主要是道教文化之山。道教自然重视阴阳,以阴阳来说泰山可以很好地反映出道教对泰山的影响(泰山脚下有奈何桥、蒿里山)。当然,阴阳也与天地、皇天后土有关,可以视为是其另一种表达。
(三)稳重之泰
就高度而言,泰山在五岳中不是最高;就位置而言,泰山不位于华夏大地中间,但泰山何以成为五岳之首、统领群岳呢?理解这一问题的切入点就在于泰山稳重,“稳如泰山”、“重如泰山”成为中华文化的常用词之一。泰山因稳重而受到人们推崇,不但有自然原因,而且还有道德原因(这一点恐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学注重道德,而道德强调稳重、中道,反对过犹不及有关。相对而言,西岳华山险、南岳衡山秀、北岳恒山幽,虽然各具特色但不宜成为常态)。如此,石敢当寓意平安,泰山石代表稳重;石敢当广为流传,泰山石遍布全国,代表了人们期盼稳定的美好心愿。此外,泰山之重、重如泰山也常被大家所接受,司马迁、毛泽东都提到过⑤。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泰山稳重,山东人稳重,稳重山东人的形象在全国都是比较有特色的。
(四)季节之泰
根据四时,泰山是春季。春季生生不息,天之大德曰生,上天有好生之德,中华民族就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历久弥新。春季给万物以勃勃生机,东方生(升)给人以无限希望。
(五)方位之泰
在方位上泰山位于东方,东方看似只是一个普通的方位,无甚特殊,但在中华文化中,东方却有着相当多的含义(泰山“配天作镇”,镇应同震,即东,此时八卦的“震”与方位的“东”相重合)。“东”在中华文化中的含义有:一者,东岳泰山脚下有五岳真形碑,东岳泰山的图腾是龙(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青龙开始是东方的一个方位象征,后来逐渐演化成中华文化中的唯一象征。由东方而全国,由青龙而成为中华龙,民族图腾由此奠基,东方巨龙成为共识。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虽然一些少数民族各有自己的图腾,但又共同认可龙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图腾。中华民族自称是龙的传人,以龙的传人为自豪。龙成了中华民族的图腾、民族团结的象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接受了龙也就接受了中国人,龙所起作用自然不宜低估。二者,在地位上,东也非其他方位所能比,如东宫太子、东宫太后⑥、东床驸马(驸马既是乘“龙”快婿又是“东”床驸马,龙与东相连、重合),都显示了地位的尊贵。三者,在风俗上,做东、东家,也自然而然成为富有、慷慨、大度的象征。四者,在历史和现实中,东方好客。在山东的对外宣传中有几句非常有特点的口号:“好客山东人”、“好客山东欢迎您”、“当好东道主,办好全运会”。其他省市召开运动会,自然可以称“东道主”,而山东省举办运动会,这里的“东道主”无疑又多了一层韵味。不妨问一下:“山东何以好客?”“好客何以山东?”其原因就在于,此处之“东”不但是一个普通的方位词,还有文化上的尊贵、富有、慷慨、大度的含义,而山东不但有地理上的优势还有文化上的优势。如孔子《论语》开篇有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反映了孔子也反映了山东人自信、开放、大度的特征。不妨说山东人最有资格、最有底蕴、最为恰当来讲“好客山东”、“当好东道主”。山东人的稳重,加上东道主特有的豪爽,增强了山东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2月
第31卷第1期万光军:论文化泰山的多维意蕴
二、乾坤之泰、龙马精神
泰山之所以成为泰山,其文化上的多维意蕴不容低估,值得好好发掘。山——泰山,也就是说先有“山”后有“泰”,原先只是一座普通的山,后来文化积累出现了“泰”,并把“泰”这一美好名词及美好寓意赋予了此山,于是出现了“山”与“泰”的结合:“泰山”。泰山也就是“山”与“泰”的结合体,有“山”、有“泰”,“山”是自然、“泰”是文化,“山”有自然上的特点优点、“泰”有文化上的价值寓意。当然“泰山”这一名词,不是一个并列词组,而是偏正词组,即“泰”比“山”更为重要。在“泰山”这一名词中,“山”的自然因素虽然不应忽视(如相对高度高才有了登天的感觉;稳重才被人们推崇),但文化上的“泰”恐怕更为重要,也就是说,“泰”比“山”应该占有更大的分量,更具有文化深意。[1]何以如此说?根源就在“泰”。“泰”是什么?“泰”可以说有多维指向、多重含义。在卦象上,泰由乾坤两卦组合而成。《周易》对乾坤的解释众所周知:“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泰是乾坤的组合,因此在沟通天地时,当然应该在泰山上进行,由君子或君主来实行(反过来,主要在哪座山上沟通天地,哪座山就会被称为“泰山”,当然,东岳泰山由于其自身的独特优势赢得了这一殊荣,承担了这一重任)。在卦象上,泰不是乾坤的任意组合,而是特定组合,其组合有着深刻的文化意蕴。泰即乾下坤上,是乾在效法天刚健有为的同时,主动下于原本处于低势的坤,从而实现了“泰”的美好局面(上下交泰),如果乾在效法天刚健有为的同时,只顾自己高高在上,不顾原本处于低势的坤,也就实现不了“泰”的美好局面(甚至反过来就是“否”,所谓否就是“乾上坤下”,即乾虽然刚健有为,但高高在上,只顾自己不顾在下的坤,在下的坤未得到支援改善,也就不能实现泰的美好局面)。可以说泰山既是文化之山又是政治之山,“国泰民安”表达了人民的无尽期盼。何以实现国泰民安?中国文化给出的答案就是“泰”,就是乾下坤上。乾下坤上,这里不是指“君主与百姓”、“君子与小人”两种人,而是单指“君主”、“君子”一人,是君主、君子一人既要效法乾又要效法坤。乾下坤上这种对君主或君子提出要求的模式,实质就是在政治上承认上下秩序的同时,规定上级负有更大的责任,上级在刚健进取的同时还要主动谦下,这显然是对上级提出了要求(不是对上与下一视同仁,更不是单单对下级提出要求甚或对下级提出苛刻要求)。在自然上,天、乾、上,似乎就应该高高在上,似乎永远高高在上;但在文化上,先贤们经过长期观察与思考之后却反自然而行之,提出了“乾下坤上才能泰”的智慧之思,这也真是切中肯綮之思。与之相关,老子的“大者宜为下”(《老子》第61章)似乎更为通俗易懂,当然含义同样隽永。乾下坤上、大者宜为下,是对君子或君主或上级而言的,这在中国文化中还表现为要求上级“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如在《将相和》中,无过错的上级蔺相如竟然宽容有过错的下级廉颇,这似乎说不通、似乎不合规矩,但最终的结果却是,上级蔺相如的宽容大度使得下级廉颇幡然悔悟主动改过,从而实现了尽释前嫌、生死之交的感人场面。把危机转化为契机,靠的首先就是上级的“乾下坤上”、“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与之相关,李斯的《谏逐客令》中提出“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道出了在政治上上要容下、要吸引各方人才方能成就伟业的重要性,这里也是对上级提出了要求。
乾坤之泰不但有政治含义,也有文化含义,不但可以指向君子,也可指向一般人,这就是“龙马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泰,即天地、阴阳、乾坤,有时也形象生动地用龙马来表示。龙,刚健有为;马,相对温顺驯良。二者互动互补,反映了人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不为一时成败所困扰的乐观而豁达的态度,这对于人的长远发展显然是极为必要的。2014年是农历马年,龙马精神备受瞩目,体现了人们对龙马精神的广泛认同与积极传承。泰,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自强不息而言,主要指向自己,主要应该靠自己“自强”,而非靠天靠地靠他人,在程度上要“不息”,要有远大志向,而非有了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得过且过;就厚德载物而言,主要指向别人,要顾及别人,而非在自己自强不息有了成绩地位之后只顾自己高高在上明哲保身,在程度上对别人是厚德,不是玩人害人的缺德丧德⑦,不是不顾人的无德⑧,不是给别人一些残羹冷炙还邀功请赏的薄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顾自己也顾别人,十分全面;对自己和别人都提出了极高要求,十分深入。简言之,自己自强而且不息,待人以德而且是厚德。既顾己又顾人,既利己又利人。在落后时固然要自强,在领先时也要有厚德。质言之,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是既要靠自己自强自立又要甘心奉献社会,这样的人必然是大写的人,这样的民族必然是受人尊敬的民族。⑨中华民族的主流不是个人的单打独斗,而是集体和睦,如何实现真正的集体和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是顾己又容人的智慧之举,可以人人行之、终身行之。可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不但可以适用于落后之时也可以适用于领先之时,不但可以适用于一个人也可以适用于一个民族。⑩一个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会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不但可以使中华民族有尊严地屹立于世界,也会帮助世界其他民族共同进步,共同构筑和谐世界。
三、孔子的“仁者乐山”
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讲过一句著名的话:“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B11就自然山水来说,有山有水,自然是美好的环境。分析而言,在孕育于山东的儒学道德范围内,山与水又多少带有了道德色彩,山又相对优于水,孔子讲道德也就相对更重视山。再进一步说,孔子此处虽然涉及到山与水,但其中心内容是讲仁与智,山与水只是仁与智的一种形象表达。当然孔子以仁与智分别对应山与水,也是敏锐地看到了其中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就仁与智而言,孔子还讲过:“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未知,焉得仁。”(《论语·公冶长》)“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论语·卫灵公》)简言之,孔子对仁的要求是很高的,仁不能是空仁,必须包含智,并且仁者以自身为目的,自身充足,不受制于其他因素;而对于智,孔子认为智并不能独立,是仁的手段,如果只讲智而不讲仁,则虽得必失。如此不难体会到孔子在对仁与智的认识中,以为应该结合二者,实现仁且智B12;而如果不能结合二者,那么仁比智相对更好、更重要。就自然的“山水”加上道德的“仁智”而言,一般人往往以为此处的山与水、仁与智大体平等,甚至可以互换,然而仔细想一想,再加上道德的维度,可能并非如此简单。就仁与智对比而言,大体可以说,仁者有自己的原则与底线,不会违背原则、打破底线,甚至反而会为了原则而杀身成仁,这样的仁者就如同山一样不为所动,值得依靠与信赖,这样的仁者也就是静的(静以制动),这样的仁者也就能存之久远直至永恒(寿),后世才有“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之说;相对而言,智者如水一样灵活多变,这自然有一定优点,但如果离开了仁、缺失了德,这时的智之动就有可能违背原则、打破底线,这时的水、这时的动就开始具有了消极和贬义色彩,出现有违道德之事也就不奇怪。如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往往是以出卖原则尊严为代价的;“拉人下水”是让人出卖原则;“反水”是让人背离原有立场;“水货”是假而不真;“水性”是立场不坚、意志不定,这些都偏离甚至背离了基本道德立场,受到大家批评也就并不奇怪。可见,智者乐水、智者动、智者乐,其动反不如静,其乐反不长久(相对而言仁者则静则寿)。如此不难得出结论,在自然上,山与水似乎平等、似乎可以互换;但在道德上,智者与仁者还是不平等的,仁者高于智者,仁与智是不能互换的。或者说孔子的立场应该是仁者优于智者,仁者乐山更能代表孔子的主要立场,更值得提倡。扩展一下,就仁者乐山、仁与山而言,孔子之重视仁、创立仁学,也是有着地缘基础的,即东方仁或“夷俗仁”。据说位于东方的东夷人好仁、有仁德之风,这成为孔子仁学的重要思想源头。对此,庞朴[2]、谢阳举[3]都有过独到见解。稳重、豪爽,加上仁爱、诚信,形成了山东人特有的名片,提高了山东的文化软实力,增添了山东人的美誉度。
概言之,山—泰山—文化泰山,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龙马精神,东—泰—仁,泰山—孔子—仁者乐山,不管是纵向上的演变还是横向上的扩展,不管是自然上的特色还是文化上的赋予,不管是于个人还是于民族,不管是于山东还是于全国,文化泰山及其所代表的深厚意蕴最终都融入了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其中的领先部分。中华文化的继续维系与不断提升,文化泰山可谓与有荣焉,又可谓责无旁贷。
注释:
① 见《管子·封禅》:“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颛顼封泰山,禅云云;帝喾封泰山,禅云云;尧封泰山,禅云云;舜封泰山,禅云云;禹封泰山,禅会稽;汤封泰山,禅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皆受命然后得封禅。”
② 如齐桓公虽然是春秋第一霸,但管仲极力劝谏他不要封禅泰山(《管子·封禅》:桓公既霸,会诸侯于葵丘,而欲封禅。……于是管仲睹桓公不可穷以辞,因设之以事,曰:“古之封禅,鄗上之黍,北里之禾,所以为盛;江淮之间,一茅三脊,所以为藉也;东海致比目之鱼,西海致比翼之鸟,然后物有不召而自至者十有五焉。今凤皇麒麟不来,嘉谷不生,而蓬蒿藜莠茂,鸱枭数至,而欲封禅,毋乃不可乎?”于是桓公乃止),后来孔子称“桓正文谲”,其中齐桓公之所以被孔子称为“正”,应与齐桓公听从了管仲的劝谏最终没有去封禅泰山有关。与之相关,孔子对于鲁国季氏旅泰山十分不满(《论语·八佾》:季氏旅于泰山……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可见,在孔子眼中,泰山显然是政治秩序的重要代表。
③ 对于君主,封禅泰山当然需要很多很高的条件,不易达到,从而真正有资格封禅泰山的帝王也不多。对于臣子,能够参加封禅泰山也十分重要,如司马迁之父司马谈为未能陪同皇帝封禅泰山而深感遗憾。对于民族,满族源于长白山,但也让长白山与泰山相连,以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以为自己能入主中原提供根据,这多少能体现出泰山的重要影响。对于个人,孔子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言。
④ 最近几年,有所谓泰山“国山”之言论。有人提议希望泰山由“首山”而升格为“国山”,此说虽然遇到一些争议,但恐怕也要承认泰山在群山之中具备相当突出的优势。具体文章可参见王雷亭的《“泰山——国山”命题的提出过程及意义》(《泰山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第1~2页),汤贵仁的《泰山——政治山——国山》(《泰山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第2~3页),周郢的《泰山:中华国山》(《山东图书馆季刊》2007年第1期,第116~122页),刘凌的《“国山”建构的政治烙印》(《泰山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第7~12页)。
⑤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参见《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04页)
⑥ 如慈禧虽然给咸丰皇帝生子同治,但其地位依然比未生子的东宫太后慈安要低。慈禧虽然明知但也无可奈何,制度使然。据说慈禧在慈安死后大修陵寝,以示自己不甘居于人下。
⑦ 《尚书·旅獒》:“玩物丧志,玩人丧德。”
⑧ 《论语·季氏》:“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
⑨ 哲学家张岱年先生就把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参见人民网:“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追忆国学大师张岱年”)
⑩ 习近平2013年9月27日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获奖者时讲到: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见新华网,2013年9月27日)
B11 朱熹称:“乐,喜好也。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参见朱熹所著《四书章句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09页)李泽厚称:“用山、水类比和描写仁、智,非常聪明和贴切。作为最高生活境界的‘仁,其可靠、稳定、巩固、长久有如山;作为学习、谋划、思考的智慧,其灵敏、快速、流动、变迁有如水。真正聪明的人之所以常快乐,不仅因为能够迎刃而解各种问题,而且因为了解人生的方向和意义而快乐。‘仁则似乎更高一层,已无所谓快乐不快乐。”(参见李泽厚所著《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61页)朱熹是从整体上解释的,相对缺少从比较、对立的角度的分析。李泽厚也大体类似。当然也有从对比的角度来解释的,如金池认为:“孔子说‘智者乐水的初衷不只是在于描绘和修辞,而在于贬抑。人人皆知,水是万物所必需的,是可贵的,但是水的特性是随意流淌的,流淌到干净的地方就是干净的,流淌到肮脏的地方就是肮脏的。水活跃,周流不滞,是客观实际,但是流来流去,一忽儿干净,一忽儿肮脏,这能说是理想的吗?其中的贬抑色彩是再清楚不过的了。孔子说‘仁者乐山的初衷也不只是在于描绘和修辞,而在于褒扬。人人皆知,山是自然界的崇高者,是静态的。而它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山不像水那样到处流来流去,一忽儿干净,一忽儿肮脏。不乱流就会安于道义而持重不迁,就会保住它的高洁与敦厚,就会永远傲然屹立在广袤的大地上。这能说是不理想的吗?其中的褒扬色彩是再清楚不过的了。”(参见金池所著《〈论语〉新译》,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175页)
B12 扩展而言也有“见仁见智”之说(《周易·系辞上》有“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这时仁与智似乎大体平等,只是这种立场不存于《论语》,不具有道德色彩。
[参考文献]
[1] 戚焕丽. 孔子与泰山文化[J].东岳论丛,2007(4):110114.
[2] 庞朴.说“仁”[J].文史哲,2011(3):1618.
[3] 谢阳举.“仁”的起源探本[J].管子学刊,2001(1):4449.
[责任编辑: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