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帅++吕卉
摘要:本文从我国地质公园和矿山公园的种类、保护、开发和利用, 旅游、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和规划与设计等相关各方面对国家地质公园进行了综述,指出如何发展规划、建设和管理是国家公园建设的关键所在,并通过国家地质公园和矿山公园指出对国家公园应进行多学科的深入研究,尤其是要重视开发模式、规划及经营管理实践的研究。
关键词:国家地质公园;矿山公园;地质遗迹;地质景观;
国家地质公园和矿山公园,是指为了保护一个或多个典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科学研究、环境教育、科普宣传和生态旅游提供场所,而从国家层面划定的需要特殊保护、管理和利用的自然区域。
1、国家地质公园
我国是一个地质形貌丰富,类型众多,分布广泛的国家,为了保护这些大自然赐予中国的珍贵的地质奇观,我国于1985年建立了第一个国家级地质自然保护区—“中上元古界地质剖面”,位于天津蓟县,保护区内保存有二叠统地层中的古生物化石群,由海生爬行动物、菊石、三叶虫、鱼类、牙形石、海百合、腕足以及植物等组成,多门类生物构成的一个十分奇妙的三叠纪海洋生态系统,古生物化石丰富,很多化石都可在野外露头上见及,有的风化程度较轻,保存有完整的个体和精美的形态,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观赏价值,加之随处可见的地层剖面、沉积构造、地质地貌和地质灾害遗迹等地质景观,并且交通较为便捷,开发程度相对较高,是不可多得的进行科普教育和地质学旅游的理想场所。而且随着我国对地质景观保护观念的加强,截止至2014年3月,国土资源部一共公布七批共240家国家地质公园,标志我国地质公园建设和地质遗迹的保护达到了新的高度。
2、国家矿山公园
矿业遗迹是非常珍贵的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最好证据,具有巨大的科学研究和文化学术价值,所以要对矿山遗迹进行保护,要以矿业遗迹和地质景观为核心内容,并与人文资源相结合,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和开发模式,打造具有我国特色的矿山公园。而且,建设国家矿山公园可以有效保护和科学利用矿业遗迹资源,对加强矿山生态恢复与环境治理,和推进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经济转型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国为了保护重要的矿业遗迹,促进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使得传统依赖矿产资源作为经济支柱的矿业城市保持可持续健康发展,我国已经开始大力建设国家矿山公园。截止2014年3月,国家已批复建设72个国家矿山公园,其中已经开园的有23家,标志着我矿业遗迹的保护和矿业城市的健康转型都有了新的方向。
3、建设与模式研究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在空间分布上属于凝聚型,受中国大地构造控制,形成了东部沿海带、武夷山带、太行山- 巫山- 雪峰山带、环青藏高原带、秦岭带、南岭带6个集聚带,而且我国地质公园的开发程度与城市发展水平的空间耦合关系明显,但与区域经济水平之间没有明显的耦合关系。而且,目前我国地质公园系统的理论研究非常不平衡且极其薄弱,在开发过程中采用的多数是国外比较成熟的地质公园开发的模式和理论,国内自主研究的模式还很少,以笔者所在的广西为例,我们通过结合广西资源县猫儿山国家地质公园的现状,对其进行旅游营销的SWOT分析,认为其要打造以喀斯特地形地貌为主的旅游营销的发展方向和营销策略, 加大对地质公园内部景观的打造和升华,以使地质公园其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据此,我国地质公园体制与机制创新研究等是我国国家地质公园发展亟须加强的方面。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发现,国内开发时间较长,开发程度相对较高的矿山公园有内蒙古巴林石国家矿山公园、黄石矿山公园、盱眙象山国家矿山公园和景德镇高岭国家矿山公园,但是在其中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是管理的归属权,有的公园面积较大横跨了不同的行政区域,导致管理权不统一,同一个公园需要重复购买门票。其次是重视前期建设,后期管理懈怠:在部份国家矿山公园内,很多设施都出现了损坏并且无人维护,指路牌和地质景观的说明牌早已无法看清,园区内环境差,严重影响了游客的感知和满意度。
我们认为,我国的地质公园的管理和发展离不开管理模式的创新,要建立一种自上而下的垂直领导的产权管理机制,并且增加多学科专家队伍进行整体高度的规划。其次,国家地质公园的发展要依据科斯定理从“产权—效率”角度,构建覆盖全行业、全方位、权威的地质公园管理模式,将LAC(Limits of Acceptable Change)理论引入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的管理与规划当中,这也为解决国家地质公园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中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4、展望与启示
综上所述,开发建设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矿山公园并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已经是管理者们达成的共识,对未来国家公园的良性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管理者们多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开发模式,联合高校和工矿企业等进行深入二次开发,使国家公园的开发和管理水平早日步入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中来。
参考文献
[1].齐武福,地质公园概念界定和类型划分研究,资源环境与工程,2011,25(2):163-166
[2].许涛,陈龙,田明中,地质公园旅游者的参与动力与受益模式研究,资源与产业,2011.13(2):127-132
[3].史晓翠,孔媛媛,马潇,黄金地质公园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33(1):83-85
[4].张楠,张蕾,张红娟.浅论矿山公园规划———以内蒙古巴林石国家矿山公园为例.四川地质学报, 2007:27(1): 44-46
[5].田双双,张丽琴,田燕燕,矿山公园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探析———以黄石矿山公园建设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825-7827
[6].黄敬军,华建伟,王玉军,等.废弃露采矿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以盱眙象山国家矿山公园建设为例.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7, 18(2):46-5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