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宏燕
1.1 综述
该项目主要的测量任务是对整个矿区范围进行1:2000地形测量、勘探线剖面测量、地质界限测量、工程点放样及测量。
1.2 完成工作量
本次勘查区完成E级控制点测量2个、图根控制点测量2个,完成率100%;完成1:2000地形测量面积为2.27平方公里,完成率为100%;完成勘探线剖面测量2.39公里,完成率为100%;完成探槽放样9条,完成率为100%;完成钻孔放样6个,完成率为100%;矿区1:2000比例尺地形图编绘工作。
1.3工作安排
本次测绘任务依照原计划安排,工作开始于2014年6月4日,在6月15日顺利完成了地形图测量外业工作,6月15日至6月20日完成1:2000地形图内业编绘工作。
1.4 投入人员及设备
本次工作共投入技术人员3名,GPS卫星接收机4台,测绘软件2套,工作车1辆。
1.5 勘查区概况
矿区位于新疆清河县红柳沟东部,矿区行政区划属奇台县。距奇台县,汽车行程约200千米,均为柏油路,交通方便。
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90°14′36″北纬45°08′24″。矿区平均海拔高度约1200-1300米,为丘陵地貌。
1.6 已有资料的利用与分析
在新疆测绘地理信息局收集了矿区附近的国家C级GPS控制点三个,成果坐标系为1980西安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90度,3度带第30带坐标成果。收集了国家高等级水准点三个,高程系统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成果精度可靠,可作为测区首级控制网平面和高程的起算点,具体成果见已知点成果表。经现场踏勘,收集到的3个国家C级GPS控制点及3个国家水准点,实地均保存完好。3个国家C级GPS控制点分布在勘查区北面、3个国家水准点分布在勘查区东南面,距勘查区都较远,分布情况较差,基本满足本次工作的基本控制需要。
2 作业依据
本次作业主要根据以下规范、标准、规定为依据进行实施:
2.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2、《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2.3、《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GH/T2009-2010)
2.4、《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一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
2.5、国家标准CH/T1001-2005《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
2.6、国家标准GB/T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3 控制测量
3.1 平面及高程控制测量
3.1.1平面、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及观测
为了满足地形图测绘的需要,按照设计要求,在国家等级控制点
的基础上,利用GPS静态测量,在勘查区内加密 E级GPS控制网点2个作为测区的首级平面控制点,埋石点2个。E级GPS点控制点编号分别为:E001—E002。
GPS静态测量的外业观测采用四台瑞德R90双频卫星接收机进行
数据采集。外业观测采用边连接法,数据采样间隔为10s,每个时段≥45分钟,卫星截止高度角为15°,最大边长15.5公里,最小边长0.35公里,平均边长9.2公里,观测时观测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做好每项记录,并量取仪器高。
3.1.2 GPS外业数据处理及检核
将GPS外业观测数据导入南方测绘 G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解算,平均基线边长为:9.2km。基线长度精度按下式进行统计:ó= = 92.5 mm(其中固定误差a=10 mm、比例误差系数b=10)。最大复测基线的长度较差是±2mm(基线是03701562-AQ611562),允许较差: ó=261.6mm。
GPS网共得到12个同步环,8个异步环,独立闭合环各坐标分量
闭合差统计,见表1。
表 1 单位:mm
WX最大值 WY最大值 WZ最大值
同步环 14.507 -22.632 7.858
异步环 -7.072 -30.028 -7.249
允许值 =480.6 =480.6 =480.6
3.2 高程控制测量
本次高程控制测量与平面控制测量利用GPS静态测量同步进行。利用收集的国家C级GPS控制点作为起算点,在瑞德GPS数据处理软件中进行平面GPS拟合,求出各待定点的1985国家高程值。高程控制网,最大垂直残差为44mm。高程控制测量精度满足规范要求。
3.3 图根控制测量
3.3.1测区坐标系统转换参数的获取
利用控制网平差成果中的WGS-84及1980西安坐标系统下的两套坐标解算成果(埋设的2个E级GPS控制点和AQ63、AQ64、BNBN控制点坐标的两套成果)求取坐标系统转换参数(七参数)。转换残差详见参考点的转换残差表。
3.3.2图根控制点的施测
图根控制点使用瑞德R90双频卫星接收机采用GPS(RTK)技术动态观测。作业时将基准站架设在勘查区中部,流动站到勘查区的二个控制点E001、E002进行比测,然后在进行图根控制点的观测。比测结果精度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具体结果详见GPS检核点较差对照表。
图根控制点坐标成果详见控制点成果表。
4地形图测绘
1:2000比例尺地形图测量采用数字化成图的方法进行测量,即外业用GPS(RTK)技术采集数据并手工绘制草图,内业计算机成图,基本等高距为1m。endprint
4.1 野外数据采集作业情况如下:
4.1.1、采用GPS(RTK)技术方法测量时,每次架设基准站后均联测已知点进行了检查,平面位置偏差均小于图上0.1mm,高程较差小于1/10等高距。
4.1.2、基准站和流动站最远距离为3Km。
4.1.3、绘制草图时,采用图式符号进行绘制。
4.1.4、草图明确标注了所测点的测点编号及所测各地物地形要素间的相关位置。
4.1.5、对测区范围内的、电力线、道路、房屋、水系、地类界等地物进行了实测。
4.1.6、地貌按其地形变化进行数据采集,1:2000地形图地形最大点间距50m。
4.1.7、为保证每个野外采集的数据合格,每天将野外采集的数据从仪器传输至计算机,对原始数据进行检查,GPS(RTK)点的水平精度、垂直精度、PDOP值、基线长度、RMS值均符合规范要求,对不合格点、漏测点进行了返工。
4.2 内业机助制图
将野外采集的数据传输至计算机,以Auto CAD制图软件为平台的《南方Cass7.1成图系统》专业软件进行内业处理,并存为Auto CAD2004 *.dwg的图形文件,根据地质工作要求最终将Auto CAD2004 *.dwg的图形文件转换为Mapjis图形文件,其作业情况如下:
4.2.1、将GPS(RTK)数据转换成软件所认可的*.dat文本文件。
4.2.2、展点并绘制地物,地形图符号绘制执行《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
4.2.3、软件数字化绘制地形图,地形地貌利用等高线及地形线表示,软件绘制等高线,建立三角网时三角网的角度大于15°边长小于30米,每隔四根首曲线加粗一根计曲线;计曲线注记高程,字头朝高处。
4.2.4、软件展绘高程注记,注记密度为50m。
4.2.5、图面编辑整饰。等高线遇到房屋及建筑物、双线道路等中断,地形点高程注记为0.1m, GPS埋石控制点高程注记0.001m。
4.2.6、地形图分幅采用任意工程图幅,并存为Auto CAD2004 *.dwg的图形文件。
4.2.7、数字地形图上各类地形地物符号设定了不同的图层、颜色。
4.2.8、数字地形图上所有坡、坎复杂地形均用等高线合理表示。
5 成果检查
在各项外业完成后,在现场对地形测量外业进行了抽样检查,以保证资料的准确性。
地形图外业检查首先进行现场巡视检查,确定没有漏测与粗差后,对明显地物点及地貌特征点重新测量检查其精度。检查方法采用散点法按测站精度实地检测点位中误差和高程中误差,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经外业检查合格后,内业地形图绘制完成,经作业人员进行内业自查、互查,科室进行内业100%检查,图幅内测站点密度能够满足测图要求,地物、地貌测绘较仔细,点位位移小,等高线绘制较合理、清晰自然,各图层颜色使用恰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