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解决的体验式教学设计研究

2015-03-10 12:11吴慧华
新世纪图书馆 2014年1期
关键词:信息素质体验教学问题解决

摘 要 论文以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为例,论述了教师将预定的教育内容和目标创设成丰富多样的问题情境,以问题解决为核心进行信息搜索、信息分析、信息组织等体验式教学设计,以及大学生在围绕问题解决进行信息查找、利用、组织、评价的学习过程中达到信息素质知识建构。

关键词 问题解决 体验教学 信息素质

分类号 G254.97

A Study of the Problems-Solving Experienced Instructional Design: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Attainments Course

Wu Huihua

Abstract Taking the teaching of information attainments cours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he teachers should make use of problem-solving experiences instructional design to divide their scheduled teaching content and objectives in the creation of various practical problem situations, then center on the problem-solving to further design the teaching steps such as information-searching, information-analysis,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and so on. It also discusses how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should build up their own knowledge of information attainments in the process of the information retrieval, application, 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 focusing on the problems-solving.

Keywords Problem-solving. Experienced teaching. Information attainments.

信息素质教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多方面吻合了体验式教育理论及其教学原则,教学模式与体验式的教学具有天然相似之处。进入21世纪,国内的信息素质教育学者积极倡导体验式学习理念或践行建构主义理论,如运用案例教学法、兴趣教学法、课题教学法等从事信息素质教育(以文献检索课为主)[1-2],但基于实践问题解决的体验教学设计在信息素质课程中尚不多见。

加涅认为,教育的中心问题是教会人们思考,运用他们理性的力量,成为更好的问题解决者[3]。学者陈亮认为问题解决是个体生成新的知识使实践性问题得以有效解决的过程[4]。Robert Taylor认为一个具备信息素质的人,首先应知道许多问题可以使用信息来解决。保罗·泽考斯基更明确指出信息素质就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得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信息素质课程离不开体验式教学的有效运演与实现信息解决问题策略,这不仅与体验式教学的内在需求有关,而且还与问题解决的本质特点相关。杨阳与张新民提出信息素养的教学必须注重将信息用于制定决策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去[5]。笔者在工作和教学实践中发现:当前大学生信息素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信息意识,对自我潜在信息需求模糊。基于以上思考,2011年申报江西省教改课题获批。课题组结合信息素质教育内容、目的与信息素质核心能力,在“新生入馆教育”、公选课“大学生现实问题与信息解决策略”与图书馆“一小时讲座”教学中,探索合理运用信息解决实践问题的体验教学研究。

1 课程模式的内涵和价值

1.1 课程模式的内涵

信息素质教育与其他知识性的教育不同,具有主体性、个性化、开放性特点。结合大学生信息素质的现状,经课题组集体讨论,我们把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为: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通过信息检索解决学习、生活、科研等问题的能力。具体而言,结合大学生专业论文设计、求职、考研、公务员考试、四六级考试、留学、恋爱等诸问题设计系列专题,将学生的信息需求与教学所要学习的内容、知识以及技能紧密结合,老师带着学生围绕问题运演一系列信息搜索、信息分析、信息组织等教学活动。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前提下,以问题解决为中介进行求知、求解,由此引发信息需求,引发系列信息搜索、信息分析。课程的核心始终把解决问题作为获取信息的源动力,将课程中所要学习的内容、知识以及技能贯穿于整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让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研究问题的实践中,引发强烈求知欲,激发学习动机,增加学生利用信息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其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习惯,以达到培养学生获得信息的策略和方法,体验、感悟利用信息解决实践问题效能,最终达到建构新知识的目的,完成信息素质教育的意义。

1.2 课程模式的价值

1.2.1 以“问题”为核心,促进学生多元能力的发展

运用信息有效解决实践性问题需要调用多种思维方式。因为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研究的过程本身就充满创新意识,需要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包括主体认识信息需求及问题所在,制订信息检索策略,掌握信息检索技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利用、组织信息,将新信息融汇到现有知识结构中,在批判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信息技术与技能,从而促进了学生多方面能力发展,如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思维的能力、严密分析的能力、从不同视角看问题的能力、获取和评价信息的能力、组织信息的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endprint

1.2.2 践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是现代大学教育价值理想和思维原点,是现代大学教育根本所在。体验式教学是践行“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产物,它不仅仅着眼于使学生获得某些知识和某种谋生技能,而重在关注对学生身心的培养[6]。在信息素质课程中进行体验式教学,不仅仅是传授信息知识与技能,更着眼于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方式的训练,重在将学生已有知识有效运用于解决实践生活与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这不仅有利于加深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认知、信息情感,而且有利于大学生真正体验学习的本质,彰显一种实现人的发展社会化与个性化统一、教学的科学化与人文化统一。

1.2.3 基于真实情境问题的学习

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其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在于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检索技术,凭借信息源、信息工具,分析和鉴别网络资源、纸质资源、多媒体资源等多种方式去了解问题,创设出一个个真实的情境问题的学习。教师可以通过现场创设呈现利用信息解决问题整个过程;也可设定问题组织大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可组织学生自选问题到电子阅览室进行实际操作,提高搜集、分析、整理对解决问题有用的信息技术和技能。通过创设系列问题情境,让大学生在解决实践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信息知识、提高用信息解决问题的技能,训练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多渠道去认识问题,从而对问题的解决有一个比较深刻的理解。

2 解决实践问题的体验式教学设计

在教学设计与实践过程中,课题组针对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相关课程教学实际情况,进行了实践问题需求调研、教学内容分析、体验教学设计。

2.1 实践问题调研、分析与设计

问题设计一定要恰当,它是体验式教学设计的核心。从教学中我们发现只有将大学生人生发展中的问题融入问题设计,才能激发学生参与的深度与广度。同时问题提炼要关注与学生的生活及已有的经验背景的契合,要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基本特点、情感体验、潜在需求、价值观的形成,并与课程目标紧密联系,达成共同目标,得到学生认同;还要注意设计一些拓展性的论题以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此,教师课前要及早准备,对学生现实问题与信息需求进行调查、观察、访谈,广泛搜集。

问题搜集途径:一是从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文献中挖掘、梳理;二是结合平时教学实践有目的地进行观察、访谈;三是运用书面、在线调查;四是充分利用博客、QQ群、MSN、BBS等即时通讯工具沟通获得。经过汇总分析、间接推断及挖掘,发现学生最为关注是学业、未来职业、情感、人际关系问题,基于大学生的学习现状与文化背景我们从以下几点对问题进行具体描述。①课堂讨论题:如要想在社会上立足,最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我们学习期间该如何做准备?在大学期间搞兼职是否有利于自己专业的发展?谈恋爱应该掌握怎样一个度?文凭重要还是能力重要?②教学专题:如何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如何利用信息源提高休闲质量?大学生创业应该做哪些准备?如何系统获取课程专业资料——以《红楼梦》为例?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地图?当梦想与现实出现严重反差时该如何调节心态,怎样面对?③实习题:如何查询求职、考研、公务员、四六级考试资源?如何系统获取课程专业资料(自选)?

2.2 教学内容分析、技能匹配设计

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基于大学生现实问题、问题解决、体验式教学等要素有机融合的考虑。具体在教学中将大学生实践问题与课程内容逻辑协调起来,将相关教育内容融于问题解决中。谋划好哪些问题适合在课堂中由教师教,哪些问题适合在课堂中运用讨论法、角色法、辩论法解决。在开课之初向学生阐明老师的教学意图与方法,在群共享上传教学计划与安排。

2.2.1 专题教学内容分析与设计

首先:简述选择专题背景及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选这个问题作导学,再引导学生分析表述专题的内涵,内容构成要素,相关概念的理解及涉及相关信息需求类型,最后现场根据需求向不同类型信息源辐射进行信息获取演示、讲解。教学讲授中依据专题内容各有侧重地渗透信息知识、信息技能、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如在讲授如何综合获取求职资源专题时,进行印刷型、网络型、声像型信息资源特点比较及功用甄别。在讲授如何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做好毕业论文设计时,侧重常用数据库检索特点的比较,比较图书、期刊、报纸特点,比较检索表达式不同编排方式的检索结果等。在讲授如何利用信息源提高休闲质量时,重点培养学生检索技巧和检索策略,拓展检索思维。引导学生分析、挖掘专题课题中隐含的检索词(如同义词、近义词)运用,科学地编写检索表达式,进行主题词、关键词、分类号、相关性词的选取训练,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信息检索技巧。为了拓展对专题的深入理解,引导学生关注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的参考文献,与本文内容上较为接近的相似文献,同行关注较多的具有科学研究上的较强关联性文献及相关作者、相关机构等。通过比较分析,帮助学生提高信息鉴别、评价、利用、组织等能力。在各专题穿插文献检索技能教授中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

2.2.2 讨论课内容分析与设计

讨论课是以讨论为中心的体验式教学,教师要精心安排。选好问题是讨论的前提,问题要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问题要有讨论的价值。讨论题内容设计侧重于关注与学生的生活及已有的经验背景的契合,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及价值观的评估,关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而问题提出与问题解决等方面都具有不确定性,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评价的标准也不唯一,为学生提供对同一问题进行多种角度的观察比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机会。这样的讨论便于集思广益,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建立立体式解决问题方式,促进大学生分析、综合、评价等高级认知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都大有裨益。讨论题在开课之初公布在群空间里,予以学生充分时间准备。讨论时间安排在第十二周左右,方便学生结合运用已学检索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生命感受进行知识整合。endprint

2.2.3 实习内容分析与设计

体验式教学原则之一是尊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体验提高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实现“从做中学”“从活动中学”;从信息素质认知教育内化为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在实习内容上主要选择适合大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可解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训练,带着问题进行体验式学习。在实习之前列出相关要操作的数据库、网站,老师现场亲临指导。如实习题:如何系统获取就业、考研、四六级英语、公务员、课程论文等资源?要求学生依照在“银符考试网”亲自体验网上做题、交卷、评卷及改变试卷背景,让学生充分体验数据库使用的便捷与人性化的特征。根据学生个体目的获取“超星图书馆”“网上报告厅”“网易公开课”视频资源,让学生观看中外名师教学视频,感受大师级教学风采,领略卓越的专业思想、教学风格,充分体验声像型信息资源的优势,从而在认知、知识、能力等方面得到拓展和提升。

2.3 问题情境分析与设计

体验教学中强调重视实践教学,注重创设丰富多样的体验活动。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来看,学习总是与一定情境相联系的,获得知识途径是接受他人传授、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借助他人帮助、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因此,在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中应注重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环境与现实相接近。教师根据预定的教育内容和目标,科学、有效地创设丰富多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达到身临其境的体验,使学生在特定情境影响下内化教育功能。体验式的教学创设情境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采用构建师生沟通平台、问卷调查、课堂讨论、数据库的实践操作、角色法等。下面是几个情境案例。

案例一:构建和谐的沟通平台。如建立信息素质教育QQ群,及时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个人情感、专业学习中的困难,在“此时此地”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吸收,从触景生情中生成知识。其教学程序和指导有利于促进个体需要、愿望和情感的自由表达;教师在此时更多地充当友好的倾听者和咨询者,并对学生作出个性化的、及时的反馈。“教师在社区里扮演一个有经验的学习者角色,不再只是告诉学习者已经学过的事实性和概念性信息,而是更多地计划怎样推动学习进程”。

案例二:在数据库教学过程以“当梦想与现实出现严重反差时该如何调节心态?”为例,开展一系列检索实践活动,将检索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实际检索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教师现场进行多途径(数据库、网络、纸质图书)操作,从多种载体(纸质、数字、视频、音频)查找相关研究文献,与学生一起多角度(从社会、文化、制度、个人)分析、讨论为什么会产生梦想与现实出现严重反差原因。并利用数据库找出专家如何给出调节心态的对策。在每次课后不停留在提供体验问题的答案上,还必须画龙点睛地“授之以渔”,并布置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系统查找相关的文献,使学生更深刻地把握学习的实质。

案例三:讨论课以“大学期间搞兼职是否有利于自己专业的发展?”“先就业、还是先考研?”“文凭重要还是能力重要?”为题进行自由讨论。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发现,学生还是能够运用已学检索知识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生命感受进行知识整合。在讨论中能够各抒己见,此起彼落,有的学生在讨论时多次发言,充分享受体验学习的过程和乐趣;有的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实践和体会谈论兼职给自己带来的能力提高;有的提出选择什么样兼职更利于专业的发展;有的学生在阐述自己兼职成功时也提醒同学千万不要忘记学业。在讨论“文凭重要还是能力重要?”学生或者根据自己体验,或者引经据典阐述文凭与能力关系。在讨论中学生在多种观点的碰撞、交流中逐步丰富、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并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要鼓励、启发和引导并重。首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后启发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讨论主题和争论的焦点上,最后引导讨论向纵深发展,研究关键问题,以便使问题得到解决。在评价学生时要用表述理解形式肯定学生,不要急于发表意见,教师在谈出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心得和看法时,即评价要适时、适度、重视发展性评价以及倡导多样性评价。

3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本研究教学评价主要是选取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评价的方法运用了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

量化评价是依据学生对学习效果自我评价调查和图书馆数据库使用统计。调查结果显示:72%的学生认为自身的问题能够通过检索获得信息解决;82%的学生具有自身的问题是可以通过信息解决意识;77%的学生能更好地找到和选择信息;63%的学生能更有效地评价所找到的信息;31%学生能经常使用数据库,与全校经常使用数据库学生只有9.74%相比提高了21.26%。另项数据显示:我馆电子资源的使用率逐年提高,“中国期刊网”2011全年检索次数比2009年增长266%,“中国期刊网”全年下载次数2011年比2009年增长190%;“超星电子图书”全年阅读统计,2010年比2009年增长160%,“网上报告厅”点击率成为江西省高校榜首。总之,受过教育学生现在已熟悉了多种资源,并能访问、查找、选择、评价和利用合适资源来解决问题。

质性评价方面,同学们的学习体会充分证明了这种教学方式的可行性,有的同学如是说:

“在课堂学习中,提到了许多大学生密切相关的问题和许多解决方法。我们通过在课堂学习的内容,知道去哪找更容易获得这方面的信息,通过系统的学习信息检索,我们在生活学习中时信息需求就更容易满足。”

有的同学这样认为:“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不仅让我更懂得如何使用网络寻求我需要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老师的课让我有了使用网络数字资源的习惯,习惯用网络来帮助我的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 1 ] 朱小玲.体验式学习与信息检索课程的改革[J].图书馆学刊,2005(4):24-25,101.

[ 2 ] 熊菊敏,喻华林.基于建构主义的文献检索课教学设计[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9(1):114-115,119.

[ 3 ] 盛群力.现代教育原理.策略与设计[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7.

[ 4 ] 陈亮.体验式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8.

[ 5 ] 杨阳,张新民.信息素养的生命周期[J].图书情报工作,2009,53(3):30-33.

[ 6 ] 胡亚敏.以生为本探索体验式教学的本科人才培养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1(18):38-39.

吴慧华 上饶师范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江西上饶,334001。

(收稿日期:2013-12-02 编校:邹婉芬)endprint

猜你喜欢
信息素质体验教学问题解决
公共图书馆对用户信息素质的培养
抓住方法,实施体验教学
高校学生信息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优化体验教学,创建高效英语课堂
初中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解析
信息技术与“测量学”课程整合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