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菊誉
摘要:
1929年生于日本的草間弥生是一个孤独的孩子,在她小时候就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圆点充满了强烈的兴趣,原因是小时候患有神经性视听障碍,这一切来自她的幻觉,这场疾病使她看到的世界仿佛隔着一层斑点状的网。镜子,圆点花纹,生物触角和尖端都是她的作品中重复出现的元素,她名声鹊起是在1957到1973年在美国期间的行为与偶发艺术的碰撞。草间弥生所用的创作手法有绘画、软雕塑、行动艺术与装置艺术等。她的创作被归类于女权主义、极简主义、超现实主义、原生艺术、波普艺术和抽象表现主义等。
关键词:疾病;感情;圆点;展览
草间弥生的早期创作就淋漓尽致的显示出了自己的特色,她善于用高彩度对比的圆点花纹加上镜子,大量包覆各种各样物体的表面,如地板、画布、墙壁、家里会出现的物品等。她的衣着打扮与作品融为一体,以短上衣和非常强烈的眼影妆被人们深刻的记住。她的作品中的每一个元素一起构成了一个我们不曾看见过的空间,走进她的作品我们可以放下一切,将自己沉浸在其中。当我们从她的作品中获得幸福时,其实草间弥生想要传达的正是,为什么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没有充满这种幸福与快乐呢?
她经历的苦难很多来源于她的疾病和家庭。她说:若不是为了艺术,我应该早就自杀了。从我开始懂事以来,每一天每一天都很想死。草间弥生无限延伸、不断重复的艺术风格,从绘画延伸到雕塑和装置艺术,引领了未来美国波普艺术的潮流。1958年在纽约期间,草间弥生的工作室就在唐纳德·贾德工作室下面,与伊娃·海丝为邻居。在那里他们这些艺术家过着彼此协作、彼此支持的生活。
草间弥生还和长自己26岁的约瑟夫·康奈尔卷入过了一段“激情澎湃但却柏拉图式”的恋情,约瑟夫·康奈尔对草间弥生一见钟情,这也是草间弥生毕生感情的开始,也是终结,但是遗憾的是约瑟夫·康奈尔的母亲不同意他们的恋情,就这样两位为了艺术而疯狂的两个人始终没有终成眷属。在约瑟夫·康奈尔病危时,草间弥生回日本看望父亲,很不幸就在这期间,约瑟夫·康奈尔去世了,以至于去世时都没有再见到草间弥生,草间弥生从此孤独一人。
在1973年她回到日本之前还曾启发了安迪·沃霍尔创作了壁纸艺术,并将“软雕塑”介绍给了奥登伯格。如果通过这些历史情况对她的作品进行评价,我们会发现,她完全可以接触并参与流行于日本和美国的不同风格、方法和话语。因此,她的艺术作品并非是在某一个特定的地域中发展起来的,而是不断流动的国际化潮流交汇的产物。
重复性的圆点对草间弥生来说,与其被当作她与世界沟通的途径,不如说是一种治疗。她的作品是她克服生活磨难的良药,她开始画这些斑点,它们像是细胞,种族,分子,这是最基本的元素。她用它们来改变固有的形式感,刻意地制造连续性,来营造一种无限延伸的空间,置身其中的观众无法确定真实世界与幻境之间的边界。她希望每个人都能拥有一个美妙而充满意义的人生,希望她的作品可以让别人感动。《永远的爱》,《灵魂的光彩》,《赞美人生》等作品都充满着她所要传达的这份期待。
草间弥生在上海个展中看不到她早年的日本画,以及1950年代开始以水性综合材料创作的光怪陆离的图像——她的近期作品也正是这些图像发展而来的。只以她近期的绘画和装置、雕塑为主,但即便观众还没有入场,上海当代艺术馆外的万人空巷之势也足以说明已大获全胜。参观者无论中外、长幼,都冒着12月的严寒耐心地排着队等待着进入这位84岁日本女艺术家的神奇彩色梦界,等待一睹她绚丽的《无限镜室—灵魂波光》以及《涂满的房间》。观众可以在《涂满的房间》用彩色圆点在她的作品里随意“粘贴”。她的绘画迸射出的强烈色彩;雕塑的可触之感,以及装置中闪烁的光感营造了一种令人迫不及待的诱惑。直接的视觉刺激仿佛迷幻之术,让直觉的负荷陡增,对于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的观者都是这样。
但遗憾的是,由于墙上的题签和展览小册子上的信息不足,我们很难从这个展览上看到草间弥生在艺术史上占据的重要地位,以及她的作品所诞生的艺术国际化这个重要的语境。我们只能在查阅一些关于她的资料中获知她是多么一位传奇的人物,她传奇般的地位早已奠定。在“亚洲”和“女性”这两个弱势群体身份下,她不仅通过其镜像装置挑衅了重力的概念,而且也试图从男性主导的艺术平台上飘身而起。
《无限的镜像空间》系列是她最著名的系列之一,镜子、灯泡、不同的色彩和水一起构成了这样一个无限的空间。透过方形的小窗户,除了由于镜面反射而洒落于整个房间的多彩灯光,观者还可以看到自己在镜面中被无限复制。而水的深度是无法预测的,它的尽头也不可预估,在这个无限空间中,现实生活中的方式都无法用来感知这个世界的奇妙。虽然仅隔一面墙,但是我们好像置身于两个不同的世界。
草间弥生是一位难于解读的艺术家,在日本当代艺术的轨迹上,开创了属于她的波点时代。在持续地进行空间三维转换方面,她用这些闪烁的点构成漂浮的世界。草间弥生的一生包括她的作品不是我们用一段文字就可以表达清楚的,她是女性中的弱者,但她却又是艺术界的精英。
参考文献:
[1]《無限的網──草間彌生自傳》,草间弥生,2011-3-1
[2]《就是喜歡! 草間彌生》,Pen編輯部,臉譜出版社,201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