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4年是智慧旅游元年,从国家到地方都在积极推进智慧旅游的建设。然而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规划实践,智慧旅游都还处在起步阶段,研究发展机制和人才培养尤其显得关键。
关键词:智慧旅游;发展机制;人才培养
互联网时代,游客出行方式和旅游产品都发生了质的改变。随着互联网普及率和手机网民比例的逐年增加,已经有近九成游客通过互联网来获取旅游相关信息。信息渠道的改变同时意味着游客需求的升级,游客不仅限于原来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基本需求,同时也要实现资讯、投诉、反馈、分享等线上行为。这对推进旅游信息化、发展智慧旅游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智慧旅游的概念
智慧旅游就是利用通讯新技术,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工具,为游客在信息收集、机票酒店预定、行程安排、游记发布、后期评价等方面提供智慧化服务,提升游客在旅游活动中的感受性和体验性。智慧旅游是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智慧旅游为旅游加入“智慧配方”,让游客体验更加立体、欢乐的旅游,最大程度为出行者提供人性化、便捷化服务。智慧旅游是非常生活化的概念。它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智慧旅游最核心的东西是智慧。智慧体现在哪里?就是整个过程的所有数据,数字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因为智慧旅游服务的是游客,游客的体验是其中最根本的原因。
二、智慧旅游的提出
第一,问题倒逼。2013年中国旅游业收入将近3万亿元,国内旅游人数突破32亿人次。这是前所未有的高度。随之而来的是,中国入境游进入了一个平台整理期,国内旅游行业的矛盾也开始展现出来。第二,形势所需。改革开放后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但旅游收入单一,经济模式不够多元化,中国旅游业还处在第一桶金的状态下,时刻面临着竞争和挑战。第三,发展所需。在2014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支撑经济的同时,还要调剂社会和谐。这也对旅游发展的思维升级提出了要求。用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理念,已经无法应付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了。此时提出智慧旅游,用一种不同于传统的理念,系统、全面、综合、整体地考虑旅游发展,让旅游业能够可持续地健康发展。
三、智慧旅游的特点
(一)不被传统思维所束缚
智慧旅游的核心理念是要创新、开放、不同于传统。智慧旅游不能被传统理念所绑架。这是最关键的一点,因为我们之所以提出智慧旅游,之所以要创新,就是因为很多传统理念已经无法适应今天的市场需求。如果发展智慧旅游还以传统模式来进行,肯定不会有很好的效果。智慧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过程当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思维方式,旅游行业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利用智慧旅游的思路来探索发展模式。
(二)不被数据技术所绑架
我们不能否认技术在智慧旅游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但智慧旅游其实是一种产业发展的理念,并不是某种技术就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智慧旅游需要技术,但是它需要的是旅游所适应的技术,而不是硬性将技术和旅游业务拉在一起。现在各地各企业在发展智慧旅游时,往往在想要利用大数据、移动通讯等新技术,这实际上是错误的。技术的保鲜期越来越短,旅游业并不需要技术领域 里最高精尖的部分。再高端的技术,如果跟旅游业务结合不当,起不到任何作用;再简单的技术,只要能解决我们的问题,就是最好的技术。
(三)需要目标与举措相结合
智慧旅游是实践与梦想相结合的,现在智慧旅游存在的跟让人焦虑的问题就是落地。如果近几年内智慧旅游还不能扎扎实实地落地,不能转化为产业促进力量,其实就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所以在制定旅游发展规划时,既要有宏伟的目标,又要有落地的举措。
四、智慧旅游的推动
2014年,国家旅游局将旅游业发展主题定为“智慧旅游”,全国各地旅游局以智慧旅游为主题,引导智慧旅游城市、景区、酒店等旅游目的地建设,通过信息化 技术带动旅游业发展。为继续推动将“智慧旅游”从概念走向落地、从试点走向普及,全面普及“智慧旅游”思路及方法,集中展示“智慧旅游”实施成果,带动旅 游全产业及相关产业的跨界融合发展。2014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要“制定旅游信息化标准,加快智慧景区、智慧旅游企业建设,完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这是对今年国家旅游局提出“智慧旅游年”主题的有力推动,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机制保障。《意见》提到,要“完善国内国际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建立互联互通的旅游交通、信息和服务网络”。这也与智慧旅游的发展是不谋融合的,旅游的传动性最为明显,要达到智慧旅游,必须要实现信息和数据的相互贯通。《意见》为有志于智慧旅游建设的行业企业也带来了积极的消息:“打破行业、地区壁垒,推动旅游市场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上市”。对于旅游企业、尤其是处于内涵建设模式的企业来说,提供了资金方面的政策倾斜,为充分的市场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巨大空间。
五、智慧旅游的障碍
(一)产业惯性
产业惯性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具有沿原有轨迹的倾向,即调整发展轨迹的迟缓性。传统的旅游产品是具有惯性的,比如旅行社设计线路、景区售卖纸质门票等等,包括游客自身的习惯也有惯性,这一点是需要随着时间来慢慢调整产业结构的。
(二)数据理性
数据理性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数据的准确性。智慧旅游是以数据为依托的,如果提供的数据不够准确,就不可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反馈,这是智慧旅游的数字化基础。
第二点就是数据的伦理,也就是说数据是否公平公正,会造成信息不对称,从而对游客决策产生影响。如果没有好的数据伦理,所谓的智慧旅游就不是“智慧的”,而是“奸猾的”旅游。而从中国目前的状况来看,数据伦理的意识还比较薄弱,数据的客观公平还有待提高,所以智慧旅游是一个持续长期发展建设的过程。
当前智慧旅游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人才培养。就目前而言,国内智慧旅游建设和实施的比较好的地区,往往是过去十年在旅游信息化方面工作成绩突出的区域。而更多的地区没有专业或者充足的人员,而智慧旅游人才更是捉襟见肘。智慧旅游人才是复合型、交叉性、专业性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起来难度系数高,这就必须考虑到要构建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作者简介:张成玉(1980- ),男,汉族,山东菏泽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