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例,用“三教七管”教学模式设计教学,作为一个教学案例,集中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已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要求。
关键词:三教七管;语文教学;案例设计
“三教七管”教学模式是在行动导向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的指导下,确定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七个环节构成: 学习准备、目标任务、尝试行动、变式挑战、学习交流、评价达成、回顾延伸;教师通过学习目标和任务的确立、学习活动的实施、学习结果的评价,保证学生学习过程的科学和规范,同时通过七个环节的学习情境设定,有目的、有计划、有措施地培养学生“学习预备、目标任务、主动探究、挑战困难、学习交流、评测达成、回顾提高”七个方面的学习意识和习惯,最终形成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我管理能力,实现融“知识、能力、人格为一体”的一种教学模式。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例,用“三教七管”教学模式设计教学,作为一个教学案例,集中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已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要求。
一、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习预备意识,引发学习动机。上课前要求做到三点:1.关注情绪,创造心情,引起动机。2.消除干扰,建立信任与合作关系。3.工具、资料准备、知识准备等。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抒情名篇,教学前笔者就布置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完成学案。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学案(部分)
1.用两至三个词语来简要概括你初读这首诗歌时内心所感受到的情感。
2.关于海子
a.你根据诗歌想象的海子形象
b.现实中的海子
3.思考:文章中两处出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感情发生了怎么样的微妙变化?
4.思考:有人说,这首诗歌实际上就是海子写给世人的一封绚丽的遗书,对此,你怎么看?
5.你对海子选择的人生结局怎么看?简要说明理由。
二、目标任务
目标任务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习的目标任务意识。此环节教师要努力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学生的心理期望,明确课堂学习目标,鼓励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分析任务要求并规划行动步骤。
本课教学中笔者播放多媒体视频文件《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给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名家的朗诵中走进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学生在观看和聆听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过渡到新课学习,同时,适时的提出本课学习的目标,比如:
1.诗歌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词是?
明确:幸福
2.你所理解的幸福是什么?
老師小结:同学讲的很好。每个人对幸福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诠释。
3.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有很多,今天我们的学习目标:
a.把握诗歌意象,理解诗歌内容。
b.展开联想和想象,领会思想感情。
三、尝试行动
明确了目标任务后,学生就可以开始尝试行动。此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在学生尝试操作时,可以获得方法体验,通过积极的思考,逐渐树立起分析探究问题意识。本课顺着作者的思维进一步解读诗歌中的重要意象,挖掘浅显的文字表象背后深沉的意蕴。为此,笔者做了如下设计:
1.在诗歌的第一章节,海子所认为的幸福的画面有哪些内容?请同学们找一找,读出来。
明确:劈柴、喂马、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周游世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这是一种怎样的生活?请同学们展开联想和想象,说一说。
明确:诗人在诗中描绘了一幅极为普通、平凡、自由、温暖的生活图景,这是一种田园牧歌式的幸福。
3.幸福的人是热情的,海子继续向我们述说着,请齐读第二、三章节,思考回答海子还做了哪些事?
明确:和亲人通信、告诉每一个人、给每条河每座山取名字、祝福陌生人。
四、变式挑战
学生对诗歌的意象掌握之后,教师即可设计一些难点,激发学生挑战困难意识,要求学生深入思考,反复品味,理解海子追求理想的特殊性,试着理解精神追求的艰难和痛苦。这部分难度较大,上课时可采取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法。笔者是这样设计的: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1.作者内心洋溢着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急切的与人分享自己的幸福,对世间万物深沉而热烈的爱,给每一个陌生人的祝福,是从心底发出的祝福,它没有任何的功利性在里面,就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博爱,如同阳光普照大地。
教师板书讲解:
陌
大
朋
亲 自 生
人
友 然
人
2.齐读全诗,思考当海子给我们祝福的时候,他自己获得幸福了吗?他的选择是什么?你如何理解?
明确:没有。海子选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只愿”是祈使句,坚定,决绝。在上文温暖的祝福之后,我们却突兀地看见作者对芸芸众生的背离,一方面,他肯定了世俗的种种幸福,自己也曾想拥有那样的幸福,但是他终究无法融入尘世,他也有在痛苦之中绽放出的幸福,这些与世俗的幸福是那样的格格不入,“我只愿”暗示了前面的一切,都是诗人在为别人祈祷,他自己根本就不愿意去拥抱世俗,却是空间和姿态的自我坚守,独自一人面朝大海,背对尘世,静看花开花落。
五、学习交流
经过变式挑战以后,学生基本掌握了本课的重难点,有了自己独特的领悟和思考。此时,教师应给学生们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们同伴互助,取长补短,交往沟通,协作共赢。学习交流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主动性、积极性,还能使课堂出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讨论与发言都积极的良好态势。学生学得非常轻松,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做了如下设计:
讨论交流:你认为海子是一个怎样的诗人?
学生们交流明确:海子的生平、工作、生活、情感等。
当真正的春天到来的时候,一个诗人捧着厚厚的《圣经》,躺在山海关冰冷的铁轨上,溅起的鲜血是书写在北中国大地上最后一行耀眼的诗句。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他最向往的离大海最近的地方,像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宁娜那样,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年仅25岁。
海子朋友西川回忆说:“海子没有幸福地找到他在生活中的一席之地,这或许是由于他的偏颇。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之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
海子短暂的一生创造了200万字的诗歌、小说、戏剧、论文。他像一颗年轻的星宿争分夺秒的燃烧自己,最后突然爆炸。海子献身诗歌事业,是以牺牲尘世生活为代价的。
六、评价达成
海子的人生结局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既不能正面宣扬其背后的伟大性和深刻性,因为学生很难理解;也绝不能去崇拜甚至效仿;但也不能因为海子这种异常暴力的结局而去否定他的诗歌。进入评测达成环节时,本课内容引发了价值观的探讨,学生自由思考,教师要正面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人生价值观。笔者在此环节要求学生通过本课学习,反思生命的价值,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以下是具体操作步骤:
师:生命是渺小的,就像沙漠里的一粒粒金黄色的沙,毫不起眼;生命又是伟大的,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珍贵无比,保尔说过每个人的生命仅有一次,那么我们该怎样度过呢?
生:保尔的话犹在耳旁回响:“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段关于生命的意义的话语,不知激励了多少人去拼搏,去奋斗,让自己的生命更灿烂!
生:生命在于坚持!一个人在他的一生里,难免会遇到挫折,失败和打击,但遇到这些并不能就此放弃自己的目标。只有坚持下去,才有可能战胜它们!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霍金,21岁时便被确诊患有罕见的、不可治愈的运动神经性疾病!医生预言他只能活两年半。不久,霍金便完全瘫痪了。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自己宝贵的生命,他忍受着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痛苦,选择了坚持活下去。1985年,霍金因肺炎进行了气管穿刺手术,使他失去了说话的能力,这对全身瘫痪的他来说又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他又一次坚持了下来,霍金不仅坚持活了下来,还向世界证明了他的存在,他提出的宇宙黑洞理论轰动了全世界!
生:生命在于勤奋!海伦·凯勒便是一个利用勤奋与不屈创造出奇迹的人。出生仅十九个月时,突如其来的猩红热引发的高烧夺走了海伦的一切,使她成了集聋盲哑为一身的残疾人,这其中的任一个降临到普通人的身上都是毁灭性的,许多人认为这又聋又哑又盲的人是生不如死的,活在世上已没有了意义。但是海伦没有放弃,她用自己的勤奋证明了自己仍有存在的价值,她整日不知疲倦地从书中吸取“养分”来丰富自己,利用自己仅有的勤奋扼住了命运的喉咙!她一生出版的十四部著作征服了全世界的读者!
师:霍金的坚持,海伦的勤奋,都让他们的生命充满了意义。他们并不比别人多拥有什么,相反,他们比正常人缺少了健康,但是他们用坚持,用勤奋让自己本已残缺的生命比健康人更丰满,他们的生命是真正完整的,充满意义的!但是也有一部分人,他们实际上已拥有了很多东西,他们的生命本该是充实的,但却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问题,竟然放弃了他们的生命!这样的例子也时见报端。成都某13岁的少年,仅因与父母就学习问题发生了争执,竟纵身跳下了七楼,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河南省高三一考生,仅因估分成绩不理想,就在家中自杀,而高考成绩揭榜后,他的真实成绩竟高出了本一录取线33分。他们自认为这是自尊心强的表现,但实际上这是懦夫的表现,对自己的宝贵生命毫不负责,他们的出生有何意义?
七、回顾延伸
教学进入尾声后,教师要培养学生对课文的归纳总结意识。强调本课所学,增强学生的记忆。同时,教师要让反思过程,强化要求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本课收束阶段,笔者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文字,尝试着去理解真正的诗人所具有的和哲人一样的痛苦和思索。为此,做了以下设计:
海子教给我们认识真正的诗人,他们肩负着净化和丰富人类灵魂的责任,用生命谱成文字,成就梦想,传递激情,让我们看这样两句话:
做一个诗人,你必须热爱人类的秘密,在神圣的黑夜中走遍大地,热爱人类的痛苦和幸福,忍受那些必须忍受的,歌唱那些應该歌唱的。
——海子
写诗如同活着,只是为了责任,或灵魂的高贵而美丽
——海德格尔
倾听一首《九月》,这是海子的另外一首抒情短诗,由盲人歌手周云蓬演唱,在歌声中我们缅怀海子,祝愿他在天堂终于找到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所在。
课后推荐阅读:毕淑敏《幸福的七种颜色》白岩松《幸福了吗》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黄艳芳.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基金项目: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自筹研究课题“职业学校‘三教七管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ZCZ11)
作者简介:胡琼,女,江苏省昆山第一中等专业学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