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姗 倪东业
摘要:“非遗”的生存沃土多存在于农村,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与深入,“非遗”的生存环境遭到冲击,“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与城镇化发展如何和谐共存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大课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等,通过对巴东县城镇化建设和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进行的实地调研,对当地城镇化建设与“非遗”传承保护之间的和谐平衡关系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功能主义视角下城镇居民对“非遗”内容和形式的新需求一时难以满足,并且政府主导保护传承模式难以独撑民间“非遗”的传承,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最后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字:非物质文化遗产;城镇化;巴东县
巴东县居湖北省西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东北部。自古有“楚西厄塞、巴东为首”之说。特殊的地理位置沉淀了世世代代生活在两江流域的巴人悠久的民间艺术文化历史。据专家介绍:巴东地处地质学上有名的“巴东破碎带”,滑坡体较多,地质灾害严重,县城几次被淹,政府因此曾三次选址,两次搬迁,耗费了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历经数十年,县城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逐渐完善,规划有序的房屋临江而建,形成了现在的巴东新城。
一、巴东城镇化建设现状
巴东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地形获得了国家在政策上的优惠扶持:三峡工程为巴东县城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巴东抓住三峡移民机遇,以现代化城市为目标,新县城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巴东作为西部大开发政策的直接受惠地区,在税收、财政、资源开发、资金项目等诸多方面比照西部地区享受相应的政策优惠,这无疑给巴东县的经济建设带来一轮新的机遇。巴东的城镇化进程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峡谷风光虽然气势恢宏,但是县城的山高坡陡,地表平均坡度达28.6度制约着巴东县城的经济发展。[1]
二、城镇化下的巴东非物质文化保护现状及问题
(一)巴东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巴东蕴藏着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巴东政府对“非遗”的保护十分重视。巴东县先后成立了“土家撒叶儿嗬保护传承基地”“巴东民间历法传承基地”“长江峡江号子保护传承基地”“巴东堂戏保护传承基地”和“巴东县民间花灯艺术传承基地”等,开展各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传承教育。其中省级保护名录《长江峡江号子》于2008年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土家撒叶儿嗬、巴东堂戏、巴东土家族民间历法 、寇准的故事入选湖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巴东五香豆干制作技艺、三峡传说、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入选湖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城镇化下巴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1.功能主义视角下城镇居民对“非遗”内容和形式的新需求一时难以满足
“功能主义”即功能至上的价值观念。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超过居住在农村的人口,增长的城镇人口数量、扩张的城镇规模形成了新的城市圈,人们渐渐在城里扎根下来,对祖辈传承下来的“非遗”有了新的功能性需求:拿撒叶儿嗬来说,撒叶儿嗬是土家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丧葬习俗,是贯穿了图腾意识,继承了巫文化的土家丧葬仪式。封闭的地理环境、长期的社会结构,及其植根的文化土壤是其赖以生存下来的必要条件。但是随着城镇居民的集中,人们与外界交流增进,城镇居民的闲暇时间增多且更有规律,人们对撒叶儿嗬的需求更多的倾向于它的健身娱乐和休闲养生内涵,一些商业组织也开发出其具有的商业价值。撒叶儿嗬也在这种需求下发生转变:以前是节奏缓慢、重复,服饰、道具简单,现在节奏上要求明快,服装道具要求色彩艳丽、统一精致。在城镇化进程下,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精神需求层次提高,人们在面临本土一些“非遗”项目保护和传承的问题时更加注重其功能性,“非遗”项目的保护需要市场经济的接纳,“非遗”项目的产业化发展已经成为趋势。“非遗”只有融入社会、融入当代、融入民众生产生活实践,不断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重新适应民众日常生活需要和审美需要才能够不断激发和延续自身生存和传承”{2}一些“非遗”项目例如纤夫号子由于与时代脱轨,缺少现代生活环境中的适用性和功能性,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很难对其进行民间自发地活态传承。
在展示“非遗”文化的基础之上要能够满足人们文化消费的功能性要求,即恢复大多数“非遗”原本具有的经济功能,实现其商业价值。只有让“非遗”恢复了自身原本就存在的经济功能,其保护———生存、传承———发展才能成为现实{3}
2.政府主导保护传承模式难以独撑民间“非遗”的传承
巴东政府非常重视“非遗”的保护,不仅成立了各项“非遗”的保护传承基地,建立了“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巴东保护中心数据库”,还筹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大厅,让群众们可以多方面感受到最本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形态。但是“非遗”保护的中坚力量还是来自于民间,民间参与的“非遗”保护形式是最适合“非遗”项目生存传承下来的方式之一,很多民间艺人都会自发地传承给下一代,或者收学徒进行传承,他们大部分都面临着高龄化、资金困难等问题。政府可以找到这些民间艺人,帮助他们在进行“非遗”传承的过程中提供政策和资金的支撑,但是传承“非遗”的主要力量还是只能来自于民间,民间组织的广泛参与可以让“非遗”的传承保护事半功倍,如果单靠政府这种单一的保护模式是不够的,“政府搭台,民间参与”的传承模式或许更为可行。
三、城镇化下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对策
(一)“土家风情”开辟民族特色旅游线路是可行之举
“人类的文化传承不仅是物质的传承,同时也是精神的传承;除了静态传承,还有动态传承。西方比较强调“以物传承”,如“博物馆”成为传统文化记忆的主要方式。而中国传统文化更强调“活态传承”。{4}
地处两江文明汇聚之地,又是大山深处的土家人聚居地,巴东人民的生活里点点滴滴都渗透着土家文化,从土家族人的吃、穿、住,到土家族人的婚庆丧葬仪式,再到土家族人的节庆习俗,都充满了独具土家风情的特色。现今随着时代的变迁,传承人一代一代的更替,巴东面临着自己本身的土著文化被现代文明冲淡,甚至有些文化濒临消失的危机,但是由于巴东县城的现代化发展历史并不长,城镇化建设正在起步阶段,笔者据此提出,趁当下政府对“非遗”项目保护的重视和扶持,大力发展以“土家风情”为主题的特色旅游线路。以土家文化遗产为主题贯穿的旅游线路为巴东的经济增长起了重要作用:例如巴东县链子溪景区,纤夫文化和船工唱的长江峡江号子就已经成为吸引外来游客的重要因素。再比如笔者这次进行田野调查看到的撒叶尔嗬,并未能从老百姓家里有了丧事而看到撒叶尔嗬丧舞,而是通过专门的民间艺术团队有组织地以商业表演的形式观赏到的一台撒叶尔嗬舞蹈。民众给与一定的报酬,他们为民众呈现一台撒叶尔嗬。“撒叶尔嗬”俨然由百姓家中的丧舞演变成为具有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舞蹈。由此看来,当民间艺人们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结合起来以更富有生存能力的方式保存下来是非常可行的,用传统的本土文化吸引外来的资源,再用外来的资源推进传统的保值保质,既延续了传统土家文化的生命,又促进了县城的经济发展。活态地将巴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下来。
(二)“政府搭台,民间参与”的“非遗”保护模式更长远
“非遗”的生存沃土存在于民间,“民众自行发动和参与的活动贯穿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个存在过程中, 赋予它们以活态的特征与生命”{5}巴东县政府在在保护“非遗”的工作上发挥能动作用的同时,重视民间力量的参与是使本土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更长远发展的最佳模式,一是把握保护工程的大方向, 进行指导和规范; 二是政府主导立法, 建立完善的保护体系; 三是在资金上给予支持, 尤其是对哪些具有历史和科学价值的文化应该给予较大的投入。”{6}秦淮灯彩艺人曹真荣曾在新闻采访时说过这样一段话:“传承人的经典作品,政府要出资收购收藏,这会给传承人带来一笔收入,同时,也是对他们多出精品的鼓励,现在,为了生计,多快好省地创作,降低艺术品位,艺人们很不得已;政府要举办展览等活动,展示艺人们所创作的民间艺术品,展览收入也会给传承人带来生活的曙光。”{7}我们巴东县的很多的民间艺人年事已高,收入不稳定,依靠出售自己的作品和技艺维持生活,有的祖祖辈辈都守着一套老屋,生活条件差,对于这样的民间艺人,政府不妨将这些民间艺人寻找出来,以政府财政资助的方式保证他们的生存无忧。政府同时可以联合企业商家,寻找商机,开拓商业性的演艺活动或者有价值的旅游项目,为这些民间艺人谋一份可以让他们发挥自己所长的职业,既保障了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更好的潜心传授别人技艺,也能将这些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 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省巴东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M].
[2] 覃萍、张发钦,生产性保护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化运营研究—以广西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14(10).
[3] 魏晓芳,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研究[D].重庆大学,2013.
[4] 王德刚,空间再造与文化传承—栖霞古镇都村“非遗”保护工程实验研究[J].民俗研究,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