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焰菁 廖小凤
陈嘉庚民族文化观及当代价值初探
叶焰菁 廖小凤
著名爱国华侨领袖、华侨实业家陈嘉庚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跨时代的伟人,他集政治、思想、社会、经济、文教诸项成就之大成,具有崇高精神和高贵品质。陈嘉庚非常重视中华传统文化与优秀民族文化,他的文化理念融汇到他的企业经营与办学兴教实践中,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及深刻的内涵,对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保护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陈嘉庚;民族文化;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民族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主流是好的,但也出现了诸多缺失与扭曲之处。
有媒体称:奢侈这个词,在过去是一个贬义词,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这个词似乎慢慢变成了一个中性词。如今的中国经过20多年迅猛发展,已经造就了一大批富翁。这些富翁,在享受生活的同时,用大量的金钱为自己添置了许多奢侈品。不仅是富豪奢靡,就连一些行业也不例外。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富裕程度的提高,奢靡浪费之风有愈刮愈烈之势。据央视公益广告报道,目前全国一年浪费的食物价值已超过2000亿元,够2亿人消费一年。奢靡浪费是全民行为,稍富即阔比比皆是。
也有人指出,社会不同程度存在不自知,不自省;正统价值观分裂,诚信缺失;人际疏离,群体散乱;社会秩序不明晰,公共自制力不高等现象。
这一系列的文化现象都让笔者陷入沉思。近日阅读陈嘉庚文献及有关研究文章,有所体悟,笔者以一名群众文化工作者的角度,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视野探究陈嘉庚民族文化观的表现、影响及现实意义,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保护与发展或许有值得借鉴之处。
著名爱国华侨领袖、华侨实业家陈嘉庚先生是中国近代史及东南亚近代史上很有影响力的杰出人物,这位中国近现代史上跨时代的伟人,集政治、思想、社会、经济、文教诸项成就之大成,具有崇高精神和高贵品质(统称为“嘉庚精神”),集中体现为“前半生办学,后半生纾难”的民族忧患意识和家国纾难精神。
据不完全统计,陈嘉庚在侨居海外近60年间,所捐献的教育经费总值在1000万元以上(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一亿五千万元),1961年临终前还把300多万元献给国家。
陈嘉庚无私奉献的同时却秉持勤俭之风,家庭生活非常简朴,“我之个人家庭,年不过数千元,逐月薪水足以抵过。在集美建一住宅,不上一万元,他无所有。”(所引陈嘉庚话语俱见《南侨回忆录》,岳麓书社1998年)1940年,陈嘉庚回国考察。其中有一次下榻青海距西宁数十里某市镇招待所,这是陈嘉庚先生第一次享用算是高档的住所,“两房一厅,布置极显华丽,床帐被褥地毯桌巾,均为余生平所未享过”。陈嘉庚简朴之生活与同时期南洋一带华侨资产阶级奢华的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
陈嘉庚先生生活俭朴,可一生办学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毅力之坚,实为罕见。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文化力量支撑着他?其实,这样一位享誉南洋的大实业家,出国前就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九岁入私塾,至十七岁夏师亡辍学。性钝,惟颇知勤学。”21岁时陈嘉庚又再次补课,“余廿岁冬完婚,廿一岁在家复从塾师补习多少。”
多年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坚不可摧的中华民族文化观深深植入陈嘉庚的精神世界,它集中体现为忠、公、诚、信、毅、义、廉、勤、俭等,儒家思想色彩浓厚。陈嘉庚自己曾说:“无论个人、社会、国家、事业的发展,全赖‘忠诚信义’四字。”爱国主义谓之“忠”,倾资办学谓之“公”,实事求是、言信行果谓之“诚信”,百折不挠、持之以恒谓之“毅”;维护民族文化不忘本源之“义”,不贪名、不贪功之“廉”,“无事要找事做,有事赶紧做”之“勤”,“金玉非宝,节俭是宝”之“俭”。陈嘉庚的言行为之作了最好的诠释。
(一)缔造文化摇篮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正是甲午海战之年,陈嘉庚就捐献两千银元,在家乡创办惕斋学塾,以警醒国人对教育的重视。对于早年创办集美小学,陈嘉庚有着深厚的民族情结,“民国光复后余热诚内向,思欲尽国民一份子之天职,愧无其他才能参加政务或公共事业,只有自量绵力,回到家乡集美社创办小学校,及经营海产罐头虫豪厂。”
1914年3月,为适应乡村教育所需师资,创办集美高初两等小学校,此后为适应多层次办学需要又相继创办女子小学、师范、中学、幼稚园、幼稚师范,同时重视实用化的职业技术发展的需要而创办了水产、商科、农林等。为了综合培养人才又在校内建起电灯厂、医院、科学馆、图书馆、大型体育场。
陈嘉庚痛感福建文化教育的落后和人才的匮乏,1919年他开始筹办厦门大学,于1921年投资一百万元创办厦门大学,经营费用三百万元,所有办学费用由他一人承担。1929至1932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风暴,在危机和日本帝国主义倾销的双重重击下,陈嘉庚的企业一蹶不振,每况愈下,维持厦大和集美学校的经费日渐困难。1930年,一些亲友劝他停办学校或缩小学校规模,他坚持不肯,说:“两校如果关门,自己误青年之罪小,影响社会之罪大,一经停课关门,则恢复难望。”一直坚持到1937年,他因无力维持,将办了16年的厦门大学无偿献给了政府,改私立为国立。他原先认捐的开办费和经费总计四百万元,全部兑现,实现了他矢志以教育报国的愿望。
在新加坡,陈嘉庚对于当地华侨子女的教育也非常热心。他竭力推广中国文化,积极倡办华文学校,先后创建南洋华侨中学及南洋女子中学等。
他所创办的学校,被称作“文化摇篮”。他百折不饶创办文化摇篮,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忠、公、诚、信、毅等民族文化观。
(二)积极支持国内的爱国运动
陈嘉庚身在海外,却异常关注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命运。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在新加坡成立,陈嘉庚被推选为主席,积极筹款救济难民,还发起抵制日货运动。近一年,就募集南洋华侨款项3.6亿多元,从卢沟桥事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的4年半期间,共计捐款约15亿元,极大地增强了国内的抗日力量。
1938年10月,他以华侨参政员身分给国民党参政会提出了著名的十一字提案:“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这对国家民族的存亡表明了自己的鲜明态度。
1940年,66岁的陈嘉庚还亲自率领慰劳团回国访问。他参观了重庆、成都、延安等地,与国共两党都进行了接触。1941年,日军占领新加坡,陈嘉庚被迫辗转到印尼等地避难,由于得到华侨的掩护,得以安全地度过3年多恐怖时期。在此期间,陈嘉庚在没有任何资料可供参考的情况下,凭着惊人的记忆力,详尽地描述了自己四十多年的人生经历,写成《南侨回忆录》。
1947年,陈嘉庚组织“新加坡华侨各界促进祖国和平民主联合会”(简称“民联社”),积极声援民主党派关于制止内战的斗争。
陈嘉庚身在海外,无时不关心抗战之事,利用自己独特的身份,一方面募集资财,另一方面又亲历亲为,深入抗战一线考察,为抗日贡献了自己毕生的力量,体现了他的民族大义思想。
(一)海外华侨在侨乡捐资兴学蔚然成风
在陈嘉庚先生大力倡办学校的精神影响下,海外华侨在侨乡捐资兴学蔚然成风。有资料显示,抗战前厦门市有小学39所,其中17所与华侨捐资直接有关;中学11所,其中有5所有关。晋江地区从1918年至抗战,侨办的小学有100多所,中学20多所。晋江县解放前夕,有200所小学4所中学,其中90%的学校得到华侨资助。据该县政府1935年的统计,全县当年教育费约47.4万元,而政府拨款仅有3万元,其余均出自华侨捐赠。表现尤为突出的,有陈嘉庚女婿李光前先生,除了在经济上支持嘉庚先生办学,还在家乡南安梅山创办国专小学、国光中学等。李尚大先生在安溪创办慈山学园。刘玉水先生在家乡惠安创办荷山中学及六所小学。陈嘉庚族亲陈文确、陈六使、以及外甥李成义等也对发展家乡教育事业给予大力支持。
据《厦门日报》2002年10月24日报道,该市海外侨胞在国内改革开放以来捐资兴办文化教育事业达3.8亿元人民币,涉及3所大学、28所中学、33所小学、9所中等专科学校等共73所学校。正式成立教育基金会28个,拥有基金3547.5万元人民币,净资产4438.67多万人民币。
(二)传承和创新了中国传统文化
陈嘉庚先生不仅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同时加以丰富、发展与创新,其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始终以主流文化的民族精神作为指导,将自己与祖国、民族的利益连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时刻激发民族情感。另一方面,他在发展实业中,就表示“我金钱取诸社会,亦当用诸社会”,同时提出“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的人本观念。他知行合一,将营业所得奉献给国内外文化教育与公益事业。当实业失利将收盘之时,他不畏外力威胁,坚持对学校资助,宁可卖掉大厦,也决不出卖厦大。他在实业尚未完全获利之时就捐资办学,乃至最后全力无私奉献,倾资办学。
陈嘉庚先生回国定居后于1956年在厦门创办华侨博物院,亲拟《倡办华侨博物院缘起》一文,指出:“博物院是文化教育机构的一种,与图书馆、学校等同样重要,而施教的范围更为广阔。”他兴建集美纪念碑,除了运用闽南惠安石雕工艺文化,还创新意,配有宣传国计民生、文化体育卫生等青石浮雕,借以提高国民科学文化意识。他还提倡运动健身,支持举办运动会,增强国民体质,讲求卫生习惯,大量印发《验方新编》和《住屋与卫生》等小册子,启迪民众科学防治疾病。
(三)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集美学村自创办以来培养了无以计数的专门人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1921年创建的厦门大学,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由华侨创办的大学,目前是我国五个经济特区和众多的侨乡中唯一的一所国家教委直属的综合性的大学。多年来,厦门大学的发展凝聚了海内外华侨华人和各界人士的心血,形成了“爱国爱校、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优良传统和“侨、台、特、海”的办学特色,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
综观陈嘉庚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其核心是心连社会,情系中华,其显著特点是把国家民族利益看作高于一切。他认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对一切有利于国家民族的事都大力支持。在短短几十年人生历程中,嘉庚先生干出了别人难于成就的惊天动地的事业,使国家民族受益,让人类社会添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国梦”有深刻的阐述,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需要每一个人“善其身”,需要强烈的民族精神,只有国人凝心聚力,才能“托起中国梦”。
在种种不良文化倾向和不良文化现象面前,在托起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当下,嘉庚先生早年“国家之富强,全在乎国民”和“忠、公、诚、信、毅、义、廉、勤、俭”的民族文化观,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当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陈嘉庚.南侨回忆录[M].长沙:岳麓书社,1998.
[2]庄国土.从民族主义到爱国主义:1911~1941年间南洋华侨对中国认同的变化[J].中山大学学报,2000,(4).
[3]北京集美校友会编.回忆陈嘉庚[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
[4]黄金陵,王建立.陈嘉庚精神文献选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
[5]王增炳.陈嘉庚教育文集[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
[6]陈碧笙,陈毅明.陈嘉庚年谱[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
[责任编辑:上官涛]
叶焰菁(1973—),女,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文化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为群众文化;廖小凤(1965—),女,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文化馆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江西龙南34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