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群峰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以小题训练、套题训练为主,重视学生的应考能力培养,让学生化茧成蝶,达到学科能力全面提升,将学科的优势转化为考试得分的胜势,由此可见可见二轮复习的重要性。笔者结合自己在高三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感受和体会,就如何组织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谈几点看法,概括起来就是要注意避免一种误解,紧扣两个依据,落实三个关键。
一、避免一种误解
高考是一场选拔性考试,这决定了高三语文复习以考生得高分为直接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为主要要求,以分析解题规律,讲授解题技法为教学重心。但高三语文复习决不能是一种纯技巧的训练,语文课首先还是要姓“语”,强调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实用性的同时,不能完全漠视或忽略思想性和人文性的根本。技巧和方法应是建立在学生丰富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石之上,要“水涨船高”,而不是建“空中楼阁”。否则我们的语文课堂将沦入题海战术的误区,枯燥乏味,让人生厌,反而影响学生的复习兴趣,弱化复习效果,重蹈高耗低效的覆辙。
二、紧扣两个依据
一个依据是考试说明和高考真题。我们首先要吃透考试说明,准确把握复习的深度和广度。另一个依据是学情。包括近年高考得分情况和自己所教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近年高考得分情况可以看出,翻译与诗歌鉴赏的得分较低,而选做题和作文的得分相对较高。平时复习时我们应将作文和选做题作为主要得分点,同时尽量弥补文言翻译和诗歌鉴赏方面存在的差距。我们每次考试分析时可以以这些数据为参照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学科优势在哪,不足差距在哪,做到心中有数,扬长补短。
对于自己所教学生的学习情况。一要整体关注,充分了解班级整体的优势和不足。复习时不强求面面俱到,不平均使用力量。而是重点解决多数人存在的问题,选择有代表性的习题进行训练和讲解。二是个体辅导。给每一个学生定一个期望目标(高考语文平均分近年来差距不大,说明试题难度变化不大),指导每个学生的复习计划和培优补差,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自己能达到的最佳得分。
三、落实三个关键
关键一:整体性。
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高考得分能力出发,围绕高考考试能力要求,抓住各考点和题型的一些共性,综合统筹,让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关键二:规范性。
高考语文考题题型固定,考点稳定,大部分题目在解答时有法可。掌握了语文学科特有的解题规律,做到答题步骤公式化,答题语言学科化,往往可以准确把握答题要点,获得更高分值。 如古代诗歌鉴赏答题上,近些年基本以整体把握诗歌的含义和写法,以欣赏诗歌的意境和手法为重点,以一些类型化的诗歌赏析用语为规范。所谓类型化,就是要用一些套话,模式化的话。
关键三:针对性。
前面提到的两个依据:考试说明和高考真题以及学情,其实就是强调教学和复习要有针对性。在这里还补充两个要重点注意的问题。
一是用好训练材料的问题。不要盲从什么名校的试卷和套卷。四大名校他们自己真正使用的材料一般是不外传的,所谓的资料公司出来的有些是粗制滥造假托名校的。即使是名校出来的,也不一定符合自己所教学生的学情。这里讲一个原则,选用资料朝高考真题看齐,因为高考出题一般规范典雅,难度适中。如高考文言文选材一般是浅易文言文段落,题材为人物传记或是明清议论文。说明文字的阅读题选择的往往是现代说明文段落,内容往往富有时代气息。这些都可成为教师选用训练材料的依据。
二是训练重点由题型板块知识复习转为思维能力提升为主,重点研究考什么、怎么答的问题。强化考生答题思路,注重考生语言表达。课堂多讲指导答题,课后要求考生多修改自己的答题答案。对一些考生容易犯浑的地方尤其要有针对性的辅导。例如作文是得分大户,也是考生最头疼的题目。高考一般要求写记叙文或议论文。而考生往往存在写记叙文选材老套,不会描写,手法单一的毛病,写议论文往往立论肤浅,境界不高。对这些存在写作硬伤的考生,辅导时就要面批详改,对症下药,让考生至少真正写好一两种适合其作文水准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