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华
中央印发的《2014—2018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提出,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切实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和能力素质,使之与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相适应。当前,重庆正在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完成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切实推进依法治市等工作,对全市党员提出了更高要求。按照中央要求和本地区实际,重庆制订了《2014—2018年重庆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因此,全市党员要认真贯彻落实《规划》要点,为“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提供坚强保证。
要点一:建立健全适应重庆市情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体系
《规划》提出了几大目标任务,其中首要的就是用五年时间,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体系。
完善培训管理体制。首先,要建立科学的领导机制。各级党委要制订年度党员培训计划,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责任;组织部门要加强宏观指导、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将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基层党组织考核。其次,健全资源整合机制。要整合各类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将党政部门党员领导干部、高校优秀教师等纳入师资库;要结合实际确定一批功能各异、特色鲜明的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大胆引入社会办学主体,形成开放竞争、优势互补的教育培训体制。再次,要形成经费保障机制,制订年度预算,规范经费使用,确保党员培训经费到位,要加大对党员教育培训经费使用的监管,防止财政投入的钱财被挪用或浪费。
完善培训内容体系。各级党委和党组织要坚持以党员需求为导向的培训内容生成和更新机制。培训内容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推进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以社会热点和难点为切入点,合理选择培训菜单,增强党员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和吸引力。培训内容还要把上级要求、事业需求与党员盼求结合起来,分层级、分地区、分领域、分类别开展教育培训,最终形成理论武装、党性修养、道德教育、知识普及、能力培养、技能训练“六位一体”的内容体系,形成满足不同区域、不同类别、不同岗位党员需求的模块化、系列化课程。通过这些内容的设定,争取做到党员培训课程完整、体系科学。
完善培训评价体系。要根据各个地区和部门的实际情况,制订一套管用的指标或考核办法来评价党员教育培训的效果。在党员教育培训的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从严管理、务求实效。建立教育培训纪律制度,加强教育培训管理,督促培训主体从严治教、从严施训,激励党员深入学习,防止出现形式主义、走过场、随意化甚至娱乐化、庸俗化的现象,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要建立责任追查机制,对不良行为进行惩处。还要建立教育培训更新机制,不断推动培训理念、内容、方法和制度创新,努力提升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要点二:把握党员教育培训内容的政治性、时代性和鲜活性
《规划》提出了总的培训框架,包括加强理想信念和中国梦教育培训、加强党章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培训、加强宪法和法律教育培训等六个方面。
立足中央部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重庆市的党员教育培训要立足中央的部署,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重点。要使广大党员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目标和条件的系统思考,其内容完全契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在培训内容上要发掘地方资源、突出重庆特色。可以充分利用重庆地区的历史资源,如红岩革命纪念馆、红岩村、桂园等,以地域特色的感性教材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
立足时代特色,做好中国梦等党情国情教育。要充分宣传、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党员干部更加全面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把发展规划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结合,为实现中国梦扶正方向、增添动力。当前,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是巨大的挑战。在党员教育培训过程中,要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学习机制,提高党员个体尤其是整个组织的知识水平,把全党上下的智慧积聚起来,实现改革新突破。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大了反腐败力度,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要以此为契机加强党员的党风廉政建设,形成廉洁自律的氛围,使广大党员保持对腐败问题的警惕性。
立足重庆市情,提高党员综合素质。《规划》要求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抓常抓细抓长,加强新时期群众工作方法教育培训,切实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好办事。因此,要加强党员政策学习和业务能力培训,使党员了解“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目标,让党员更有责任感和紧迫感。要结合依法治国的总要求,加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单行条例等的教育培训。党员教育培训还要落实到业务能力上,有针对性地开展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和党建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培训,提升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加强对农村地区或经济落后地区的党员开展技能培训,成为带动地区发展的致富能手和技术能人。
要点三:体现党员教育培训方法的创新性和实效性
《规划》提出要针对不同领域特点,开展分类教育培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教育培训手段,增强教学吸引力。
突出重点培训对象,因材施教。重庆市的党员教育培训列出了十大重点对象,并制订了针对性的预期目标:在农村要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好、领导发展能力强、服务群众能力强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把党员出资人、负责人培养成党建工作骨干;着眼于培养群众贴心人、农村带头人、事业接班人,分级对党员大学生“村官”进行培训;围绕深化企业改革、规范经营决策等,采取岗位练兵等方式,对国有企业党员开展集中培训;针对流动党员,按照“一方隶属、多重管理”模式,开展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技术培训;将党员创业就业技能培训纳入城镇失业人员创业就业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等项目中;抓好基层专职党务工作者培训,增强其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做好党务工作的坚定性和自觉性等。
创新方法,采用现代培训手段。培训课程应根据不同的对象进行班次设置和教学方式的区分,如可以采用研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方法。研讨式教学是鼓励师生或学员之间课堂互动交流,可以发挥学员研讨问题的积极性;案例式教学让学员研讨、思考并做出回答,从案例中接受经验教训;体验式教学让受教者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和感悟,从而达到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以及情感、价值转变的目标。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政治性强,重庆市委创新培训方法,采取开展主题党日教育培训、推行“流动课堂”等方式,把全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做实,这些举措都将在以后的党员培训中得以运用和推广。
搭建平台,丰富教育培训形式。《规划》比较重视新技术的应用,提出要利用视频互动教学系统开展教育培训。市委组织部将采取开设“网络党校”“网络课堂”等方式,每周至少开展两期远程视频互动教学,并将进一步办好用活七一网、红岩网、“1237122”手机信息系统等载体。各区县也将充分利用报刊、电视、手机、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开展党员教育培训。作为基层党组织,要组织党员上线学习、在线培训,鼓励党员参与网上论坛、QQ群、微博、微信等互动交流。另外,市委组织部将依托全市“党建云”建设来完善远教平台,各级各部门要建好终端站点,实现基层党组织全覆盖。
(作者系中共重庆市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