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温暖故乡人

2015-03-09 15:50洪成刚
当代党员 2015年3期
关键词:党总支书记办公室

洪成刚

2014年4月的一天,蒋幕成到梁平县屏锦镇政府办理退休手续。

之前,他是屏锦镇副处级调研员。

“老蒋,这次总该‘退休了嘛?”有人问蒋幕成。

这并不是明知故问,蒋幕成知道问的是他的另一个职位——芋禾村党总支书记。

“哪能退啊,我还要继续干呢!”蒋幕成表情“严肃”。

“瘾君子”

“老何,愿不愿意把土地租出来啊,我联系到一位种西瓜的老板。”

从镇政府大楼出来,蒋幕成就把电话掏出来,打给芋禾村村民老何。

“愿意啊。”老何高兴地回答。

“那好,我到时候带人来村里谈。”

放下电话,老何兴奋地给老婆胡文英说:“蒋书记怕是不走了,还在操心村里的事呢。”

之前,村民们都担心“蒋书记”从村里也“退休”。

“我早就说过,蒋书记不得走,他自己都说自己是干工作的‘瘾君子。”胡文英倒是很淡定。

时间拉回到2007年10月的一个上午,时任屏锦镇党委书记常金辉找到蒋幕成。

一番寒暄之后,常金辉说出真实意图:“镇里准备推荐你到芋禾村担任党总支书记。”

对于蒋幕成能否答应,常金辉心里没谱。

芋禾村综合考核年年排在全镇最后,是名副其实的“弱村”。

“你考虑考虑……”常金辉紧张地盯着蒋幕成。

但还没等常金辉把话说完,蒋幕成就坚定地表了态:“行!”

就这样,在当年年底,蒋幕成“卸掉”镇里的职位,成为芋禾村党总支书记。

“副处级待遇那么好,为啥还到村里来上班?”

“村里工作复杂零碎,这不是自讨苦吃吗?”

…………

亲朋好友前来劝说蒋幕成。

“我是芋禾村出生的,我应该回报芋禾村,更何况我对工作有‘瘾呢。”蒋幕成微笑回应。

“铺路砖”

2014年6月的一个周末,蒋幕成早早来到村委会办公室值班。

“蒋爷爷早,我们想用电脑。”蒋幕成刚坐下,几个小孩子就蹦蹦跳跳来到他面前。

“好好,我给你们弄好。”这时候的蒋幕成一脸慈爱。

一到周末,村里的留守儿童就会到村委会办公室,跟在外地打工的父母视频聊天,这已是不成文的约定。

而在蒋幕成刚回到村里的时候,他也和自己立下一个约定:要做好村里的“铺路砖”。

上任伊始,蒋幕成面对的芋禾村可谓是“一穷二白”。

“村支‘两委连一间像样的办公室都没有,村民也没有活动场所。”蒋幕成说。

于是他用“老脸”借到了闲置的原镇政府办公楼,使芋禾村有了办公场所。

有了场所,但村里却拿不出钱添置办公用品。

面对村里面“揭不开锅”的状况,蒋幕成再次“豁出老脸”,找到几个熟悉的单位“化缘”。

利用支部联线活动,芋禾村同屏锦地税所和中国农业银行梁平县支行结成共建对子,两个单位为芋禾村提供了一些办公设备和建设资金。

改善了村里的办公环境后,蒋幕成又把目光聚焦在修路上。

“大家不解放思想,出资出力把路修通,想搞产业绝对不可能!”蒋幕成连续一个多月在村里召开“院坝会”,声音都嘶哑了。

70多场“院坝会”,终于打开了村民们的思想枷锁。

回过头来,蒋幕成又向上级争取了200多万元配套资金,修了十几公里水泥路。

“没有蒋书记,就没有村里这条路。”村里养猪大户徐大明说。

“摆渡人”

2014年11月4日,穿过清晨的薄雾,芋禾村综合服务专干唐吉清来到村委会办公室。

“今天,我应该比蒋书记来得早了吧?”唐吉清心头暗想。

这是唐吉清在和蒋幕成暗中“较劲”——几乎每天,蒋幕成都是第一个到办公室的。

一走进办公室,唐吉清一下愣了——蒋幕成已经坐在了办公桌前。

“蒋书记,你可真是一点机会都不给我留啊。”唐吉清开着玩笑。

蒋幕成头一仰,眯眼笑起来。

“正是蒋书记的培养,我才能成为一名中共党员。”唐吉清说。

唐吉清是蒋幕成“三顾茅庐”请到村里来工作的。

“开始我很不情愿来,觉得自己年轻,没信心干好。”唐吉清说。

但蒋幕成一次次来到唐吉清家里:“你放心,我会把你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带。”

蒋幕成的执着源于他的“私心”——

“村里党员年龄结构老化,后备人才‘青黄不接,要抓紧培养村里的接班人,唐吉清学历高,又年轻,是个好苗子。”蒋幕成说。

终于,唐吉清答应了蒋幕成。

找到了接班人,蒋幕成变身为“摆渡人”——

言传——“碰到我们不懂的,他会不厌其烦一遍遍教我们。”唐吉清说。

身教——“做什么事情他都身先士卒,熬夜加班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唐吉清说。

在蒋幕成带领下,芋禾村原先软弱涣散的“两委”班子终于得到上级和群众的肯定。

“拓荒牛”

2014年底,芋禾村村支“两委”换届,蒋幕成再次当选党总支书记。

“老蒋,你到底图个啥?60多岁的人了,还有多大奔头!”老伴忍不住发了火。

对于老伴的火气,蒋幕成只能歉然一笑。

“还图啥?”给村里修好路之后,蒋幕成也这样问自己。

“我还要把村里的产业搞起来。”蒋幕成随即给出答案。

其时,村里人所谓的产业就是零散不成规模的种养殖业。

“必须引进企业。”蒋幕成说。

为了引进企业,蒋幕成带领村支“两委”干部连续数月四处推介芋禾村。

为了保障企业建设土地,蒋幕成连续十几日通宵达旦地做群众思想工作。

“老头,出门记得带上药!”现在蒋幕成每次出门,老伴儿都要提醒。

忘我地工作,让曾经身强力壮的蒋幕成如今被糖尿病和高血压缠身。

“他就是这个牛性子,整天埋在工作里,谁都说不动他。”老伴儿只能私下抱怨。

在这头“拓荒牛”辛勤耕耘下,原本“产业荒芜”的芋禾村现在一片繁茂景象——从“零企业”到现在规模以上企业3家、微型企业14家,发展了黑山羊、水禽养殖、生猪养殖、豆筋加工等特色增收项目。

“工作治不好我的糖尿病,但能治好我的心病,村里事业干好了,我的心病就好了……”

2015年2月4日晚上10点,写完一天的工作日志后,四下一片漆黑,蒋幕成终于下班了。

猜你喜欢
党总支书记办公室
“三暖”工作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忻州实验中学召开庆祝建党99周年党员大会
读书记
集书记
党总支能否接收新党员?
大书记讲给小书记的为政之道
又见雷书记
搞怪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