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盈+夏武
2014年5月的一天,重庆市南川区作风暗访组“突袭”了当地一个镇。
检查完毕后,暗访人员迅速撤离。
“终于走了。”一位镇干部吐出一口气。
他经常在办公室“抽空”看电影——看到“突袭”结束,随即仰躺在沙发上,两只脚搭上另外一个沙发,打开电脑,优哉游哉地看起了好莱坞大片。
突然,门外脚步声骤起——暗访人员杀了个“回马枪”。
这位镇干部措手不及,被抓了个现形。
“以后上班再不敢看电影了。”这位干部懊恼不已。
2014年年初以来,这样的“突袭”暗访在南川已成常态。
“突袭”背后,是南川区委推出的一连串从严治吏“组合拳”。
向“为官不为”宣战
2014年10月13日,南川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召开。
会上,区委书记李明清一席话,让广大党员干部为之一震。
“当前,部分党员干部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李明清说——
精神不振,状态不佳。
畏难情绪重,信心不足。
执行力不强,缺乏担当。
安于现状,思想不解放。
工作效率不高,服务不优。
…………
这番讲话,来自于他的密集调研。
2014年,履新南川区委书记后,李明清走机关、入企业、下乡镇,针对干部作风问题展开了深入调研,找到了当前干部作风的突出问题——科级干部“为官不为”现象突出,党员干部存在“庸懒散”等问题。
怎么整治?
“大力实施‘为官不为、为官慢为、为官乱为专项治理。”李明清说。
在区委书记亲自推动下,一连串“组合拳”随即打出。
科长履职在一线
2014年8月的一天,南川区神龙峡景区,南平镇旅游办主任杜煜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穿过里隐湖,到达神风洞,越过漂流河道,走过飞龙栈道,杜煜对护栏、安全标识等设施设备进行了仔细检查。
下午,他又来到太平镇永安村,了解暑季农家乐运营情况。
“蹲景点、跑项目、汇总信息——每天大部分工作时间都在一线。”杜煜说。
而以前,“一上午,一杯茶,一份报纸”的悠哉生活曾是不少科级干部的写照。
“悠哉”背后,是作风不到位、履职不尽职的深层问题。
“以前,一些科级干部作风存在推诿扯皮、能力不强、缺乏担当、处置随意、冷漠无情、‘吃拿卡要等作风问题。”南川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周善元如是评价。
现在,科级干部为何会有如此巨变?
2014年,南川启动了“科长履职在一线”专项行动——全区1100多名科级干部要带头一线履职,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一连串配套制度随之出台——
落实决策——实行台账管理,建立工作日志。
培养能力——加强学习培训、开设科长讲堂、组织科长深入基层调研。
检验实绩——公示个人信息、进行公开评议;挂牌上岗,接受服务对象满意度评测。
解决问题——公开服务事项、办结时限、办事结果等情况,建立高效工作审批流程。
树立形象——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杯热茶、“一口清”解答、一次性告知、一站式服务。
改进作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市委“八严禁”“十二不准”。
公开测评——科长履职成效,由区委安排人员通过电话和上门开展测评,群众对干部不满意可以即时投诉。
从此,南川1100多名科长被戴上了“金箍”,履职效率随即大幅提升。
从“评优”到“评差”
科长的问题解决了,科室的作风问题还须进一步整治。
两年前,南川区大有镇水源村村民韦会礼很讨厌找干部办事——
“有些科室,一到中午就没有人值班。”
“态度特别‘好,事情办不了。”
“互相推诿,皮球踢来踢去。”
…………
韦会礼和很多人一致认为——“有些科室很懒。”
在南川全区乃至全市,“懒”的问题同样突出。
如何治“懒”?
从2014年10月开始,南川每季度开展“最难办事科室群众评”活动,治理科室之“懒”。
这场活动有两大步骤——
第一步是“评”——在《南川日报》、“中国·南川网”等媒体上公布测评科室信息,邀请全区群众、新注册市场主体负责人,重点项目牵头责任单位的分管领导、经办人员、中标承建项目企业负责人等,通过统一印制的评议表参加科室评议活动。
第二步是“用评”——通过对测评表格计票,统计得票列前三位的科室,对科长进行诫勉谈话;对连续两次得票列前三位的科室,免去科室负责人职务;对连续三次评议得票列前三位的,免去科室分管领导职务。
2015年1月,经过两个多月的评选,《南川日报》如期刊登了群众票选出的“最难办事科室”,全区10个科室“榜上有名”。
“我们立即整改。”一位“上榜”科室负责人红着脸说。
“懒人”红了脸,群众却点赞。
2014年11月12日,南川区大有镇水源村,韦会礼一脸笑容。
“不到五分钟的时间,我就给孩子办完了助学贷款的手续——现在,那些科室效率高得很!”韦会礼笑了。
暗访升级治“庸懒”
随着暗访不断开展,一些部门开始“耍滑头”,“应对”督查的招数层出不穷,如——
设立“燎望哨”,看到暗访人员,就通风报信。
摸准暗访人员对应部门,做好“应对”工作。
紧闭科室大门,借口“外出工作”。
把桌椅藏起来,混淆科室人数。
…………
“对策”频频刷新,削弱了督查工作效果,监管工作日益不易。
如何破解?
南川区委也出台了“对策”——
运用“车轮战术”——同时开展“固定”暗访和“交叉”暗访。
扩大督查力量——引入媒体记者、网友代表、志愿者等新鲜血液。
转变督查方式——或假扮成办事人员分楼层“零距离”暗访;或推出“跟踪”暗访,不定时“杀回马枪”;或通过调取测评对象点名册和指纹考勤机,一一核实工作人员行踪。
…………
同时,南川区还在媒体上公布举报方式,开辟“阳光问政”栏目,做到群众举报“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截至2014年12月,南川区暗访到的违纪人数同比下降60%,涉及作风方面的投诉举报同比下降35%。
从严治党、从严治吏制度体系,开始发挥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