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地下矿山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建设

2015-03-09 03:53:40国永田程晓博
现代矿业 2015年2期
关键词:全程图纸工程质量

国永田 程晓博

(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田兴铁矿)

浅议地下矿山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建设

国永田 程晓博

(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田兴铁矿)

目前国内地下金属矿山逐步进入大型深部开采,施工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影响了工程的质量。以某矿山为例,通过采取提前谋划,认真组织,积极做好施工前的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查、施工后的质量跟踪,建立、健全完善的工程建设全程质量控制体系,有效提高工程质量,相关经验值得借鉴。

全程质量控制体系 事前控制 事中控制 事后控制

目前国内地下金属矿山建设向着深部化大型化方向发展,这些矿山的建设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综合控制过程,工程质量作为矿山工程建设三大控制目标之一,存在影响因素多、持续时间长、控制难度大、容易判断错误、事后控制复杂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要专门制定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和方法,并严格执行。通过工程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实现工程质量的全程控制,通过对施工中的质量、投资、进度三者之间的有效平衡,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推动矿山企业的发展。全程质量控制体系见图1。

图1 全程质量控制体系构成

1 基础工作质量控制

(1)做好施工图纸会审,做好事前控制。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是工程建设的三大主体,为了做好施工前的质量控制,三方要共同做好施工图纸会审。在图纸会审前学习图纸,掌握设计思路,了解施工细节,并提出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和疑点,提出图纸的补充及修改意见。通过图纸会审,施工人员了解了设计意图、技术难点、施工工艺等要求,并能解决图纸中的遗留问题,为今后的施工提供有力的保障。通过图纸会审,还能避免因施工人员对设计图纸的不全面理解或因为图纸中存在问题而造成质量事故或质量隐患。

(2)认真编制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施工单位在施工前编制的施工方案是工程质量事前控制的一个关键环节。施工单位上报的每一份施工方案都要由各个科室认真审核,方案中要标明施工中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以便在实际施工中进行控制,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单位要根据批准的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由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向参加施工的有关技术人员书面交底,并签署技术交底文件作为指导施工的技术依据。技术人员要将施工方法传达到一线施工工人,保证工人能够理解施工意图,了解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点,掌握施工要达到的质量标准,这样就不会产生不按设计盲目施工的情况,保证工程质量。

(3)设置质量控制点,提高工序质量。质量控制点是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部位或者关键环节,质量控制点部位施工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相关工程的施工质量,在现实中要根据工程特点,视其重要性、复杂性、精确性、质量标准和要求来设置质量控制点。先要对施工对象进行全面分析、比较,找出其中的关键部位,通过分析、讨论来找出质量控制点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或造成质量隐患的原因,并针对隐患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通过对质量控制点的重点控制,可以达到对施工质量过程控制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施工过程质量检查

施工阶段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阶段,是质量控制的重点和核心。这个阶段应奉行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坚持质量标准、严格监督检查的基本原则,确保施工质量符合国家有关的施工技术规范及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

(1)做好施工材料的保存、检验。材料质量对工程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材料是建设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没有材料就无法施工,一旦不合格的材料运用到工程建设当中,会给整个工程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材料的合格与否直接关系着工程质量,因此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要通过建立严格的材料管理制度,避免材料损失、变质,确保材料质量。对于重要的材料要安排专人负责,责任到人,确保材料质量,杜绝不合格材料。通过加强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提高材料的质量,可以降低质量事故发生的概率,为工程建设保驾护航。

(2)实行车间化管理,实现质量速度双提升。为了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直接控制,提升工程质量,应该对外部施工单位进行内部车间化管理。要充分利用现场施工技术员深入生产一线施工的特点,积极参与到施工过程的管理中,与一线工人“打成一片”。通过摒弃一些落后的简单粗糙的施工工艺、消除工序无序衔接、精简施工流程,让每个施工过程在车间化管理制度下实现高效化,将硬性的制度与人性化的管理融合在一起,使施工速度和工程质量都有很大的提升。

(3)定期组织“活地鉴定”,提升工程质量。由于影响质量因素多、质量波动性大、变异性强、隐蔽性强,从而导致工程质量检查监测的局限性,因此,单靠单次的监督检查来保证工程质量是不够的。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定期由相关专业领导组织技术部门、地质部门、测量部门、机动部门、安全环保部门、材料供应部门、监理部门等有关人员,共同深入到施工作业地点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立即为施工单位现场协调解决,使工程质量有很大的提升。

(4)实行工序对标,实现互惠共赢。为了提升工程质量,定期组织施工单位进行工序对标工作,对施工状况相同单位的各种施工参数进行比对,对施工质量进行现场比较。通过现场对标发现各自施工中的优缺点,施工质量控制中的难点,然后进行技术交流,从而消除施工中的隐患,提高施工质量。通过长期的工序对标工作,各个施工单位可以实现互惠共赢,同时也为矿山建设节省投资,提升施工速度和质量,推动工程建设。

3 施工后验收和质量跟踪

(1)坚持标准,严格验收,确保实现质量目标。验收是对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成果的全面检验,必须要严格组织。甲方、监理作为主要参与人员在验收工作中要严格对照标准,严格验收程序,逐一规范落实,确保无一疏漏、无一走样。对验收涉及到的内容要严格监督检查,切实把监管工作做到位,避免出现未验收和验收不合格的工程投入使用。通过验收过程中对工程质量的高标准、严要求来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

(2)做好已完工程的保护和质量的跟踪监测。由于矿山环境的复杂性和工程质量的隐蔽性,做好已完成工程的保护和跟踪监测也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工程实体施工完成后,如果后续保护或者跟踪监测不到位很可能影响工程质量。例如混凝土施工完成后没有做好养护而出现裂缝,必然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巷道施工完成后没有做相关的变形监测,没有对由于地压等变化引起的巷道变形及时调整支护,最终造成巷道损坏等。在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对成品的防护和跟踪监测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严格落实。

4 质量管理效果

(1)改变支护,提高巷道质量。某矿西北回风巷穿过地质条件破碎地段,设计使用拱架支护,但是安装施工后发现巷道仍然存在变形现象,部分拱架出现了倾斜,严重影响了巷道的质量和安全。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该矿专门召集质量、安全等部门进行了讨论分析。通过现场勘查和分析论证,找到了影响支护质量的原因,通过对支架间距和支架型号微调,根本上解决了巷道支护后变形、拱架倾斜等问题,保证巷道的工程质量。见图2。

图2 破碎带支护

(2)爆破工序对标,提高爆破质量。某矿共有13条井巷,近百个施工工作面,上千人同时参与施工。由于施工人员的素质参次不齐,导致巷道的成形和爆破进尺差别较大,对巷道的质量和施工进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此,该矿抽调专门人员进行爆破质量的工序对标。参加人员深入各条生产井巷详细了解施工质量,进行现场“问诊”,找到了影响爆破质量的原因,并合理调整爆破参数,大大提高了爆破质量,为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见图3。

图3 爆破提质后的巷道

5 结 语

矿山在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困扰工程质量的各种问题,面对这些问题,要提前谋划,认真组织,建立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及时发现工程建设中的质量隐患,并有针对性地解决,从而提高施工质量,推进工程建设。通过施工前的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查,施工后的质量跟踪的方式进行质量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2014-08-19)

国永田(1983—),男,助理工程师,063700 河北省滦县响嘡镇。

猜你喜欢
全程图纸工程质量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分析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浅谈汽车线束产品图纸管理
看图纸
当代工人(2019年20期)2019-12-13 08:26:11
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浅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
手工制鞋全程LOOK
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 02:22:23
全程监控的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