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向辉 岳 超
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兴趣现状调查研究
——以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为例
文/郭向辉 岳 超
为了解大学生体育活动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增强体质,本文以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多数学生对体育的态度、动机有一定的偏见。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比较单一,以及场地器材受限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等方面提出培养大学生体育兴趣的建议。
大学生;体育兴趣;体育态度;体育教学
高等院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体育在高等教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1]。学校除体育课外,认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既可扩大体育课效果,又能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活跃校园气氛,利于培养学生多种体育兴趣[2]。据调查,目前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动机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从深入了解学生活动的兴趣与动机出发,采取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动机,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推动学校体育课堂和课余体育活动全面持久的开展[3]。
1.1 研究对象。以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财经系、艺术系、计科系、机电系近400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提问、访谈等方法收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收集大量相关的研究文献资料,查阅近几年的相关论著,有关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及心理健康的期刊资料,与本课题有关的体育理论、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论著。
1.2.2 问卷调查法。对各班是随机抽取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420份,收回问卷411份,回收率97.85%,有效问卷400份,有效率97.32%。
1.2.3 数据统计法。问卷回收后,对各类数据用spss进行了数理统计处理,作为分析的依据。
2.1 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现状分析
2.1.1 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124人,占31%;有时或偶尔参加体育活动的208人,占52%;不愿意或被迫参加体育活动的68人,占17%。
由此可见喜欢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不足总人数的1/3,70%以上学生是有时或偶尔参加体育活动或不太愿意或被迫参加体育活动。反映大多数学生在思想上还未真正充分认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
2.1.2 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排列在前三位的项目是篮球占25%,乒乓球占21.25%,健美操占16.25%,表明学生对体育项目兴趣比较集中,而且兴趣的稳定性比较高,这些项目活动大都带有明显的健身性、健美性和娱乐性。他们的生理、心理制约着体育兴趣。其身体形态、骨骼、肌肉、神经系统发育基本成型,力量、灵敏度大大增强,此阶段学生的表现欲较强,对速度、力量和美的追求比较渴望,因此对广大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吸引力。
2.1.3 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体育动机是指从事体育活动的主观原因和心理状态。从学生体育活动动机的调查来看,排在前三位的动机是增进健康35.25%,丰富生活情趣25.50%,提高运动技能19.25%。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主要为增进健康、丰富生活情趣和提高运动技能几个方面其中占80.0%,这充分说明了大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价值和功能,也正是他们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
2.1.4 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意识。显示年级越高参加的人数越少,究其原因,普通高校体育教材内容并不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特点,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学习,从而忽视了健身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概念,更没有意识到培养终身体育的意义,从而不利于培养体育锻炼的的习惯。再者,三年级同学面临多方面的压力,升本、就业等非常现实的社会现象使其无暇顾及体育意识的培养。
3.1 结论。通过对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学生体育兴趣现状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动机受到学校体育场地器材不足和组织开展体育活动不力,以及活动内容缺乏多样性等因素制约。针对这些问题,试从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注重其个性的发展等几个方面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激发锻炼动机,最终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
3.2 建议
3.2.1 大学生只有从思想深处认识到体育对人身体的重要性,才会努力学习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大学生应该在大学接受到良好的体育教育,这样将来走向工作和参加社会实践培养良好的身体条件,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使其终身受益。
3.2.2 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应当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工作,特别是体育教师在加强学生课外活动的管理工作骑着核心作用。从根本上增强学生体质,仅靠每周100分钟的体育课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才能保证学生体质的健强。
(作者单位: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基础部)
[1]杨宁宏.浅谈体育教育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青海教育,2004,6(5):2-5
[2]李卫平等.当前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研究中心若干热点问题[N].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11-23)
[3]董杰.影响大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及对策[J].内蒙古教育,2004,5(4):4-10
郭向辉(1981-),男,河南安阳人,学士,助教,专业:体育教学。
岳超(1986-),男,河南安阳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学原理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