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在艾滋病合并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5-03-09 11:34:56冯碧英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36期
关键词:念珠菌葡萄球菌艾滋病

冯碧英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感染内科,广东湛江 524001

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一种由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直接破坏了免疫系统从而引起的机体免疫缺陷的综合征,是一种慢性致死性传染病。目前我国AIDS 的发病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同时全球HIV 感染正以每天1.6 万人的速度扩散[1-3]。AIDS 患者的免疫系统遭受损坏,很容易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研究表明,众多感染中念珠菌感染是AIDS 患者最为常见的真菌感染,其首发症状是患者口咽部出现念珠菌,其中白念珠菌感染者占80%,若不及时对感染进行控制,可蔓延至咽喉、呼吸道、消化道,并可引发真菌性败血症[4-6]。本研究探讨综合护理在AIDS 合并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 年1 月~2014 年9 月我院收治的AIDS合并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79 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9 例,男22 例,女17 例,年龄20~66 岁,平均(35.73±5.51)岁,牙龋、舌尖溃疡14例,上愕、舌根部溃疡13 例,上愕、双颊部溃疡12 例;实验组40 例,男23 例,女17 例,年龄19~67 岁,平均(35.81±5.64)岁,牙龋、舌尖溃疡13 例,上愕、舌根部溃疡14 例,上愕、双颊部溃疡13 例。所有患者均经免疫印迹法(WB)确诊,临床检查均为HIV 抗体阳性,经真菌培养检查确诊为口腔念珠菌感染阳性。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例数、病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5%碳酸氢钠行口腔护理(2 次/d)、5%碳酸氢钠加氟康唑漱口(3 次/d)等常规用药。对照组给予知识宣教、规范护理操作[7]、消毒隔离[8]、口腔护理、用药指导、饮食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主要内容如下。①复合溶葡萄球菌酶喷雾剂治疗:常规口腔护理后,予复合溶葡萄球菌酶喷雾剂,即创面喷2~3 次,作用5 min,3 次/d,严重者可适当增加次数;②家属配合:患者家属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给予协助、监督,饮食方面的食物准备也不可缺少,因此务必对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争取其配合;③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疾病、昂贵治疗费用、死亡等存在强烈的恐惧感,加之社会不理解,作为家属应充分理解患者的各种焦虑、抑郁等心理压力,除了护理人员的心理疏导[9-10]外,家属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其不良心理问题并予以疏导,让其感受到家人的理解、接受和医护人员的关心和体贴,以增强其治疗信心和治疗配合度。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治疗时间、临床疗效和治疗后复发情况。①治疗时间:根据患者治疗总时间分为≤1 周、≤2 周及>2 周;②临床疗效:患者症状消失,无疼痛,念珠菌培养结果为阴性,为痊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减轻,口腔黏膜角化物消退超过75%,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口腔黏膜角化物消退超过35%,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无减轻,口腔黏膜角化物未消退甚至有所扩大,为无效。总有效=痊愈+显效。③复发率:治疗半年后,白色念珠菌检查阳性,症状、病损出现,为复发。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时间的比较

实验组治疗时间≤1 周的34 例,1~2 周的5 例;对照组治疗时间≤1 周的23 例,1~2 周的10 例;即实验组治疗时间≤2 周的患者比例为97.5%,显著高对照组的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时间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n(%)]

2.3 两组复发率的比较

实验组复发3 例,复发率为7.5%;对照组复发15例,复发率为38.5%,即实验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AIDS 是一种以传播性强、发病缓慢、死亡率高为特点的慢性致死性传染病,根据目前的医疗技术,只能控制病情,延长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1-12],其临床表现涉及各个系统,复杂多变。对于患者而言,除了要承受疾病本身所带来的痛苦,另外社会的偏见、家庭的不谅解所造成的心里问题也严重影响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而各种各样的心理负担都可加速疾病的进展[13-15]。AIDS 患者较易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而AIDS 合并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的口腔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可能加重患者原有的心理负担,更加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因此,除了常规药物治疗以外,护理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

复合溶葡萄球菌酶喷雾剂为口腔消毒喷雾剂(儿童型),其主要成分及含量为溶葡萄球菌酶、溶菌酶,以生物工程制品——溶葡萄球菌酶和溶菌酶为主要成分。溶葡萄球菌酶是一种含锌金属蛋白酶,其能迅速切断致病菌细胞壁肽聚糖成分中的甘氨酸肽键(Gly-Gly 键);溶菌酶能裂解N-乙酰胞壁酸G-l 与N-乙酰葡萄糖胺C-4 之间的-1,4 糖苷键,在这两种核心成分的作用下,形成对致病菌双重破壁杀菌。本品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致病性酵母菌和溶血性链球菌,适用儿童于口腔、咽喉部位的消毒(黏膜消毒仅限医疗卫生机构诊疗前后使用),其应用于AIDS 合并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中,不管是儿童还是成年人均起到显著疗效。

本研究中,对实验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常联合复合溶葡萄球菌酶喷雾剂,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时间<2 周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只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8%(P<0.05);实验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此结果与既往的研究[16-17]结果相似,由此可知,对AIDS 合并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疾病知识宣教、有效的口腔护理、严格的消毒隔离、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详细的用药指导、合理的饮食护理等一系列综合护理,同时侧重加入家属在住院治疗期间的密切参与,可有效消除患者的恐惧、害怕心理,让其感受到社会资源的支持和家庭的体贴、关心,为其提供生活和精神上的支持,以解除其恐惧心理,增加其治疗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保证其机体需要和电解质平衡,从而提高抗病能力,促进创面愈合。

综上所述,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对AIDS 合并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给予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口腔念珠菌感染复发率,可作为AIDS 合并口腔念珠菌感染治疗的重要护理干预措施之一,值得推广。

[1]李敏,于水仙.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J].包头医学,2005,29(2):32.

[2]颜艳,顾春玲,万利.6 例艾滋病的护理体会[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3,26(6):561.

[3]郭积勇.新发现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320-344.

[4]卢洪洲,沈银忠.艾滋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0,9(6):545-546.

[5]任勇,马汉骞.自制中药含漱液治疗艾滋病患者口腔念珠菌感染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2,11(9):887-888.

[6]葛风华,吴补领,何飞,等.深圳市HIV/AIDS 患者口腔念珠菌检出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J].热带医学杂志,2012,12(l):1320-1323.

[7]曲芬,胡瑾华.传染病分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94-195.

[8]王立清.艾滋病并发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8,23(11):27-28.

[9]袁立荣,展中平.艾滋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2):141-142.

[10]狄燕玲.护士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2):178-179.

[11]王燕,冯桂静.10 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护理[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2):63-64.

[12]白雪帆,张树林.艾滋病的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298.

[13]张可.艾滋病临床诊断和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4.

[14]邓福球,何艳英,陈燕萍.心理关怀与支持在艾滋病患者口腔病损治疗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0,3(1):18-20.

[15]周辉,陈建钢.HIV 感染伴口腔念珠菌病患者全唾液slgA的改变[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1(l):100-102.

[16]赵文化,尹光芝.艾滋病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75 例临床观察[J].西南军医,2009,11(5):868-869.

[17]罗小莉,段琴兰.护理干预在艾滋病合并口腔念珠菌感染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5):566-567.

猜你喜欢
念珠菌葡萄球菌艾滋病
《 世界艾滋病日》
如何防治兔葡萄球菌病
兽医导刊(2019年1期)2019-02-21 01:14:06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念珠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信鸽白色念珠菌病的诊治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39
肉鸡葡萄球菌病诊疗
兽医导刊(2015年9期)2016-01-04 12:00:06
临产孕妇念珠菌感染及不良妊娠结局调查
一例水牛疥螨继发感染葡萄球菌病的诊治
鸡葡萄球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