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睿
(河北工程大学,河北 邯郸 056001)
邯郸地区现代建筑对传统元素的传承与运用
刘 睿
(河北工程大学,河北 邯郸 056001)
介绍了邯郸地区的传统文化元素和传统建筑元素的具体内容,通过一系列的阐述和分析论证了现代建筑传承传统元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以深化传统文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促进地域性现代建筑的发展。
传统文化,传统元素,现代建筑,文化传承
在各种全球化因素的影响下,“文化趋同”现象越来越明显,表现在建筑上即是一幢幢“撞脸”的玻璃摩天大楼在全国各地拔地而起。随着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再次影响了设计者。近年来,建筑设计不再单纯的将注意力放在“怎样让建筑国际范儿”上,而是越来越多的将国际与地域相融合,创造符合地方气质的现代建筑,融入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传统元素,推动中国现代建筑健康向前发展。
根据辞海里的释义:“传统,是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的方式等。对人们的社会有无形的影响和控制作用。传统是历史发展继承性的表现。”邯郸是一个拥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但是邯郸的传统文化在逐渐被人淡忘。城市发展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并非对立,而应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邯郸地区拥有十大文脉体系,现作如下介绍。
1.1 磁山文化
距今已有七千多年的磁山文化是新时期时代的典型代表,是邯郸地区文化的历史源头。磁山文化链接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成为中国原始时期历史中连贯的一条线索。
1.2 赵文化
赵文化是中国先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赵文化体现的是一种开放进取、坚韧包容、勇于创新的精神。赵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的区别之处在于它是由中原文化和胡族文化共同孕育产生的,既具有中原文化的温润儒雅,又具有北方胡族文化的勇敢奔放。“胡服骑射”作为赵文化的代表,也是邯郸的城市标志,时刻提醒着人们在新的时代不可缺少探索创新的精神。
1.3 邺城文化
邺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不仅是北方重要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还孕育了“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也留下了光辉的一笔。邺城是中国城市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在城市建设和建筑技术方面曾达到了时代的巅峰。《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记载:“邺城的规划继承了战国时期的以宫城为中心的规划思想,改进了汉代长安宫城与闾里相参,布局松散的状况,是一个功能分区明确、结构严谨的城市,主要道路正对城门,干道丁字形相交于宫门前,把中国古代一般建筑群的中轴对称的布局手法扩大应用到城市规划。”
1.4 北齐石窟文化
响堂山石窟是邯郸地区石窟文化的代表,它始建于公元1400年前,是中国五大石窟群之一。宿白先生说:“响堂山石窟是中国石窟艺术的缩影。”虽然现在已遭到破坏,但它仍旧是中国佛教雕刻艺术的瑰宝。响堂山石窟在雕刻艺术上,将印度的艺术技法和中国的传统技术相融合,创造出符合我国民族特点和时代特色的石窟艺术,并在中国雕刻史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除上述列举的四大文化脉系外,邯郸地区还有“女娲文化”“成语典故文化”“黄粱梦梦文化”“磁州窑文化”“广府太极文化”和“晋冀鲁豫根据地文化”。从古至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建筑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生活的容器,是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现代建筑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元素的任务刻不容缓。
中国传统建筑受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影响颇深,从建筑群体布局到单体建筑的设计都蕴藏着深奥的中式哲学思想,体现古人的思想理念、人生观和世界观。
中国传统建筑从雏形开始经历一定时间的发展到最后高潮成型,形成了传承千年的形态特征。邯郸地处华北平原,其建筑风格具有北方的形态特征:规整的庭院,两架结构体系,无论单体建筑还是群体布置皆讲究对称布局,以南北轴线为主,东西轴线为辅。单体建筑由基座、屋身、屋顶三大部分组成。
传统建筑在历史的各个时期,每个社会阶段都会表现其特定的内容和形式。建筑本身的传统元素有:建筑的外在形态、建筑色彩、材料、构造方式、平面空间组合、建筑环境营造等。在一系列的建筑元素中,并非所有的元素都适用于现代建筑,现代建筑可传承的传统元素应符合如下特点:
1)易于识别。不难发现,在现代建筑中添入某一醒目的传统元素就极易被人们发觉并接受,随之产生深刻的印象。举例来说如传统建筑的坡屋顶。坡屋顶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大标志,按等级划分可以分为硬山顶、悬山顶、庑殿顶、重檐顶等。现代建筑通过直接或间接运用屋顶这一元素,将这一形象转化成传统建筑的一个基因得以传承。
2)可适应现代发展。并不是所有的传统元素都适合现代建筑,只有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还没有被社会淘汰的传统元素才有传承的意义。现代建筑设计将积极的传统元素提取出来,使现代元素与传统元素相融合,实现现代建筑对传统元素的传承,促进二者共同发展。
在建筑材料元素方面,传统建筑较多使用木材,材料决定结构,中国古建的“木骨架”结构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除木材外,传统建筑还较多的使用青砖、夯土、石材。传统材料是历史的延续,现代建筑将传统材料应用于现代建筑中可以最直观的表达传统元素,是对历史价值的直接表现。
在建筑色彩元素方面,中国传统建筑受礼制思想的约束,如“红”“黄”“蓝”这些艳丽的色彩一般使用在等级较高的建筑上,以显示其高高在上的地位。邯郸地区的私宅民居使用材料以木材、青砖、石材、夯土为主,呈现的颜色为素净低调的“黑”“白”“灰”。建筑色彩承载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现代建筑应合理运用建筑色彩来表达建筑情感。
3.1 外在形象的表现
现代建筑传承传统元素运用在建筑形式中,主要是通过对传统建筑造型进行简化提炼、抽象变异,对表皮进行模仿,对色彩进行配合等手法。
邯郸文化艺术中心是邯郸市的一座重要标志性建筑(见图1),东西长约590 m,南北长约280 m,它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城台上的美玉”,从这个名字中就能看到这座建筑所运用的一系列地域性传统元素。前文中所提到的赵文化是影响邯郸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最为深远的文化。“城台”即为兴盛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高台建筑的台基,台——“积土四方而高曰台”(昌氏春秋·仲夏),可见,在国人心中“台”即是“高”。在赵文化时期高台建筑皆是形制较高的建筑,建筑落于高台之上,使之与天更近一步,显示出建筑雄伟壮观,宏伟瑰丽的景象,又衬托出主人高高在上,受人敬仰的形象,同时又渲染了一种严肃的氛围。邯郸文化艺术中心正是将“高台”这一传统元素进行提炼和变形,再结合台阶的功能,烘托出作为城市形象建筑的庄严性。
“美玉”这一元素引用自“完璧归赵”这一成语典故,把用新科
技新材料制造的“和氏璧”置于建筑顶部正中的位置配合温润的灯光,形成新时代“和氏璧”精神具体的象征,将蔺相如勇敢无畏的精神传承下去。文化艺术中心是一座以南北轴线为中心,东西对称的建筑,整体采用曲线设计,线条流畅,雄浑有力。它的表皮犹如展开的两幅竹简,将邯郸上千年的故事娓娓道来。表皮挂板用现代科技模拟出战国时期青铜的质感,既环保又减轻了建筑重量,还可以起到外墙遮阳的效果。文化艺术中心是一个无暇的美玉浮于城台之上,充分体现了邯郸文化的精髓。
3.2 意境的诠释
意境与前文的“形式”是两个互补的概念,意境主要是一种空间的形态,传统建筑空间有两种不同的形态,一种是在礼制观念控制下的理性形态;另一种是在老庄儒家思想控制下的感性形态。如果说文化艺术中心属于理性形态,那么磁州窑博物馆(如图2所示)就属于感性形态。
磁州窑是古代北方民窑之一,位于邯郸市磁县境内。磁州窑烧制瓷器的风格是质朴简约、粗犷奔放的。磁州窑博物馆是一座面积约为5 000 m2的小型博物馆,它的建筑空间采用多变的组合体量手法,展厅采用线性串联方式,用不同的院落形式来划分空间。其圆形主体采取磁州窑“馒头窑”这一特征,作为主要的精神元素展现给人们。外墙的装饰花格取意自磁州窑的钵体,罩在圆形主体之外,并采用当地烧制的红砖砌筑。磁州窑博物馆用现代的技术手法融合当地的传统元素表达了建筑的内涵。
现代建筑对传统元素的传承是建筑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需要辩证的看待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将传统文化精神发扬光大,促进中国特色现代建筑多元化发展。
吴良镛.乡土建筑的现代化现代建筑的地区化——在中国新建筑的探索道路上.华中建筑,1998(10):70-71.
吴良镛.建筑文化与地区建筑学.华中建筑,1997(12):93-94.
袁 峰,林 磊.中国传统地方材料的当代建筑演绎.城市建筑,2008(4):109-110.
王 川.当代中式创作中传统建筑空间意境的营造.长沙:湖南大学,2010.
许伟文.中国当代建筑设计之传统意向的建构及其呈现——以三类建筑事件为例.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
Modern architectural heritage and use of traditional elements in Handan
Liu Rui
(HebeiEngineeringUniversity,Handan056001,China)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specific conten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elements and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elements in Handan area, through a series of elaboration and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modern architectur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elements, to deepen the statu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people’s minds,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modern architecture.
traditional culture, traditional element, modern architecture, cultural inheritance
1009-6825(2015)18-0011-02
2015-04-16
刘 睿(1989- ),女,在读硕士
TU-8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