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军队为什么没能进驻日本?

2015-03-07 08:11吴健
党的生活 2015年9期
关键词:个师盟国国民政府

□吴健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军队为什么没能进驻日本?

□吴健

1945年日本投降后,美、苏、中、英等11个同盟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讨论派遣军队占领日本事宜。作为战胜国之一,中国与美国一样有权向战败国日本派遣驻军。那么,中国军队为何没能出兵进驻日本?

罗斯福支持中国对日占领

早在1942年,即日本偷袭珍珠港10个月之后,美国国务院就设立了由国务卿赫尔牵头的战后计划委员会,研究打败日本后如何进行军事占领,并对日本天皇采取何种措施。其中,强硬派主张:“为保证太平洋的和平与安全,必须根除日本产生军国政治的根源,即清除作为中央集权机构的日本帝国政体……如果不消灭天皇体制,就谈不上战胜日本。”温和派则认为:“把天皇体制与侵略战争联系起来是不恰当的……战争不是日本天皇挑起的,他是被人利用了……作为日本战后重建的心理基础,天皇是必需的。”

双方的争论持续了很长时间。1944年5月,该委员会最终决定:保留天皇,但需要对日本实施外国军事占领,彻底粉碎日本的军国主义基础。

而盟国首次讨论对日本的战后处置问题,则源于1943年中、英、美三国首脑参加的开罗会议。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与蒋介石的晚间会谈中承诺:美国支持中国在战后对日军事占领中扮演重要角色。蒋介石最初认为,中国无法承担这一责任,但他同意:派兵与否应视实际情况决定。

同年10月30日,中、美、英、苏四国政府在莫斯科发表宣言,其中决定“对于所有有关敌人投降及解除武装,均将采取共同行动”。1944年8 月20日,重庆的国民政府机关报《中央日报》在第二版刊登了一篇题为《关于占领日本问题》的文章,首度证实中、美领袖曾在开罗口头协议占领日本。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梁寒操则在8月24日答外籍记者提问时更明确地指出:“中国政府同意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主张:盟国必须将占领日本、解除日军武装列为日本投降要件之一,借此打破日本军国主义长期狂妄的错觉。”

对日占领的“白队“计划

1945年5月德国投降后,对日占领问题成为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核心议题,并为此建立了一个“白队”。进入“白队”的将军和上校们推算,部署在日本本土的占领军需要23个师、总共80万人。从纯军事的角度来看,用80万美国士兵来实施对日占领,恐怕在国内难以通过,因为美国人民肯定会要求自己的儿女早日回国团聚。于是,美国的新总统杜鲁门开始四处放话,希望与英、中、苏等盟国共同占领日本。同时,“白队”加速制订占领日本的计划,打算通过设立各国占领区来肢解日本。

在这项计划中,除美国最亲密的盟友英国以外,美国很想把中国也拉进占领军的行列。在美国人眼里,使用中国占领军有一个好处——日本把侵略战争辩解为“黄种人反对白种帝国主义”,如果让中国军队占领日本的部分领土,就可以回击这种宣传,弱化占领日本行动的“种族色彩”。在确定盟国占领区的划分时,“白队”考虑的是:日本主要大岛本州的中心区域拥有发达的基础设施,必须控制在美国手中;工业相当发达的九州岛可交由英国军队占领;属于落后农业区的四国岛安排中国军队驻扎;而苏联则在北海道和本州北部驻军。

但这项计划的实施有一个前提,即他国军队不能立即进驻日本,而是等美军逐步撤出后再去接替。因此,美国人计划在日本投降后的前三个月,在日本列岛部署23个美军师(80万人);在随后的9个月内,再允许盟国军队进驻日本列岛,兵力分配为:美国8.3个师,共31.5万人;英国5个师,16.5万人;中国4个师,13万人;苏联6个师,21万人。在最后阶段,各国占领军应将驻军人数逐步减少大约一半:美国只在日本驻留4个师,英国2个师,中国2个师,苏联3个师。

1945年7月,中、英、美三国就日本投降与战后处置提出具体方案。7 月26日,盟国为促使日本尽早投降,以中、英、美三国政府元首的名义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其内容要点为:永远根除日本征服世界的权力与势力,消灭军国主义;为保证上述目标的实现,“经盟国指定,日本国土必须占领”,直到宣言的各项目标达成,以及日本人民依据自由意志成立“一个和平及负责任的政府后,盟国占领军队当即撤退”。该公告确认了各对日参战国具有占领日本的同等权力。

1945年7月31日,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接见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魏德迈和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美方告知,日本在外交方面已有求和趋势,日本将在几周内投降,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正在计划协调中美两军如何占领日本本土各据点及机场的相关事宜。会谈中,蒋介石向赫尔利坦承,中国连空运部队到大陆沿海都有问题,只能被动配合美国行动。

不过,一天以后国民政府军令部参谋唐纵在呈报蒋介石的《日本投降后我方处置之意见》中,仍主张在国军内挑选适当成员,编成一军随盟军登陆日本本土,为将来参加盟军控制日本做准备。

8月10日,国民政府获悉日本已通过瑞士向美国转达投降意愿时,遂改为主动姿态,向美军提出派遣中国空军占领日本的计划,其编制包括两个驱逐机(战斗机)大队、一个中型轰炸机大队、一个侦察机中队、一个运输机中队,而所需经费和装备则通过《中美租借法案》提供。“两案”的提出,显见国民政府对进驻日本领土有高度兴趣,但因后来魏德迈反对将中国军队派赴日本和朝鲜,遂无法实现。

67师整装待发

日本投降后,美国为避免盟军最高统帅对日处置受到他国影响,于1945 年9月2日由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法国、印度、荷兰、新西兰、菲律宾、苏联、英国、美国的代表在华盛顿组成“远东委员会”。该会全体成员同意,军事占领为解除日本武装与废除军备的第一任务,因此,盟军将对日本本岛实施军事占领,各国占领部队由美国指派的最高统帅指挥。由于最高统帅具有决定实施投降条款、执行占领及管制日本各项政策的一切权力,对日占领的相关盟国即使不满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的决定,也不能提出任何建议案来制衡麦克阿瑟,故而形成了美国“独占”日本的特殊现象。

在盟国的压力下,9月22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出台的《美国对日本投降后的处置政策》宣布:一、欢迎并期望盟国参与对日派遣占领军。二、各国部队抵达日本后,必须接受盟军最高统帅的调度指挥。三、各国政府必须负责自身部队的补给和日常维持经费。美方还宣布了盟国占领军的规模,预计美军为12个师,20万人(含驻朝鲜半岛的2个师,3万人),中、英、苏三国各派一个师作为占领军。

1945年12月25日,美国国务院照会国民政府,希望中国能尽快派兵赴日参加占领。在蒋介石的授权下,中国军令部部长徐永昌与魏德迈迅速拟定两个方案:

甲案:民国34年(1945年)甲种编制军,抽调一个完整师,配以必要政务人员及特种兵,约1.5万人。

乙案:以步兵两个团为基干,配以政务人员及特种兵,混合编组为一个支队,约1万人。

蒋介石最初批示选择乙案,但后经与魏德迈讨论后,又改以甲案实行。自此,中国派兵赴日才真正为美国所接受。美国对于各国派兵占领日本政策之所以出现转变,是因为参联会评估认为美国已能掌控日本全局。

他国的所谓“占领”只不过代行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的职权,不影响美国的权威,同时又能帮美军分担防务。

在经历第一次派空军占领日本提案失败后,蒋介石对此次美国的主动邀请表现得颇为谨慎,先是要求相关部门只能发表派遣消息,但不宣布派兵数量及编制,同时对美国重申:中国派兵有现实困难。他强调,此次美国邀请中国派兵,必须帮助国民政府解决若干问题,否则,“派遣不克实行,则(中国)在国际上即失去信用”。蒋介石的所谓问题有二:一、中国无法承担空运及海外驻兵的经费;二、适合代表中国执行占领任务的部队难以寻觅。

1946年3月13日,美国国务院通过魏德迈向国民政府建议:一、中国可以先选派少数先遣部队赴日;二、推荐滞留在香港九龙的国民党新一军第38师为驻日占领军;三、相关消息由中方同意后,由美国务院公布。

国民政府接受了这个建议。先是在4月1日由陆军中将朱世明率领驻日代表团第一批成员12名、军人4名,以及远东国际法庭法官梅汝璈抵达日本,另选派新一军第38师为驻日占领军。

由于第38师后来被派往东北打内战,国民政府军令部遂在4月3日呈报蒋介石,改由驻越南北部的第53军荣誉第2师作为驻日占领军,4 月19日正式通知荣誉第2师前往越南海防,待命集中并进行人员挑选。所有驻日占领的军人要求五官端正、身高1.70米以上、小学以上文化,连以上军官还要进行交谊舞培训,同时还为其加强特种兵与后勤部队单位,于4月底完成整编。之后,荣誉第2师从越南海防市空运到上海,在那里又与荣誉第1师合并为第67师,其编制为14 500人,有步兵团3个、炮兵团1个、运输团1个,此外还有战车、工兵、通信等营各1个以及200名宪兵。

这些部队向来被视为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装备精良,抗战期间曾参加滇西战役,攻克松山、腾冲等重镇。该部队代表中国占领日本,也能显示国民政府在对日处置上的积极态度,以实际作为消除舆论认为其对日本军事管制态度消极的误解。

5月初,中国驻日占领军先遣人员、上校参谋廖季威同第67师师长戴坚等人从上海乘坐B-24轰炸机前往日本,同美军商谈中国驻军地点问题。根据协商,中国占领军驻扎在日本爱知县,必要时再扩大到三重县和静冈县,第67师将隶属美国第8集团军第1军指挥。在日期间,中方官员还视察了驻地,日本当地政府对中方官员侍应恭谨,为其介绍中国军队到来后所需的营房、仓库、港口、车场以及游乐场所等设施。

准备派驻日本的中国占领军第六十七师在上海集训

一纸命令将“占领军”的命运改变

虽然美国主动邀请中国派兵,但明知国民政府无足够财力维持海外大规模驻军,却故意不给中国提供相应的帮助。1946年4月,美国第8集团军司令艾可伯格向陆军部(前战争部)申诉,声称中国占领军依赖第8集团军的补给系统是不明智的,应该让中国自己的补给体系来维持运作。为此,国民政府驻日代表团团长朱世明几次与美方交涉,并多次利用舆论对美施压,但麦克阿瑟与艾可伯格不为所动,他们抱怨美国国务院对中国占领军的安排已超越中国所能负担的程度,驻日美军只能给予有限、符合逻辑原则的支持。换言之,麦克阿瑟认为,中国不必奢望美国慷慨解囊,必须自己寻求经费。

为解决经费与运输的问题,1946 年6月底,中国方面援引美国“租借法案”与美方谈判,美国陆军部才同意自1946年6月底至1949年6月底从美国援华经费中调拨中国驻日占领军所需装备和补给。经过谈判,7 月20日,中国驻日代表团朱世明中将与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副主席穆勒上将签署了《中国驻日占领军备忘录》,进一步确立中国驻日占领军有关运输、地位、任务、权益,以及与各国占领军之间的互动关系。

麦克阿瑟原本估计中国军队将于1946年8月底到达日本,但蒋介石一手挑起的内战却打破了原来的计划。1946年6月,国民政府急电在上海待命的第67师,令其迅速过江,进攻苏鲁豫解放区。正在日本苦等第67师的朱世明还被蒙在鼓里,直到67师过江后才知道情况。蒋介石向他保证:“国军只要在鲁南或江苏泰兴一得手,即可将第67师调回并按原计划进驻日本。”

第67师到达苏中后,归第一绥靖区司令官汤恩伯(7月中旬由李默庵担任)指挥,其部队被分解到第65师和第69师。1946年7月6日,汤恩伯发布进攻黄桥、姜堰、海安的命令。华中野战军在粟裕和谭震林的指挥下,经过一个半月的战斗,一举击溃国民党军的进攻。其中,第67师在海安、如皋一带遭华东野战军重创。

8月28日,华中野战军致电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内容涉及第67师的伤亡情况。电报称:我军于26日在如皋西南地区歼灭第69师之99旅后,又于27日在上述地区歼灭由如皋来援之敌65师之187旅及79师一个团,第二次由如皋增援之一个团亦被歼一半。

至此,原本计划用于对日军事占领的第67师就这样覆灭在内战战场上。

(摘自《时代教育(先锋国家历史)》)

[编辑:李长文电子信箱:lcwnews@163.com ]

猜你喜欢
个师盟国国民政府
决策权动态流转:国民政府初期华侨教育师资政策考察及当代启示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生物治理理念研究
从汕头到上海:国民政府的“废两改元”之路(1925—1933)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国民政府内特大间谍集团破获记
“他值5个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