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进纯,杨 波,肖 容,罗成凤,尚雅楠
(1.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 女病区,重庆401147;2.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 护理部;3.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 老年二科;4.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精神科,重庆400042)
抑郁症是以情感或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疾病,能明显而持久地损害患者的社会功能[1]。正常人群中抑郁症的患病率约为4%[2],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高复发率、高自杀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学习效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3]。近年来,随着运动疗法的不断开展,其在治疗躯体疾病及改善精神症状方面的作用也逐渐得到肯定[4-6]。运动是一个可量化的主动或被动活动过程,它对不同年龄、正常或有认知缺损的个体的认知功能都有改善作用[7],通常被认为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辅助方法[8]。在抑郁症的治疗及康复研究中,不少学者已经从仅仅关注“临床症状缓解”转变到更加关注“患者生活质量、正常回归社会”的思维模式上[9]。为此,我院采用运动疗法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并评价其对改善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研究对象 便利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4月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抑郁症患者70例。入组标准:(1)符合CCMD-3心境障碍和单向抑郁症诊断标准[10];(2)病情稳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RSD)[11]评分≥18分,住院时间≥2周,且服用抗抑郁药物者;(3)病程≥2周;(4)无严重躯体疾病和药物反应者。排除标准:(1)其他器质性或药物引起的继发性抑郁障碍或双相情感障碍;(2)有严重的自杀倾向或精神障碍史;(3)有酒精或其他物质依赖或滥用;(4)有严重的心、脑、肝、肾等器官的躯体疾病。所有病例均经过2名以上的主治医生确诊。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男13例、女22例,年龄18~59岁,平均(28.84±7.0)岁,受教育年限(12.74±3.55)年;研究组男14例、女21例,年龄18~54岁,平均(26.74±6.6)岁,受教育年限(12.44±3.58)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及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在帕罗西丁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精神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运动疗法。具体方法:由精神科医师根据治疗的目标及患者的躯体状况,参考患者的爱好和特长,选择相应的运动项目,由康复科经过统一培训的护士采用集体和分散的形式,指导、督促患者实施运动疗法。具体项目有广播体操、健身操、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跳绳、慢跑等,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上午,每次持续20~30min[12]。如进行广播体操或健身操锻炼时,先将患者分为若干小组,然后由指定护士带领患者一起做操,3次/周,每次20min。运动前向患者讲解运动疗法的目的、意义、运动时间及注意事项,运动后在运动治疗单上评价患者表现,每2周总结一次,并根据总结评语给予适当奖励。运动前后均测量心率,最高训练心率控制在(220-年龄)×70%。
1.3 观察指标 由专业的护理人员及心理测评人员于治疗前和治疗4、8周后评价两组患者的抑郁症状、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
1.3.1 HRSD HRSD由 Hamilton于1960年编制,是临床上用于评定抑郁状态最普遍的量表,后又经过多次修订,版本有17项、21项和24项3种。本研究采用的是24项版本,包括抑郁情绪、有罪感、自杀等24个条目。HRSD大部分条目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即0分-无、1分-轻度、2分-中度、3分-重度、4分-很重。总分大于35分可能为重度抑郁;20~35分可能为轻或中度抑郁;小于8分则没有抑郁症状。总分评定的信度系数为0.88~0.99,效度系数为0.92[13]。
1.3.2 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function defect screening scale,SDSS) SDSS主要用于评定社区精神病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程度,是精神医学调查中较为常用的评定工具。包括10个项目,每项的评分为0~2分,0分为无异常或仅有极轻微缺陷,1分为有功能缺陷,2分为严重的功能缺陷。SDSS的信效度良好[14],评定一致性为85%~99%,Kappa系数为0.6~1.0。
1.3.3 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 GQOLI-74属于多维评定的自评问卷,分别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4个维度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定,包括20个因子74个条目,每个条目按照1~5级评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该问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及敏感性[13]。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检验,组内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或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RSD得分比较 从表1可见,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末HRSD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8周末,两组患者HRSD得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第8周末,研究组HRSD得分低于对照组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RSD得分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RSD得分比较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b:P<0.01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DSS评分比较 从表2可见,两组患者在治疗前SD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8周末,两组患者SD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研究组SDSS评分低于对照组同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QOLI-74评分比较 从表3可见,两组患者在治疗前GQOLI-74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8周末,两组患者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研究组GQOLI-74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同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各时间点SDSS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各时间点SDSS评分比较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b:P<0.01
?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GQOLI-74评分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GQOLI-74评分比较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b:P<0.01;与对照组比较,c:P<0.01
?
WHO预测抑郁症在2020年将成为全球第一疾病负担的精神疾病,抑郁症正成为影响或伤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精神障碍[15]。抑郁症患者由于工作和生活能力下降,出现一系列社会功能损害的表现,往往影响到患者的生活,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关注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改善,已在当今精神科治疗领域获得众多专家的共识。在努力缓解患者精神症状的基础上,如何提高抑郁症患者的心身健康和生活质量、促进其社会功能的康复,已成为本领域研究的热点[16-19]。
3.1 运动疗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 目前国内外有关运动疗法的研究已有较多报道[20-21],内容涉及运动疗法的作用机制、运动训练的强度等。其作用机制是患者置身于各种健康的活动中,可转移注意力,减少幻觉、妄想等症状的不良影响,减轻病态体验,克服焦虑、抑郁或恐惧等恶劣情绪,纠正病态行为。大 量 研 究[7-8,22-23]证 明:运 动 可 以 促 进 新陈代谢,同时疏泄负性心理能量,防止抑郁情绪的聚结;有助于增强体质,使患者产生积极的心理感受,能较快地改善情绪,消除抑郁症的一系列症状。跑步时大脑分泌的内啡肽是一种类似于吗啡功能的生化物质,是天然的镇痛剂,并能给人以欣快感,对减轻心理压力具有独特的作用。跳绳能提高身体的协调性,而且跳绳过程中头部的位置上下快速移动,能有效加强前庭功能,使患者产生良好的心理感受,提高自信心。
3.2 运动疗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 抑郁症患者在社会功能方面存在高缺陷率,这是因为该病有高发病、高复发、高致残的特点,大部分抑郁症患者因病情复发而多次住院,相对限制了患者的自由,与外界、家人的接触机会很少,衰退和缺损的症状难以恢复,造成社会功能明显下降。通过主动或被动参与各种运动,不仅有助于改善认知功能,改变患者的懒散行为,增加其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而且能够增强患者的集体观念及竞争意识,并结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鼓励,经过胜利和失败的考验,使患者的意志和毅力得到锻炼,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
抑郁症患者不仅长期受到精神症状的困恼,由于疾病的反复发作及长期的药物治疗,其自主神经功能也会出现障碍,使其心理社会适应能力进一步降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运动可促进患者身体机能恢复,提高身体素质,改善体能,还有助于缓解一些伴随的自主神经症状,如食欲不振、失眠等。如健身舞使患者在动感的音乐声中,躯体得到尽情的舒展,注意力得到加强,同时可提升患者内心对美的感受,使其心情愉悦;散步能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摄氧效果。此外,通过运动过程中对眼、手、足的锻炼,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敏捷性和灵活性,改善活动能力和适应能力,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从而让患者摆脱抑郁心境。而且运动可让人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使人自信快乐,利于患者把注意力转向外界,摆脱症状的控制,缓和敌意和冲动行为,促进人际交往,提高生活质量。
[1]沈渔邨.精神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59.
[2]Kraft J B,Slager S L,McGrath P J,et a1.Sequence analysis of the serotonin transporter and associations with antidepressant response[J].Biol Psychiat,2005,58(5):374-381.
[3]宋文英.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6):147-149.
[4]于兑生,恽晓平.运动疗法与作业疗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3.
[5]季向东,王群松,方春霞.运动疗法对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J].实用老年医学,2012,26(4):331-333.
[6]简天蓉,罗成凤,穆世铭.运动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北华大学学报,2012,13(5):563-565.
[7]陈小璐.运动疗法对认知功能影响机制的研究进展[J].儿科药学杂志,2010,16(4):63-65.
[8]冯英凯,杨庆华.递增负荷运动对大鼠抑郁症模型行为学功能及孤啡肽水平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2,41(31):3252-3254.
[9]李素萍,张红玲,向玉仙,等.心理护理对住院首发抑郁症病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5):1257-1258.
[10]陈彦方.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7-88.
[11]Hamilton M.Development of a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 for primary depression[J].Brit J Soc Clin Psychol,1967,6(4):278-279.
[12]李菲.个体化运动疗法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护理管理,2009,9(9):32-33.
[1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88-100.
[14]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63.
[15]瞿伟,马红燕,谷珊珊,等.重度抑郁症急性期奥氮平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2,41(27):2816-2818.
[16]王丽杰.护理干预对抑郁症疗效及康复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2,12(18):185-186.
[17]陈永琴,冉程,崔太秀.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抑郁症病人康复的临床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1A):16-l9.
[18]刘久香.健康宣教对首发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护理,2013,5(5):427-429.
[19]吕晓敏,张海杰,高小妹,等.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个人和社会功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精神医学杂志,2012,25(3):210-211.
[20]Penn D L,Waldheter E J,Perkins D O,et al.Psychosocial treatment for first-episode psychosis:A research update[J].Am J Psychiatry,2005,162(12):2220-2232.
[21]Nies M A,Motyka C L.Factors contributing to women’s ability to maintain awalking program[J].J Holist Nurs,2006,24(1):7-14.
[22]秦羽.个体化运动疗法和常规护理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对比观察[J].吉林医学,2013,4(28):5297-5298.
[23]汪霞.运动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1):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