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年丰》壶的精气神韵

2015-03-04 06:34:00范岩峰
佛山陶瓷 2015年9期
关键词:神韵宜兴紫砂壶

范岩峰

(宜兴 214221)

1 前言

宜兴紫砂壶艺,近几年出现了新的繁荣。老一辈艺师累有新作问世;秉承着传统艺技的中年艺人各擅胜场,新一代青年技工迅速成长,砂壶艺苑中群芳争艳,欣欣向荣。紫砂陶艺出现了史所未有的鼎盛景象。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艺人在创新。

2 紫砂《年丰》壶的精气神韵

紫砂盛行于陶都宜兴,脱胎于一般日用陶瓷。宜兴,古名荆溪,因荆溪河而得名,秦始皇灭楚后改名阳羡。晋恵帝时期又改阳羡为义兴。北宋时改为宜兴,沿用迄今。宜兴盛产一种特殊的陶土,其颜色多为绛紫,故统称紫砂。其颜色有红、绿、黄、白等,故又被誉为“五色土”,用其所做茶具即为紫砂壶。

紫砂壶造型丰富、式样繁多、千姿百态、美不胜收。这些丰富的造型有的借鉴比紫砂历史更长的艺术品的造型,如青铜器的彝、鼎、尊、爵,古陶中的钵、罐以及秦汉瓦当、汉砖纹样及秦权、玉器;有的则是获取生活中灵感,如自然界中的莲、荷、桃、松、竹、梅;实用器皿中的斗笠、井栏、柱础。紫砂壶由众多酷爱诗词金石书画的文人,参与设计,使其合乎文人的美学观,富含浓郁的书卷气,这些至今仍是我们今天进行造型创新的重要手段。紫砂壶的造型虽然千变万化,但必须服从于它特殊的制作方法和满足饮茶的实用功能,因此造型基本是非圆即方,且经过变化、变形呈现出“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多姿多彩的造型世界。这反映了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也有人认为其中包含了“智圆行方”的人生观,笔者认为这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理念,也是紫砂壶作为茶具的实用性使然。

《年丰》壶之妙,妙在工艺,匠心独运,手法灵巧,工艺独到,鬼斧神工。一个艺术家修养、道德、品质,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紫砂的造型之中,充满了文化底蕴,浓厚的韵味也是紫砂的个性象征,宜兴紫砂风情万种,诉与茶人说。

年丰谓年成丰收,《左传·桓公六年》:“奉盛以告曰‘‘洁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汉代应璩《与广川长岑文瑜书》:“周征殷而年丰,卫伐邢而致雨。”宋代王安石《闵旱》诗:“肉食自嗟何所报,古今忧国愿年丰。”明代沉鲸《双珠记·元宵灯宴》:“千门灯火报年丰,镜里铅云不汝同。”

《年丰》壶的壶身圆润敦厚,线条柔和,壶色莹润如玉,造型古朴端庄。泥色泛黄,沉着而古朴素雅。壶身装饰圈纹,代表了岁月的痕迹,而壶盖上则是卧着一只看似温顺,双目折射威严的松鼠,精工细制,制作之时的心血可想而知。

宜兴紫砂泥质细腻精致,可塑性强,制成的器形多样,极具工艺价值。“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故用以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聚香含淑,香不泱散,茶味越发香醇芬芳。紫砂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及延展性,配合以特殊且精准的制壶技艺,所以成品口盖严密,缝隙极少,减少了含霉菌的空气流向壶内的管道,延长了茶汤变质的时间,有益人体健康。

宜兴紫砂壶与文人结缘,与文化联姻,在喝茶养生,玩壶赏性中,经历了明、清数百年的繁荣与兴旺,直到今天,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鼎盛时期。纵观宜兴紫砂壶的造型艺术,都承载着厚重的中华古老文明,跳跃着民族传统文化的脉动,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而且鲜明地烙上时代的印迹,彰显着地域的特色,在传承、创新、发展中塑造了数以千计的壶体形象和艺术生命。

3 结语

紫砂是人们最为喜爱的泡茶佳器,紫砂表达着人们崇尚自然的心理需要,表达了人们的精神理念和文化特征。不论是外轮廓的造型意态,还是神韵天成的气度,亦或是气质、品位。从历史、传统轨迹去琢磨,从文化、美学中追求紫砂的古朴淳厚,去寻求形、神、气、态的真谛。

猜你喜欢
神韵宜兴紫砂壶
清远冲淡 神韵天然
中华诗词(2022年12期)2022-07-31 02:45:40
宜兴釉陶
江苏陶瓷(2020年6期)2021-01-12 07:01:42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少先队活动(2020年8期)2020-09-11 06:42:34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少先队活动(2020年7期)2020-08-14 01:17:50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墨舞神韵
中国工人(2017年11期)2017-12-11 10:13:20
石榴:秀美东方神韵
金色年华(2017年11期)2017-07-18 11:0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