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城镇土地利用效益与城镇化发展耦合协调评价研究

2015-03-04 08:47勇,何
池州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协调安徽省城镇化

张 勇,何 钊

(1.池州学院管理与法学院,安徽池州247100;2.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安徽省城镇土地利用效益与城镇化发展耦合协调评价研究

张勇1,何钊2

(1.池州学院管理与法学院,安徽池州247100;2.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提升城镇土地利用效益,并促进其与城镇化发展耦合协调,对于提高城镇化质量及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安徽省城镇土地利用效益与城镇化发展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城镇土地利用效益和城镇化水平未实现理想上的同步发展状态;2)安徽省大多城市城镇土地利用效益与城镇化水平耦合水平中等偏下,总体来看呈增加趋势;3)安徽省大多城市城镇土地利用效益与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协调度在2010年以前以中度失调、轻度失调和濒临失调为主,在2010年以初级协调为主;从时间演变上来看,在向好的协调状态发展。另外,由于协调度在空间上差异较为明显,导致同一格局内的不同城市差异较大。

[关键词]城镇土地利用效益;城镇化;耦合;协调;安徽省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土地利用违规违法现象严重,导致各地城镇土地总量难以控制,城镇规模不断扩张并呈“摊大饼”式蔓延,引发城镇土地粗放利用、土地利用效益普遍较低等一系列问题[1]。当前,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城镇化发展必须实现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型[2]。《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市发展中,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控制规模总量,提高利用效率[3-4]。新型城镇化战略对于促进城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升城镇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和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

近年来,关于城镇土地利用与城镇化发展关系的相关研究已引起国外学者的关注[6-7]。文献检索表明,目前国内学者在城镇土地集约利用与城镇化耦合协调的研究成果较多[8-15],已有成果对城镇土地利用效益与城镇化发展耦合协调评价展开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在中观尺度市级层面上的研究更少。鉴于此,本文以安徽省所辖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以2001年、2004年、2007年和2010年为评价年份,对其城镇土地利用效益与城镇化发展的耦合协调性进行定量评价研究,以期为安徽省制定城镇土地利用政策和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参考。

1 指标体系构建与研究方法

1.1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借鉴已有研究成果[16-19],考虑到城镇土地利用特征、城镇化发展的内涵和要求,从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个维度构建安徽省城镇土地利用效益与城镇化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1.2研究方法

1.2.1指标权重确定采用客观赋权法中的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层的权重大小[20]。权重计算过程如下:

(1)确定指标层各评价指标特征值的均值

式(1)中Xij为评价对象i评价指标j的特征值;-Xj为所有评价对象的第j项评价指标特征值的平均值。

(2)确定各评价指标特征值的标准差

(3)确定各评价指标特征值的标准差变异系数

(4)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大小

式(5)中C为耦合度,L、U分别为城镇土地利用效益水平指数、城镇化水平指数。参考相关研究成果[26],将耦合度划分为4个区间:C在(0,0.3]范围内,为低水平耦合阶段;C在(0.3,0.5]范围内,为拮抗阶段;C在(0.5,0.8]范围内,为磨合阶段;C在(0.8,1.0]范围内,为高水平耦合阶段。

1.2.3城镇土地利用效益与城镇化的协调度评价模型引入协调度评价模型,既考虑系统间相互作用程度,又考虑系统各自的发展水平,以便更好地评判系统交互耦合的协调程度。该评价模型为:

式(6)中D为协调度,C为耦合度,T为两者的综合水平指数,T由L、U计算获得,参照文献[15],T的计算公式为:

式(8)中,假设城镇土地利用效益系统与城镇化系统的贡献程度大小相等,同时考虑到协调发展的内涵,设定α=β=0.5,将协调度划分为以下10种类型,具体分别为:(0,0.1]为极度失调,(0.1,0.2]为严重失调,(0.2,0.3]为中度失调,(0.3,0.4]为轻度失调,(0.4,0.5]为濒临失调,(0.5,0.6]为勉强协调,(0.6,0.7]为初级协调,(0.7,0.8]为中级协调,(0.8,0.9]为良好协调,(0.9,1.0]为优质协调。

1.3数据来源

考虑到数据的连续性和可获得性,本文以安徽省2011年7月14日行政区划调整前的17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依据评价时段的中心对称原则以2001年、2004年、2007年和2010年作为评价时点年份,对安徽省各个地级市城镇土地利用效益与城镇化发展的耦合协调性进行定量评价,数据均来源于2002年、2005年、2008年和2011年的《安徽省统计年鉴》。

表1 安徽省城镇土地利用效益与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 城镇土地利用效益综合指数和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数测算及分析

2.1城镇土地利用效益综合指数和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数测算

参考已有研究成果,构建城镇土地利用效益综合指数与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数计算函数为:

式(9)中L为城镇土地利用效益水平综合指数,Wj为城镇土地利用效益第j个评价指标的权重,Lj为为城镇土地利用效益第j个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值,是原始数据按照极差标准化处理后的无量纲值。

式(10)中U为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数,Wj为城镇化水平第j个评价指标的权重,Uj为为城镇化水平第j个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值,是原始数据按照极差标准化处理的无量纲值。

结合表1计算出来的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大小,并根据公式(9)、(10)可计算出安徽省17个地级市城镇土地利用效益综合指数和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数,计算结果见表2。

2.2测算结果分析

一般而言,当L >U,表示城镇土地利用效益超前于城镇化的发展;当L =U,表示城镇土地利用效益同步于城镇化的发展;当L

表2 安徽省城镇土地利用效益综合指数和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数

3 城镇土地利用效益与城镇化的耦合协调性测度

3.1耦合度和协调度测度结果

利用公式(5)、(6)、(7),可以计算得到耦合度和协调度,计算结果见表3和表4。

3.2耦合度分析

由表3和表4可以看出,2001年仅有宿州市、滁州市、六安市和池州市的耦合度处于低水平阶段,其他均处于拮抗阶段;2004年、2007年和2010年,所有地级市的耦合度均处于拮抗阶段。另外,2001年大多数地级市的耦合程度较低,只有马鞍山市的耦合程度较高;从2001年到2010年,仅有马鞍山市耦合度维持不变,巢湖市呈现下降趋势,且大多数地级市的耦合度呈现增加趋势,但增加幅度较低,所以耦合程度仍然未能突破拮抗阶段。以上耦合度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地级市能够相对较好地实现城镇土地利用与城镇化之间的耦合发展,但耦合发展的水平仍然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3.3协调度分析

由表3和表4可以看出,在2001年、2004年和2007年协调度以中度失调、轻度失调和濒临失调为主,只有马鞍山市、铜陵市、池州市和黄山市在2007年为勉强协调。在2010年,协调度以初级协调为主,仅六安市为勉强协调。从时间演变上来看,基本上所有地级市从2001年到2010年的协调度在向好的态势发展,但是总体来看协调度仍处于较低水平上。另外,由于安徽省近年来以主体功能区划分为基本导向,遵循城镇发展客观规律,构建城镇化战略格局,不同地级市的协调度差异较为明显,皖北城市群中的宿州市和蚌埠市协调度较高;省会经济圈中的合肥市、淮南市协调度较高;皖江城市带中的马鞍山市、铜陵市和安庆市协调度较高;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中的黄山市和宣城市协调度较高。由此可见,安徽省各个地级市分属不同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导致协调度在空间上差异较为明显,且同一格局内的不同地级市差异也比较大。

表3 安徽省城镇土地利用效益与城镇化的耦合度与协调度

表4 安徽省城镇土地利用效益与城镇化的耦合度与协调度

4 结论及讨论

本文以2001年、2004年、2007年和2010年为评价时点年份,对安徽省城镇土地利用效益与城镇化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评价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安徽省城镇土地利用和城镇化发展未实现理想上的同步状态,基本上表现为超前或滞后状态。其中,在2001年、2004年和2007年主要以城镇土地利用效益滞后于城镇化发展为主,2010年则以城镇土地利用效益超前于城镇化发展为主。从2001年到2010年,大多数地级市城镇土地利用效益综合指数与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数呈增加趋势,且不同城市城镇土地利用效益综合指数与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数增加幅度差异比较显著。

(2)通过耦合度分析可知,安徽省大多数地级市城镇土地利用效益与城镇化水平之间的耦合发展水平仍然处于中等偏下,总体来看耦合程度呈现增加趋势,但增加幅度较低,所以耦合程度仍未能突破拮抗状态。

(3)通过协调度分析可知,在2001年、2004年和2007年以中度失调、轻度失调和濒临失调为主,在2010年以初级协调为主。从时间演变上来看,从2001年到2010年的协调度在向好的协调状态发展,但是总体来看协调度水平仍然较低。另外,由于安徽省近年来以主体功能区划分为基本导向,构建城镇化战略格局,导致城镇土地利用效益与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协调度在空间上差异较为明显,且同一格局内的不同地级市差异也比较大。

本文研究表明,在城镇化进程中,安徽省城镇土地利用效益与城镇化发展并未实现理想上的同步状态,耦合协调度不高,所以在未来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继续提升城镇土地利用效益与城镇化发展水平,促进二者实现耦合协调发展,这对于促进城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城镇化质量及促进城镇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然,本文仅选取10年间的4个年份对安徽省在行政区划调整前的地级市城镇土地利用效益和城镇化发展水平耦合协调性进行研究,考虑到行政区划调整导致部分地级市数据的可获取性和连续性,在二者的内在关系及其规律性方面难以全面、客观分析。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增加全面的、连续的数据资料进行完善,以期更加系统地分析城镇土地利用效益与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运行机制和演变规律,从而为政府和决策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城镇土地利用政策和城镇化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朱天舒,秦晓微.城镇化路径:转变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问题[J].地理科学,2012,32(11):1348-1352.

[2]胡杰,李庆云,韦颜秋.我国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与演进动力研究综述[J].城市发展研究,2014(1):25-30

[3]张勇,汪应宏.城镇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协调性分析—以安徽省为例[J].城市问题,2015(2):15-20.

[4]徐选国,杨君.人本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本质、特征及其可能路径[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2):15-20

[5]马德君,王科涵,胡继亮.西北民族地区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度分析[J].财经科学,2014(3):131-140.

[6]Wieand K. An extension of the monocentric urban spatial equilibrium model to a multi-center setting :the case of the two-center city [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1987(21):259-271.

[7]Braid,R M. Optimal spatial growth of employment and residences[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1988(36):79-97.

[8]廖进中,韩峰,张文静,等.长株潭地区城镇化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2):30-36.

[9]李永乐,吴群,舒帮荣.城市化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相关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4):104-110.

[10]刘浩,张毅,郑文升.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区域城市化的时空耦合协调发展评价—以环渤海地区城市为例[J].地理研究,2011,30(10):1805-1817.

[11]孙宇杰,陈志刚.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水平协调发展研究[J].资源科学,2012,34(5):889-895.

[12]李玉双,葛京凤,梁彦庆,等.河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度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3,20(2):238-242,249.

[13]郭施宏,王富喜.山东省城市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关系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2,19(6):163-167.

[14]张乐勤,陈素平,陈保平,等.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度测度—以安徽省为例[J].城市问题,2014 (2):75-81.

[15]张明斗,莫冬燕.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性分析—以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为例[J].资源科学,2014,36(1):8-16.

[16]李松,张小雷,李寿山,等.新疆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发展和谐度及时空分异[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28(3):23-30.

[17]洪舒蔓,郝晋珉,艾东,等.基于人地关系的黄淮海平原土地整治策略[J].农业工程学报,2013,29(4):251-259.

[18]韩瑞玲,佟连军,朱绍华,等.基于ARMA模型的沈阳经济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地理科学,2014,34(1):32-39.

[19]朱琳,卞正富,朱环,等.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期土地利用与城市发展耦合关系分析—以徐州市贾汪区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3,20(1):54-59.

[20]张锐,郑华伟.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1,24(3):10-14.

[21]易平,方世明.地质公园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协调度研究—以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J].资源科学,2014,36(1):206-216.

[22]李裕瑞,王婧,刘彦随,等.中国“四化”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学报,2014,69(2):199-212.

[23]孙东琪,张京祥,张明斗,等.长江三角洲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关系[J].地理科学进展,2013,32(7):1060-1071.

[24]徐大伟,段珊珊,刘春燕.“三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制与互动关系研究:基于协同学和机制设计理论[J].农业经济问题,2012(2): 8-13.

[25]孙东琪,张京祥,张明斗,等.长江三角洲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关系[J].地理科学进展,2013,32(7):1060-1071.

[26]孙平军,丁四保,修春亮,等.东北地区“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协调性研究[J].地理科学,2012,32(4):450-457.

[责任编辑:李荣富]

作者简介:张勇(1983-),男,安徽全椒人,池州学院管理与法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管理;何钊(1991-),男,安徽潜山人,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土地经济。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2013SQRW085ZD);安徽省省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013tszy037)。

收稿日期:2015-05-20

DOI:10.13420/j.cnki.jczu.2015.05.014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02(2015)05-0058-04

猜你喜欢
协调安徽省城镇化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家乡的城镇化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公司财务会计制度与法律规范协调问题研究
论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协调
林纸一体化企业文化冲突与协调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