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 燕
命运交响曲
——对岛崎藤村《破戒》的解读
邹 燕
岛崎藤村原名岛崎春树,一生可谓享誉颇多,他是日本的小说家、诗人,第一本诗就宣告了日本近代诗的开端,他也被称为日本近代诗的奠基者,他还创立了国际文艺家协会日本学会,是协会的首任会长。在成就的背后,他的一生也堪称跌宕起伏。他出生于日本的一个古典学者家庭,父亲是一位国学者,母亲也受到诸如《论语》的教育,他本人也是一位教师。《破戒》是他的主要代表作,自费出版花了七年时间才完成,成功之余,三个女儿却相继去世,妻子也在难产中离开,甚至,妻子的最后一面他也未能见到。后来,他又陷入和侄女的不伦之恋并使其怀孕,被侄女父亲发觉后受周围人的唾骂鄙视而被迫远走法国,最后因脑溢血去世。《破戒》是岛崎藤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一经出版便使他倍受瞩目,他也因此被称为自然主义掌旗手。该小说体现了岛崎藤村小说的一贯特点,呈现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狂热现代化所引起的新旧价值冲突。《破戒》是当时文坛的特殊产物,曾被称为作者的自传体小说。该小说以社会对贱民阶层的歧视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出生在未解放部落里的古代武士叛逃者的后代丑松因为身份带来的问题在困惑、挣扎、斗争中的心理变化,刻画了明治维新后的时代风貌,将近代知识分子的心理成长历程表现得淋漓尽致。小说中对丑松影响最深的是他的父亲和恩师,然而两者却截然不同:父亲一直告诫他要保守自己的身份,这样才能在现实世界中生活得很好,如果身份泄露则会被当时的社会驱逐,将无安身之处。而他的恩师猪子莲太郎,却一生都在为消除身份歧视斗争,最后还因此牺牲,他们的共同点都是“秽多”,却有完全不同的抉择。作者通过对代表封建思想的丑松的父亲与代表先进思想的猪子莲太郎的对比描写,以及他们对丑松的影响,丑松最后的命运抉择来表明作者对当时社会中残留的封建等级观念对人性桎梏的厌恶,作者站在人性化的角度对人的命运思索,呼唤人性的回归和个性的解放。
人生而平等。在人最初降落于世的时候,是不存在等级差别的,这个状态就像人类的发展历程,在原始社会时期,人和人之间几乎是平等的,人们为了生存,抵抗恶劣的自然环境聚居在一起,互相帮助,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剩余食品和物品的出现,使占有生产资料多的人的地位逐渐提高,渐而凌驾于他人之上,变成了首领,从部落发展到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森严,到现代社会追求自由和个性的解放。人类对于人的自然特性中的平等和自由的追求,似乎画了一个圆圈,实际上,平等自由才是人最本身的追求,只不过,在封建社会时期,生存的残酷使人们为了活下去不得不抑制自己的天性,最后天性被“温水煮青蛙”似的扼杀掉,在现代社会中,生存不再那么艰难,不必为了获得一点生存资料而整日为食物奔波甚至你追我杀。《破戒》的主人公丑松生活的社会大背景就是一个未被解放的部落,等级森严,身份歧视是这个时期最明显的特征。丑松是一个“秽多”。“秽多”是日本近代社会中的人对从事皮革业、屠宰业等贱业和乞丐游民等贱民的侮辱性称谓。他们生活在被官府指定的地区,这些地区往往条件恶劣;“秽多”的身份和职业都是世袭的,是社会的最底层,不被允许和平民通婚,受到的压迫十分惨重。丑松就生活在一个被政府划分出来专门给秽多的小诸秽多街,父亲为了让丑松摆脱“秽多”的命运,像普通人一样生活,他搬到了远离秽多的县城让丑松进入学校,没有人再知道丑松的身份。父亲总是告诫丑松“不管碰到什么事,不管遇见什么人,千万不可吐露真情,要知道,一旦因愤怒或悲哀而忘记了这条戒规,那就会立刻被社会抛弃。”秽多子孙的处世秘诀就是这样,这是他们唯一生存下去的希望。父亲一辈子都在隐瞒,这两个字,概括了戒规的一切,也道尽了秽多人的心酸。日本社会的秽多,不止丑松一家,他们都是在这种担惊受怕、隐瞒和屈辱中过活。不过,当时的丑松并不能体会到父亲的良苦用心,他对老爷子的话只能全神贯注地听,心里却想:“老爷子说些什么啊?”他听不明白,也听过就算了。他沉醉在求学的欢乐中,他想从家里飞奔出去。丑松,是人类社会的童年时期,也是我们每一个人不谙世事的少年时期。在那个欢乐的年代,我们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有自己的梦想,有自己的快乐,对周围的人抱以善意,我们不需要面对生活中的尔虞我诈,我们用纯净的眼睛去看待这个社会,也用纯净的心去幻想这个社会。是啊,天真的丑松,并不知道秽多的身份意味着什么,天真无瑕时,总是多情!
尽管不明白父亲的话语,但是丑松还是遵从父亲的话去做了,并且成长为一名教师。他真诚和善,又博学多才,在学校非常受老师和同学的欢迎。他善良正直,对受到校方欺压的老师风向敬之进十分同情,也不巴结权贵,在那个环境中算是“清流”人物,虽然物质生活清贫,但还是比较安逸。如果不是一件事刺激到丑松,他还仍然活在自己隐藏身份换来的安逸环境里。大日向是和丑松住在同一家旅馆的秽多商人,他被老板和他的客人粗暴地赶走了,而且,医院也不为秽多人看病,尽管他有钱,但是社会的身份歧视对秽多的压迫无处不在。当丑松回到旅馆里,他听见其他人正在骂秽多“龌龊”,毫无例外,大日向被赶走了,旅馆里的人为赶走大日向这个秽多而欢呼,甚至为了去掉他留下的“晦气”而撒盐打火。丑松第一次感到秽多的生存境遇竟如此的艰难,社会对秽多有太多的不公平,他认识到,大日向就是秽多的缩影,大日向的命运,就可能是每一个秽多人的命运,他第一次感到悲哀和彷徨:“哀怜、恐怖,千思万绪在丑松的心里剧烈翻腾,他想到那个阔佬的命运,被人赶出医院,接着又被赶出旅馆,受到了残酷、虐待和凌辱……那个大日向的命运最终就是每一个秽多的命运,想到这里,他觉得这事和自己并非莫不相干……”,丑松从师范学校时代起,到饭山镇供职的一段时间内,他一直满不在乎,觉得自己和平常人一样,在生活中并没有感到什么危险和恐惧,这是他首次了解到世界,认识现实。他自孩童时代,就被父亲训诫要隐瞒身世,经过大日向被驱逐一事,他才对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对身份歧视感到切肤之痛,突然之间,他就长大了,从前的天真不复存在。他搬出了旅馆。
丑松一直在遵从父亲的训诫和表明自己的身份之间徘徊。父亲为了他牺牲得太多,为了让丑松的成长不受秽多身份的影响,像普通人一样过上好日子,放弃了自己已有的地位和待遇,搬到了县城居住,让丑松在县城上学,后来又为了丑松不被人知道身份,父亲就和叔父一起去人迹罕至的地方给人放牛,一直默默无闻地生活,独自体会着孤独和寂寞,父亲的一生,都在为丑松牺牲,他说“我这一生,都在为那孩子”,为了摆脱身份给人带来的恶劣影响,父亲赔上了自己的一生,哪怕最后,父亲遇意外身亡,都在惦记着丑松,希望他能彻底地摆脱秽多身份,他要求叔父,不要让亲朋好友来奔丧,目的就是不让人知道丑松的身份。后来,丑松几次欲吐露自己身份而最终没坦白,都有考虑到父亲为自己所做的牺牲,自己必须遵从父亲的告诫“说出你的身世之日,就是你被世人驱逐之时”。
他一直效仿猪子莲太郎,莲太郎的秽多身份被发现后被迫离开学校,成了边缘人,找不到工作,尽管生活无着落,却还在不停地宣传自由平等,做各种打破身份界限的演讲,最后由于谴责政客高柳为了虚荣出卖自己的女儿而遭高柳报复刺杀身亡,丑松受到了强烈的震动。在大日向被轰出旅馆时,丑松多想为了秽多向社会抗辩,此时的他对隐瞒自己的身份感到痛苦和焦灼:“而背弃父母的秽多之子……是败家的逆子……真想永远地好好活下去,越是这种希望,就越感到自己是一个秽多而心神不宁”,莲太郎被刺杀,丑松开始了思想的顿悟:“事到如今,丑松这才发觉自己是一个劲地隐瞒啦,除了磨损自己与生俱来的天性,实际上一刻也没有因此而忘掉自己”。莲太郎因为真理而牺牲,自己为了苟活而隐瞒身世,他无法容忍再这样下去,这背离了他的天性,他决定勇敢地告白。同样,他的告白也没能让他逃过一劫,他被逼得走投无路,此时,大日向邀请他去美国创业,他踏上了远去美国的征途。
岛崎藤村先期是浪漫主义作家,后来转向了自然主义。在他的小说中,总有着反封建道德的强烈的自我意识,这是西方各种文学流派在明治维新后,涌入日本与日本文学结合产生的结果。自然主义坚决反对旧道德、因袭观念,主张写作时按照事物的原样进行。在《破戒》中,作者对各种野蛮势力和封建身份制度的揭露有着现实的根据,丑松和莲太郎都有原形。丑松的原形是出身新平民又富有天资的长野师范学校的心理学老师,莲太郎是该校的讲师大江矶吉,同样是新平民身份,在无端被学校开除后,他致力于部落的解放运动,最后因此惨死,岛崎藤村同情和敬佩这位英雄的遭遇和做法,他为当时社会中的一些野蛮行径感到愤怒,他还拜访过小诸的新平民头目,在新平民聚居区小诸住了七年。作者对这种身份制度对人性的摧残,处于劣等身份的人生活的艰难体会得非常深刻,这部写实小说,反应了当时日本社会大背景的这种现象。作者清醒地意识到,这些都迫切需要改变。丑松对告白身份的选择,尽管他知道这会让他一无所有,连生存之地都会被剥夺,但是他毅然决然地遵从了自己的天性,改变身份歧视,需要每一个部落民共同的努力。我们不禁要问,从何时,给人加上了禁锢的枷锁,是谁给的这样的权力?无论是在日本的明治维新时期,还是在现代,这样的现象频频出现,很多人总是站在自以为优越的地位,藐视自认为比自己身份低的人,文明在发展,对知识的渴求是人的天性,但是,这种天性慢慢被扭曲,被异化,产生了人等级的高低,这不是文明社会中该存在的,诚然,这也只是文明在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也必将被自由平等取代。小说的结尾并不圆满,甚至有些悲情,因此争议颇多。实际上,丑松远走美国,就是去追求个性的解放。美国有自由的文化,“自由女神”就是它的象征。这是作者期望看到的,日本也需要自由平等,也需要从封建残余的等级意识中解脱出来。只是作者还是理性的,他认识到,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凝聚着无数人为此奋斗的结果。所以,作者并没有让结局圆满,因为仅靠丑松一个人让日本社会的现状改变显然是不现实的,从此也可以看出,作者对自然主义、人的天性的遵从。他是一个深刻反映社会矛盾现象的写实作家。
当个人命运总是无法摆脱时代环境的不利影响时,这是一种悲哀,悲哀的不只是处在这种环境中被影响命运的人,还有整个社会,甚至,还有影响他们决定着他们命运的其他人,这是文明的倒退!丑松、莲太郎,都是知识分子的代表,反映了在明治维新后,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从社会角度来说,这是对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从人性角度来说,又是对生命的亵渎。我们有理由也应该去尊重生命的价值,去尊重别人的生命,让每个人在自己的生命中,创造与众不同的精彩。作者对封建等级制度的批判和对人的命运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作者人道主义精神和对社会的悲苦情怀。
[1]李佳澍,韦壹.岛崎藤村与《破戒》[J].青年文学家,2012(27).
[2]孙静霞.岛崎藤村和他的《破戒》[J].北方论丛,1999(4).
[3]汤文曙,房玫.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研究?M.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4]杜威凡.岛崎藤村《破戒》二重属性的再解读[J].名作欣赏,2013 (16).
[5]从惠媛.从小说《破戒》看日本社会的“差别(歧视)”问题[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3).
邹 燕(1976—),女,陕西泾阳人,硕士,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日语语言学、日本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