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连峰,温宝阳,张剑斌,刘文环,方玉凤
(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
偃松嫩枝嫁接试验
徐连峰,温宝阳,张剑斌,刘文环,方玉凤
(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
摘要偃松一般生长在海拔1 000 m以上地区,具有较高的园林景观价值和经济价值。2012年起在黑龙江省西部平原地区进行嫩枝嫁接试验,结果表明:由于木质化程度不够,7月下旬嫁接较8月中旬嫁接效果差很多;一天中不同的时间段嫁接效果有很大不同,一般在10:00前嫁接效果最佳。
关键词偃松;引种;嫁接
偃松( Pinus pumila)又名爬地松,松科松属,灌木,树高3~6 m,枝条横卧或斜生,呈辐射状向外伸展,针叶5针一束,长4~6 cm,花期为6—7月,果实成熟期在次年9月。球果木质,长3.5~6 cm,亮棕色至棕色,种粒黄褐色。分布于大兴安岭白哈喇山、英吉里山、小兴安岭、吉林老爷岭、长白山等海拔1 000 m以上地区,俄罗斯、朝鲜、日本也有分布。偃松为阳性树种,稍耐庇荫,耐寒抗风,在山脊及山顶有风害的岩石缝中亦能生长。偃松终年青翠,美观大方,极具观赏价值,可作庭园或盆栽观赏树种。其种子中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磷脂植物蛋白、亚油酸及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等,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目前人工少有栽培。2012年起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开展偃松引种试验。选择两个种源分别是大兴安岭呼中和哈尔滨五常凤凰山。
试验区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少雨,秋季短暂且霜早,冬季干冷漫长,年均气温2.6℃,年均降水450 mm,≥10℃积温2 659℃,年日照2 775 h,无霜期120 d。
2.1材料
选择樟子松容器苗为砧木,苗龄为4~5 a,苗高30~40 cm。砧木顶枝完整,生长健壮、无机械损伤和病虫害。
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嫁接前到产地采集接穗,采集时尽量在晴好的清晨。选取树冠上部当年生木质化程度较好,生长健壮、顶芽饱满的枝条。采穗后将接穗置于保温泡沫箱中,分层放置冷冻水,保持箱内低温,密封后进行运输。到达嫁接地点将接穗取出放在苗木窖中低温冷藏,以备嫁接使用。
2.2试验方法
嫁接采用髓心形成层贴接法。
连续3年分别于7月下旬、8月中旬进行嫁接试验。
在一天中于8: 00前,8: 00—10: 00、15: 00—17: 00、17: 00之后分时段进行嫁接对比试验,每时段分别嫁接80株,调查成活率。
3.1不同日期嫁接效果
分别于2012年8月11日及2013年7月26日在呼中采穗进行嫁接试验,2013年7月25日及2014年8月16日在五常凤凰山采穗进行嫁接试验,嫁接部位是砧木当年生主枝,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时间嫁接偃松生长情况
不同嫁接日期对嫁接成活率影响很大。试验表明,7月下旬这段时间嫁接成活率较低,不宜进行嫁接,主要原因是7月下旬前接穗木质化程度不高,特别是高海拔的凤凰山种源顶芽不够饱满,嫁接成活率较低。成活的嫁接苗也因小苗长势较弱越冬保存较低。8月中旬接穗木质化程度较高,室外温度适宜,嫁接成活率最高达83.0%,是嫁接繁育的最佳时期。
3.2一天中不同嫁接时间对成活率的影响
连续两天选择阳光充足、晴朗的天气进行一天中不同时间段重复嫁接试验,比较一天中各时间段嫁接成活情况。每次试验80株,结果见表2。
表2 一天中不同时间偃松嫁接苗成活率
通过不同时间嫁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时间段嫁接成活率差异较大,最多相差22个百分点,上午10: 00前嫁接成活率较高。秋季下午气温、强光照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很大,如果嫁接人员技术不熟练,速度较慢,质量不高,都可对嫁接成活产生直接影响。
3.3嫁接成活后生长情况
于嫁接的当年及以后两年连续观察成活的嫁接小苗,观察其生长情况并调查其枝条当年生长量、针叶长度等生长指标,每次调查嫁接苗50株,结果见表3。
表3 偃松嫁接后生长情况 cm
由表3可见,呼中种源的偃松生长较为健壮,生长量明显高于凤凰山种源,凤凰山种源的偃松虽然生长量相对较小,但顶芽饱满,无枯梢现象,说明这两个种源的偃松在黑龙江省西部地区能够正常生长和越冬。
3.1偃松原产地与引种区气候差异较大,但由于其多生长在高海拔地区的山脊或山顶上,具有极强的抗性,在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生长表现良好。
3.2雨季嫩枝嫁接偃松成活率差别很大。7月下旬由于接穗木质化程度不好,嫁接成活率很低,8月中旬为偃松嫁接的最佳时期。
3.3嫁接成活的偃松小苗生长表现良好,顶芽饱满,针叶修长,且能够正常越冬,无枯梢现象,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翌年春季的保存率相对较高。
Grafting Experiments of Softwood Cuttings of Pinus pumila
Xu Lianfeng,Wen Baoyang,Zhang Jianbin,Liu Wenhuan,Fang Yufeng
( Academy of Forest and Environment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Qiqihar 161005,China)
AbstractPinus pumila generally grow at an altitude of above 1 000 m areas,with high landscape&economic value.Grafting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western plains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in 2012.Result shows that because lignification is not enough,the effect is a vast distance grafted in late July than in mid-August; effect will be very different in different time period in one day; the grafting effect is optimal usually in 10: 00.
Key wordsPinus pumila; introduction; grafting
作者简介:徐连峰( 1970-),男,黑龙江龙江人,大学,高级工程师,现从事林木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研究.
收稿日期:2015-07-21
文章编号:1005-5215( 2015)09-0066-02
中图分类号:S791.259
文献标识码:A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15.09.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