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文艺家纵谈“继承抗战精神”

2015-03-03 12:32胡凌虹
上海采风月刊 2015年10期

文/本刊记者 胡凌虹

著名文艺家纵谈“继承抗战精神”

文/本刊记者胡凌虹

民族脊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展现场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抗战文艺之所以能化成具有极大战斗力的“真刀真枪” ,也在于它具有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核。在烽火中历练、成长的文艺工作者心怀家国,总是能敏感地捕捉到广大人民的心灵呼唤,这使得他们的作品带有着浓烈的时代印记,积聚着巨大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精神能量。在纪念之际,本刊记者采访了一批著名文艺家,请他们回望抗战历史以及抗战中的文艺战士和文艺作品,并借此深刻思考新时代文艺的发展方向、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等问题。

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高潮阶段。我跟着母亲来到贵阳,后到离贵阳70多里地的湄潭中学读书。湄潭中学是一所进步的中学,校领导中有不少进步分子。他们经常组织学生到街头、到乡村,宣传“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抗日道理,并在学校成立了抗日民族救亡先锋队(简称“民先”)的分支机构。我首批参加了这个学生组织,这也应该算是我第一次真正地投身到了抗日活动之中,并成了全校闻名的活跃分子。几个月后,我又回到了贵阳,跟着当时贵阳生活书店“民先”队去从事抗日救亡工作。后来为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国民党逮捕了“民先”队员,包括我在内。之后中共地下党把我营救出狱,并把我送往延安深造。我成了鲁迅艺术学院最小的一名学生。我先进了戏剧系,后来转到音乐系,成为冼星海先生的“关门弟子”。

1942年5月2日至23日,中共中央在延安杨家岭主持召开了有80余名文艺工作者参加的文艺座谈会。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就文艺工作者的立场、态度、工作、学习等发表了讲话。当时我还只有十五六岁,尽管没资格出席会议,但经过各种方式的传达报告,我感受到“文艺为谁服务”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这是一个根本性的方向问题。为加深我们的

黄准(作曲家):没有这个时代就没有我的音乐作品

“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时,日寇大举侵犯中国,我跟随父母逃难到镇江附近的乡下。有一次我跟姐姐到菱塘里去采菱时,姐姐唱起了歌:“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这歌声让我生平第一次感悟到了音乐的美,她的旋律也使我强烈感受到了东北同胞因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失去家园的悲苦和仇恨。从那时起,我开始迷上了唱歌,天天缠着姐姐教我唱救亡歌曲。正是童年听到的抗日救亡歌曲,燃起了我对音乐追求的熊熊烈火,让我走近了音乐,并使之成为自己毕生的事业。理解,毛主席还亲自到鲁艺作了报告。报告中要求我们走出小鲁艺到大鲁艺去,他说那里有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只等我们去开采。他要求我们向工农兵学习、为工农兵服务。毛泽东的讲话就像一股不竭的动力,推动着我到工农兵中间去。在创作时只要有可能我都会到生活中去体验,收集民间音乐资料。从学习音乐开始,我就一直跟时代紧密结合在一起。没有这个时代就没有我的音乐作品。比如起初一看到《红色娘子军》这个剧本时,我就非常喜欢,我也很有信心能写好《红色娘子军》的音乐,因为我的革命经历让我能理解里面人物的感情。

音乐创作上一直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音乐要表现时代的精神,还有一种认为音乐就是纯粹表达个人情感。我的音乐创作中,有我个人的情感,但主要是写对时代的感情。我觉得音乐也是现实的,不是虚无缥缈的。

如今,我们处在一个和平的时代,也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依然希望用音乐来表达当代人们的感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指出我们要有梦想,要有理想。他的一些讲话让我很有感触,因此最近我写了一个大合唱《梦想花开》,希望祖国越来越强大。回想那个年代,人们表达愤怒时,除了喊口号就是唱救亡歌曲,我觉得我们现在也要用音乐表达对国家民族的感情,对祖国建设的希望。

黄准

黄准在延安桥儿沟鲁艺的后山坡(1940年)

吕其明(作曲家):战火的洗礼让我一辈子要为人民抒怀

作为一个抗日老战士,对抗日战争我有很多刻骨铭心的回忆。1940年,我十岁时参加了新四军,在二师抗敌剧团。作为一个小团员,我经受住了战火的洗礼和艰苦生活的磨练。可以说把我一颗稚嫩的心和中国人民的伟大解放事业交融在了一起。我的人生经历决定了我人生发展的轨迹和命运。家庭、革命战争实践的锻炼、党的教育这几个方面对我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首先谈谈家庭的影响。很多人问我:你十岁就参加新四军,有那个觉悟打鬼子吗?毕竟那时我只是个孩子,很多都不懂。但我父亲带领我们全家参加了革命,我的父亲吕惠生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祖国,献给共产主义事业。抗战时期,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担任过无为县县长兼无为县人民抗日自卫军总队总队长。后来他被任命担任新四军第七师皖江抗日根据地行政公署主任。去皖江前,陈毅军长跟我父亲谈话,布置任务,提出希望,还送给我父亲一把全新的“掌心雷”袖珍手枪。随后父亲把手枪送给了我,我非常高兴,一直随身带着,直至1 9 4 9年根据上级命令上缴给组织。4 3岁时父亲走完他的光辉一生。父亲的壮烈牺牲在我心灵深处耸立起一座信念意志情感的丰碑,这丰碑在我的作品中间,如歌的旋律中间,都以不同的形象展现出来。我后来创作的很多作品都和我父亲有关,都和千百万烈士有关。

吕其明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简谱(卢芒、何彬词,吕其明曲 )

再说说战争生活对我的锻炼。1940年,我所在的二师“抗敌剧团”演出了抗日题材的歌剧《农村曲》,我演一个逃难的孩子。歌剧最后有一个大合唱,非常激昂,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唱完后,剧中的王大哥就开始报名参军,这是台上演员演的,这时台下几个青年小伙子也跳上台来,要和王大哥一起参军。当时我们演戏的目的就是要号召大批青年参军打鬼子,可见我们的宣传立竿见影,这也说明文艺作品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1942年底我和姐姐调到新四军七师文工团,1943年初我们经历了一次敌军的大扫荡,情况非常危急,我和战友们向西北的大山里转移。到了那里的游击区,在当地一位老乡的帮助下,我们在一个山洞里躲了七天七夜。到了第八天,鬼子走后,我们下山到了村里,这才从这位老乡口中得知,鬼子和伪军曾经两次到村子里来逼问他,山上有没有新四军,不讲就要枪毙他。老乡很害怕,但还是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回答“没有”,保护了我们。在抗日战争时期,军民亲如鱼水的关系非常普遍,没有群众就没有我们,这样的关系也是今天和平时代的我们需要反思的。1940年到1949年,这9年的战斗生活和艺术实践,使我受到极大的锻炼和熏陶,对我产生极其深远的决定性影响。

我的人生经历决定了我要一辈子心怀国家、民族,用音乐来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抒怀,而做法就是我的一切作品都扎根于民族的土壤,创作的灵感全来自生活。这么多年来,我95%以上的作品主题都是歌颂祖国、人民,歌颂党。26岁时我为故事片《铁道游击队》创作了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36岁时创作了管弦乐序曲《红旗颂》。此外,我为《霓虹灯下的哨兵》《白求恩大夫》《焦裕禄》等两百多部(集)影视剧作曲。离休后,我写了纪念烈士的管弦乐组曲《雨花祭》、弦乐合奏《龙华祭》等。82岁时我创作了交响组曲《使命》。今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我也用我的实际行动来纪念,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写了一部交响音画《一支抗日游击队》,表达我作为一个抗日老战士的切身感受、真情实感。这个作品于9月24号在上海音乐厅首演。我也希望通过这个作品告诉今天的人们,革命的胜利实在是来之不易,应该备加珍惜。

李蔷华(京剧表演艺术家):要传承演艺界前辈的家国情怀

我出生在武汉,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时我还小,为了逃难,我妈妈就带着我们姊妹几个跟着当时的曲艺队到了重庆。随后我的父亲坐船过来,然而这艘船据说被日本飞机给炸了,从那以后,我父亲就没有了音讯。后来,重庆发生了五三、五四大轰炸,两天内把整个重庆城炸毁了。当时我的母亲带着我们姊妹几个到处躲避轰炸。重庆有个地方叫临江门,靠着码头,离我们住的房子比较近。一次,我们在临江门坐着,看到很多尸首被扔到江里,非常凄惨。后来,我们逃到重庆上边的江津区,因为没有认识的人,只好住在公园里,晚上睡在露天的戏台上。那时重庆地区的轰炸一直没断,等稍微好一点时,我们就唱一点戏,一严重就逃难。一直到抗战快胜利时,才算安定下来。如今我虽然已经八十多岁了,但永远忘不了那时经受的磨难以及看到的惨象。

李蔷华

程砚秋在北京郊区青龙桥务农(1942年)

抗战期间,我们也听到不少演艺界的老前辈以各自的方式抗敌的故事,体现了他们的志气。比如,梅兰芳先生蓄须明志,宁可卖字卖画养家,艰难度日,也不给日本人演戏。又如程砚秋先生拒绝为日寇演出,为此日寇和汉奸怀恨在心寻衅报复。一次,在天津站,几个“红帽子”借故对程先生进行搜身,并将他带到一小房内,打算动手打他。程先生一个箭步跨到一根立柱前,背靠柱而站,以防身后受敌,然后挥拳还击,将“红帽子”打得狼狈不堪。日本人的处处刁难,让程先生非常气愤,于是决定到北京西山的青龙桥务农,以“停演”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

1953年,我加入了武汉京剧团。在剧团里,我们演了不少抗日题材的京剧,比如《节振国》,讲的是抗日民族英雄节振国的故事,演节振国的是著名演员高盛麟,我演节振国夫人。还有像《郑成功》《戚继光斩子》等,都是民族英雄抵抗倭寇的故事,我也参与了演出,演出效果很好。

从12岁开始一直到现在,我每天都习惯看报。这也是我继父教育我的,作为一个演员要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国内人民的生活。演员要演得好,得有内心的东西,内心是靠思想指导的,思想就要靠平时的学习。

我很佩服程先生。我学程派也是因为喜欢各个剧里有正义感的人物。程先生演的剧大都带有反抗性,比如《荒山泪》反映的是苛捐杂税,《春闺梦》反映的是军阀混战,体现的都是国家大事。其实大师们的东西不是那么简单的,都很有内涵,有教育意义,像荀先生、梅先生、尚先生等,他们演戏都很讲究社会效应的,这种精神也需要我们很好地传承下来。

陈丹燕(作家):为自己的信仰坚守一生是幸福的

前几年,我写了《莲生与阿玉》这本书,写的是我父亲和姑妈。我父亲是延安抗大出身的学生,是共产党员。对我父亲来讲,书中提到的只是他的经历中非常小的一部分,只能写到延安抗大,之后他做情报工作的事,全都不能写。其实他并不想让我们知道他做了多少了不起的事情,只是希望我们能够了解他对理想的追求。其实不光我父亲,他的同事全都是这样的,有坚定的信仰,以能够奉献为荣。我父亲认为在延安的七年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其实延安的七年是他一生中最艰苦的七年,但我觉得他的意思是,延安那种向上的精神,有志同道合者,觉得自己能为国家、民族做贡献,他觉得这是最好的。他的整个年轻时代是在抗战的过程中度过的。其实这也跟他个人的自尊心是联系在一起的,不能被日本人这样的欺负。

在病重的最后一个月,他的神志已经不是很清楚,一次我有些好奇地问他,你在军事调节处的时候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想不到我一问到这个问题,一直神志不清的他马上就清醒了,说:“我不知道。”后来我知道不只是我父亲一个人,他们这一代人都是这样,这是很了不起的。我父亲从十五六岁开始有了自己的信念,一直坚持到92岁,从来不动摇,对此我是很佩服的。我一直觉得,我的父亲是幸运的,他找到了自己的信仰并能为自己的信仰坚守一生,这样的人生是幸福的。他是一个宗教性的理想主义者,是讲究奉献不讲索取的。可惜现在中国那么多贪腐的事情出来,这对我爸爸这样的革命老人来讲是最大的打击。

陈丹燕

陈丹燕作品

《莲生与阿玉》这本书出版后,我父亲很用心地指出一些写错的地方,并且认真签名送给他的朋友和家里的晚辈。他还特地签了一本书送给我女儿未来的孩子。我女儿那时候才20岁出头,在美国,他在书上签的是:希望你的妈妈能够让你学中文,然后看这本书。

《莲生与阿玉》这本书写的是个人史,是在我写作的这些年中少有的放任感情的。在我的写作训练里,对于一个作家而言,书是公器而不是私器,要表达大众的感情,而不是个人感情的宣泄。如果你写作只是为了抒发私人的感情,那你就应该写日记,作家应该是抒发一个群体的感情,而且你的观点、你的表达是对这个社会有帮助的。我觉得这是一个职业作家应该有的操守。

像历史学家一样做研究,像新闻记者那样追求真相的完整性,然后像一个小说家那样去描绘,这是我想要的写作。我写了很多关于上海的书,我是觉得上海这座城市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城市,但是大部分人对它并不真正了解,对它的历史进程有非常多的误解。我在这个城市长大,对这个城市有心得,我希望用笔表现这个城市的一些真相,我也不会夸大和美化它,希望力所能及地呈现它真实的面貌。因此对我来讲,非虚构写作是比较合适的,关键对上海来讲是比较合适的,因为上海的历史有很多面目不清的地方,所以它才更需要非虚构。

王小鹰(作家):作为新四军后代有责任还原历史真相

我父母、我公婆都是新四军三师的,他们参加过好多战役,消灭过很多日军和伪军。我的父亲芦芒过世早,没有留下回忆的东西。我母亲从1998年开始写她的回忆录,写了7本,她也希望像很多老战友一样出一本自己的回忆录。不过,我认为有时虚构的小说比纪实文学更真实,而且写个人的经历视野会比较窄,所以我对妈妈说,你不要出这样一本回忆录,我来给你写本小说,我会站在比较客观的立场上看你们那辈人的生活,同时来反思我们这辈人的生活。然后她就很开心。我会告诉她,哪些方面要多写写,比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我妈妈写的素材我已经看了好几遍,现在我才知道,战争年代中发生的很多事情其实没有在文艺作品中表现出来,因为有些事情比较难表现,也许我会用春秋笔法写出来。我希望我写的小说要有些思考,所以一直落不下笔。2011年,妈妈过世了,小说还没有写出来。我心里有点觉得对不起我妈妈。

去年我母亲过世三周年,我跟我的几个妹妹去寻访了父母抗战期间在苏北根据地活动的行迹,瞻仰了父亲当年主持整体设计并雕塑塔顶新四军战士像的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并且探寻我在射阳河上的出生地。

苏北淮安是历史名城。抗战八年,日本侵略者占领统治淮安足有七年之久。 日本鬼子投降那年,我父母亲都参加了解放淮安的攻城战斗。新四军三师早就着手部署攻克淮安的战斗方案了。我母亲先期被任命为中共淮安市委书记,她带领班子的同志们事先深入到淮安城周围的村庄发动群众,筹备军粮,组织担架队,并向城里的敌伪军喊话,敦促他们放下武器。我父亲当过鲁艺工作团美术教授,也当过画报社的总编辑。解放淮安战斗打响之前,他写下血书要求加入敢死队。战斗打响后,他和战士们一起冲锋,冒着密集的炮火,攀着竹梯登上了淮安城头。战斗胜利后,他就坐在硝烟还未散尽的废墟上,用木炭笔如实记录下淮安人民热烈迎接子弟兵进城的盛况。

王小鹰

解放两淮重镇淮安城(芦芒 速写)(1945年)

这趟回苏北我收获很大。不久后,《收获》杂志编辑来跟我约稿,他们开了一个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专栏“说吧,记忆”,我就写了篇游记《苏北行》。我愿意把这个行走的故事写出来,还有一个理由,我想用我的方式阐述一下我对战争历史的看法。改革开放后,有不少人讲,共产党从没打过日本人,都是国民党在打,他们根本没有历史唯物主义观。我是新四军的后代,我觉得我有责任用笔还原一个历史真相,阐明自己的思想,新四军、八路军虽然不像国民党人多、武器好,可以展开正面战斗,但他们像毛细血管一样渗透到敌人的后方,牵制了很多日本人,他们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

那次的苏北行,我没有告诉单位里的人,也没有去刻意下生活。如果不去实地看看,真的下不了笔,没有底气。我不太赞成“下生活”的提法,我们本来就在生活当中。但是为何有些人觉得生活中到处都是素材,有些人却视而不见呢?我觉得作为一个作家要具备两点:首先要热爱生活,哪怕生活是不令人满意的;其次要做有心人,生活中那么多事情往往一晃而过,要比较敏感地在普通的事中发现特殊意义。

这次这部小说,我一定不想因为什么周年就赶出来,一定要想得很清楚,一定要安安静静写好,不受任何干扰。也许写完这部小说,我可能就写不动长篇了。这部小说对我而言很重要,首先是我答应妈妈的事情。我妈妈之所以想写回忆录,就是希望下一代都了解他们的经历。我的几个妹妹移民去了国外,我妈妈是蛮伤心的。以前,我女儿出国读书时,每次她回来探亲,我妈妈总要对她讲,你毕业以后一定要回来,外婆等着你哦。我妈妈为何希望孩子回来,因为她对国家的感情很深,希望下一代能为这个国家的美好而奋斗。在这部小说中,我要写他们的故事,主要写他们的心理历程,他们的追求,他们生活的目标,再来反观我们现在。

施大畏(画家):通过深刻纪念回到创作的原点

近日,“民族脊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展”在中华艺术宫举行。美术作品方面有这么几个版块:第一版块是中华艺术宫等机构所收藏、征集的一百多件藏画,这些藏品中有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中的艺术家在那个年代创作的版画,这批作品会把我们带回到那个年代,看到他们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用自己掌握的艺术手段,去表现他们的战斗生活,并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历史的变迁;第二个版块是,我们这代人通过对历史对生活的认识、感受,用我们现在的眼光重新来描述历史文脉中的几个大事件,比如:犹太人在中国,皖南事件,国歌的诞生等等。这届上海美术大展中有30%的作品是我们现在的青年艺术家为这个特殊的纪念日创作的。其中有一张作品展现了商务印刷馆被日本人炸掉的景象,这个题材说明日本人想把中国传统文化毁灭掉。类似这类作品,有一种年代感,同时也有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对历史的认识与反思。所以我感觉这次上海美术大展的整体艺术内涵比原来深厚了。在这个特殊的背景下,我们的艺术家重新开始回到创作本体的原点,那就是对时代、生活的认识。第三个版块是战地写生美术作品展,之前我们上海美协组织了一批艺术家开展了抗日战场采风写生活动。站在当年的战场上,想到70多年前这里曾经硝烟弥漫,艺术家更能感受到今天生活的美好,产生一种对这个时代的感恩。三大版块的展览上,前辈艺术家,中青年艺术家从不同层面用美术的创作样式表现了对历史事件的认识,重新去审视着这段不能忘却的记忆,重新认知中国人自己的民族脊梁,以及人类对和平的乞求。这也是我们组织这个活动的宗旨所在。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应该思考:我们的民族精神在什么地方,先烈们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我们要缅怀什么,想清楚了这些问题,才能够真正纪念这个胜利。纪念胜利的目的不是加深仇恨,而是激发人们的爱国精神、民族精神,同时让大家知道人类祈愿和平。

施大畏

施大畏、施晓颉《四行记忆》

至于我自己,我一直喜欢画历史画。这次我画了一张反映四行仓库保卫战的作品。为何坚守四行仓库的谢晋元以及他所带领的三百多壮士的精神永存,因为他们为了民族的生存可以牺牲一切,他们有一种对民族精神的忠诚。只要有了这种精神的提升,我想任何困难都会克服。

一个艺术家具备了三个条件:有信仰,有诚信,有担当,才能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现在我们的艺术家生活条件好了,宣传的平台大了,对自己的要求也应该高一点。如果现在的艺术家不爱脚下的这块土地,对之麻木的话,作品怎么感动人?文联作为一个具有联络服务协调职能的机构,我们的工作重点也在这块,通过艺术家们互相对艺术规律认识的讨论,提升大家对社会的认知,对自己身上责任担当的认知,最后变成一种自觉的创作行为,多创作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优秀作品。

梁波罗(电影表演艺术家):偶像抗战剧不能亵渎历史

我是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诞生的,虽然没有经历过战火,也受到战争的波及,还在襁褓时就开始随家人不断地逃难,从昆明到越南,再到香港,最后辗转来到上海定居。

我真正对这场战争有所了解是通过文艺作品,通过出演一些抗战题材的影片,比如《51号兵站》《小城春秋》《蓝色档案》《澳门往事》等等。这些影片主要描述的对象,包括我所扮演的角色,都不是第一战场上的战士,大都是地下工作者。

我拍《51号兵站》时,影片的编剧张渭清是战争的亲历者,也是“小老大”这位传奇式英雄人物的原型。他告诉我,他们开展工作时,紧紧把握住了两条:一条是党的观念,一定要服从上级党组织对你的安排;第二条是群众路线,只有依靠群众,跟群众交朋友,他们才肯为你做掩护,为你传递消息。记得一次拍戏时,剧组的人看了样片后对我说,你这个人物的精神状态不对,举个例子,去百姓家里开党小组会议,大妈给你开门后,你怎么可以扬长而去?哎呀,我一下子被点醒了。大妈把家中的地方借给我们开会是要冒很大风险的,我们对待她不应像对待自己的妈妈一样吗?后来又重拍了一遍,我敲门后,她一开门,我就问:“大妈,你还好吗?”“好,等着你开会呢。”寥寥几句,这种军民的鱼水关系就有了。

几十年来,《51号兵站》这部影片是一播再播,这次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又重播了。为何有那么大的生命力?因为这段历史确实值得我们去铭记。“小老大”这个角色从问世到现在有55年了,人们还是记忆犹新,英雄人物一旦被人们认可是可以超越时空的,产生的精神力量是不可低估的。

因此,抗战题材的作品要多创作。但是接下来的问题是,怎么创作,怎样达到真实的记录?现在有些导演强调,我们今天的人描写这类题材,就要用今天人的眼光,我们要拍成偶像抗战剧,这个定义本身就是错的。我们现在不断看到许多抗日题材的影视剧越来越偏离历史真实的面貌。首先外观上就极不真实,衣服是笔笔挺的,尤其是很多女兵,那么长的睫毛,那么的烈焰红唇,你是要做花姑娘去吸引日本人还是跟日本人去搏斗呢?影片中还有很多雷人的台词,比如“撕敌”,你把敌人描写得那么愚蠢,其实反过来也说明你本身并不高强。

梁波罗

梁波罗的影视作品

为何《地道战》《地雷战》《野火春风斗古城》这批抗日题材的老片子,人们现在还能看得下去,没有觉得很陈旧,因为真实。可是为何现在一些导演会把一些真实的故事拍得很荒诞,这不是技术上的问题,是观念、态度的问题,审美的问题。不能为了迎合观众就只讲颜值。文艺的教化作用非同小可,我们那个时候所受的教育,有一大半来自电影,那些英雄人物的宁死不屈、光明磊落,让我们印象特别深刻。历史是不容亵渎的,抗战题材的文艺作品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否则会误人子弟。趁这个伟大的纪念的契机,我们应该回顾一下这段历史,反省一下我们在反映这段历史的创作中的一些问题,开拓出一条新路。

娄际成(话剧表演艺术家):替百姓说真话是文艺工作者的基本责任

1937年全面抗战时,我才3岁。我在北京上小学的时候,出自本能地不好好上日语课,不喜欢日本教师。另外,我还记得,那时我家里有张唱片《大陆歌》,是聂耳写的,都是抗日歌曲。放这张唱片时,我都要把家里的门窗关起来,偷偷地听。因为这段特殊的记忆与感情,这次上海剧协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主办的救亡戏剧作品朗读活动,无论如何我都要参加。

在我的演剧生涯里,抗日战争背景的戏是我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篇章。估算一下,抗日背景的戏我大约演了七个。在上海戏剧学院三年级时,老师朱端钧先生搞了一个戏叫《心防》,是夏衍的代表作。讲述了上海孤岛时期,新闻界、演艺界等坚持抗日斗争的故事。我演一个报社的大主笔刘浩如。戏里也提出了在这个大环境下,我们知识分子应该做些什么。之后我又参演了《甲午海战》《邓世昌》《战斗的青春》《闯江湖》等。话剧《战斗的青春》中除了展现跟日本人展开正面的斗争外,还呈现了抗战内部所谓的路线斗争。1964年,我们又演了一台反映抗日的戏,包括《把眼光放远点》《十六条枪》《放下你的鞭子》三个小戏,当时反应非常热烈。

“救亡戏剧作品朗读”现场

以前,话剧主要在知识分子中间比较流行,老百姓一般看得少,但对于抗日戏,他们都是比较支持的,因为代表老百姓说话,鼓舞了百姓。抗战时期,在上海救亡演剧队的基础上,抗敌演剧队在武汉成立,共分10个队,运用演剧、歌咏、文字和口头宣传等形式,宣传抗日。演剧队主要在后方老百姓当中宣传,一方面丰富了大家的生活,另一方面也鼓舞了人民。那时中国要亡的悲观思想流传得很厉害,抗战演剧队通过文艺的形式鼓励大家不要灰心丧气,对生活要有信心,同时演剧队也宣传了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的思想,并且鼓励人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同抗日。

可惜,现在有些抗日剧非常肤浅,对历史很不负责任。为了讨好观众,把剧中的日本人演得像个小丑,这实际上是在误导对历史不了解的青年观众。所以文艺工作者应该真实地把日本侵略者形象刻画出来,让人们认识到他们是可恨的,同时也不是那么轻易对付的。创作时,我们要对第一手的资料做研究,根据资料提炼出那个历史环境下,那个特殊的人物的心理感觉、思维逻辑,写出那个时代的有个性的人物。

我认为,为老百姓说话,说真话,成为老百姓的知心人,这点其实是文艺工作者最基本的责任,不过这点做起来并不容易。我们文艺工作者要用自己的亲身体验,说出那些真心实意的话,具有真善美的话。让普通观众听到看到后,感觉是替他们说话了,由此信服你。

陈甦萍(沪剧表演艺术家):理解了英雄人物的信仰才能演好英雄人物

今年2月,我们剧团的新编沪剧《赵一曼》在上戏剧院首演,至今已经演了两轮。目前此剧已被文化部选入全国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优秀剧目巡演,同时又被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选中参加今年的国际艺术节展演。

《赵一曼》这部戏的上演了却了我八年前的心愿。其实八年前我看了赵一曼与日本人抗争的故事后,深受触动,就想把这个故事搬上舞台。但因为经济等条件有限,直至今年我们才上演。之前也有不少人劝我,排这个戏有风险,因为观众很容易将之跟一些样本戏比,跟江姐比。但是我有信心排好,我一直认为赵一曼的故事会被人接受的。

陈甦萍

新版沪剧《赵一曼》

1957年,我们长宁沪剧团老艺术家顾月珍老师也演过《赵一曼》。这次,新版《赵一曼》在原来的基础上做了创新。我们根据现代人的口味,做了重新的编排。现在的舞台呈现,表现的手段,故事的切入口跟原来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塑造这个人物时,我们更强调了人性化,从赵一曼与儿子分别时的合影到牺牲前给儿子亲笔写的信,这些细节让赵一曼这个形象更加有血有肉。她是一个英雄,也是一个母亲。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信仰,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有许许多多像赵一曼这样的英雄,为信仰而生,为信仰而死。我们可能不理解他们那个时代的信仰,但是我们要想办法去理解。其实我觉得今天对这些英雄人物的宣传还是很不够的。还有很多人不知赵一曼是何人。

今年7月1日,我们剧团和上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搞了一个共建活动,我们专门为这些老红军、老战士、老干部进行了专场演出。演出时,掌声很热烈,他们表示,虽然当时没有跟赵一曼一起工作过,但他们认可我在舞台上展现的赵一曼。演出后还召开了座谈会,很多老战士一边哭一边讲。看这个戏也让他们回想起当年抗战的岁月。一个老红军还谈到,他带了小孙子一起看演出,本以为孙子可能不感兴趣,想不到小孙子目不转睛地从头看到尾。

去年文艺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强调,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创作出有思想性,有艺术性,有观赏性的好作品。我觉得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要随时随地有一根弦,在看报,看电视新闻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好题材,通过艺术手段真实地表现出来,走到观众心灵深处。

茅善玉(沪剧表演艺术家):任何年代都不能忘记民族英雄

这次纪念活动很隆重,各界人士用各种形式铭记那段历史,那么文艺家要用文艺的样式来展现。去年我们沪剧院创作了《邓世昌》,虽然说的是一百多年前的故事和人,但其实也有现实关照。习总书记在各种讲话里都谈到中国人民应该有血性。邓世昌就是这种有血性的好男儿,内心始终有报效国家的情怀,我们现在的好男儿也应该怀有一颗保家卫国的心,为这个国家做出贡献。《邓世昌》演出时,为何台下观众给予那么热烈的掌声,我想是因为他们内心被舞台上邓世昌的那种情怀所感动。其实我们内心都有这样的情怀,但有时要有一个契机将之激发起来。从我的内心来说,做这个戏不只是为了配合纪念活动,如果仅仅是为了完成一个任务的话,我们也缺少了良知。我是想通过艺术的样式给广大观众传递一种人们需要的情感,任何年代都不能忘记民族英雄,我们要崇尚英雄、崇尚崇高。

茅善玉

经典传承剧目《芦荡火种》

今年,我们把沪剧的经典剧目《芦荡火种》拿出来复排。这是沪剧的一个标杆性的作品,1960年首演至今已有55周年。当年先有了《芦荡火种》,才有了后来的京剧《沙家浜》,才有了后来国内很多艺术团体对《芦荡火种》《沙家浜》的移植演出,说明这个剧的影响力很大。至今这个剧依然有可看性,那些人物都很有生活的质感。

今年八一建军节时,《芦荡火种》在沙家浜部队诞生地江苏常熟首演。8月14日、15日两天,我们剧院在徐家汇公园里开展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沪剧抗战题材经典剧目展示”活动。最近,我们沪剧院又举办“沪剧抗战题材优秀剧目演出周”活动,包括原创大戏《邓世昌》和经典传承剧目《红灯记》《芦荡火种》三台大戏五场演出。在观众进场的门口,我们放了一些展板,展示当年老演员的剧照,说明很多戏是我们几代演员在传承发扬的,也说明这些艺术作品是有生命力的。当年前辈们在创作时,非常注重真实性,这也启迪现在搞艺术的人,要为这个时代歌唱,要对生活有更多的理解。今年,我们还新创作了一台戏《上海往事》,也讲到了抗战,但因为艺术上还没有到位,所以不想匆匆忙忙拿出来,纪念不在一时一刻,希望花更多时间将之打磨成一个好作品。

沪剧是一个真正与城市同行、与时代同步的艺术样式。无论是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还是改革开放后,沪剧都有相应的反映那个时代的戏。这是沪剧的一个优良传统,我们要传承下去。

文艺不能完全商品化、娱乐化,一定要引领人们思想上的风尚。舞台是有教化作用的。戏曲是从农耕社会过来的,以前很多农民没读过书,就靠看戏来了解白与黑、是与非、善与恶。随着时代发展,我们的艺术样式也在变化,希望艺术更加符合时代,符合年轻人的要求,但教化的作用还是不能改变。

奚美娟(表演艺术家):并不是因为有纪念活动了我们才去创作

去年下半年我参与了抗战剧《嫂子,嫂子》的拍摄,最近在地方频道播出,据说收视很好。在参与创作的过程中,我感到不管青年演员还是中老年演员,都非常认真负责地塑造每个角色。其实从去年开始,文化艺术界的工作者已经开始为配合今年的纪念活动提前进行创作了。虽然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也有一些拍得不够理想的作品,但都抱着积极的态度。很多抗日题材的影视剧的出现,说明在这个节点上,文艺工作者有一种文化自觉,起码表示自己要参与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本身就证明文艺家在这个活动中是不缺位的。这几天,我参加了江苏省举办的一个比较大型的纪念活动,我们从上海特意跑到南京,北京一些艺术家也纷纷赶来,大家都有一种热情,都特别认真。在国家很多大的节点上,文艺工作者都非常自觉地用文化艺术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一种态度。

奚美娟

抗战剧《嫂子,嫂子》

同时,并不是因为有纪念活动了,我们才去创作,才去表达的。纵观全世界,这场战争本身给人类造成一种不可磨灭的伤害。文艺界人士都觉得有责任用文艺的方式去警示未来,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我们看到无论是亚洲国家还是欧美国家,包括好莱坞,基本上每年都有二战题材的电影出现,大部分是从民间以及个人命运的角度来折射战争的残酷。我们国内也经常有这类题材的作品出来,从各个角度源远流长地在警示未来,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一直延续到今天有一个集中的体现。

就像习总书记说的,不忘战争是为了维护和平。这样的话特别能表达所有人的一种态度和心声。这个就是人心所向,希望和平的人都在为此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