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科普景点化初探——以玉苍山森林科普谷设计为例

2015-03-02 05:55张加友
福建农业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柳杉苍山栈道

张加友

(浙江金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325400)

人类最早栖息于森林之中,以采集野果 (橡栗)为食,已为世界所公认。关于人类的起源与进化,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都进行了系统阐述。北京自然博物馆“人的由来”展览非常生动且直观地展现了森林与人类的关系。森林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摇篮,森林孕育了人类,人类从树上生活,经过漫长演变住进洞穴,最后通过搭建房屋实现迁涉。如何形象展示人与森林的关系,普及森林生态知识,实现科普景点化,一直是各级森林公园管理人员思考的问题。2012年底,受浙江省苍南县玉苍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委托,以西天门景区现有柳杉林、石洞为基础,进行了科普谷设计 (图1)。

1 场地认知

玉苍山,又名八面山,据《明统一志》载:山有古碑,镌有: “玉苍之山、龙蟠虎踞”八字[1]。乾隆《平阳县志》中引用一笔记:“张氏,忘其名,尝隐于玉苍山,数年不出,一日,乡下偶于山中遇之,引之一处,则境迥异艳葩妙果,俱非人间所有。”玉苍山,属山岳型风景景观,国家级森林公园,4A景区。科普谷位于玉苍山石海区,其中约21 hm2由巨石堆积而成,四周有高大柳杉林包围,西、南方有2座小山屏阻,趣石、怪石众相纷呈,是大自然写成的“石头记”。在石海下,经人工加工的洞穴绵延4500 m。

2 功能分区

为形象地再现人类演变过程,深刻展示森林与人类的关系,科普谷被划分成栈道观光区、洞穴体验区和科普教育区 (图2)。

2.1 栈道观光区

该功能区紧临景区内环公路,占地5 hm2,现为15年生柳杉林。柳杉平均胸径28 cm,树高18 m,生长势良好,株行距为5 m×5 m,郁闭度0.85。在树间架设2 m宽栈道,让游人体验在树尖行走的感觉。同时在柳杉树冠中布置猿人的生活场景,栈道标识详加说明。另外,游人在栈道上还可将百亩奇石尽收眼底。

图1 设计理念

图2 功能分区

2.2 洞穴体验区

该功能区是整个科普谷的核心部分,通过对玉苍山石海遗珠景区地下空洞整治连接成线,全长4500 m,有20 m2以上洞穴3个。游客经栈道进入洞穴后,首先听到的是潺潺的流水声,映入眼帘的是镶入石头中经凹凸镜放大的昆虫标本,随着灯光变幻,镶嵌在石壁上经放大镜折射的昆虫标本栩栩如生,附文字详细介绍动物习性。沿途3个洞穴通过雕塑和灯光作用,形象展示了古代洞人的生活场景。

2.3 科普教育区

游客通过迷幻洞穴后,穿过玻璃构筑的时光隧道,来到森林科普馆。科普馆共分两大部分。一是热带雨林区,穿过雨林区让游客体验身临其境的感觉;二是花卉观赏与栽培区,让游客在识别众多花卉植物时学会如何培植。另外,馆内也提供相关商品供游客选购。

3 建设实践

玉苍山森林科普谷设计方案从2013年8月经评审通过和施工图审查后,一期栈道和洞穴部分开始招标建设,现已完成栈道和洞穴游步道铺设、电缆预埋,其中栈道观光区已于2014年春节对游客开放,游客反馈效果良好,为玉苍山景区增加了文化内涵。但在建设实践中,也发现一些不足,主要问题:施工过程特别是架设栈道时对树枝造成破坏,部分路段无法体验行走在树冠上的效果;林下泥土裸露,待补植多年生草本植物;树上猿人着色容易褪落,要及时修复。

4 小结

玉苍山管理处因地制宜建设森林科普谷,使森林科普景观化,在国有林场基础上建立森林公园,不仅增加了景点,也增加了森林旅游区的文化内涵。生态知识的普及,需要潜移默化的过程,玉苍山科普谷建设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1]杨慕良.苍南县林场志[M].北京: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2009.

(责任编辑:林德梓)

猜你喜欢
柳杉苍山栈道
不同海拔高度对柳杉生长及材质的影响
苍南县开展柳杉毛虫防治工作
苍山
中国玻璃栈道
苍 山
玻璃栈道,玩的就是心跳
烟云几许著苍山
柳杉枝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吕敬人连环画《括苍山恩仇记》选页
惊世漫谈